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某兴趣小组设计的四个实验装置,其中实验不能够成功的是
A.实验①证明CO2能与NaOH溶液反应 |
B.实验②鉴别化肥为铵态氮肥 |
C.实验③探究铁生锈的两个条件 |
D.实验④用浓硫酸干燥氨气 |
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验证Fe、Cu、Ag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四个实验方案,其中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
下列方案合理的是
A.制备NaOH溶液:将饱和的纯碱溶液与适量的石灰水混合后过滤 |
B.检验碳酸根离子:将要检验的物质与稀盐酸混合,观察是否产生气泡 |
C.鉴别O2、N2、CO2三种气体:分别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观察现象 |
D.验证质量守恒定律:选用CuSO4溶液与NaOH溶液,比较混合前后溶液的质量 |
【资料获悉】铁在高温条件下与氧化铜反应:
铜在氯化铁溶液中发生反应:
一定质量的铁与氧化铜的混合物,在高温条件下恰好完全反应.将反应后的固体粉末倒入盛有足量稀盐酸的烧杯中,振荡,充分反应后静置,然后从烧杯中取适量溶液(表示为"甲")于试管中,并加入一定质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液乙和固体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①甲中不含
;
②甲中含有
;
③若向固体丙加稀盐酸无明显现象,则滤液乙中一定含有
、
,可能含有
;
④若向固体丙加稀盐酸有气体产生,则滤液乙中可能含有
、
,一定不含有
.
A. | ①③ | B. | ②③ | C. | ①④ | D. | ②④ |
下列各组稀溶液中,利用组内物质的相互反应,不用其它试剂就可以鉴别出来的是
A.NH4NO3、KOH、NaCl、Fe2(SO4)3 | B.K2CO3、Ba(NO3)2、HCl、Na2SO4 |
C.CuSO4、H2SO4、NaOH、HNO3 | D.Na2SO4、MgCl2、KNO3、NaOH |
除去下列物质中所含少量杂质,所用除杂试剂和提纯方法正确的是( )
|
物质 |
杂质 |
除杂试剂 |
提纯方法 |
A |
H2O |
NaOH |
活性炭 |
吸附、过滤 |
B |
Na2SO4 |
Na2CO3 |
盐酸 |
加入盐酸至不再产生气泡 |
C |
KCl |
MnO2 |
H2O |
溶解、过滤、蒸发 |
D |
CO2 |
CO |
O2 |
点燃 |
(10泰安20).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及操作方法正确的是
|
物质 |
杂质 |
除杂质应选用的试剂和操作方法 |
A |
CO2 |
CO |
通入O2,点燃 |
B |
NaOH固体 |
Na2CO3固体 |
加入过量盐酸,蒸发 |
C |
Cu(NO3)2溶液 |
AgNO3溶液 |
加入过量的铜粉,过滤 |
D |
KNO3溶液 |
KOH溶液 |
加入适量的CuSO4溶液,过滤 |
(10宜昌13).不需加任何试剂就能鉴别出来的一组物质是
A.氯化钠、硝酸铵、氯化铁三种固体 |
B.氢气、甲烷、一氧化碳三种气体 |
C.氯化铵、氢氧化钾、硝酸钠三种溶液 |
D.酒精、汽油、蒸馏水三种液体 |
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错误的是
选项 |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
除去杂质的方法 |
A |
CO2(CO) |
通过NaOH溶液 |
B |
N2(O2) |
通过灼热的铜网 |
C |
CaCl2(CaCO3) |
加水、过滤、蒸发 |
D |
HNO3溶液(HCl) |
加适量AgNO3溶液、过滤 |
下列除杂质的方法错误的是
|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
除杂方法 |
A |
NaCl(泥沙) |
溶解、过滤、蒸发 |
B |
FeCl2(CuCl2) |
加入适量铁粉 |
C |
CaCl2溶液(盐酸) |
加入过量CaCO3 |
D |
CO2(CO) |
通人澄清石灰水 |
有碳酸钠、硝酸银、氯化钡及稀盐酸四瓶失去标签的溶液,为鉴别它们设计实验如下:用三支试管各取少量其中的三种溶液,再分别加入少量剩下的最后一种溶液。下列推测的现象或结论中,错误的是()
A. | 若三支试管中都出现白色沉淀时,则最后加入的是硝酸银溶液 |
B. | 若两支试管中出现气泡,一支试管中出现白色沉淀时,则最后加入的是碳酸钠溶液 |
C. | 若三支试管中的观象分别为出现气泡、白色沉淀、无明显变化时,则最后加入的是稀盐酸 |
D. | 若两支试管中出现白色沉淀,一支试管中无明显变化时,则最后加入的是氯化钡溶液 |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