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在A、B、C、D四个培养皿内分别放入等量的棉花,在棉花上放25粒菜豆种子,然后将它们放在不同的条件下进行培养,数日后记录种子的萌发情况如下表,请你回答问题:
(1)对该同学的实验设计进行分析,本实验探究了______和_____是否是种子萌发所需要的两个环境条件.
(2)实验A和B对照,变量是______.
(3)根据实验A和实验______的实验结果判断,光照不是菜豆种子萌发的必要环境条件.
(4)实验设计中,实验A和实验_____不能形成对照,.原因是有两个变量
(5)实验A中有2粒种子没有萌发,原因可能是胚是不完整的______、______。
如图所示,是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把盆栽的天竺葵黑暗处理一昼夜,其目的是( ) 。
(2)用黑纸遮光,目的是使遮光部分不进行( ),起到( )作用。
(3)将叶片隔水加热,叶片逐渐由( )色变成( )色。
(4)滴加碘液染色后,叶片见光的部分变成( )色,原因它是进行了( ),产生了( );
(5)这个实验所要探究的变量是( )。
(6)该实验你能得出的结论是( )。
某学校生物课外活动小组进行了“探究小白鼠长期摄入含三聚氰胺的奶粉会患泌尿系统结石”的实验。他们准备了两组状态相似的小白鼠,一组长期饲喂添加三聚氰胺的奶粉,另一组饲喂没有添加三聚氰胺的同种、等量奶粉。一个阶段后,一组小白鼠出现泌尿系统结石相关病症,另一组小白鼠正常。
(1)你的问题是: 。
(2)针对你提出的问题,请作出假设 。
(3)设计实验方案:准备了两组状态相似的小白鼠,一组长期饲喂添加三聚氰胺的奶粉,另一组饲喂没有添加三聚氰胺的同种、等量奶粉。
该实验的结论是 。
探究某种食物中含有能量的多少,可以用食物燃烧放出的热能使水温升高的方法来测定。已知1毫升水每升高l℃需要吸收4.2焦(能量单位)的热能。某兴趣小组对不同食物中的能量进行测定,实验结果如下:
请据表回答下列问题:
(1)从平衡膳食角度考虑,这四种食物中,我们应该以食用 为主。
(2)从该小组的实验结果可以看出,花生仁、黄豆、核桃仁三种食物中,含能量最多的是 。
(3)食物中能够燃烧的物质是 ,燃烧后留下的灰烬是 。
(4)为了尽量减少实验结果的误差,应该设置 。
(5)实验中,①应该为 克,因为 。
(8分) 在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时,进行了三种处理:①将馒头碎屑与唾液放入1号试管中充分搅拌;②将馒头碎屑与清水放入2号试管中充分搅拌③将馒头块与唾液放入3号试管中不搅拌。试问:
(1)以“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为变量时,应选取___________两组作对照。
(2)以“唾液”为变量时,应选取___________两组作对照。
(3)若将3支试管都放入37 ℃左右温水中5~10分钟后取出,_______号试管中的物质遇碘后不变蓝。
(4)我们在制定这项探究计划时,有同学提出:“除了以上三种处理外还要进行第四种处理,就是将馒头块与清水放入试管中不搅拌”。你认为这第四种处理_____必要(填“有”或“不”)
小杨是个爱动脑、爱动手的学生,课外时间喜欢做一些小实验。在他学习完"植物的生殖方式"以后,知道了种植马铃薯时,通常是将它的块茎切成几块,每块种薯上要保留一个芽眼,芽眼生出的幼芽生长发育成为一株马铃薯幼苗,没有带芽眼的马铃薯块茎则不能发芽。
为了验证该知识,小杨同学设计进行了下面实验。请根据这一实验分析回答问题。
①两个盛有潮湿的、肥沃土壤的花盆,编号为甲、乙。
②将挑选好的马铃薯块茎切成大小相等的小块若干,分成两组,将有芽眼马铃薯块茎种在甲花盆内,将没有芽眼马铃薯块茎种在乙花盆内。将两花盆放在相同的适宜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观察。
(1)马铃薯的这种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称为。
(2)小杨同学作出的假设是。
(3)你认为他将马铃薯块茎切成大小相等的小块的目的是。
(4)小杨设置甲、乙两花盆的目的是。
在“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中,将一盆天竺葵放置黑暗处一昼夜后,选其中一个叶片,用三角形的黑纸片将叶片的上下两面遮盖起来,如图甲所示,置于阳光下照射一段时间,摘下叶片,经过酒精脱色、漂洗,最后在叶片上滴加碘液。请分析回答:
(1)将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2)叶片的一部分遮光,一部分不遮光,这样处理可起到_________作用。
(3)图乙中对叶片进行酒精脱色的装置正确的是__ ______。脱色后绿色的部分变成黄白色,这是因为叶片中的_ __溶解到酒精中去了。
(4)在脱色后的叶片上滴加碘液,变蓝的是图甲叶片中_________部分,由此说明绿叶在光下制造 。
(5)图甲白色部分不变蓝,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红在探究“不同环境条件对霉菌生活的影响“实验时,先将一块新鲜的面包分成三等份,分别放入甲、乙、丙 3 个相同的洁净培养皿中,再将三个装置按下表所示步骤进行处理 ( 其他条件都相同 )
装置 |
甲 |
乙 |
丙 |
|
实验 步骤 |
① |
不滴水 |
滴入少量的水 |
滴入少量的水 |
② |
在同一环境的空气中暴露30min后,盖上培养皿盖 |
|||
③ |
室温培养 |
室温培养 |
低温培养 |
请回答:
(1)小红所探究的实验变量有 ___ 个;她在探究“湿度对霉菌生活的影响”时,可以选用装置 ___ 和 ___ 作为对照实验.
(2)小红将3个装置放在空气中暴露30min的目的是 __ .请你根据所学知识推测:一段时间后,装置 ___ 中的霉菌数量最多.由此,你认为面包应如何保鲜?_____ __ .
(3)根据本实验所提供的材料,小红若想进一步探究“有机物对霉菌生活的影响”,她应该再设计一个装置是_____ .
被称为“微生物之父”的法国科学家设计了著名的“鹅颈瓶实验”,如图所示:
(1)设计这个实验的科学家_______。
(2)打断“鹅颈”后,瓶内的肉汤腐败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鹅颈瓶实验”,如果家里没有冰箱或冰柜,夏天可用_______________方法将剩饭剩菜短时间保存而不会腐败变质。
(4)在生态系统中,细菌和真菌作为生物部分的_________________参与二氧化碳等物质的循环。
(5)“鹅颈瓶”实验证实了细菌不是自然发生的,而是由原来已经存在的细菌产生的。为此,这位科学家提出了保存酒和牛奶的( )
A.巴氏消毒法 B.腌制法 C.脱水法
某学校生物兴趣小组,学习了蝗虫的相关知识之后设计了如下实验:取两只活蝗虫,分别放进两个盛满水的试管里,分别标号为A、B,一只把头浸没在水中,另一只把胸腹部完全浸没在水里而露出头部(如图1所示).分析实验结果以及相关问题(共12分)
(1)根据你学过的知识推测先死亡的是______试管中的蝗虫,原因是蝗虫呼吸气体进出的门户______位于______部.
(2)蝗虫可以较好地适应陆地生活,其中重要一条是具备了坚韧的______,既保护和支持了内部结构,又可以有效地防止______.
(3)通过蝗虫的呼吸我们可以联想到以下知识:
用蚯蚓做实验时,要保持体表的湿润,关键是它呼吸气体的部位是______;鱼类是生活在水中的一种常见动物,与水生生活相适应的呼吸结构是______;而哺乳动物则是用______进行呼吸,并且出现了____,把体腔分为胸腔和腹腔两部分.
从①、②两图的信息中能够获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③、④两图的信息中能够获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除上述四幅图中的信息外,根据你所掌握的知识,请你再写出几条鸟类适于飞行的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图是某生物兴趣小组所做的“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探究实验,请回答。
(1)实验过程:
1号试管:加入馒头碎屑和2ml唾液,并充分搅拌;
2号试管:加入馒头碎屑和2ml清水,并充分搅拌;
3号试管:加入馒头块和2ml唾液,不搅拌。
将三支试管放入37℃的水中水浴10分钟,取出冷却后分别加入2滴碘液,摇匀后观察试管中馒头的颜色的变化。
(2)实验原理:淀粉遇碘变_____________。
(3)实验现象:
1号试管不变色,原因是馒头中的淀粉在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变成了______________;
2号试管__________色,原因是清水没有____________________,不能分解淀粉;
3号试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因是馒头块分解不充分。
(4)变量分析:当以唾液为变量时,应选取______、_____号试管进行对照实验,其中对照组是_____号试管,实验组是_______号试管。
(5)实验结论:淀粉在人的消化道的____________部位就开始被消化。
(6)能力提升:实验中,3支试管需要在37℃的水中水浴,假如没有温水,你能想个最简单、最快捷、最便利的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大白菜、卷心菜、小白菜等十字花科植物的叶片上,常能看到一些深绿色的小肉虫,这就是菜青虫,说明菜青虫喜欢取食这一类植物。菜青虫的成虫是菜粉蝶,常穿梭于花间。
某学习小组为了探究菜青虫的生活习性,提出“菜青虫取食十字花科植物是不是一种先天性行为”的问题,进行如下实验:
步骤一 选取来源相同的虫卵2粒并从卵开始隔离饲养。
步骤二 选取大白菜叶和菠菜叶作为实验材料(剪成大小相同的形状)
步骤三 在相同的时间和地点进行试验,观察并记录菜青虫的取食情况。
请根据实验探究做出回答:
(1)本探究活动中,作出的假设是菜青虫取食十字花科植物是一种先天性行为。
(2)用于实验的菜青虫卵来源是相同的,这样做的目的是保证孵化出来的菜青虫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等均相同,即保证 。
(3)在实验探究中,选取了两种实验材料,目的是 。
(4)在这个实验设计中,“步骤一”不够严谨,请你提出改进建议。 。
(5)本实验应重复进行了1~2次,取几次的平均值,目的是减少误差,避免偶然性,实验更能 。
(6)实验按修改后的方案进行,出现的实验结果是:绝大多数的菜青虫趋向取食大白菜叶。该实验得出的结论是:菜青虫取食十字花科植物是一种先天性行为 。
(7)探究实验还有一个重要的步骤,就是个小组之间还应当进行 。
某生物兴趣小组以大豆种子为实验材料对植物种子萌发所需的条件进行探究。现将他们的实验设计与结果整理于下表。请分析表格内容,回答有关问题:(表中未说明部分,均认为条件适宜)
(1)甲组探究的问题是种子的萌发需要。
(2)乙组设计的实验与甲、丙两组相比,设计上存在着缺陷,请指出:。
(3)要证明光照对大豆种子萌发有无影响,应选用组的实验装置 ,根据实验结果可得出的结论是。
(4)装置A、E、F中均有未萌发的种子 ,原因是(种子处于休眠期除外)。
(5)大豆种子萌发时,吸水膨胀,胚根最先突破种皮发育成根,胚芽发育成茎和叶。此过程中种子内的有机物逐渐减少,原因是。
(6)上述装置中,若加入适量营养液继续培养,几周后发现A、E 中的幼苗生长的最好,原因是展开后的幼叶能够。
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为探究植物的生命活动,设计了以下实验装置。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A,实验进行一段时间后,用手挤压塑料袋,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澄清的石灰水,此实验证明了。在实验过程中,塑料袋内壁出现的小水珠主要来自植物的。
(2)装置B,当图甲中试管内的气体充满二分之一左右时,迅速取出试管并将带火星的卫生香伸入管口内,结果卫生香猛烈燃烧起来,该实验说明光合作用产生了。为探究"光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不可缺少的条件",装置B设置了如图乙所示的对照实验,该对照实验中有一处明显错误,请你改正:。
某生物兴趣小组进行了"探究影响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的实验,其实验记录如下表:
装置 |
种子数 |
条件 |
温度 |
实验结果 |
A |
50粒 |
潮湿 |
25℃ |
48粒萌发 |
B |
50粒 |
潮湿 |
2℃ |
0粒萌发 |
C |
50粒 |
干燥 |
25℃ |
0粒萌发 |
D |
50粒 |
种子完全 浸没在水中 |
25℃ |
0粒萌发 |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本实验有组对照实验,分析该实验可以得出种子萌发所需的环境条件是。
(2)A装置中,有2粒种子没有萌发,可能的原因是。
(3)种子萌发过程中种子内有机物总量的变化是。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