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初中化学试题 / 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初中化学

某地一辆满载浓硫酸的罐车翻倒,导致溶质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20t泄漏,并向路基两边蔓延。接到报警后消防官兵立即赶来并用石灰浆(主要成分为氢氧化钙)中和硫酸解除了险情。请回答:
(1)溶质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20t中含 H 2 S O 4 的质量
(2)计算中和泄漏的98%浓硫酸20t,理论上需要氢氧化钙的质量。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韩国"岁月号"沉船事故发生后,几百名潜水员参与了打捞工作,他们携带的水下供氧设备中供氧剂是过氧化钠( N a 2 O 2 ),它与人呼出的二氧化碳及水蒸气反应生成氧气供人呼吸.某同学想进一步探讨过氧化钠与水的反应( 2 N a 2 O 2 + 2 H 2 O = 4 N a O H + O 2 ↑),将15.6 g 过氧化钠加入盛有147.6 g 水(过量)的烧杯中充分反应,直至固体完全消失,不再有气泡产生.请计算:
(1)反应生成的氧气质量;
(2)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将一定质量的甲烷和一氧化碳的混合气体在足量的氧气中充分燃烧,将生成物依次通入盛有足量浓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洗气瓶,实验测得装有浓硫酸的洗气瓶增重5.4克,装有氢氧化钠溶液的洗气瓶增重8.8克。试计算:
(1)混合气体中甲烷的质量(写出完整的计算过程)

(2)混合气体中甲烷和一氧化碳的质量之比为,混合气体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之比为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兴趣小组用下图所示流程制取氧气(反应原理: 2KClO32KCl+3O2↑),并回收提纯氯化钾和二氧化锰.

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理论上可制得氧气的质量是多少 (计算结果精确到 0 . 1 g )
(2)在回收提纯的过程中需要控制水的用量,原因有(填标号).

A.

提高实验效率

B.

保证固体1全部溶解

C.

节约能源

(3)①写出下图中仪器 a b 的名称:

a , b

②步骤Ⅱ中的操作 m 应选择图11中(填"甲"或"乙")装置,该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③步骤Ⅲ中用酸化的硝酸银 A g N O 3 溶液检验洗出液中是否含有氯化钾,该检验方法的原理为(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4)实验结束后,称得回收到的氯化钾的质量比理论值小,可能的原因有(写一点).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为了节约林木资源,近几年兴起了石头纸.石头纸可用沿海水产养殖中产生的大量废弃贝壳制得,为了测定某种贝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取贝壳 25 g ,加入 200 g 的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称得反应后物质的总质量为 216 . 2 g (假设贝壳中其它物质不与盐酸反应且不溶于水).请你计算:
(1)贝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2)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精确到 0 . 1 % ).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胆矾晶体部分失水后得到某硫酸铜晶体( C u S O 4 · X H 2 O ),华雪同学为研究 C u S O 4 · X H 2 O 加热后所得物质的组成,做了以下实验:取10.7g C u S O 4 · X H 2 O 晶体加热使其分解,绘制出固体的质量随温度的变化关系图。如图所示,到t1℃时该固体完全失去结晶水,化学方程式为: C u S O 4 · x H 2 O = C u S O 4 + x H 2 O

(1)计算该硫酸铜晶体( C u S O 4 · X H 2 O )中x的值。
C u S O 4 · X H 2 O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60+18x)
(2) C u S O 4 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3)升温到t2℃,残留固体是黑色物质,则m=g。
(写出求m的过程)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人体胃酸过多会引起胃病。右图为某抗酸药包装标签上的部分文字,请回答下列问题。

(1) A l ( O H ) 3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2)经测定,每片该抗酸药实含氢氧化铝234 m g
计算一片该抗酸药可消耗7.3%的盐酸多少克(请写出计算过程)?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将4.0 g C u - Z n 合金粉末放到盛有 10 g 稀硫酸的烧杯中,恰好完全反应。过滤、称量滤液的质量。相关实验数据如下:

反应前物质的质量 / g
反应后物质的质量 / g
Cu - Zn合金
稀硫酸
滤液
4.0
10
11.26

(1) C u - Z n 合金属于材料("金属"或"有机合成")
(2)若不考虑该合金中除 C u Z n 以外的其他成分,请计算原 C u Z n 合金中 Z n 的质量。写出必要的计算过程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一堂化学实验课上,老师为每组同学分别提供了一瓶氢氧化钠溶液,让他们用1%的稀盐酸来测定其溶质的质量分数。以下是几组同学的设想及做法:
(1)甲组同学的实验如下图所示:在烧杯中加入5g氢氧化钠溶液,滴入几滴酚酞溶液,用滴管慢慢滴入1%的稀盐酸,并不断搅拌,至溶液颜色恰好变为无色为止。

请回答:
①酚酞溶液的作用是;       
②边滴加稀盐酸,边要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的目的是
③当溶液颜色恰好变为无色时,共用去了稀盐酸7.3g,则甲组这瓶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用百分数表示)。
(2)乙组同学的设想是:在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用滴管慢慢滴入1%的稀盐酸,并不断搅拌,通过用pH试纸多次测定溶液pH的办法,达到实验目的。
①下列使用pH试纸的方法正确的是(填字母)。

A. 将pH试纸剪成几段节约使用
B. 将pH试纸直接插入待测液中
C. 将pH试纸放在干净的白瓷板上,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在pH试纸上
D. 将pH试纸润湿后放在玻璃片上,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在pH试纸上

②由于用pH试纸需多次测定,较繁琐,且所测数值不够精确。在老师指导下,乙组同学取了5g氢氧化钠溶液进行了数字化实验,由计算机描绘出了整个实验过程中溶液pH的变化图像(简单表示为下图)。

请回答:图中a点表示的含义是;b点溶液中含有的阳离子有(填离子符号);乙组同学要计算出本组这瓶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除了要用到已有数据外,你认为还需要的数据是
(3)丙组同学在滴加稀盐酸一段时间后,发现溶液中有少量气泡产生。这一"异常现象"激起了他们的探究欲望,通过实验证明:该组用的这瓶氢氧化钠溶液已经部分变质。
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变质的原因;若要除去溶液中变质生成的杂质,请简要写出你的实验方案: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电缆生产过程中会产生一定量的含铜废料。据报道,在通入空气并加热的条件下,铜与稀硫酸反应转化为硫酸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Cu + 2H2SO4 + O2 2CuSO4 + 2H2O,取490g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的稀硫酸,通入足量的空气,加入一定量的铜恰好完全反应,假设其他杂质不反应也不溶解,则反应后硫酸铜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热分解法”是金属冶炼的方法之一,金属银可以用这种方法冶炼,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g2O 4Ag + O2↑。用此方法冶炼108吨金属银,需要氧化银多少吨。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纯碱样品中含有少量的氯化钠,某同学为测定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含量,他取该纯碱样品12g,全部溶解在100g水中,再加入氯化钙溶液,所加氯化钙的质量如图所示。

请计算:
(1)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
(2)所加氯化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计算结果保留到0.1%,下同)
(3)恰好完全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同学为了测定NaCl和MgCl2固体混合物中MgCl2的质量分数,进行如下实验:将80g固体混合物溶于水配成溶液,平均分成四份,分别加入相同质量分数的NaOH溶液,获得如下实验数据:

实验次数




固体混合物的质量(g)
20
20
20
20
加入NaOH溶液的质量(g)
20
40
60
80
生成沉淀的质量(g)
2.9
m
8.7
8.7

问:(1)表中m的值为        ;
(2)原固体混合物中MgCl2的质量分数是多少?(要求写出计算过程)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向一定质量CaCl2和HCl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0.0%的Na2CO3溶液反应过程中加入的Na2CO3溶液的质量与产生沉淀或气体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问:

(1)图中0a段表示生成______________(“气体”还是“沉淀”)的过程;
(2)b点溶液中溶质有_______种; 
(3)c点溶液的pH__________7 (填>、<、=) ;       
(4) x值是多少?(写出具体的计算过程)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实验室欲测定一瓶标签破损的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现取10g稀硫酸样品,将5%的NaOH溶液逐滴加入到样品中,边加边搅拌,随着NaOH溶液的不断加入,溶液pH的变化如图所示。试回答:

(1)a点溶液中含有的离子有                     
(2)当pH=7时,消耗NaOH溶液中NaOH的质量为        g。
(3)计算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化学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