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父亲的考题
儿子事业有成,但对金钱的追求程度真到了别无所求的地步。一天,父亲给一向(甲)自己心算能力很强的儿子出了一道题:“一辆载着457名旅客的列车驶进车站,这时先下来98人,又上去103人”
儿子紧张的情绪(乙)了下来。
“再下一站下去73人,又上去132人。”
儿子的嘴角挂出了一丝微笑,开始把左腿压倒了右腿上。
“再下一站下去91人,上来63人。”
父亲拿着本子的手有些抖,念得速度也在加快。
“再下一站下去84人,上来65人;再下一站下去114人,上来37人;再下一站上去52人,上来97人。”父亲念得飞快并努力使每个发音都清楚。
儿子有些心疼起老父亲,关怀的问:“完了吗?”
“没有,你听仔细了!”父亲摇晃着那已经没有几根头发的脑袋接着说:“列车继续往前开,到了下一站,这是一个小站,只下去10个人,上来8个人;下一站也是一个小站,下去6各上来9个。”父亲的态度很认真,儿子却觉得该结束了。
“再下一站下去101个,上来18个;再下一站是终点……”
还没等父亲说完做儿子的就站起来:“你是想马上就知道车上一共下来多少个人吗?儿子的口气中透露着一股得意。
“不!”父亲微笑着说:“我只想知道这趟车究竟停靠了多少次站台?”
儿子一下子懵了。
父亲的语气变得严肃而沉重:“人的一生不要只计算一辈子能攒多少钱,一辈子做金钱的奴隶,钱再多死的时候也带不走。应该留意人生的每一个站台:哪个站台付出的少,哪个站台付出的多:哪儿有欢乐,哪儿有痛苦;……认真的体会人生的每个细节,这样你才算拥有实实在在的生活,才不枉活一世。”父亲拉着发呆的儿子的手说:“不要太计较金钱的得失,而忘了做人的真谛!”
(1)给加点的字注音。
懵了( ) 真谛( )
(2)选出文中甲、乙两处应填入的最恰当的词语。
甲处:( )A、炫耀 B、夸奖 C、标榜
乙处:( )A、松弛 B、松懈 C、懈怠
(3)第4自然段中,在刻画人物时采用了 描写和 描写,所起的作用是
(4)第11自然段中,儿子“得意”的原因是 。
(5)父亲出考题的目的是 ;父亲的良苦用心表现了 。
(6)本文是按 的顺序叙述的。
(7)从父亲的话中,你能看出父亲的人生态度是怎样的吗?
阅读语段答题。
我爱故乡的杨梅
我的故乡在江南,我爱故乡的杨梅。
细雨如丝,一棵棵杨梅树贪婪地吮吸着春天的甘露。它们伸展着四季常绿的枝条,一片片狭长的叶子在雨雾中欢笑着。
端午节过后,杨梅树上挂满了杨梅。
杨梅圆圆的,和桂圆一样大小,遍身生着小刺。等杨梅渐渐长熟,刺也渐渐软了,平了。摘一颗放进嘴里,舌尖触到杨梅那平滑的刺,使人感到细腻而且柔软。
杨梅先是淡红的,随后变成深红,最后几乎成黑的了。它不是真的变黑,因为太红了,所以像黑的。你轻轻咬开它,就可以看见那新鲜红嫩的果肉,嘴唇上舌头上同时染满了鲜红的汁水。
没有熟透的杨梅又酸又甜,熟透了就甜津津的,叫人越吃越爱吃。我小时候,有一次吃杨梅吃得太多,发觉牙齿又酸又软,连豆腐也咬不动了。我才知道杨梅虽然熟透了,酸味还是有的,因为它太甜,吃起来就不觉得酸了。吃饱了杨梅再吃别的东西,才感觉到牙齿被它酸倒了。
(1)分别写出第四—六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第四自然段:
第五自然段:
第六自然段:
(2)读第二自然段,注意画线部分,想一想,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3)读了短文,你体会到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阅读天地。
_________的女主人
一天,有一位女主人请客。大家围着桌子坐着,一边吃喝,一边说笑 。主人把保姆叫来,低声说了几句话。保姆听了脸色发白,就急忙跑出去了。
不一会儿,保姆端了一碗热牛奶,穿过客厅、放在阳台上。客人们都觉得很奇怪,女主人仍然有说有笑。又过了一会儿,保姆赶快把阳台的门紧紧关住,长长地吐了一口气。女主人说:“好了,现在大家都安全了。”
客人问女主人,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她说:“刚才我们桌子底下有一条眼镜蛇,不过,现在它已经被关在门外了。”
客人们都吓了一跳。女主人说:“眼镜蛇来的时候,我不敢惊动它,也不敢告诉你们,只好假装没有事。后来,我让保姆把一碗熟牛奶放到阳台上。因为眼镜蛇最喜欢喝牛奶,它一闻到牛奶味,就会跟去。保姆看见眼镜蛇到阳台上去喝牛奶,就马上把门关起来了。”
一位客人问:“你怎么知道眼镜蛇在桌子底下?”她说:“____眼镜蛇就盘在我的脚上呀!”
另一位客人问:“为什么你不喊我们帮忙呢?”她说:“我一喊,你们必定会慌乱起来。大家一动,眼镜蛇受了惊,( )咬一口,我( )没命了。”
大家听了,很佩服女主人,都赞叹不已。
(l)仔细读全文,然后在题目的横线上加一个合适的词语。
(2)在文中第5自然段的横线上应填第____句最台适。
A.我是知道的。 B.我能不知道吗?
(3)文中第6自然段的括号里应填下面第____一组关联词语。
A如果……那么…… B 只要……就…… C 只有……才……
(4)默读第1自然段,并结合全文,想象女主人可能低声说什么,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读课文,完成下面的问题。
那时候,北方经常发生战争。一天,父亲接到一份公文,要他( )打仗。木兰想:父亲年老多病,无法出征;弟弟年幼,还不到当兵的年龄。为了国家应该去打仗,还是我来( )爸爸上战场吧!
(1)把括号补充完整。
(2)从这段话中你认为花木兰是一个怎样的人?
我会阅读。
小花猫看见人会出汗,觉得奇怪:“咦,我怎么没汗呢?”它去问老牛。老牛指着自己汗淋淋的鼻子说:“汗?在鼻子上。”小花猫摸摸鼻子,没汗!
小花猫再去问小马。小马在凉快的地方打滚。它指着自己的身体说:“汗?在身上。”小花猫舔舔全身,没汗!
小花猫又去问小狗。小狗正吐着舌头乘凉。它说:“汗?在舌头上。”小花猫看不清舌头。小花猫去找小猪帮忙看舌头。小猪笑了:“你又不是狗,汗怎么会在舌头上?”小猪把脚掌翻开,又叫小花猫把脚掌翻开。哈!两个都笑了:“原来,我们的汗藏在这里!”
(1)短文共有( )自然段。
(2)读了短文,我知道老牛的汗在( ),小马的汗在( ),小狗的汗在( ),小花猫和( )的汗都在( )。
我的作品。
春天的颜色
chūn tiān shìshén me yán sè
春 天 , 是 什 么 颜 色 ?
xiǎochǎotànchūtóulái yìyǎnjiùkàndàolelán tiā
小 草 探 出 头 来,一 眼 就 看 到 了 蓝 天。
gāo xìng de shuō chūn tiān shì lán sè de
高兴地说:“春天是蓝色的。”
xiǎoyángpǎochūjuàn lái yi yǎn jiùkàndàoleqīngcǎo
小羊跑出圈来,一眼就看到了青草,
gāo xìng de shuō chū tiān shì lù sè de
高 兴 地 说 : “春 天 是 绿 色 的。”
xiǎomìfēngfēichūfēngfáng yi yǎn jiùkàndàoletáohuā
小蜜蜂飞出蜂房,一眼就看到了桃花,
gāo xìng de shuō chūn tiān shìhóngsède
高兴地说:“春天是红色的。”
(1)小草说春天是_________的,小羊说春天是__________的,小蜜蜂说春天是_________的。
(2)小朋友,你眼中的春天是什么颜色的?为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湖 水
白天,它是一面明亮的镜子,照着随风飘荡的垂柳和阳光下盛开的鲜花,照着小飞机一样的蓝蜻蜓,还有那翩翩起舞的花蝴蝶……
夜晚,它变成一个浴盆,小星星们到这里来洗澡,“哗啦,哗啦!”看,他们洗得多么干净,笑得多么痛快……
(1)找一找,填一填。
( )的鲜花 ( )的垂柳
( )的蓝蜻蜓 ( )的花蝴蝶
(2)短文告诉我们白天湖水是( ) ,夜晚又变成 ( ) 。
(3)你见过湖水吗?在你的眼中,湖水还像什么?
农夫的财宝
从前,有个勤(qín)劳的农夫,他有一个葡萄园,农夫一年到头在园里辛勤地忙碌着,所以,葡萄的收成每年都很好。
农夫有三个儿子,可都很懒,(lǎn)从来不肯到园里干活,农夫心里很着急,一直在想:怎样才能使儿子勤劳起来呢?
农夫越来越老。这年,他得了重病,知道自己快不行了。临死前,他把三个儿子叫到床前说:“我有一箱财宝埋在葡萄园里。”
农夫死后,他的三个儿子为了寻找财宝,把葡萄园翻了一遍又一遍,可是,什么财宝也没有发现。
这一年,园里的葡萄长得特别茂盛,卖葡萄的收入比农夫在世时多了许多,三个儿子心里都乐开了花。
小儿子还想到园中寻宝。大儿子对他说:“不用找了,我现在明白了,园里根本没有财宝,我们勤劳的双手才是最大的财宝。
(1)写反义词。
勤劳——( ) 茂盛——( )
(2)根据文章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①园中是有财宝的,但农夫的儿子没找到。
②园中没有财宝,农夫是为了让儿子们动手翻葡萄园,让他们变勤劳,勤劳才是用之不尽的财宝。
(3)读了短文,你想说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语段,完成练习。
到海边
神秘莫测的大海,有着多么(绣 诱)人的魅力啊!要是能到海边去饱览一下那壮丽的景色,真是一件幸运的事,不久,我的愿望实现了。
暑假,妈妈带着我到连云港的姨妈家去。第二天,我便跟着妈妈向海边飞去。来到海边,只见满盈盈的,在阳光的映照下(眨 泛)起一片金光。一群海鸥飞来飞去,偶尔欢叫几声,给微波荡漾的海面增添了生机。啊,大海真是一幅新奇的画呀!
海面上有一条条青黑色的带子在时(引 隐)时现,那是海带。妈妈找来一根铁丝,瞄准目标,使劲一钩,一条海带就被钩上来了。
“晓伟,你喜欢吃螃蟹吗?”妈妈神秘地问我。我高兴地点点头。妈妈带我来到海礁坡上,用铁丝在礁石的一个小洞里捅了捅,不大一会儿,一对大钳就从洞里伸出来,前后挥舞着,好像在向谁示威。妈妈用铁丝碰碰大钳,大钳立刻缩了进去。过了一会儿,大钳又伸出来,紧紧地钳住了逗引它的铁丝。妈妈猛地一提,一只肥大的螃蟹像一个俘虏似的,被捉拿出来了。这么大的螃蟹,够我美餐一顿了。
啊,大海给我留下了难以(摩 磨)灭的印象,将成为我一生中最美好的回忆。
(1)把括号里不恰当的字用“”画去。
(2)用文中画线的词写句子。
壮丽:
幸运:
(3)2—4自然段主要写了 ,重点写了 。
(4)为什么到海边将成为“我”一生中最美好的回忆?
自主阅读。
汉字与中国心
1998年春在美国纽约,一位美国青年问我:“为什么中国人的凝聚力那么强?”
我戏答曰:“第一,我们都吃中餐;第二,我们都讲中文,用汉字。”汉字,确实是人类一绝。其形声义俱全,信息量远远大于拼音文字。汉字又整齐又灵动,特别是适宜于表达一种微妙的、诗意的情感,一些普通的字词,往往联结着久远的文化底蕴:例如“中华”、 “神州”、“大地”、“海内”、“天涯”、“芳草”、“知己”……都能使受过中华文化教育的人浮想联翩,心潮难已,这是通过翻译稿读中国文学作品的人所无法体会的。
最最能体现汉字中文的这些特点的首推中国的古典诗词,一个中国的孩子,甚至在牙牙学语的时候,就能够背诵许多古典的诗词了。过年时吟“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雨时吟“清明时节雨纷纷”;中秋时吟“明月几时有”;送别时吟“劝君更进一杯酒”;喜悦时吟“漫卷诗书喜欲狂”;慷慨时吟“大江东去”;激越时吟“凭栏处潇潇雨歇”…… 古典诗词已经规定了、铸就了中国人的心理结构。
我曾经对于文字改革持激烈的反对态度。现在,人们渐渐明白汉字是不应该也不可能废除了。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心潮难已:
(2)汉字中文的特点是什么?
(3)中国古典诗词对中国人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什么地方?
阅读短文答题。
一天晚上十点多钟,一辆公共汽车开到天桥站,许多乘客上车。中间有一位乘客掏出钱,买车票。售票员刚把票递过去,突然认出来:“啊,周总理!”
“周总理和我们一起乘车了!”车厢里顿时欢腾起来。大家一边伸出手,希望和总理握手,一边说 总理好 总理您好 周总理高兴地同大家握手 向每个乘客点头微笑 周总理望着售票员 亲切地问 小伙子 工作习惯吗 售票累不累
公共汽车开到北海站,售票员刚要上前搀扶周总理,周总理已经下车,他笑着对售票员说:“你们辛苦了!”售票员望着总理慈祥的面容,激动得说不出话来。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顿时( ) 激动( ) 慈祥( )
(2)用“ ”画出周总理关心人民群众的句子。用“ ”画出表示售票员激动的句子。
(3)请为第二自然段缺少标点的地方加上合适的标点。
(4)请为短文选择合适的题目( )
A周总理乘车
B总理买票
C售票员感动
战胜命运的孩子
有两个孩子:一个喜欢弹琴,想当音乐家;一个爱好绘画,想当美术家。
不幸得很!想当音乐家的孩子,突然耳朵聋了;想当美术家的孩子,忽然眼睛瞎了。
孩子们非常伤心,痛苦万分,埋怨命运不好。
恰巧,有位老人从他们身边经过,听见了他们的埋怨。老人走上前去,先对耳朵聋了的孩子比划着说:“你的耳朵虽然坏了,但眼睛还是明亮的,为什么不改学绘画呢?”接着,他又对眼睛瞎的孩子说:“你的眼睛尽管坏了,但耳朵还是灵敏的,为什么不改学弹琴呢?”
孩子们听了,心里一亮,他们擦干眼泪,开始了新的追求。
说也奇怪,改学绘画的孩子,渐渐感到耳聋反而更好。因为它可以避免一切喧闹的干扰,使精力高度专注。改学弹琴的孩子,慢慢觉得失明反倒有利。因为,它可以免除许多无谓的烦恼,使心思无比集中。
果然,耳聋的孩子,后来成了美术家,名扬四海;眼瞎的孩子,终于成为音乐家,闻名天下。
一天,美术家和音乐家又遇见了那位老人,他俩非常激动,拉着老人连连道谢。
老人笑着说:“不用谢。事实证明,只要努力,当命运堵塞一条道路的时候,它,常常还会留下另一条道路的!”
(1)老人对埋怨命运不好的孩子说了哪些话,使他们开始了新的追求,用“ ”把老人的话画下来。
(2)从这篇短文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3)想一想,你有什么话要对两个美术家,音乐家说呢?把它写下来。
(4)用“终于”写一句话。
(5)抄写短文中你喜欢的词语。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_________________
世界上有许多鸟,它们随着季节和气候的变化,改换自己的栖息地,这种鸟叫候鸟。候鸟是追逐阳光的生命,它们每年在越冬地与繁殖地之间来回奔忙,享受着阳光的温暖和丰盛的食物,而这一切都是为了生命中最重要的一件事情——繁殖后代。它们在一个地方产卵、孵卵、育雏,等幼鸟长大换好羽毛后,就带着它们迁到另一个地方。如:大雁、天鹅、燕子等。
引起鸟类迁徙的原因很复杂,一般都认为这是鸟类的一种本能,这种本能不仅有遗传和生理方面的因素,也是对外界生活条件长期适应的结果,与气候、食物等生活条件的变化有着密切的关系。候鸟对于气候的变化感觉很灵敏,只要气候一发生变化,它们就纷纷开始迁飞。这样,可以避免北方冬季的严寒,以及南方夏季的酷暑。气候的变化,还直接影响到鸟类的食物条件。例如,入秋以后,我国北方大多数植物纷纷落叶、枯萎,昆虫活动减少,陆续钻入地下入蜇或产卵后死亡,数量锐减。食物的匮乏促使以昆虫为食的小型鸟类不能维持生活,只有迁徙到食物丰盛的南方,才能很好地渡过冬天,而以昆虫和小型食虫鸟为猎捕对象的鸟类也随之南迁。
(1)给短文取个题目,写作文前的横线上。
(2)从文中找出两组近义词。
( )——( ) ( )——( )
(3)什么是候鸟?用自己的话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开心阅读。
乐于助人的守门爷爷
“陶爷爷好!”我一踏进院子就对守门爷爷打了声招呼,他也笑眯眯地对我打了声招呼。他,就是我们院子守门的老爷爷——陶爷爷。
陶爷爷已经年过六旬。他待人和善,我们院子里的小伙伴总是尊敬地叫他“陶爷爷”。
我不禁一边上楼,一边回想起来……
记得是在一个周末,我在院子里骑自行车玩,在滑下一个坡的时候,我没注意轮下有一个小石坑,“嘭”的一声,连人带车一起摔倒在地上。“哎哟!好疼啊!”我不由得喊起来。陶爷爷闻声赶来,一边扶起正在揉腿的我,一边说:“快起来,摔疼了吧?瞧,车也摔坏了。你去树荫下歇歇,我帮你修修车。”只见陶爷爷把工具箱拿了出来,点着一卷烟,然后蹲下,仔细地瞧了瞧,拿起起子左扭扭右转转。火热的太阳在他头上照着,几颗豆大的汗珠从陶爷爷的头上淌了下来,可他顾不上擦,一个劲地帮我修车,我心里真不是滋味儿。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车终于修好了。我乐得蹦了起来:“谢谢爷爷!” “不用谢,下次一定要注意啊!”陶爷爷捶了捶背笑着说。
“哎,你这孩子,怎么还不进家门?外头凉,小心感冒!”原来是陶爷爷上楼打扫卫生了。“哦,我马上进去!”不知怎么的,一股暖流涌上心头……
(1)一锤定音。(给带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六旬(xún xǘn) 摔倒(dǎo dào)
石坑(kēn kēng) 尊敬(zūn zhūn)
(2)文章举了一个什么事例来体现陶爷爷乐于助人的品质?
(3)“不知怎么的,一股暖流涌上心头……”你对这句话怎样理解?
孩子和书
①这小镇只有一家书店。这书店只有她一个卖书的。
②她卖了多少书?怎样忙过来的?没有人说得清。人们只知道,书架上的书越来越丰富,进出书店的人换了一拔又一拨,她的额头和眼角也渐渐刻上细细的皱纹。可她那一双眸子却依然如 般清明。几十年来,人们从她那传神的眸子里读出的满是善良、真诚。正因为这样,那些赶集的老婆婆们不买书也会进店来,歇乏,拉家常,向她讨水喝。 有时,她们也会大把大把地掏出鲜枣、红果,强留在柜面上。
③一天,小书店里来了一位年轻人。
④“您要买书?”“不,看看,先看看……”年轻人礼貌地说,“请您取一下那本书。”他指向那本装帧精美、雅致的诗集——《孩子和书》。
⑤“您看过这本书吗?”他抚摸着手中的诗集,问。
⑥她( )了:“没有……”真的,她卖过的书很多,但读过的书太少。实在是因为太忙了。她常常只能翻一翻新进的书:看看封面、内容提要、插图、定价。这是为了向客人介绍、推荐。让顾客买了不合适的书,她觉得对不起人家,尤其是那些农家孩子。她深知,那些孩子手中的一把把硬币是从妈妈的盐钱里一点一点抠出来的。
⑦“您,认识我吗?”年轻人突然问道。
⑧她愣住了,仔细地观察他,希望能记起来。可是,回忆里只是一片空白。他笑了。“您真好,说着,他放下手中的诗集,从包里取出一本书,递到她面前,“这是我送给您的。”她( ),甚至有点不知所措——为什么送我书?
⑨见她不接,他就把那书放在柜面上,凝视着她,“您还记得十五年前的一个偷书的孩子吗?”她顿了一下,似乎为了唤起她的记忆,“他偷了您的书……您没有骂他……还给了他两块点心,是白皮的,一杯水,放了糖……”
⑩年轻人的话使她渐渐记起了一件往事。十五六年前,她店里许多捆书被贴上了封条,放在了角落里。有一天,她听到一阵“窸窸窣窣”的响声,走过去,啊!一个孩子,蓬头垢面,一脸汗珠,正从一捆书里掏出一本匆匆往怀里塞。她咳嗽了一声。于是看到一双慌张中带着倔犟的眼睛……她没有训他,送了那本书给他,好像是《牛虻》。孩子被感动了,哭着告诉说,父母都死了,他无依无靠,可是爱读书……她听了爱怜地为他擦去汗珠,又挑了几本书送给他,还给了他一点钱和食物……为了这件事,她后来也吃了点苦头……十 几年过去了,她已渐渐淡忘。难道眼前的他就是当年的那个孩子?
⑪当她回过神来,那年轻人不知什么时候走了,柜面上只有他留下的那本书。她惊讶地发现,那是同样的一本诗集:《孩子和书》。
⑫扉页上,有几行秀气的字:
阿姨:
这本书赠给您—我写的—一个关于您、我、书的故事。
我,是一个诗人了。但,没有您,就只是一个偷书的孩子。
也许您早已忘记我了,那正是您的崇高。
偷书、爱书、写书的人
×年×月
⑬天哪,他是诗人!这诗人( )就是当年的孩子!
⑭“我要买书。”稚嫩的声音从柜面下传来,惊醒了她。她探出身子,看到一只胖胖的小手攥着硬币,另一只手指着一本小人书。“噢,又是二个孩子。”她急忙招呼这位小客人, 心想,兴许这个孩子将来也会成为诗人的,至少能成为有文化、有学识的人。
⑮门外传来一阵孩子的喧闹——放学了,她又要忙起来了,可是她心里很高兴,也很欣慰……
(1)从下列词语中选择恰当的一项,填入选文相应的括号里。
俨然 依然 竟然 茫然 当然 赧然
(2)填进第②自然段中横线上最合适的喻体是:( )
a.湖水 b.泉水 c.秋月潭水
(3)第②自然段中说:“几十年来,人们从她那传神的眸子里读出的满是善良、真诚。”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她的“善良、真诚”在全文中的表现。
①热情招呼不买书的顾客。 ②
③ ④
(4)如果将第⑨自然段画线内容改为“他偷了您的书,您不仅没有骂他,还给了他点心和水”,两者相比,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请说说理由。
(5)联系全文,第⑩自然段中“她心里很高兴,也很欣慰”的原因是
。
(6)“于是看到一双慌张中带着倔犟的眼睛”,“慌张”的原因是 ,“倔犟”的原因是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