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初中历史试题 / 汉与欧洲的往来 / 综合题
初中历史

汉、唐、宋都是我国历史上对外交往频繁的朝代,其对外交往的特点也不断变化,从汉代的以陆路为主到唐朝的海陆并举,再到宋代以海路为主。对外开放与交流,促进了国家的发展和强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宋代时期,中外交往主要依靠海路,那时海外贸易兴盛,政府在主要港口设审舶司加以管理,收入颇丰,以至于宋高宗说:“司舶之利最厚,若措施得宜,所得动以百万计。”
(1)请你为材料一拟一个合适的图名:                             ,围绕这幅图所反映的重大历史活动有何意义?
(2)材料二中数字所表示的国家是与唐朝交流比较频繁的国家,它们分别是哪三个国家?请你任选其中的一个国家,用史实说明中外的友好交往。
三个国家分别是:
①              ,②              ,③              。
史实:
(3)材料三反映出外贸所得在宋代的财政收入中占有重要地位。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朝时海外贸易兴盛的主要原因有哪些?(至少答出3点)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图并回答问题

⑴ 图中向西和向东行的路线分别反映哪两位历史人物的事迹?他们具有哪些可贵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4分)
⑵ B路线要经过历史上著名的什么道路?此路大约在我国哪一朝代开辟?
⑶ 指出唐朝与A地区发展关系的历史事件,并简述该事件的意义。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日两国“一衣带水”,过往甚密,古往今来两国关系一直引人注目。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日两国友好往来历史悠久。在被动遭遇世界时,面对的都是完成了工业革命的文明强盗。两国国人几乎都是带着茫然与困惑来面对坚船利炮与不平等条约。然而,痛定思痛后,日本从闭关锁国的落后境遇中觉醒过来,采取一系列果断措施,经过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政治革命,终于走向强盛。而中国却在西方列强的不断侵略掠夺中,百孔千疮,日益衰弱。雪上加霜的是,新近加盟到列强阵容的日本,骤然挥来屠刀,回手给原本同样命运的中国以致命一击。
——人民网《日本是如何拉开了与中国的差距》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举出两国“友好往来历史悠久”的典型史实两例,并指出两国“被动遭遇世界”的共同原因。
(2)材料一中“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政治革命”是指什么?据材料,概括指出其历史影响。
材料二 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确定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的决定指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抵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正义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近代以来中国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成为中华民族走向振兴的重大转折点,为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奠定了重要基础。决定将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每年9月3日国家举行纪念活动。
——《 人民日报 》( 2014年02月28日 01 版)
(3)今年9月3日,我国将举行抗日战争胜利多少周年纪念活动?据材料二,概括抗日战争的性质,并指出其胜利的历史意义。
材料三 拿破仑说,中国是一只沉睡的雄狮。日本在甲午战争和二次大战中的表现,以及在战后的重新崛起,对中国的发展都产生了近距离的强烈刺激作用,这无疑将使中国这只雄狮永远不敢再睡过去,因为有日本这个“闹钟”在身边,中国人将永远不敢懈怠。
——《日本,雄狮身边的闹钟》
(4)据材料三,指出“闹钟”强烈刺激过“雄狮”的史实。你认为,“闹钟”在战后的重新崛起有哪些经验值得我国借鉴?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日是一衣带水的邻邦,又是国际上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大国,两国关系的发展集中体现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复杂多变。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友好交流】
材料一 大唐国者,法式备定,珍国也,常须达。
--《日本书纪》
(1)日本仿效唐朝"法式"进行的重大改革是什么?
【各自探索】
材料二 "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
--《江苏巡抚李鸿章致总理衙门原函》
材料三  1868年4月,日本天皇率领群臣宣读"五条誓文",决心励精图治,锐意改革……改革的动力是西化……英国模式自然作为铁路、电信、公共建筑和市政工程、纺织工业以及许多商业方面的模范;法国模式用来改革法制、军事;大学归功于美国。
--《资本的年代》
(2)结合材料二、三,概括中国洋务运动和日本明治维新在学习西方的内容上有什么不同?
【侵略抗争】
材料四 如右图

(3)明治维新后,日本对中国发动了两次大规模的侵略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请各举一例日军犯下的侵华暴行。材料四反映了日本的侵略战争给日本人民带来了什么?
(4)面对日本的侵略,中国人民进行了英勇的抗争。1945年8月15日,中华民族终于赢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其重大历史意义是什么?
(5)以史鉴今,请你为中日关系的发展提一个小建议。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鉴真盲目航东海, 一片精诚照太清。舍己为人传道艺,唐风洋溢奈良城。”
——郭沫若
材料二: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图1和图2分别是谁?列举他们的对外活动。(4分)
答: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朝对外文化交流的主要特点是什么。(2分)
答:                                                                         
                                                                            
(3)从唐朝的对外关系中你可以得到哪些启迪?(2分)
答: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从对外关系上说,隋、唐、宋、元都居于主动地位,明清时期的对外关系显然逆转了……倭寇沿海骚扰,为南方各地带来了极大的破坏。明清之际,西方资本主义已在兴起,而中国的……专制者对于世界形势一无所知。
(1) 图一、图二两人的对外活动反映了唐朝对外文化交流的对外开放特点,请说出图一、图二中的人物分别是谁?
(2)图三反映是哪一历史事件?图一、图二和图三反映的对外交往,有什么相同作用?
(3)是什么政策导致了清朝政府“对于世界形势一无所知”?该政策产生了什么影响?
(4)综合以上材料,联系明清时期对外关系逆转带来的巨大变化,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唐朝堪称我国古代文明开放社会的典范,对后世影响深远。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唐朝时期政治清明、经济繁荣,曾出现过两次盛世局面,请按先后顺序写出这两次盛世局面的名称。
(2)唐太宗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体现了唐太宗怎样的民族政策?试举一例说明。
(3)注重对外交往是唐朝成为开放社会的一个亮点,当时我国和许多国家有密切频繁的交往,唐朝与天竺、日本交往有何典型事例?
(4)唐朝对周边国家具有很大的影响力,请你说说这是为什么?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唐朝时,很多国家和地区都向唐朝派遣留学生,日本的“遣唐使”有学问僧,也有留学生……唐朝,很多西方国家的宗教传到中国,一方面是来自西方的传教士,另一方面也有中国人到国外去学习佛教的……           
——(孟宪实《唐朝的中外文化交融》)
材料二 明代初期显得与众不同,但又同汉、唐、宋等朝代初期业绩典范相称的举措,是将帝国的骄傲播向四方,尤其是他们“惊人的海上远征”。
材料三 明清两朝由于禁止民众出海,在陆地和海洋上都把国门给封闭起来了……虽然清朝有为的君主比明朝的多,但是在思想领域的保守使进步和发展成为“不合祖制”的罪过。
请回答:
⑴材料一中“到国外去学习佛教”和唐朝时期六次东渡日本的著名人物分别是谁?
⑵材料二中“惊人的海上远征”指什么事件?“海上远征”最远到达了哪里?
⑶材料一和三反映了唐朝和清朝各实行怎样的外交政策?分别产生了什么影响?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国家的强盛离不开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社会的繁荣离不开人民的安居乐业、辛勤劳动。随着社会的渐趋和平与经济的发展,我国历史上出现过一些令人津津乐道的“盛世”。
材料二

(1)你认为盛世有哪些指标?
(2)请写出隋唐时期出现的三个“盛世”
(3)从材料二的图一和图二可以看出唐朝时期采取怎样的对外政策?这种对外政策,对我们有何启示?
(4)说说郑和下西洋的目的和意义。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全品中考网

国别
人物
内容
结果
唐→A
玄奘
西行取经
游历16年,带回许多佛经
唐→日本
B
6次东渡
对日本文化的影响很大

材料二 他的船队拥有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船只和航海技术,船上配备有航海图和罗盘针。船队航行于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广大海域之间,到达亚非三十多个国家。
——节选自北师大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
材料三 从对外关系上说,隋唐宋元都居于主动地位,明清时期的对外关系显然逆转了……明清之际,西方资本主义已在兴起,而中国的……专制者对于世界形势一无所知。
请回答:
(1)根据所学知识,完成材料一中A、B两处的填空。
(2)材料二中的“他”是指谁?他的船队最远到达什么地方?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是什么政策导致清朝政府“对于世界形势一无所知”?
(4)综合以上材料,请你说说,从唐朝到清朝中国的对外关系发生了什么变化?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材料一:

材料二:造纸术传入阿拉伯是公元751年。那一年唐将高仙芝在中亚坦罗斯城与阿拉伯大食国的战争中失败,被俘去一批造纸工匠的士兵。当地人组织这些俘虏传授造纸方法,并在撒马尔康办起造纸的厂子。
请回答:
(1)材料一形象地再现了造纸的流程,那么纸最早出现在那个朝代?
(2)分析材料二你可以得出的结论是什么?
(3)材料一显示的成果至今仍然被广泛使用,但该成果制作原料是木材,又使得该发明成为吞噬森林的一大杀手。在科技日益发达的今天,请你为解决这一矛盾提出合理性建议。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唐、宋都是我国历史上对外交往频繁的朝代,其对外交往的特点也不断变化,从汉代的以陆路为主到唐朝的海陆并举,再到宋代以海路为主。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朝对外主要交通路线图:

材料二 两宋时期对外贸易活跃,著名的对外贸易海港大多在南方,主要的对外贸易海港有……政府在这里设有专门机构进行管理。
(1)材料一中数字所表示的国家是与唐朝交流比较频繁的国家,它们分别是哪三个国家?
          ;②         ;③          。(3分)
(2)请用与①③国家相关的史实说明中外的友好交往。(2分)这些史实反映了唐朝对外交往有什么特点?(2分)
(3)材料二中的“专门机构”是什么?(2分)写出当时的两个闻名世界的大海港。(2分)
(4)材料一、二反映的对外交往,在作用方面有什么共同之处?(2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鉴真盲目航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
     舍己为人传道艺,唐风洋溢奈良城。
材料二  600多年前有一支规模空前的远洋船队向远方驶去。云帆高涨,昼夜星驰,涉波狂澜,若履通衢。
材料三 这只船队带去了大量的中国瓷器、铁器和各种精美的丝织品,同时也换回了亚非各国的许多特产。各国也纷纷遣使来中国……
(1)写出材料一鉴真东渡的目的地。这件事发生在哪位皇帝时期?
(2)材料二描写的是什么事件?这件事发生在谁在位时期?你知道这只远洋船队远航的起止时间吗?他最远航行到达的地区是哪里?
(3)根据材料三说一说这只船队远航的目的是什么?他们的远航有怎样重大的作用?
(4)上述材料体现了我国古代怎样的外交政策?请另举一例说明。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近代中日关系简表

时间
事件或史实
结果及对中国的影响
 ① -1895年
甲午中日战争
签订《 ② 》,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1900-1901年
日本参与八国联军侵华
战后签订《辛丑条约》,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919年
巴黎和会决定把德国在山东的一切非法权益移交给日本
激起中国人民无比愤慨,成为 ③ 的导火索
1922年
签订《  ④ 》
打破日本对中国的独占,使中国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
1931-1945年
抗日战争
中国人民完全胜利,洗刷了民族耻辱,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

 
——根据岳麓书社初中历史教材整理
材料三 “在历史和领土这两个原则问题土,没有妥协的余地。”王毅强调,如果日本某些人要执意为当年的侵略历史翻案,国际社会以及世界上一切爱好和平的人士也都绝不会容忍和姑息。王毅指出,只有认真清算过去,不再出尔反尔,才能走出僵局,开辟未来。只有真正坚持和平道路,不再说一套做一套,才能获得邻国和世界的信任,希望日本的领导人能够懂得这些基本的道理,能够尊重人类良知扣国际公理的底线。
——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外交部长王毅答记考问
材料四  2014年2月27日下午,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经表决通过了两个决定,分别将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将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人民日报》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唐招提寺是谁设计和建造的?日本遣唐使回国后对日本有什么影响?
(2)完成材料二表格中的空格处内容。
(3)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归纳古代和近代中日关系的阶段特征。
(4)根据材料三指出影响当今中日关系的核心问题。材料四中我国立法确立“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和“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有何意义?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讲,日本是我们最近的邻邦。一衣带水这个词几乎成了我们形容日本时必不可少的词汇。然而,在地球上现有的国家中,日本却是离我们最远的一个国家。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唐代中日之间的交流盛况空前。请列举唐朝时中日友好交流的一个事例。
(2)7世纪日本模仿中国隋唐制度进行了什么改革?使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的是哪次改革?
(3)近代史上日本对中国发动了哪两次大规模的侵略战争?中日关系围绕中国的钓鱼岛、否认南京大屠杀、慰安妇、日本政治右倾化等问题一路恶化,升级至今。你认为在现阶段,日本政府怎么做才能改善中日关系?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历史汉与欧洲的往来综合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