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初中语文试题 / 文言文阅读
初中语文

骆统字公绪,会稽乌伤人也。父俊,官至陈相,为袁术所害。统母改适,为华歆小妻,统时八岁,遂与亲客归会稽。其母送之,拜辞上车,面而不顾,其母泣涕于后。御者日:“夫人犹在也。”统日:“不欲增母思,故不顾耳。”事适母甚谨。时饥荒,乡里及远方客多有困乏,统为之饮食衰少。其姊仁爱有行,寡归无子,见统甚哀之,数问其故。统日:“士大夫糟糠不足,我何心独饱!”姊日:“诚如是,何不告我,而自苦若此?”乃自以私粟与统,又以告母,母亦贤之,遂使分施,由是显名。
以随陆逊破蜀军于宜都,迁偏将军。黄武初,曹仁攻濡须,使别将常雕等袭中洲,统与严圭共拒破之,封新阳亭侯,后为濡须督。数陈便宜,前后书数十上,所言皆善,文多故不悉载。年三十六,黄武七年卒。
下列句中的“之”与“见统甚哀”中的“之”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公将驰 B.何陋 C.辍耕垄上 D.公将鼓

下列对人物的分析评价有错误的一项是  ( )

A.为了不让母亲担忧,八岁的骆统在与母亲分别时强忍着不回头,可见他年少懂事。
B.骆统十分孝顺,尽管母亲改嫁,但他侍奉母亲一如既往。
C.骆统总是为他人着想,把自己的粮食分施给别人,因此声名显扬。
D.骆统参与军事行动,先后打了两次胜仗,多有战功,显示了较高的军事才能。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母亦之   贤:           ②偏将军       迁:           
③数便宜   陈:           ④文多故不载   悉:           
翻译下列句子。
(1)统为之饮食衰少。
译:
(2)诚如是,何不告我,而自苦若此?
译: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完成下题。
昭阳①为楚伐魏,覆军杀将得八城,移兵而攻齐。
陈轸为齐王使,见昭阳,再拜贺战胜,起而问:“楚之法,覆军杀将,其官爵何也?”昭阳曰:“官为上柱国②,爵为上执珪③。”陈轸曰:“异贵于此者何也?”曰:“唯令尹④耳。”
陈轸曰:“令尹贵矣!王非置两令尹也,臣窃为公譬可也。楚有祠者,赐其舍人⑤卮⑥酒。舍人相谓曰:‘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余。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画蛇,曰:‘吾能为之足。’未成,一人之蛇成,夺其卮曰:‘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遂饮其酒。为蛇足者,终亡其酒。今君相楚而攻魏,破军杀将得八城,不弱兵,欲攻齐,齐畏公甚,公以是为名居足矣,官之上非可重也。战无不胜而不知止者,身且死,爵且后归,犹为蛇足也。”
昭阳以为然,解军而去。
——选自《战国策•齐策》
注释:①昭阳:楚怀王手下大将。②上柱国:楚国武官名,是武官的最高荣誉称号。地位低于令尹而高于大司马。③上执珪:战国时楚国所设爵位名,为爵位最高者。④令尹:官名。对内掌理国政,对外领兵作战,总揽大权于一身。 由于官高位重,故其人选一般只从王族中选任。⑤舍人:王公贵族的侍从宾客.左右亲近之人。⑥卮(zhī):盛酒的器皿。
下列句中加横线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令尹耳 唯:只有
B.引酒饮之且:并且
C.终其酒亡:失去
D.公是为名居足矣以:凭借

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王非置两令尹也,臣窃为公譬可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陈轸是怎样说服楚国大将昭阳放弃攻打齐国的?从“画蛇添足”的故事中你得到什么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悦。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语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故不错意也错意:置意。错,通“措”
B.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休祲:吉凶的征兆
C.天下缟素 缟素:白色的丝织品
D.秦王色挠,长跪而之曰谢:道歉

下列句中加横线的“以”与“徒以有先生也”中的“以”意思相同的是(      )

A.今诚吾众诈自称公子
B.扶苏数谏故
C.大易小,甚善
D.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迎将军者乎?

选出对文章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篇幅不长,却绘声绘形地塑造了唐雎和秦王的形象。作者把这两个人物放在一场尖锐的矛盾冲突当中,通过对话,鲜明地表现了他们各自的性格特点。
B.文章用人物对话生动地塑造了唐雎的形象,表现了唐雎维护国土的严正立场和不畏强暴.敢于斗争的布衣精神,从而揭示了弱国安陵能够在外交上战胜强秦的原因。
C.在文中,秦王骄横狂暴和阴险狡诈的形象也被刻画得很鲜明。他开始向安陵君提出“易地”要求时,就用了商量的口气,所谓“其许寡人”,就是一定要服从他,不得违抗,实际上是把一个明显的骗局强加于人,表现出十足的骄横。
D.在文章中,唐雎和秦王的形象是互为衬托的,它们共同构成了这正义与非正义间拼死较量的一幕。

把上面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
(1)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点:实词解释虚词用法内容理解句子翻译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甲】【乙】两段文字,完成下题。
【甲】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
【乙】
余外家世居昊淞江南千墩浦上。表兄淀山公,自田野登朝,宦游二十馀年,归始僦居①县城。嘉靖三十年,定卜于马鞍山之阳、娄水之阴。
忆余少时尝在外家,盖去县三十里,遥望山颓然如积灰,而烟云杳霭,在有无之间。今公于此山日亲,高楼曲槛,几席户牖③常见之。又于屋后构小园,作亭其中,取靖节“悠然见南山”之语以为名。靖节之诗,类非晋、宋雕绘@者之所为。而悠然之意,每见于言外,不独一时之所适。而中无留滞,见天壤间物,何往而不自得?
(选自归有光《悠然亭记》)
注:①[僦( jid)居]租房。②[定卜]指定居。③[牖y6u]窗子。④[雕绘]指刻意修饰文字 ⑤[适]适意。
解释下列语句中加横线词的意思。
(1)饮少醉     辄:______________
(2)亭其中     作: _____________
下列各句中加横线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佳木秀而繁娄水之
B.四时景不同闻,欣然规往
C.田野登朝富阳至桐庐
D.盖县三十里国怀乡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
(1)野芳发而幽香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
(2)今公于此山日亲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
【甲】【己】两段文字都写到了“亭”,【甲】文介绍亭名的由来是“①”,【乙】文提到亭名缘自“②”。 【甲】文把写景与抒情结合起来,抒发的“醉翁之意”是 ③ ,而【乙】文则通过说古道今,表达的“悠然之意”是④。(前两空用原文回答,后两空用自己的话回答)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题目。
[甲]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乙]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解释下列划线词在文中的意思:
(1)朝夕阴,气象万千(     )        (2)此则岳阳楼之大也(    )
(3)日出而林霏(  )            (4)山间之四也(    )
翻译下面的句子。
(1)前人之述备矣
(2)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甲][乙]两段都写了观景时的感触,请把有关句子摘写出来。  
[甲]:
[乙]:
[甲]写登楼所见,[乙]写登山所见,除此之外,两段文字所写的景物还有哪些不同?
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在心头”和“饮既不多,缘何能醉;年犹未迈,奚自称翁”分别是题岳阳楼和醉翁亭的名联,请根据对联内容并联系课文,说说范仲淹和欧阳修的忧乐有何不同?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文言文阅读。
先生王斗, 门而欲见齐宣王。宣王使谒者入。王斗曰:“斗趋见王为好势,王趋见斗为好士,于王何如?”使者复还报。王曰:“先生徐之,寡人请从。”宣王因趋而迎之于门。
与入,曰:“寡人奉先君之宗庙,守社稷,闻先生直言正谏不讳。”王斗对曰:“王闻之过,斗生于乱世,乱君,焉敢直言正谏。”宣王忿然作色,不说。
,王斗曰:“昔先君桓公所好者五,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今王有四焉。”宣王说曰:“寡人愚陋,守齐国唯恐失之,焉能有四?”王斗曰:“否,先君好马,王亦好马;先君好狗,王亦好狗;先君好酒,王亦好酒;先君好色,王亦好色。先君好士,王不好士。”宣王曰:“当今之世无士,寡人何好?”王斗曰:“世无骐麟、耳 ,王驷已备矣;世无东国外俊、卢氏之狗,王之狗已矣;世无毛嫱、西施,王宫已充矣。王亦不好士也,何患无士?”
宣王谢曰:“寡人有罪于国家。”于是举士五人任官,齐国大治。
【注】①骐麟、耳:古代骏马 。 ②东国外俊、卢氏之狗:古代名狗。
下列句中的“于”与画线句“寡人奉先君之宗庙”中的“之”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公将鼓之 B.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C.复立楚国之社稷 D.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下列对人物的分析评价有错误的一项是 (       )

A.王斗让宣王亲自迎接他是因为想要引导宣王好士。
B.从“生于乱世,事乱君”的言辞可以看出王斗确是一个敢于直言正谏的人。
C.王斗称赞齐桓公有五个爱好,齐宣王有四个爱好,因而齐国大治。
D.齐宣王是一个能接受意见,知错能改的人。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
①造 门而欲见齐宣王               ②敢直言正谏           
乱君                        ④王之狗已           
翻译句子。
①寡人愚陋,守齐国唯恐失之,焉能有四?
②宣王谢曰:“寡人有罪于国家。”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下题。
知之难乎哉!夫人之所以谓知者,非其姓与名也,亦非知其声容之与笑貌也;读其书,知其言,知其所以为言而已矣。读其书者,天下比比矣;知其言者,不得百焉;知其所以为言者,百不得一焉。然而天下皆曰:“我能读其书,知其所以为言矣。”此知之难也。人知《离骚》为辞赋之祖矣,司马迁读之,而知悲其志,是贤人之知贤人也。夫不司马迁之志,而欲知屈原之志,则几乎矣。                                   (选文有改动)
【注】本文节选自章学诫的《知难》。知难,即知音难,是说古代贤人在后世少有知音。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
(1)夫不司马迁之志             (2)则几乎           
(3)小大之                     (4)王之甚矣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

A.知之难哉醉翁之意不在酒,在山水之间也
B.读书者,天下比比矣如土石何?
C.人知《离骚》辞赋之祖矣中峨冠而多髯者东坡
D.欲知屈原之志温故知新

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文。
(1)读其书,知其言,知其所以为言而已矣
(2)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为什么司马迁能真正“知其所以为言”成为屈原的知音?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文长为山阴秀才,大试辄不利,豪荡不羁。总督胡梅林公(胡宗宪)知之,聘为幕客。文长与胡公约:“若欲客某者,当具宾礼,非时辄得出入。”胡公皆之。文长乃葛衣乌巾,长揖就坐,纵谈天下事,旁若无人。胡公大喜。是时公督数边兵,威振东南,介胄之士,膝语蛇行,不敢举头;而文长以部下一诸生傲之,信心而行,恣臆谈谑,了无忌惮。会得白鹿,文长代作表。表上,永陵喜甚。公以是益重之,一切疏记,皆出其手。
文长自负才略,好奇计,谈兵多中。凡公所以饵汪、徐诸虏者,皆密相议然后行。尝饮一酒楼,有数健儿亦饮其下,不肯留钱。文长密以数字驰公,公立命缚健儿至麾下,皆斩之,一军栗。有沙门负资而秽,酒间偶言于公,公后以他事杀之。其信任多此类。( 节选自袁弘道《徐文长传》)
下列句中的“而”与“信心而行”的“而”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黑质而白章 B.夺而杀尉
C.朝而往 D.而吾以捕蛇独存

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徐文长虽然屡次乡试都未考中,但是总督胡宗宪知晓他的才能,仍旧聘请他做幕客。
B.胡宗宪统领几支军队,威振东南一带,军人们都十分畏惧他,只有徐文长敢和他开玩笑,丝毫没有畏惧顾虑。
C.徐文长在一酒楼喝酒,有一个和尚依仗有钱财而行为不轨,徐文长暗中写短函迅速告达胡宗宪,胡宗宪立刻命令将他绑进衙门斩首。
D.胡宗宪凡是诱降汪直、徐海等盗寇的计谋,都和徐文长慎密商议,然后付诸实行。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胡公皆之                    ②文长代作表   ­­­­­ _________
③一军栗                       ④公后以他事杀之 ­­­­­_________
翻译下列句子。
①其信任多此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文长自负才略,好奇计,谈兵多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文言文阅读。
常熟有桑悦者,字民怿。书过目,辄焚弃,曰:“已在吾腹中矣。”为诸生,上谒监司,曰“江南才子”。监司大骇,延之校书,预刊落①以试悦。文意不属者,索笔补之。学士丘濬重其文,属使者善遇之。使者至,问:“悦不迎,岂有恙乎?”长吏皆衔②之,曰:“无恙,自负才名不肯谒耳。”使者遣吏召不至,益两使促之。悦怒曰:“始吾谓天下未有无耳者,乃今有之。与若期,三日后来,渎③则不来矣。”使者恚,欲收悦,缘濬故,不果。三日来见,长揖使者。使者怒,悦脱帽竟去。使者下阶谢,乃已。所著书,颇行于世。                                              (选自《明史》,有删节)
【注】①刊落:削除,删去。②衔:怨恨。③渎:轻慢。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实词。
⑴监司大骇,之校书(        )     ⑵使者善遇之   (        )
⑶自负才名不肯耳 (        )    ⑷使者下阶谢,乃(        )
下列句中“以”字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
例句:预刊落以试悦

A.何不试之以足 B.何以都不闻消息
C.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D.太祖常劝以读书

翻译下列句子。
悦不迎,岂有恙乎?
桑悦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简要概括。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下题
【甲】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节选自柳宗元《小石潭记》)
【乙】道州 城西百余步,有小溪,南流数十步,合营溪。两岸悉皆怪石,敧盘屈,不可名状。清流触石,洄悬激注。佳木异竹,垂阴相映。此溪若在山野,则宜逸民退士之所游处;在人间,则可为都邑之胜境,静者之林亭。而置州以来,无人赏爱。徘徊溪上,为之怅然。   (——元结《右溪记》)
[注] ①道州:今湖南省道县。唐时偏僻荒凉,元结曾在此为官。②合营溪:汇入营溪。 ③敧:倾斜。④嵌:张开。⑤逸民退士:遁世隐居的人。⑥置州:设置州郡。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折蛇行 (             )                ②以其境过(      )
流数十步 (          )                 ④不可状 (     )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②佳木异竹,垂阴相映。
面对美景,【乙】文作者为什么会产生“怅然”的情绪?(用原文语句回答)
甲乙两文各从什么角度写出了水怎样的特点?
【甲】文
【乙】文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世传虹能入溪涧饮水,信然。熙宁中,予使契丹,至其极北黑水境永安山下卓帐。是时新雨霁,见虹下帐前涧中。予与同职扣涧观之,虹两头皆垂涧中。使人过涧,隔虹对立,相去数丈,中间如隔绡縠①。自西望东则见,盖夕虹也。立涧之东西望,则为日所烁,都无所睹。久之,稍稍正东,逾山而去。次日行一程,又复见之。
孙彦先云:“虹乃雨中日影也,日照雨则有之。” (选自沈括《梦溪笔谈》)
注释:①绡縠:xiāo hú泛指轻纱之类的丝织品。
解释加点的字词的意思。
(1)予使契丹                        (2)时新雨霁                
(3)相数丈                        (4)立涧之东西                
与“逾山去”中的“而”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潭西南 B.远嫌避怨
C.则事不举水利不兴矣 D.乃记之

全文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说明了(   )
虹的变化           B、虹的形成       C、虹的变化和形成
翻译
自西望东则见,盖夕虹也。
虹乃雨中日影也,日照雨则有之。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百诗先生为国朝①经学大师,记诵精博,而其天质实奇钝。幼受书,读百遍,始略上口。性又善病,母禁之读,遂暗记不出声。如者十年。一日,自觉豁再观旧所研究本,了无疑滞,盖积苦精力之应也。世之以下愚自诿,托词因病废学者,观于先生,愧可知已。
【注】①国朝:指清朝。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
①遂暗记不出声 复:              ②如者十年       是:        
③自觉豁       然:             托词因病废学者 或:        
下列句中的“之”与“盖积苦精力之应也”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其虫旧曾有 B.是吾剑所从坠
C.故时有物外 D.学而时习

翻译下列语句。
①幼受书,读百遍,始略上口。
译文:
②再观旧所研究本,了无疑滞。
译文: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元丰中,庆州界生子方虫,方为秋田之害。忽有一虫生,如土中狗蝎,其喙有钳,千万蔽地;遇子方虫,则以钳搏之,悉为两段。旬日子方皆尽,岁以大穰。其虫旧曾有之 ,土人谓之“傍不肯”。
下列句中与“其虫旧曾有之”中的“其”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飞漱其间 B.择其善者而从之
C.其间千二百里 D.而置之其坐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
为两段                         ⑵土人之“傍不肯”                
翻译下面的句子。
旬日子方皆尽,岁以大穰。
译: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赵孟頫过扬州》
元盛时,扬州有赵氏者,富而好客。其家有明月楼,人作春题,多未当意者。一日,赵子昂扬,主人知之,迎致楼上,盛筵相款,所用皆银器。酒半,纸笔求作春题。子昂援笔云:“春风阆苑客三千,明月扬州第一楼。”主人得之,喜,尽撤酒器以赠。
【注释】①元:元朝。②春题:春联。③阆苑: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此为赞美明月楼。
【文化常识】赵孟頫其人。上文说到的“赵子昂”,即元朝书画家赵孟頫,字子昂,号松雪道人。他的字圆转遒丽,世称“赵体”,与“颜体”、“柳体”等并驾齐驱。他还善于诗文、工于篆刻,是个多才多艺的文人。
解释文中加点字的意思:
①赵子昂           ②纸笔求作           ③援笔           ④喜甚     
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选出下列各句中“之”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    )
例句:一日,赵子昂过扬,主人知之。

A.春冬之时 B.心之所向
C.而忘操之 D.至之市

本文中提到的“春题”就是现在的春联,春联要求上下对仗。文中引用赵孟頫写的对联时出现了差错,请根据对仗知识加以改正,使之更合对联的要求。
原文:“春风阆苑客三千,明月扬州第一楼。” 改为: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百诗先生为国朝①经学大师,记诵精博,而其天质实奇钝。幼受书,读百遍,始略上口。性又善病,母禁之读,遂暗记不复出声。如是者十年。一日,自觉豁然,再观旧所研究本,了无疑滞,盖积苦精力之应也。世之以下愚自诿,或托词因病废学者,观于先生,愧可知已。
【注】①国朝:指清朝。
解释下列句中加横线词语。
①遂暗记不出声 复:             ②如者十年 是:          
③自觉豁 然:                   ④托词因病废学者 或:          
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之”与“盖积苦精力之应也”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吾欲辱,何以也 B.予独爱莲出淤泥而不染
C.晏婴,齐习辞者也 D.驱别院

翻译下列语句。
幼受书,读百遍,始略上口。
译文: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语文文言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