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近现代史上,下列各国处理农民问题的说法错误的是
A.俄国解放农奴的措施实质是对农民的盘剥 |
B.日本明治政府规定不允许土地买卖 |
C.美国罗斯福新政兴建水利工程,利于农业生产 |
D.苏俄政府用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地主再也不许买卖农奴和干涉他们的生活。
材料二:1863年1月1日起,……为人占有而做奴隶的人们都应在那时及以后永远获得自由……
材料三:政府承认土地私有和买卖自由,为了迅速发展工商业,出钱建立了大批工厂,扶植保护私人企业,修建铁路,发展邮政和电讯事业,并派出了庞大使团出访美国和欧洲,学习他们发展生产的经验和治国政策。
请回答:
(1)材料一、二、三分别与哪一重大历史事件有关?三次历史事件的领导者分别是谁?
(2)以上三次重大事件的直接目的分别是什么?它们的共同历史作用是什么?
(3)通过学习以上三个事件,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什么启示?(至少两点)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共11分)
材料一:《日美亲善条约》,这是近代日本同外国签订的第一个国际条约。……日本在列强炮舰的逼迫下,痛苦而艰难地迈出了开国的第一步。这一步对于日本来说既是噩梦的开始,更是衰弱到极点后再度走向强大的重要转折。
——唐晋主编《大国崛起》
材料二:美国倡议召开华盛顿会议的目的之一就是企图压日本在远东和太平洋问题上作出让步。美国表面上支持中国收回山东主权的要求,实质上是为了打击日本独霸中国的野心,以便推行它的“门户开放政策”,扩大美国在中国的势力。
——王绳祖主编《国际关系史》
材料三:到1942年1月,包括苏美英三个强国在内的二十六个国家,代表各个大陆,结成联盟,一致反对轴心国,……每个国家都保证尽自己的一切力量去战胜轴心国家,并且绝不单独媾和。
——帕尔默《现代世界史》
材料四:“日本经济奇迹”固然部分归功于美国在战争刚过的困难年代所给予的援助,但主要还是他们自己勤奋工作、良好组织和通过集体努力对于非战目的的共同经济成就全民追求的结果。从1950年到1975年,日本的生产量和收入的增长比同时期任何国家都快。
——罗兹·墨菲《亚洲史》
请回答:
⑴ 据材料一结合所学指出,迫使日本迈出“开国第一步”的事件是什么?为什么说这“既是噩梦的开始”,又是“再度走向强大的重要转折”?
⑵ 据材料二,华盛顿会议上的中心矛盾是什么?美国为达到自己的目的,最终获得的成果是什么?由此对中国造成了怎样的影响?
⑶ 据材料三,各国“结成联盟”的标志是什么?各国最终“战胜轴心国家”的标志是什么?
⑷ 据材料四概括二战后日本经济发展的突出特点和主要原因。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共8分)
材料一:农民革命的威胁迫使政府开始准备农村改革。……农奴主也好,自由派也好,他们所关心的都是防止农民革命,想用和平的方法,以让步和妥协为代价使俄国的农村转入资产阶级的逐渐改革,从而把权利和土地留在地主手中。
——《苏联通史》第二卷
材料二:列宁说:“在战争结束的时候,俄国就像是一个被打得半死的人……而现在,谢天谢地,他居然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了!”……这个结果是什么呢,结果就是把商品、货币、市场机制引进到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里面去,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上,这是一个重大的突破。
——《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三:19时整,戈尔巴乔夫摊开了早已准备好的辞职书,他宣布:“亲爱的同胞们!公民们!鉴于独立国家联合体成立后形成的局势,我停止自己作为苏联总统的活动。……我坚决……主张保留联盟国家,保持国家的完整性。事态却沿着另一条道路发展,肢解国家和分裂国家的方针占了上风……”
——张建华《俄国史》
请回答:
⑴ 材料一中俄国“农村改革”的目的是什么?性质怎样?这一改革对于俄国社会发展有何作用?
⑵ 材料二中说俄国“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了”,这主要得益于哪一政策的实施?据材料二分析,为什么说该政策“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上,是一个重大的突破”?
⑶ 材料三所述发生时,苏联正在经历哪一重大事件?戈尔巴乔夫对这一事态的发展应承担怎样的责任?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世纪中期俄国与英国经济比较表
国别 |
人均收入(卢布) |
铁产量(万吨) |
铁路长度(公里) |
制度 |
俄国 |
71 |
29(1860年) |
1600(1860年) |
封建农奴制 |
英国 |
323 |
225(1850年) |
14603 |
君主立宪制 |
材料二:
(1)根据材料一分析俄国1861年改革的必要性。为什么说这次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点”?
(2)材料二中“用武力来抵抗推翻政府的武力”的暴力冲突是指什么?采取这一方式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3)两个国家的重大举措反映了当时什么样的时代主题?
危机意识是一个民族不断进取的基本素养。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面对危机,俄、美、日和中国都采取了应对措施。阅读下列选自《全球通史》的材料:
由于这些情况相结合,亚历山大二能在1861年3月1日颁布……法令。……这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点。 |
“‘一幢裂开的房子是站立不住的。’我相信这个政府不能永远维持半奴隶和半自由的状态。我不期望联邦解散,我不期望房子崩塌。但我的确希望它停止分裂。” |
日本新领导人……并不对西方文明本身感到兴趣,而仅仅对其中增加了民族力量的那些组成成分感兴趣。……建立一个强大的日本,而不是完全模仿西方国家。 |
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 |
材料一 |
材料二 |
材料三 |
材料四 |
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的“法令”成为“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点”,这是俄国历史上什么事件?
(2)材料二表明林肯的态度,最终通过什么方式解决南北双方的矛盾?
(3)据材料三日本为向西方学习,为解决民族危机做出了什么“反应”
(4)李鸿章等人为解决“独火器不能及”掀起的这场运动是什么运动?
(5)学习历史的目的之一是获取智慧,启迪未来。通过对上述问题的探究,请你总结这些大国崛起对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梦想有何启示?
下面是一位同学绘制的两个国家的年代尺,读后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1776年 1865年 1933年1945年1991年
(1)根据已给出的内容可以判断材料一、二分别是哪国的历史?这两个国家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途径有何不同?
(2)将材料一所示年代尺中1894年、1931年和1937年发生的与中国有关的历史事件补充完整。并指出材料二所示年代尺中1861年、1947年发生的重大事件。
(3)假如你生活在19世纪,60年代末到70年代末去材料一所示的国家留学。请你写一段文字描述这个国家在你留学期间政治、经济、社会生活上所发生的重大变化。
“明治政府仿照欧美,设立新式学校,提倡学习欧美文明,盖洋楼,吃西餐,穿西服,改变传统的日本发型。”这反映了日本明治维新
A.加强中央集权 |
B.实行土地私有 |
C.发展近代工业 |
D.提倡“文明开化” |
实现近代化是近代以来世界各国发展的必由之路。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史实,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一:以下是中国近代化探索历程示意图。
材料二:尽管大西洋把英、法、美三国永远地分隔开来,但17世纪和18世纪发生在三国的重大事件不仅有一定联系,而且相互影响、互相促进。其最大的公约数是关于“权利”的诉求或“人权”的伸张。
材料三:下面是反映19世纪后半期日本社会面貌的几幅图片。
(1)根据所学史实,填出材料一中①②③④处的内容。
(2)指出材料二中英、法、美三国实现“关于权利的诉求或人权的伸张”的具体体现?
(3)根据材料三中图1、图2和图3所示 信息判断,它们分别反映了日本在当时采取的哪三项具体改革措施?
(4)上述材料中提到的历史事件,都推动了当时社会的发展与进步。通过对上述材料的分析,请归纳出推动社会发展的主要因素。
近代以来,俄、日、美等国都曾面临不同的社会问题。通过改革,这些国家的
社会问题都不同程序上得到解决。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兹依照本法令……所指导的办法,将用以束缚定居在地主领地上的农民和家务农奴的农奴制度永远废除。
——《废除农奴法令摘录》
材料二:1869年,(日本)第一次使用电报连通了横滨和东京。1872年,连接这两座城市的第一条铁路竣工。1870年,这个国家有了第一台纺纱机。
——R.R.帕尔默《现代世界史》
材料三:应当把商品交换提到首要地位,把它作为新经济政策的主要杠杆。……同时,实行商品交换可以刺激农民扩大播种面积和改进农业。
——《关于新经济政策问题的决议草案》
材料四:我相信,当此危急存亡之秋,你们一定能够对领导再次给予那种支持。
——《罗斯福就职演说(节录)》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概括该法令的核心内容。
(2)材料二反映了日本哪一次改革的成果?此改革后,日本社会主义性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材料三中的“新经济政策”是由谁领导实施的?
(4)哪一历史事件引发了材料四中的“危急存亡”?为了挽救“危急”,罗斯福实行了新政,其新政的中心措施是什么?
(5)综上所述,这些改革有何共同的积极作用?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正确区分改革和革命。改革强调在原有基础之上对事物进行革新,通过吸收新鲜事物来充实和完善旧基础,使其不失时代性和先进性。革命则是对原事物的彻底否定和打击,从而建立新的事物。同时,在阶级社会里,杰出人物是一定阶级的代表,他们从属于一定阶级,他们的历史作用同他们所代表的那个阶级的历史作用是分不开的。
材料一: 农民这样获得一定数量的土地为私产后,因为赎买了土地,他们就摆脱了对地主的义务,成为拥有私户的完全自由的农民……地主领地上现存的秩序应维持到应有的准备工作完成,新办法开始实行为止。
——《解放农奴宣言》
材料二:图A描绘了被地主宣布“解放”的农民伏在地上亲吻主人脚面的情景。一个目击者回忆农民听取“解放”法令的反应时说,“农民们愁容满面并且低下了头………农民中怨声和叫喊越来越高……”。
图B,沙皇在“文明”的口号下,把大批的反对者流放到西伯利亚。
材料三:有人认为,拿破仑对外战争具有双重性,进步的和反动的,反干涉的和侵略的,文明的和野蛮的交织在一起构成了充矛盾又复杂的整体……他的军队把法国风尚思想和较先进的文明带到了欧洲各地,欧洲的陈旧基础被彻底动摇.
材料四:过去的西洋文明是外国人引进的,从今以后,我们日本人要用自己的手将西洋文明带入国内。东西方人民风俗习惯不同,思想自相悬殊,各国相沿的习惯因数千百年之久,纵使利害十分明白,也不该骤然强搬硬套。
——《日本政治史》
问题一: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回答:材料中的“新办法”指的是俄国历史上什么重大事件?材料中“农民……成为拥有私户的完全自由的农民”是什么意思?该法律颁布的重大意义是什么?
问题二: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回答:材料中“农民伏在地上亲吻主人脚面”说明了什么?材料中“农民中怨声和叫喊越来越高”又是为什么? 图—5说明了什么?材料中的沙皇指的是谁?
问题三:结合材料三回答:拿破仑对外战争中的“反干涉”指的是什么?
“欧洲的陈旧基础被彻底动摇”的含义是什么?拿破仑在对内统治中的最大贡献是什么?
问题四:根据材料四结合所学回答:材料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是什么?材料体现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该事件对日本近代化进程有何重大意义?
日本是中国的重要邻邦,如何理解和看待日本在近现代史中的发展和崛起,并从中找到可供借鉴的经验教训,是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和现实任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日本明治维新时)改革的动力是西化……英国模式自然作为铁路、电信、公共建筑和市政工程、纺织工业以及许多商业方面的模范;法国模式用来改革法制,改革军事;海军当然还是学习英国;大学则归功于美国…
——《资本的年代》
(1)依据材料一,概括归纳日本改革的内容。(答出两点即可).
(2)此次改革后的日本对中国社会造成了怎样的危害?(4分)
材料二:“战败后的日本,国民经济濒于崩溃的边缘。但日本政府充分利用国内外各种有利条件……到1955年,日本工业就已恢复到二战前的最高水平。此后近20年间,日本经济进入……‘高速增长’的时期,20世纪80年代后期一跃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创造了二战后东亚的经济奇迹。”
(3)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二战后日本政府是怎样创造经济奇迹的?(答出三点即可)
(4)通过日本历史上的两次崛起,谈谈你的认识。
材料一:辛亥革命老人吴玉章在自己的回忆文章中写道:“甲午战败的消息使全中国为之震动。从前我国还只是被西方大国打败过,现在竟被东方的小国打败了,而且失败的那样惨,条约又订得那样苛刻,这是多么大的耻辱啊!”
材料二:清政府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和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兵费白银2亿两;增开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日本人可以在通商口岸投资设厂等。
材料三:据报道,有记者问:“2014年是中日甲午战争爆发120周年。中方如何看待中日关系的未来?”外交部发言人表示,“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今天的中国已不再是120年前的中国,我们完全有能力、有信心捍卫自己的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民族尊严”。
阅读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中“从前我国还只是被西方大国打败过”,请列举两例史实说明。
(2)日本这个“东方的小国”通过哪次改革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成为具侵略性的强国?清政府战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3)材料二是什么条约的主要内容?它的签订给中国造成的最严重危害是什么?
(4)你认为材料三中外交部发言人表示“我们完全有能力、有信心捍卫自己的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民族尊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今天,作为中学生怎样做才能最好地体现爱国主义精神?
图说历史
(1)图一反映的是15世纪末16世纪初人类挑战自然的什么伟大壮举?
(2)图二的历史人物实施了什么改革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
(3)图三反映的事件反映出美国和国际社会共同关注的什么问题?
图四 国际性组织的徽标图案
(4)图四中的国际性组织徽标图案,属于“欧洲联盟”的是
(5)图五是矗立在联合国总部门前的两座雕塑,一副为“铸剑为犁”、一副为“打结的手枪”, 它们反映了当今世界共同的主题是什么?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