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杨在室外玩耍时,发现鼠妇经常躲在阴暗、潮湿的花盆底下或石块下,小杨不禁感到奇怪:鼠妇为什么喜欢阴暗、潮湿的地方呢?后经过长期观察,小杨推测:鼠妇怕光。他捉了10只鼠妇,放在一半遮光、一半不遮光的纸盒中央(如下图所示),静置10分钟后观察鼠妇的动向,并分别计数两侧的鼠妇个数,重复五次该实验,记录结果。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小杨看到了鼠妇的生活现象后提出了什么问题?
(2)当小杨用实验法来解决这一问题时,首先作出的假设是: 。
(3)该实验中,要有效控制的变量是 ,在设计实验时,应给鼠妇提供 和 两种不同的环境条件。
(4)该同学队上述实验重复五次,结果如下表:
|
第一次 |
第二次 |
第三次 |
第四次 |
第五次 |
左侧(有光) |
1只 |
2只 |
0只 |
2只 |
0只 |
右侧(无光) |
9只 |
8只 |
10只 |
8只 |
10只 |
整理数据求得平均值,得到左侧和右侧的鼠妇数量分别是 只和 只。据此,小杨能得出的结论是 。
(5)上述实验中能不能只用一只鼠妇做实验或者只进行一次观察? 。
为什么? 。
草原上小兔的生存需要阳光、空气、水分和适宜的温度等条件,我们把这些影响它生活的因素称为 因素,而小兔、青草、狐狸、狼等生物,则是影响它们生活的 因素。这两种因素合称 因素。在草原上,小兔和狐狸之间的关系属于 关系。生活在在沙漠地区的骆驼刺的叶片变为针刺状,根部比地上部分要长得多,说明生物能 环境。蚯蚓的活动使土壤疏松,肥力增强,说明生物能 环境。
沙漠上植被稀少,影响植物在沙漠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A.阳光 | B.空气 | C.水分 | D.温度 |
蚂蚁、蜜蜂等昆虫往往成百上千只生活在一起,组成一个大“家庭”。这个“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是( )
A.竞争关系 | B.寄生关系 |
C.捕食关系 | D.合作关系 |
俗话说:“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这句话形象地说明了生物的生存需要( )
A.阳光 | B.充足的空气 |
C.适宜的温度 | D.营养物质 |
炎热的夏天,特别是黎明时分,池塘里的鱼大量浮到水面(即“浮头”),严重时还造成鱼群大量死亡(即“泛塘”)。这是由于
A.空气缺氧 | B.水中缺氧 |
C.缺乏饵料 | D.池塘缺水 |
小明在校园里发现了一只鼠妇。他和同学们对它的生活环境产生了兴趣,便一起去探索,记录各处发现鼠妇的数据如下表。根据他们的记录,可知:适合鼠妇生存的环境条件是
地点 |
鼠妇数量. |
水泥路面 |
0 |
湿润的石头下 |
24 |
盆栽花卉的花盆下 |
18 |
干草地中 |
2 |
A、阳光充足 B、阴暗潮湿 C、空气新鲜 D、高温干燥
为了研究光对大豆生长的影响,某生物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在甲、乙两个花盆中分别种下相同数量的大豆苗,实验条件设计如下表。在实验设计中出现了一处错误,请指出并改正( )
花盆 |
光 |
温度 |
水 |
甲 |
光亮处 |
20℃ |
充足 |
乙 |
黑暗处 |
20℃ |
不充足 |
A、乙花盆放到光亮处
B、甲花盆放到黑暗处
C、甲花盆的温度高于20℃
D、乙花盆浇充足的水
鸭是比较耐寒的一种鸟。宋代诗人苏轼在《春江晚景》中写道: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这句诗中描写影响鸭生活的非生物因素是( )
A.光 | B.温度 | C.水 | D.空气 |
把大小两种草履虫分开培养,它们都能正常地生长,可是把两者放在一起培养的时候,经过16天,其中的一种全部死亡,而另一种却仍然生长正常,这种现象属于( )
A.合作 | B.捕食 | C.竞争 | D.寄生 |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