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翻动花园、庭院中的花盆或石块,常常会看到一些身体略扁、长椭圆形、灰褐色或黑色的小动物在爬行,这就是鼠妇,又叫潮虫。当你搬开花盆或石块,鼠妇很快就爬走了。这是为什么呢?是因为环境变明亮了吗?某同学对此进行了探究,请你将他探究活动的过程写完整。
(1)提出问题:鼠妇会选择阴暗的环境吗?
(2)作出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制订实施探究的方案:在铁盘内放上一薄层湿土,一侧盖上不透光的厚纸板,另一侧盖上透明的玻璃板,在铁盘两侧中央处各放5只鼠妇,观察鼠妇的行为。这样在盒里就形成了明亮和黑暗两种环境。该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 _____。如果在铁盘两侧中央各放1只鼠妇 可以得出准确的结论吗? (填“可以”或“不可以”);为什么?
(4)分析结果,得出结论:该同学对上述实验重复了5次,结果如下表。
环境 |
第一次 |
第二次 |
第三次 |
第四次 |
第五次 |
明亮 |
0只 |
1只 |
2只 |
0只 |
2只 |
阴暗 |
10只 |
9只 |
8只 |
10只 |
8只 |
为了使实验结论更准确,应对上述数据作怎样的处理? 。
(5)结论: 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鼠妇喜欢在阴暗的环境中生活。
(6)通过实验探究发现,光照会影响鼠妇这种动物的分布,其实非生物因素影响动物的生活和分布的例子还有很多,请再举出一例来: 。
鱼类受精卵的孵化受水温影响很显著,下列表格是某种鱼的受精卵在不同水温中孵化的实验结果:
水温(℃) |
14 |
18 |
22 |
26 |
30 |
34 |
38 |
42 |
平均孵化率(%) |
0 |
55 |
70 |
92 |
84 |
56 |
6 |
0 |
请根据图表数据分析回答:
(1)该种鱼的受精卵在水温为 ℃时平均孵化率最高。
(2)在18℃~38℃温度范围内,平均孵化率与水温的关系是:在18℃~26℃之间,随水温上升,平均孵化率 ;在26℃~38℃之间,随水温上升,平均孵化率 。
(3)若将14℃和42℃两组鱼受精卵所处的水温分别逐步调节到26℃,结果14℃组的能孵化出鱼苗,而42℃组的不能孵化出鱼苗,原因是:42℃组的鱼受精卵 。
这是一位同学写的一份关于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的实验报告,由于被水浸渍,一些地方字迹已经看不清楚(题目中画横线处),请你将它补充完整,并回答他所提出的问题。
实验报告
实验内容: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问题: ?
假设: 。
设计方案:
(1)材料用具:20只鼠妇,湿润的土壤,纸盒一个,纸板、玻璃板各一块。
(2)实验装置:在纸盒里放上一层湿润的土壤,以横轴中线为界,一侧盖上玻璃板,一侧盖上纸板。这样,在盒里就形成了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两种环境。
方法步骤:
(1)在纸盒两侧的中央各放10只鼠妇,静置2 min。
(2)每分钟统计一次明亮处和黑暗处的鼠妇数目,统计10次。
实验记录:不同时间、不同环境下的鼠妇数目
时间 环境 |
2 min |
3 min |
4 min |
5 min |
6 min |
7 min |
8 min |
9 min |
10 min |
11 min |
明亮 |
3 |
2 |
2 |
2 |
2 |
3 |
2 |
2 |
1 |
2 |
黑暗 |
17 |
18 |
18 |
18 |
18 |
17 |
18 |
18 |
19 |
18 |
结论:____________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鼠妇喜欢在____________的环境中生活。
问:(1)为什么实验结束后要洗手? 。
(2)这个实验的变量是什么? 。
科学家用多条金鱼做实验,测试不同水温对鱼的“呼吸频率”(鱼开合鳃盖的频率)的影响。下表为科学家在实验中得到的四组不同温度下的数据。
实验数据统计表
温度(℃) |
18 |
20 |
22 |
24 |
平均呼吸频率(次/分) |
92 |
97 |
105 |
114 |
(1)请以温度为横坐标,平均呼吸频率为纵坐标,绘出金鱼呼吸频率随温度变化的曲线。
(2)根据表中的数据,说明水温和呼吸频率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是一位同学写的一份关于探究“土壤湿度对鼠妇生活的影响”的实验报告,请你将它补充完整,并回答他所提出的问题:
实验内容:土壤湿度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提出问题: ?
做出假设: 。
设计方案:
(1)、材料用具:20只鼠妇,湿润的土壤,干燥的土壤,纸盒一个,
玻璃板一块。
(2)、实验装置:以长方形纸盒中线为界,一侧铺一层湿润的土壤,另一侧铺上干燥的土壤,盒上盖上玻璃板,置于暗处,这样,在盒里就形成了 和 两种环境。
方法步骤:
(1)、将鼠妇放入纸盒中,两侧的中央放入数量相等的鼠妇,静置2分钟。
(2)、每分钟统计一次湿润处和干燥处的鼠妇数目,统计10次。
实验记录:
不同时间,不同环境下的鼠妇数目
环境 |
2min |
3min |
4min |
5min |
6min |
7min |
8min |
9min |
10min |
11min |
干燥 |
3 |
2 |
2 |
2 |
2 |
3 |
2 |
2 |
1 |
2 |
湿润 |
17 |
18 |
18 |
18 |
18 |
17 |
18 |
18 |
19 |
18 |
结论: 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鼠妇喜欢在 的环境中生活。这个实验的变量是 ,在实验中,用20只鼠妇而不用1只是为了 。
(14分)探究:土壤湿度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1)提出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出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方案:在铁盘一侧放上湿土,另一侧放上干土,盖上一层玻璃板,在铁盘两侧的中央处各放5只鼠妇,观察鼠妇的行为。该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______。如果在铁盘两侧中央各放1只鼠妇是否可以得出准确的结论? ______________。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析结果,得出结论:
统计并计算全班的平均值,从中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什么要计算平均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实验后,你怎样处理这些鼠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_______的实验,叫做对照实验。
(7)如果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则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__,在设计实验时,要给鼠妇提供_______和________两种环境,以便对照。在通过实验进行探究的过程中,控制__________和设置__________都是非常重要的。
如果你翻动花园、庭院中的花盆或石块,常常会看到一些身体略扁、长椭圆形、灰褐色或黑色的小动物在爬行,这就是鼠妇,又叫潮虫。当你搬开花盆或石块,鼠妇很快就爬走了。这是为什么呢?是因为环境变明亮了吗?某同学对此进行了探究,请你将他探究活动的过程写完整。
(1)提出问题:鼠妇会选择阴暗的环境吗?
(2)作出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制订实施探究的方案:在铁盘内放上一薄层湿土,一侧盖上不透光的厚纸板,另一侧盖上透明的玻璃板,在铁盘两侧中央处各放5只鼠妇,观察鼠妇的行为。这样在盒里就形成了 和 两种环境。该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_____。如果在铁盘两侧中央各放1只鼠妇 (填:可以、不可以)得出准确的结论?
(4)分析结果,得出结论:该同学对上述实验重复了5次,结果如下表。
环境 |
第一次 |
第二次 |
第三次 |
第四次 |
第五次 |
明亮 |
0只 |
1只 |
2只 |
0只 |
2只 |
阴暗 |
10只 |
9只 |
8只 |
10只 |
8只 |
为了使实验结论更准确,应对上述数据作怎样的处理?
(5)结论: 。
如果你翻动花园、庭院中的花盆或石块,常常会看到一些身体略扁、长椭圆形、灰褐色或黑色的小动物在爬行,这就是鼠妇(在我们泸县有些地方叫“地虱子”)。当你搬开花盆或石块,鼠妇很快就爬走了。这是为什么呢?是因为环境变明亮了吗?某同学对此进行了探究,请你将他探究活动的过程填写完整。
1.提出问题:鼠妇会选择阴暗的环境吗?
2.作出假设: 。
3.制定并实施探究方案:在纸盒内放上一层湿土,一侧盖上不透光的纸板,另一侧盖上透明的玻璃板,在纸盒两侧的中央处各放10只鼠妇,观察鼠妇的行为。
4.分析结果,得出结论:该同学对上述实验重复了5次,结果如下表:
环境 |
第一次 |
第二次 |
第三次 |
第四次 |
第五次 |
明亮 |
1只 |
2只 |
4 |
7只 |
3只 |
阴暗 |
19只 |
18只 |
16只 |
13只 |
17只 |
请回答:为了使实验结论更准确,应对上述数据做怎样的处理? 。
5.从中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
6.关于本实验探究的思考:
(1)如果在纸盒两侧中央各放1只鼠妇是否可以得出准确的结论? ;为什么? 。
(2)若要探究鼠妇是否喜欢生活在潮湿的环境中,在设计该实验时,要给鼠妇提供 和 两种环境,以便对照。
小杨在室外玩耍时,发现鼠妇经常躲在阴暗的花盆底下或石块下,小杨不禁感到
奇怪:鼠妇为什么喜欢阴暗、潮湿的地方呢?后经过长期观察,小杨推测:鼠妇怕光。
他捉了10只鼠妇,放在一半遮光、一半不遮光的纸盒中央,静置10分钟后观察鼠妇的
动向,以验证自己的推测是否正确。
(1)小杨看到了鼠妇的生活现象后提出了什么问题? 。
(2)当小杨用实验法来解决这一问题时,首先提出的假设是 。
(3)该实验中,要有效控制的变量是 。纸盒的一半遮光(形成黑暗环境),另一半不遮光,目的是起 作用。
(4)10分钟后出现的情况应该是 ,据此,小杨能得出的结论是 。
(5)上述实验中能不能只用一只鼠妇做实验或只进行一次观察? 。为什么? 。
(6)实验完成后,应如何处理鼠妇? 。
科学实验的本质在于揭示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通过控制单一变量以获得准确可靠的实验结果,是科学实验的最大特色之一,也是实验过程中最难做好的事情。请回答下面“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实验中有关变量的问题。
(1)如果翻动花园、庭院中的花盆或石块,常常会看到一些鼠妇匆匆爬走。鼠妇爬走是因为环境变亮了吗?根据这一问题,可以确定实验的变量是 。
(2)设计实验装置使铁盘内形成明亮和阴暗两种环境时,铁盘中轴线的两侧应该( )
A.一侧盖上纸板,另一侧什么都不盖
B.一侧盖上纸板,另一侧盖上玻璃板
C.一侧什么都不盖,另一侧盖上玻璃板
D.一侧盖上纸板,另一侧也盖上纸板
(3)实施实验时,如果铺在铁盘里的沙土上有小石块,鼠妇可以钻到明亮部分的小石块下面避光。下列对这种情况的处理方法中,正确的是( )
A.把石块下的鼠妇统计到明亮的一组
B.把石块下的鼠妇统计到阴暗的一组
C.把石块下的鼠妇弄出来继续实验
D.把沙土里的小石块筛出来重新实验
(4)单一变量原则是处理实验中复杂关系的准则之一。在本实验中,你认为应该主要排除哪些干扰,以确保“单一变量”下的实验观测?请说出其中的一种 。
如果你翻动庭园中的花盆或石块,常常会看到一些身体略扁、长椭圆形、灰褐色或黑色的小动物在爬行,这就是鼠妇,又叫潮虫,当你搬开花盆或石块,鼠妇很快就爬走了.这是为什么呢?是因为环境变明亮了吗?某同学对此进行了探究,请你将他探究活动的过程写完整.
(1)提出问题:鼠妇会选择阴暗的环境吗?
(2)作出假设: .
(3)制订实施探究方案:在铁盘内放上一薄层湿土,一侧盖上不透光的厚纸板,另一侧盖上透明的玻璃板,在铁盘两侧中央处各放5只鼠妇,观察鼠妇的行为.这样在盒里就形成了明亮和黑暗两种环境.该实验的变量是 .如果在铁盘两侧中央各放1只鼠妇可以得出准确的结论?为什么?
(4)分析结果,得出结论:该同学对上述实验重复了5次,结果如下表.
环境 |
第一次 |
第二次 |
第三次 |
第四次 |
第五次 |
明亮 |
0只 |
1只 |
2只 |
0只 |
2只 |
阴暗 |
10只 |
9只 |
8只 |
10只 |
8只 |
结论:鼠妇喜欢在 的环境中生活.
(5)做完实验后,怎样处理鼠妇? .
这是一位同学写的一份关于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的实验报告,由于被水浸渍,一些地方字迹已经看不清楚,请你将它补充完整,并回答他所提出的问题。
(1)提出问题:光对鼠妇生活有影响吗?
(2)作出假设: 。
(3)A、实验装置:在纸盒里放上一层湿润的土壤,以横轴中线为界,一侧盖上玻璃板,一侧盖上纸板。因此在盒里就形成了 和 (填“阴暗”或“明亮”)两种环境。
B、方法步骤:
①将鼠妇放入纸盒中,两侧的中央放入数量 (填“相同”或“不相同”)的鼠妇,静置2分(min)。
②每分钟统计一次明亮处和黑暗处的鼠妇数目,统计10次。
C、实施计划:按照上述实验方案做实验。实验过程中要仔细观察,认真记录(见表1)。
表1:不同时间,不同环境下的鼠妇数目
环境 |
2分钟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明亮 |
6 |
3 |
2 |
2 |
3 |
2 |
2 |
1 |
2 |
2 |
|
|
|
|
|
|
|
|
|
|
|
阴暗 |
14 |
17 |
18 |
18 |
17 |
18 |
18 |
19 |
18 |
18 |
(4)结论:光对鼠妇的生活 影响(填“有”或“无”)。
如果你翻动花园、庭院中的花盆或石块,时常会看到一些身体略扁,长椭圆形,灰褐色或黑色的小动物在爬行,这就是鼠妇。当你搬开花盆或石块时,鼠妇很快就爬走了。这是为什么呢?是因为环境变明亮了吗?某同学对此进行了探究,请你将他探究活动的过程写完整。
(1)提出问题:鼠妇会选择阴暗的环境生活吗?
(2)作出假设: 。
(3)制定、实施探究方案“在铁盘内放上一层湿土,一侧盖上不透明的纸板,另一侧盖上透明的玻璃板,在铁盘的中央处放10只鼠妇,观察鼠妇的行为。这样,在盘里就形成了
和 的两种环境。该实验的变量是 。
如果在铁盘的中央放1只鼠妇 (填“能”或“不能”)得出准确的结论,原因是
(4)分析结果、得出结论:该同学对上述实验重复了5次,结果如下表。
环境 |
第一次 |
第二次 |
第三次 |
第四次 |
第五次 |
明亮 |
0只 |
1只 |
2只 |
0只 |
2只 |
阴暗 |
10只 |
9只 |
8只 |
10只 |
8只 |
为了使结论更准确,应对上述数据作怎样的处理? 。
(5)结论: 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鼠妇喜欢在 的环境中生活。
科学探究通常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分析结果和得出结论几个环节.请回答科学探究上述环节的有关问题.
(1)提出问题:如果翻动花园、庭院中的花盆或石块,我们常常会看到一些身体略扁、长椭圆形、灰褐色或黑色的小动物在爬行,这就是鼠妇。当你搬开花盆看到鼠妇时,鼠妇很快就爬走了.以下据此情景提出的几个问题,哪一个不够具体、明确?( )
A.鼠妇为什么会爬走呢?
B.鼠妇爬走是因为环境变明亮了吗?
C.鼠妇爬走是因为搬动花盆对它产生了刺激吗?
D.鼠妇爬走是因为声音对它产生了刺激?
(2)做出假设:根据生活经验,我们可作出“鼠妇喜欢生活在 的环境”的假设。
(3) 制定计划:
①兴趣小组的同学针对假设,作了这样的一个实验设计:选一个长方形的铁盒,以中线为界,一侧盖上不透光的纸板,另一侧盖上透明的玻璃板,即在铁盒里设置了 和 的两种环境;然后把鼠妇放进铁盒中,过一段时间后观察、记录鼠妇的分布情况。
②以下是小明的计划:他准备将捕捉到的10只鼠妇放入实验装置,以下四种方案中哪一种最佳?(图中数据表示鼠妇的个数)( )
③兴趣小组的同学还有另一份实验设计如下。请把不完善的地方修改,正确的修改是( )
A.左右两侧应分别为湿土和干土
B.左右两侧都应该保持20℃
C.左右两侧都应该保持阴暗环境
D.左右两侧的鼠妇数量可以不同
④实施计划:在实验的过程中,小明一共重复做了五次实验,结果如下。这样做的主要原因是( )
A.得到较多的实验数据
B.避免偶然现象,使结果更真实
C.实验失败后重新再做
D.得出不同的结论
⑤分析结果:小明对数据进行了求平均值的处理,统计出明亮和阴暗中鼠妇的平均数为只和 只。
⑥实验结论:由此得出了 。
如果你翻动花园、庭院中的花盆或石块,常常会看到一些身体略扁、长椭圆形、灰褐色或黑色的小动物在爬行,这就是鼠妇,又叫潮虫。当你搬开花盆或石块,鼠妇很快就爬走了。这是为什么呢?是因为环境变明亮了吗?某同学对此进行了探究,请你将他探究活动的过程写完整。
(1)提出问题:鼠妇会选择阴暗的环境吗?
(2)作出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制订实施探究方案:在铁盘内放上一层湿土,一侧盖上不透光的纸板,另一侧盖上透明的玻璃板,在铁盘两侧中央处各放5只鼠妇,观察鼠妇的行为。这样,在盒里就形成了 和 两种环境。该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如果在铁盘两侧中央各放1只鼠妇 (填:是、否)可以得出准确的结论?为什么?
(4)分析结果,得出结论:该同学对上述实验重复了5次,结果如下表。
环境 |
第一次 |
第二次 |
第三次 |
第四次 |
第五次 |
明亮 |
0只 |
1只 |
2只 |
0只 |
2只 |
阴暗 |
10只 |
9只 |
8只 |
10只 |
8只 |
为了使实验结论更准确,应对上述数据作怎样的处理?
(5)结论: 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鼠妇喜欢在 的环境中生活。
(6)为什么实验结束后要洗手?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