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屈伸,字引之,任丘人。成化末进士。选庶吉士,授礼科给事中。弘治九年,京师民讹言寇近边,兵部请榜谕。伸言:“若榜示,人心愈惊。昔汉建始中都人讹言大水至议令吏民上城避之王商不从顷之果定。今当以为法。”事遂寝。寇犯大同,游击王杲匿败绩状。伸率同官发之,并劾罪总兵官王玺等。屡迁兵科都给事中。泰宁卫部长大掠辽阳,部①议令守臣遗书,称朝廷宽大不究已往,若还所掠,则予重赏。伸等言:“在我示怯弱之形,在彼无创艾之意,非王者威攘②之道。前日犯边不以为罪,今日归俘反以为功,诲以为盗之利,启无赖心,又非王者怀柔之道。”帝悟,书不果遣。已,劾镇守中官孙振、总兵官蒋骥、巡抚陈瑶偾事③罪,帝不问。广宁复失事,瑶等以捷闻。伸及御史耿明等交章劾其欺罔,乃按治之。太监苗逵、成国公朱晖等捣巢获三级,及寇大入固原,不敢救,既而斩获十二级。先后以捷闻。伸等数劾之。及班师,又极论曰:“晖等西讨无功,班师命甫下,将士已入国门,不知奉何诏书。且此一役糜京帑及边储共一百六十余万两,而首功止三级。是以五十万金易一无名之首也,乃所上有功将士至万余人。假使斩级至千百,将竭天下财不足供费,而报功者不知几万万也。晖、逵及都御史史琳、监军御史王用宜悉置重典。”帝不听。云南有镇守中官,复遣监丞孙叙镇金腾,伸极言不可。锦衣指挥孙銮坐罪闲住,中旨复之,令掌南镇抚事。伸等力争,乃命止带俸。中旨令指挥胡震分守天津,伸力争,不听。镇守河南中官刘瑯乞皂隶④,帝命予五十人。故事,尚书仅十二人,伸等力争,诏止减二十人。自后中官咸援例陈乞,祖制遂坏。伸居谏垣久,持议侃侃不挠,未及迁而卒。(节选自《明史·屈伸传》)
【注】①部:兵部。②威攘:以威力攘除。③偾事:败事,把事情搞坏。④皂隶:衙门里的差役。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诲以为盗之利诲:教唆 |
B.班师命甫下甫:刚刚 |
C.且此一役糜京帑及边储共一百六十余万两糜:耗费 |
D.故事,尚书仅十二人故事:一种文学体裁 |
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昔汉建始中/都人讹言大水至/议令吏民上城避之/王商不从/顷之果定 |
B.昔汉建始/中都人讹言/大水至议/令吏民上城避之/王商不从顷之果定 |
C.昔汉建始/中都人讹言大水/至议令吏民上城/避之王商/不从顷之果定 |
D.昔汉建始中/都人讹言大水/至议令吏民上城/避之王商/不从顷之果定 |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屈伸,字引之,任丘人,成化末年中进士。弘治九年,京师百姓谣传敌寇接近边境,兵部请求张榜通告,被屈伸劝止。 |
B.泰宁卫部长大肆劫掠辽阳,兵部决议让守官寄信给他,如果归还劫掠的东西,就给重赏。屈伸等人认为这不是帝王安抚的道理。 |
C.屈伸等人多次弹劾太监苗奎、成国公朱晖等人,认为朱晖等人西去讨伐无功劳,而斩首计功只三个人头,应该全都处重刑。 |
D.皇帝命令指挥胡震分守天津,屈伸竭力反对,皇帝不听。屈伸任谏官很久,坚持正义畅所欲言刚直不阿,升官之后不久就死了。 |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寇犯大同,游击王杲匿败绩状。伸率同官发之,并劾罪总兵官王玺等。
(2)伸及御史耿明等交章劾其欺罔,乃按治之。
【原创】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申徽,字世仪,魏郡人也。性审慎,不妄交游。元颢入洛,以元邃为东徐州刺史,邃引徽为主簿。颢败,邃被槛车送洛阳,故吏宾客并委去,唯徽送之。及邃得免,乃广集宾友,叹徽有古人风。寻除太尉府行参军。
孝武初,文帝与语,奇之。文帝察徽沉密有度量,每事信委之,乃为大行台郎中。时军国草创,幕府务殷,四方书檄皆徽之辞也。河桥之役,大军不利,近侍之官分散者众,徽独不离左右,魏帝称叹之。十年,迁给事黄门侍郎。
(刘彦)频征不奉诏,又南通吐谷浑,将图叛逆。文帝难于动众,欲以权略致之,乃以徽为河西大使,密令图彦。徽轻以五十骑行,既至,止于宾馆。彦见徽单使,不以为疑,徽乃遣一人微劝彦归朝,以揣其意,彦不从。徽又使赞成其住计,彦便从之,遂来至馆。徽先与瓜州豪右密谋执彦,遂叱而缚之。彦辞无罪,徽数之曰:“君无尺寸之功滥居方岳之重恃远背诞不恭贡职戮辱使人轻忽诏命。计君之咎,实不容诛。但受诏之日,本令相送归阙,所恨不得即申明罚,以谢边远耳。”于是宣诏慰劳吏人及彦所部,复云大军续至,城内无敢动者。
十二年,以徽信洽西土,拜瓜州刺史。徽在州五稔,俭约率下,边人乐而安之。徽性勤至,凡所居官,案牍无大小皆亲自省览,以是事无稽滞,吏不得为奸。后虽历公卿,此志不懈。出为襄州刺史。时南方初附,旧俗官人皆通饷遗。徽性廉慎,乃画杨震像于寝室以自戒。及代还,人吏送者数十里不绝。徽自以无德于人,慨然怀愧,因赋诗,题于清水亭。长幼闻之,皆况来就读,递相谓曰:“此是申使君手迹。”并写诵之。
(节选自《北史·列传第五十七》)
下列各项中对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寻除太尉府行参军除:封官 |
B.文帝与语,奇之奇:奇怪 |
C.欲以权略致之致:使……到来,擒拿 |
D.旧俗官人皆通饷遗遗:馈赠 |
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君/无尺寸之功滥居/方岳之重恃远背诞不恭/贡职戮辱/使人轻忽诏命 |
B.君无尺寸之功滥居/方岳之重恃远背诞不恭/贡职戮辱使人轻/忽诏命 |
C.君/无尺寸之功滥居方岳/之重恃远背诞/不恭贡职戮辱/使人轻忽诏命 |
D.君无尺寸之功/滥居方岳之重/恃远背诞/不恭贡职/戮辱使人/轻忽诏命 |
以下对原文的叙述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申徽性情慎重,不乱与人交往。元颢进入洛阳,任用元邃做东徐州刺史,元邃召引申徽做主簿,赞叹申徽有古人风骨。 |
B.文帝每逢有事都很信任地委托申徽去办,当时军队和国家刚刚建立,幕府的事务很多,四方文书檄文都是申徽写的。 |
C.申徽在捉拿刘彦之后,宣读诏书慰问官吏、老百姓和刘彦的下属,又说大军接着就到,城内没有一个敢闹事。 |
D.申徽在瓜州五年,边地百姓生活安定。等到被替代回京,送他的人几十里不绝。申徽感到惭愧,于是写了一首诗,题在清水亭上。 |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颢败,邃被槛车送洛阳,故吏宾客并委去,唯徽送之。
(2)时军国草创,幕府务殷,四方书檄皆徽之辞也。
【原创】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王 温 舒 传
王温舒,阳陵人也。少时椎埋①为奸。为吏,以治狱至廷尉史。督盗贼,杀伤甚多。稍迁至广平都尉。择郡中豪敢任吏十余人,以为爪牙,皆把其阴重罪,而纵使督盗贼,快其意所欲得。此人虽有百罪,弗法,即有避,因其事夷之,亦灭宗。以其故齐赵之郊盗贼不敢近广平,广平声为道不拾遗。上闻,迁为河内太守。
素居广平时,皆知河内豪奸之家,及往,九月而至。令郡具私马五十匹,为驿自河内至长安,部吏如居广平时方略,捕郡中豪猾,相连坐千余家。上书请,大者至族,小者乃死。奏行不过二三日,得可事。论报,至流血十余里。尽十二月,郡中毋声,毋敢夜行,野无犬吠之盗。其颇不得,失之旁郡,追求。会春,温舒顿足叹曰:“嗟乎,令冬月益展一月,卒吾事矣!”其好杀伐行威不爱人如此。
天子闻之,以为能,迁为中尉。其治复效河内,徒请召猜祸吏与从事。义纵为内史,惮之,未敢恣治。及纵死,徙为廷尉。而尹齐为中尉坐法抵罪,复为中尉。为人少文,居廷惛惛不辨,至于中尉则心开。督盗贼,豪恶吏尽复为用。温舒为人谄,善事有势者,即无势者,视之如奴。有势家虽有奸如山弗犯无势者贵戚必侵辱。舞文巧诋下户之猾,以焄②大豪。奸猾穷治,大抵尽靡烂狱中,行论无出者。于是中尉部中中猾以下皆伏,有势者为游声誉,称治。治数岁,其吏多以权富。
温舒击东越还,议有不中意者,坐小法抵罪免。是时天子方欲作通天台而未有人,温舒请覆中尉脱卒,得数万人作。上说,拜为少府。徙右内史,治如其故,奸邪少禁。坐法失官。复为右辅,行中尉,如故操。
岁余,会宛军③发,诏征豪吏,温舒匿其吏华成。及人有变告温舒受员骑钱,它奸利事,罪至族,自杀。温舒死,家累千金。
(节选自《汉书·王温舒传》)
注:①椎埋:盗墓。②焄:同“熏”,以火烟熏炙。此指胁迫。③宛军:指讨伐大宛的军队。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以为爪牙爪牙:爪子和牙齿 |
B.部吏如居广平时方略如:按照 |
C.而尹齐为中尉坐法抵罪坐:因……犯罪 |
D.上说,拜为少府说:高兴 |
文中画波浪线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有势/家虽有奸如山/弗犯无势者/贵戚必侵辱 |
B.有势/家虽有奸/如山弗犯/无势者贵戚/必侵辱 |
C.有势家/虽有奸如山/弗犯/无势者/贵戚必侵辱 |
D.有势家/虽有奸如山弗犯/无势者贵戚/必侵辱 |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王温舒年轻时做盗墓等坏事。后来当了小官,因善于处理案件升为廷尉史。他督捕盗贼,杀伤的人很多,逐渐升为广平都尉。 |
B.王温舒上书请示皇上,罪大者灭族,罪小者处死。奏书送走不过两三日,就得到皇上的可以执行的答复。案子判决上报,竟至于流血十余里。 |
C.王温舒喜欢杀伐,不爱民。武帝以为他有才能,升为中尉。王温舒按照治理河内郡的方式治理京城,只任用那些猜疑心重、行事严酷的属吏做随从。 |
D.王温舒攻打东越回来后,议事不合天子的旨意,恰逢有人告发王温舒接受在额骑兵的赃款和其他的坏事,罪行之重应当灭族,他就自杀了。 |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此人虽有百罪,弗法,即有避,因其事夷之,亦灭宗。
②是时天子方欲作通天台而未有人,温舒请覆中尉脱卒,得数万人作。
【原创】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裴政字德表,河东闻喜人也。政博闻强记,达于时政,为当时所称。政明习故事,簿案盈几,剖决如流,用法宽平,无有冤滥。囚徒犯极刑者,乃许其妻子入狱就之,至冬,将行决,皆曰:“裴大夫致我于死,死无所恨。”其处法详平如此。转左庶子,多所匡正,见称纯悫。东宫凡有大事,皆以委之。右庶子刘荣,性甚专固。时武职交番,通事舍人赵元恺作辞见帐,未及成。太子有旨,再三催促,荣语元恺云:“但尔口奏,不须造帐。”及奏,太子问曰:“名帐安在?”元恺曰:“禀承刘荣,不听造帐。”太子即以诘荣,荣便拒讳,云“无此语”。太子付政推问未及奏状有附荣者先言于太子曰政欲陷荣推事不实。太子召责之,政奏曰:“凡推事有两,一察情,一据证,审其曲直,以定是非。臣察刘荣,位高任重,纵令实语元恺,盖是纤介之愆。计理而论,不须隐讳。又察元恺受制于荣,岂敢以无端之言妄相点累。元恺引左卫率、崔茜等为证,茜等款状悉与元恺符同。察情既敌,须以证定。臣谓荣语元恺,事必非虚。”太子亦不罪荣,而称政平直。政好面折人短,而退无后言。时云定兴数入侍太子,为奇服异器,进奉后宫。政数切谏,太子不纳。政因谓定兴曰:“公所为者,不合礼度,此于太子非令名也。愿公自引退,不然将及祸。”定兴怒,以告太子,太子益疏政,由是出为襄州总管。妻子不之官,所受秩奉,散给僚吏。民有犯罪者,阴悉知之,或竞岁不发,至再三犯,乃因都会时,于众中召出,亲案其罪,五人处死,流徙者甚众。合境惶慑,令行禁止,小民称为神明,尔后不修囹圄,殆无争讼。卒官,年八十九。
(节选自《隋书·列传第六十六》)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东宫凡有大事,皆以委之委:交付 |
B.多所匡正,见称纯悫见:看见 |
C.太子亦不罪荣罪:怪罪、降罪 |
D.亲案其罪案:查办、追究 |
文中画线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太子付政/推问未及/奏状有附荣者/先言于太子曰/政欲陷荣推事不实 |
B.太子付政推问/未及奏状/有附荣者先言于太子曰/政欲陷荣/推事不实 |
C.太子付政/推问未及奏状/有附荣者先言于太子曰/政欲陷荣推事不实 |
D.太子付政推问/未及奏状/有附荣者先言/于太子曰/政欲陷荣推/事不实 |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裴政见闻广博,记忆力强,执法公正,到冬天将要处决时,犯人们都说:“裴大夫判处我们死刑,我们没有什么遗憾。” |
B.转任左庶子,纠正了许多不合理的事,被人们称赞诚实谨慎。东宫凡有大事,都交给他处理。太子称赞裴政公平正直。 |
C.裴政喜欢当面指责别人的过错,背后不再说什么。当时云定兴屡次进宫侍奉太子,进献一些奇异的服饰器物。裴政多次恳切劝谏,太子不采纳。 |
D.太子疏远裴政,并因此将他调出京城做了襄州总管。他管理有方,有令则行,有禁则止,百姓将他奉为神明,离任后不久死去。 |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政明习故事,簿案盈几,剖决如流,用法宽平,无有冤滥。
②臣察刘荣,位高任重,纵令实语元恺,盖是纤介之愆。
【原创】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夏竦,字子乔,江州德安人。契丹内寇,承皓由间道发兵,夜与契丹遇,力战死之,赠崇仪使,录竦为润州丹阳县主簿。
竦资性明敏,好学,自经史、百家、阴阳、律历,外至佛老之书,无不通晓。为文章,典雅藻丽。举贤良方正,擢光禄寺丞、通判台州。
竦娶杨氏,杨亦工笔札,有钩距。及竦显,多内宠,浸与杨不谐,杨悍妒,即与弟媦疏竦阴事,窃出讼之,又竦母与杨母相诟詈,偕诉开封府,府以事闻,下御史台置劾,左迁职方员外郎、知黄州。
竦材术过人,急于进取,喜交结,任数术,倾侧反覆,世以为奸邪。当太后临朝,尝上疏乞与修《真宗实录》,不报。初武臣赏罚无法吏得高下为奸竦为集前比著为定例事皆按比而行。
亲事官夜入禁中,欲为乱,领皇城司者皆坐逐,独杨怀敏降官,领入内都知如故。言者以为竦结怀敏而曲庇之。会京师同日无云而震者五,帝方坐便殿,趣召翰林学士张方平至,谓曰:“夏竦奸邪,以致天变如此,宜出之。”罢知河南府,未几,赴本镇,加兼侍中。寻以病归,卒。赠太师、中书令。
竦以文学起家,有名一时,朝廷大典策累以属之。治军尤严,敢诛杀,即疾病死丧,拊循甚至。尝有龙骑卒戍边郡,剽,州郡莫能止,或密以告竦。时竦在关中,俟其至,召诘之,诛斩殆尽,军中大震。其威略多类此。然性贪,数商贩部中。在并州,使其仆贸易,为所侵盗,至杖杀之。积家财累钜万,自奉尤侈,畜声伎甚众。所在阴间僚属,使相猜阻,以钩致其事,遇家人亦然。
(选自《宋史·夏竦传》,有删节)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契丹内寇寇:入侵 |
B.浸与杨不谐浸:渐渐 |
C.尝上疏乞与修《真宗实录》,不报报:答复 |
D.遇家人亦然遇:遇到 |
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初/武臣赏罚/无法吏得高下为奸/竦为集前/比著为定例事/皆按比而行 |
B.初/武臣赏罚无法/吏得高下为奸/竦为集前比/著为定/例事皆按比而行 |
C.初/武臣赏罚无法/吏得高下为奸/竦为集前比/著为定例/事皆按比而行 |
D.初/武臣赏罚/无法吏得高下为奸/竦为集前比/著为定例/事皆按比而行 |
下列对原文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夏竦因父亲战功而进入仕途:夏竦的父亲夏承皓曾力战契丹兵而死,赠崇仪使,夏竦被录用为润州丹阳县主簿。 |
B.夏竦聪明好学而受到重用:夏竦天资明敏,好学,精通百家、佛老之书,文章典雅藻丽,因此被擢升为光禄寺丞、通判台州。 |
C.夏竦名声不好,招致祸端:夏竦任数术,倾侧反覆,世人认为他奸邪;京师同日无云而震者五,张方平说是夏竦奸邪所致,因此被罢知河南府。 |
D.夏竦治军严格,敢于诛杀:曾经有龙骑士兵戍守边地,群起剽掠,州郡不能制止,当时夏竦在关中,等他来到后,召见士兵诘问,士兵被诛杀殆尽。 |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竦以文学起家,有名一时,朝廷大典策累以属之。
(2)然性贪,数商贩部中。在并州,使其仆贸易,为所侵盗,至杖杀之。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问题。
唐休璟,京兆始平人也。少以明经擢第。调露中,单于突厥背叛,都督周道务遣休璟将兵击破之于独护山,斩获甚众,超拜丰州司马。
永淳中,突厥围丰州,都督崔智辩战殁。朝议欲罢丰州,徙百姓于灵、夏,休璟以为不可,上书曰:“丰州控河遏贼,实为襟带,自秦、汉已来,列为郡县,田畴良美,尤宜耕牧。隋季丧乱,不能坚守,乃迁徙百姓就宁、庆二州,致使戎羯交侵。贞观之末,始募人以实之,西北一隅,方得宁谧。今若废弃,则河傍之地复为贼有,灵、夏等州人不安业,非国家之利也。”朝廷从其言,丰州复存。
久视元年秋,吐蕃大将麹莽布支率骑数万寇凉州,入自洪源谷,将围昌松县。休璟以数千人往击之,临阵登高,望见贼衣甲鲜盛,谓麾下曰:“自钦陵死赞婆降麹莽布支新知贼兵欲曜威武故其国中贵臣酋豪子弟皆从之人马虽精不习军事吾为诸君取之”乃被甲先登,与贼六战六克,大破之。是后休璟入朝,吐蕃亦遣使来请和,因宴屡觇休璟。则天问其故,对曰:“往岁洪源战时,此将军雄猛无比,杀臣将士甚众,故欲识之。”则天大加叹异。
休璟尤谙练边事,自碣石西逾四镇,绵亘万里,山川要害,皆能记之。长安中,西突厥乌质勒与诸蕃不和,举兵相持,安西道绝,表奏相继。则天令休璟与宰相商度事势,俄顷间草奏,便遣施行。后十余日,安西诸州表请兵马应接,程期一如休璟所画。则天谓休璟曰:“恨用卿晚。”又谓魏元忠及杨再思等曰:“休璟谙练边事,卿等十不当一也。”
寻转太子右庶子,依旧知政事。景龙二年,致仕于家,年力虽衰,进取弥锐。时尚宫贺娄氏颇关预国政,凭附者皆得宠荣,休璟乃为其子娶贺娄氏养女为妻,因以自达。休璟年逾八十,而不知止足,依托求进,为时所讥。 (节选自《旧唐书·列传第四十三》)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斩获甚众,超拜丰州司马超:破格 |
B.吐蕃大将麹莽布支率数万寇凉州寇:侵犯 |
C.因宴屡觇休璟觇:拜见 |
D.恨用卿晚恨:遗憾 |
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自钦陵死/赞婆降/麹莽布支新知贼兵/欲曜威武/故其国中贵臣酋豪子弟皆从之/人马虽精/不习军事/吾为诸君取之/ |
B.自钦陵死/赞婆降/麹莽布支新知/贼兵欲曜威武/故其国中贵臣酋豪子弟皆从之/人马虽精/不习军事/吾为诸君取之/ |
C.自钦陵死/赞婆降麹莽布支/新知/贼兵欲曜威武/故其国中贵臣酋豪子弟皆从之/人马虽精/不习军事/吾为诸君取之/ |
D.自钦陵死/赞婆降麹莽布支/新知贼兵欲曜威武故/其国中贵臣酋豪子弟皆从之/人马虽精/不习军事/吾为诸君取之/ |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唐休璟文武双全,深受朝廷重用。唐休璟本是一个通晓经学的文士,凭“明经”入仕,但在他为官的生涯中却累战沙场,屡建战功,皇帝很器重。 |
B.唐休璟尤其熟悉边疆防守事务。西突厥等与诸蕃不和,阻断了到安西的通道,武则天要他和宰相商量对策,他在很短时间草草地写出了奏章。 |
C.唐休璟英勇善战,身先士卒。身为主帅的唐休璟在面对精兵强敌的情况下,主动出击,临阵冲杀在前,最终获得胜利;洪源大战,威震吐蕃。 |
D.唐休璟在晚年非常贪恋权位。年八十却仍不知足,还想任官,为加官晋级,还为儿子娶显贵人家的养女为妻,结果受到世人讥笑,声誉不佳。 |
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共10分)
(1)隋季丧乱,不能坚守,乃迁徙百姓就宁、庆二州,致使戎羯交侵。
(2)景龙二年,致仕于家,年力虽衰,进取弥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谏逐客书 李斯
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昔穆公求士,西取由余于戎,东得百里奚于宛,迎蹇叔于宋,求丕豹、公孙支于晋。此五人者,不产于秦,而穆公用之,并国二十,遂霸西戎。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惠王用张仪之计,拔三川之地,西并巴蜀,北收上郡,南取汉中,包九夷,制鄢郢,东据成皋之险,割膏腴之壤,遂散六国之众,使之西面事秦,功施到今。昭王得范雎,废穰侯,逐华阳,强公室,杜私门,蚕食诸侯,使秦成帝业。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由此观之,客何负于秦哉!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疏士而不用,是使国无富利之实,而秦无强大之名也。
今陛下致昆山之玉,有随、和之宝,垂明月之珠,服太阿之剑,乘纤离之马,建翠凤之旗,树灵鼍之鼓。此数宝者,秦不生一焉,而陛下说之,何也?必秦国之所生然后可,则是夜光之璧,不饰朝廷;犀象之器,不为玩好;郑、卫之女,不充后宫;而骏良駃騠,不实外厩;江南金锡不为用,西蜀丹青不为采。所以饰后宫、充下陈、娱心意、说耳目者,必出于秦然后可,则是宛珠之簪、傅玑之珥、阿缟之衣、锦绣之饰,不进于前;而随俗雅化、佳冶窈窕赵女,不立于侧也。夫击瓮叩缶、弹筝搏髀,而歌呼呜呜,快耳目者,真秦之声也。郑卫桑间、《昭虞》《武象》者,异国之乐也。今弃击瓮而就郑卫,退弹筝而取昭虞,若是者何也?快意当前,适观而已矣。今取人则不然。不问可否,不论曲直,非秦者去,为客者逐。然则是所重者,在乎色乐珠玉;而所轻者,在乎人民也。此非所以跨海内、制诸侯之术也。
臣闻地广者粟多,国大者人众,兵强则士勇。是以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是以地无四方,民无异国,四时充美,鬼神降福,此五帝三王之所以无敌也。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问,裹足不入秦,此所谓“藉寇兵而赍盗粮”者也。
夫物不产于秦,可宝者多;士不产于秦,而愿忠者众。今逐客以资敌国,损民以益仇,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求国无危,不可得也。
对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过:错 |
B.而陛下说之,何也说:说到,提及 |
C.是以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让:推辞,抛弃 |
D.藉寇兵而赍盗粮赍:给予,送给 |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①士不产于秦,而愿忠者众② 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曲在赵 |
B.①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②损民以益仇 |
C.①然则是所重者在乎色乐珠玉②而所轻者在乎人民也 |
D.①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②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李斯认为,从前秦穆公、秦孝公、秦惠王和秦昭王四位君主都依靠客卿,使秦国富裕强大。以此看来,客卿并没有什么对不起秦国的。 |
B.文章指出,如果一定要是秦国出产的东西才可用,那么不是秦国出产的器物也不能用,甚至连江南的金锡、西蜀的丹青也不能用了。 |
C.李斯对秦王辞退一切宾客、把兵器和粮食给予寇盗,使得天下的士子不敢向西进入秦国、最终与诸侯国建立怨仇的做法很不理解。 |
D.李斯用“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的道理劝说秦王,希望他不要赶走客卿,而加多敌国的力量。 |
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1)由此观之,客何负于秦哉!
(2)若是者何也?快意当前适观而已矣。
据《史记·李斯列传》记载,秦王最终“乃除逐客之令,复李斯官”,联系作品,谈谈李斯是怎样使秦王收回成命的?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翻译题9分,共21分)
苏氏文集①序
欧阳修
予友苏子美之亡后四年,始得其平生文章遗稿于太子太傅杜公之家,而集录之,以为十卷。子美,杜氏婿也。遂以其集归之,而告于公曰:“斯文,金玉也,弃掷埋没粪土,不能销蚀。其见遗于一时,必有收而宝之于后世者。虽其埋没而未出,其精气光怪,已能常自发见,而物亦不能掩也。故方其摈斥摧挫、流离穷厄之时,文章已自行于天下。虽其怨家仇人,及尝能出力而挤之死者,至其文章,则不能少毁而掩蔽之也。凡人之情,忽近而贵远,子美屈于今世犹若此,其伸于后世宜如何也?”
予尝考前世文章政理之盛衰,而怪唐太宗致治几乎三王之盛,而文章不能革五代之余习。后百有余年,韩、李②之徒出,然后元和之文始复于古。唐衰兵乱,又百余年而圣宋兴,天下一定,晏然无事。又百余年,而古文始盛于今。自古治时少而乱时多,幸时治矣。文章或不能纯粹,或迟久而不相及,何其难之若是欤?岂非难得其人欤?苟一有其人,又幸而及出于治世,世其可不为之贵重而爱惜之欤?嗟吾子美,以一酒食之过③,至废为民而流落以死;此其可以叹息流涕,而为当世仁人君子之职位,宜与国家乐育贤材者惜也!
子美之齿少于予,而予学古文反在其后。天圣之间,予举进士于有司,见时学者务以言语声偶擿裂④,号为“时文”,以相夸尚。而子美独与其兄才翁及穆参军伯长,作为古歌诗杂文,时人颇共非笑之,而子美不顾也。其后天子患时文之弊,下诏书讽勉学者以近古。由是其风渐息,而学者稍趋于古焉。独子美为于举世不为之时,其始终自守,不牵世俗趋舍,可谓特立之士也。
子美官至大理评事、集贤校理而废,后为湖州长史以卒,享年四十有一。其状貌奇伟,望之昂然,而即之温温,久而愈可爱慕。其材虽高,而人亦不甚嫉忌,其击而去之者,意不在子美也。赖天子聪明仁圣,凡当时所指名而排斥,皆蒙保全,今并列于荣宠。虽与子美同时饮酒得罪之人多一时之豪俊亦被收采进显于朝廷而子美独不幸死矣岂非其命也悲夫
(选自《唐宋八大家文选》,有改动)
【注释】①苏氏文集:即苏舜钦文集。苏舜钦,字子美,宋初著名散文家、诗人,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倡导者。②韩、李:指韩愈,李翱。③ 酒食之过:庆历五年,苏子美用卖故纸的公款宴请宾客,被御史中丞以“监守自盗”的罪名弹劾。④以言语声偶擿裂:摘取古代典籍中的文句,再用声调平仄、对偶等方法拼凑成文章。擿裂,剔取割裂。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遂以其集归之归:属于 |
B.子美之齿少于予齿:年龄 |
C.不牵世俗趋舍牵:被牵制 |
D.望之昂然,而即之温温即:接近 |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①而集录之以为十卷②私见张良,具告以事 |
B.①后百有余年,韩、李之徒出 ②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 |
C.①由是其风渐息②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
D.①独子美为于举世不为之时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
下列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虽与子美同时饮酒得罪之人多∕一时之豪俊亦被收采∕进显于朝廷∕而子美独不幸死矣∕岂非其命也悲夫 |
B.虽与子美同时∕饮酒得罪之人多一时之豪俊∕亦被收采∕进显于朝廷∕而子美独不幸∕死矣岂非其命也∕悲夫 |
C.虽与子美同时饮酒得罪之人∕多一时之豪俊∕亦被收采∕进显于朝廷∕而子美独不幸死矣∕岂非其命也∕悲夫 |
D.虽与子美同时饮酒得罪之人∕多一时之豪∕俊亦被收采进∕显于朝廷∕而子美独不幸死矣∕岂非其命也悲夫 |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苏子美的文章如金似玉,正当他遭受排斥、遇到挫折、流离困窘的时候,文章就已经流传于天下,即使他的怨家仇人,也不能够损毁掩盖他的文章的光芒。 |
B.唐朝初年,文章还留有五代文风的余习,一百多年后韩愈、李翱等人出现,文章才恢复了古文传统;宋朝兴起后,又过了近百年,古文才开始兴盛。 |
C.苏子美为文有个性思想,见解独特,与众不同,在当时文坛“时文”风行之时,他不为所动,坚持写古体诗文,被当时很多人非议嘲笑。予友苏子美之亡后四年,始得其平 |
D.苏子美因“酒食之过”遭弹劾而被罢官,后来任湖州长史死去;当初攻击驱逐他的人却被保全,得到荣耀恩宠,并在朝廷担任显要职务。 |
把原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其见遗于一时,必有收而宝之于后世者。
(2) 其后天子患时文之弊,下诏书讽勉学者以近古。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康保裔,河南洛阳人。祖志忠,讨王都战没。父再遇,从太祖征李筠,又死于兵。保裔在周屡立战功,及再遇阵没,诏以保裔代父职,从石守信破泽州,又从诸将破契丹于石岭关,领登州刺史。寻知代州,移深州,领凉州观察使。真宗即位,召还,以其母老勤养,赐以上尊酒茶米。诏褒之,为高阳关都部署。契丹兵大入,诸将与战于河间,保裔选精锐赴之,会暮,约诘朝合战。迟明,契丹围之数重,左右劝易甲驰突以出,保裔曰:“临难无苟免。”遂决战。二日,杀伤甚众,蹴践尘深二尺,兵尽矢绝,援不至,遂没焉,时车驾驻大名,闻之震悼,废朝二日,赠侍中。以其子继英为六宅使、顺州刺史,继彬为洛苑使。继英等谢曰:“臣父不能决胜而死,陛下不以罪其拏幸矣,臣等顾蒙非常之恩!”因悲涕伏地不能起。上恻然曰:“尔父死王事,赠赏之典,所宜加厚。”顾谓左右曰:“保裔父、祖死疆场,身复战没,世有忠节,深可嘉也。”保裔谨厚好礼,喜宾客,善骑射,弋飞走无不中。尝握矢三十,引满以射,筈镝相连而坠,人服其妙。屡经战阵,身被七十创。贷公钱数十万劳军,没后,亲吏鬻器玩以偿。上知之,乃复厚赐焉。方保裔及契丹血战而援兵不至唯张凝李重贵率众策应遇契丹兵交战保裔为敌所覆重贵与凝赴援腹背受敌自申至寅力战敌乃退。当时诸将多失部分,独重贵、凝全军还屯,凝议上将士功状,重贵喟然曰:“大将陷没,而吾曹计功,何面目也!”上闻而嘉之。
(节选自《宋史•康保裔传》)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又从诸将破契丹于石岭关,领登州刺史领: 代理 |
B.寻知代州,移深州知:掌管或做知州 |
C.会暮,约诘朝合战诘朝,即诘旦,平明,清晨 |
D.尝握矢三十,引满以射引:拉开弓 |
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方保裔及契丹血战,而援兵不至,唯张凝、李重贵率众策应,遇契丹兵交战,保裔为敌所覆,重贵与凝赴援,腹背受敌,自申至寅力战,敌乃退。
A方保裔及契丹血战/而援兵不至/唯张凝/李重贵率众策应/遇契丹兵/交战保裔为敌所覆/重贵与凝赴/援腹背受敌/自申至寅/力战敌乃退。
B.方保裔及契丹血战/而援兵不至/唯张凝/李重贵率众策应/遇契丹兵交战/保裔为敌所覆重贵/与凝赴援/腹背受敌/自申至寅力战/敌乃退。
C.方保裔及契丹血战/而援兵不至/唯张凝/李重贵率众策应/遇契丹兵交战/保裔为敌所覆/重贵与凝赴援/腹背受敌/自申至寅力战/敌乃退。
D.方保裔及契丹血战/而援兵不至/唯张凝/李重贵率众/策应遇契丹兵交战/保裔为敌所覆/重贵与凝赴援/腹背受敌/自申至寅/力战敌乃退。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康保裔世代行伍出身,一心报效朝廷。其祖康志忠、其父康再遇先后战死沙场;他代父职后,又随众将攻破契丹。宋真宗即位.召他回来,给予赏赐嘉奖。 |
B.康保裔品行端正,严谨厚道。他待人接物讲究礼貌,又擅长骑马射箭,射飞禽走兽无不中;在与契丹血战时,张凝、李重贵与他并肩抗敌,直到敌军退去。 |
C.康保裔战死沙场引起强烈反响。他的死讯传来,皇上深深震惊哀悼,停止朝会两天,又赐封其子官职,同时一再表示,保裔是为王事而死,理应厚重褒奖。 |
D.康保裔抱定赴死信念抗击契丹。契丹大举入侵,双方约定次日早晨交战,契丹却提前至黎明层层包围宋军,保裔不愿苟免于死,战至兵尽矢绝,最终阵亡。 |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贷公钱数十万劳军,没后,亲吏鬻器玩以偿。
(2)凝议上将士功状,重贵喟然曰:“大将陷没,而吾曹计功,何面目也!”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后面问题。
杜甫字子美,少贫不自振,客吴越、齐赵间。李邕①奇其材,先往见之。举进士不中第,困长安。天宝十三载,玄宗朝献太清宫,飨庙及郊,甫奏赋三篇。帝奇之,使待制集贤院,命宰相试文章,擢河西尉,不拜,改右卫率府胄曹参军。
数上赋颂,因高自称道,且言:“先臣恕、预以来,承儒守官十一世,迨审言,以文章显中宗时。臣赖绪业,自七岁属辞,且四十年,然衣不盖体,常寄食于人。窃恐转死沟壑,伏惟天子哀怜之。若令执先臣故事,拔泥涂之久辱,则臣之述作,虽不足鼓吹六经,至沉郁顿挫,随时敏给,扬雄、枚皋可企及也。有臣如此,陛下其忍弃之?”
甫旷放不自检,好论天下大事,高而不切。少与李白齐名,时号“李杜”。尝从白及高适过汴州,酒酣登吹台,慷慨怀古,人莫测也。数尝寇乱,挺节无所污,为歌诗,伤时桡弱,情不忘君,人怜其忠云。
(节选自《新唐书·杜甫传》)
李白,字太白。其先隋末以罪徙西域,神龙初,遁还,客巴西。天宝初,白往见贺知章,知章见其文,叹曰:“子,谪仙人也!”言于玄宗。召见金銮殿,论当世事,奏颂一篇。帝赐食,亲为调羹,有诏供奉翰林。白犹与饮徒醉于市。帝坐沉香亭,意有所感,欲得白为乐章,召入,而时白已醉。稍解,授笔成文,婉丽精切,无留思。帝爱其才,数宴见。白常侍帝,醉,使高力士脱靴。力士素贵,耻之,遂摘其诗以激杨贵妃。帝欲官白,妃辄沮止。白自知不为亲近所容,益骜放不自修。恳求还山,帝赐金放还。白浮游四方,尝乘舟与崔宗之自采石至金陵,著宫锦袍坐舟中,旁若无人。
(节选自《新唐书·李白传》)
注:①李邕:诗人、书法家。
对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李邕奇其材,先往见之奇:对……感到惊奇。 |
B.玄宗朝献太清宫,飨庙及郊飨:供奉鬼神。 |
C.臣赖绪业,自七岁属辞绪业:祖宗的财产。 |
D.(白)益骜放不自修自修:约束自己的言行。 |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①数上赋颂,因高自称道②因宾客至蔺相如门前谢罪 |
B.①迨审言,以文章显中宗时②其先隋末以罪徙西域 |
C.①有臣如此,陛下其忍弃之②其孰能讥之乎 |
D.①白自知不为亲近所容②此余之所得也 |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杜甫为摆脱贫困,一心想“执先臣故事,拔泥涂之久辱”而“数上赋颂”,这一方面是古代文人积极进取的表现,另一方面体现了他郁郁不得志的愁苦。 |
B.杜甫和李白有很多的相同点:都曾因文才杰出得到文坛中人的赞誉和皇帝的赏识;都曾向皇帝献过文章;性格上都有旷达放荡,不注意自我约束的任性。 |
C.李白的诗名远扬,曾被贺知章赞誉为“神仙下凡”。后来李白得到唐玄宗的厚爱,被授予官职,可是他生性狂骜不驯,常常和酒友到闹市喝得酩酊大醉。 |
D.李白文采出众,志向高远,但蔑视权贵,不屑与高力士、崔宗之等小人为伍,借醉酒让高力士为他脱靴,使其受辱。后恳请皇帝赐还,离京而云游天下。 |
把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若令执先臣故事,拔泥涂之久辱,则臣之述作,虽不足鼓吹六经,至沉郁顿挫,随时敏给,扬雄、枚皋可企及也。
(2)力士素贵,耻之,遂摘其诗以激杨贵妃。帝欲官白,妃辄沮止。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问题。
文惠君曰:“嘻,善哉!技盖至此乎?”
庖丁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依乎天理,批大郤,导大窾,因其固然,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謋然已解,如土委地。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
文惠君曰:“善哉!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
(节选自《庄子·内篇·养生主》)
对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庖丁释刀对曰庖:厨师。 |
B.而刀刃若新发于硎硎:磨刀石。 |
C.虽然,每至于族族:(筋骨)交错聚集的地方。 |
D.善刀而藏之善:修治。 |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横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①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②相与枕藉乎舟中 |
B.①始臣之解牛之时②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
C.①提刀而立,为之四顾②学而时习之 |
D.①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②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
下列对原文的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意思是:我喜好的是天道,是自然的规律,超过技术了。 |
B.“批大郤,导大窾,因其固然”意思是:(庖丁解牛时用刀)分开骨间的缝隙,顺着(骨节间的)空处进刀,依照牛体本来(的结构)。 |
C.“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意思是:我只用精神去和牛接触,而不用眼睛去看,视觉停止了,而精神在活动。 |
D.“族庖月更刀,折也。”意思是:一般的厨师每个月都要换一把刀,原因是用刀子去砍断骨头。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
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张良是时从沛公,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俱去,曰:“毋从俱死也。”张良曰:“臣为韩王送沛公,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不可不语。”
良乃入,具告沛公。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张良曰:“谁为大王此计者?”曰:“鲰生说我曰:‘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故听之。”良曰:“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且为之奈何?”张良曰:“请往谓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沛公曰:“君安与项伯有故?”张良曰:“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张良出,要项伯。
项伯即入见沛公。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曰:“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项伯许诺,谓沛公曰:“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沛公曰:“诺。”
于是项伯复夜去,至军中,具以沛公言报项王,因言曰:“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不如因善遇之。”项王许诺。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谢曰:“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卻……”项王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
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范增起,出召项庄,谓曰:“君王为人不忍。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庄则入为寿。寿毕,曰:“君王与沛公饮,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项王曰:“诺。”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亡去不义亡:逃跑 |
B.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戮力:拼力厮杀 |
C.秦时与臣游游:交好 |
D.籍吏民,封府库籍:登记造册 |
下面加点字解释,用法与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
B.臣为韩王送沛公若属皆且为所虏 |
C.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具以沛公言报项王 |
D.所以遣将守关者……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倶 |
下列各组句子中,分别表现沛公“善于应变”和项羽“优柔寡断”的一组是
A.①固不如也,且为之奈何②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 |
B.①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②项王默然不应 |
C.①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②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 |
D.①固不如也,且为之奈何②项王默然不应 |
下列对选段的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沛公为项伯的侠义所感动,于是就与他结拜为兄弟,并结成儿女亲家。 |
B.项羽为人善良,宽容大度,所以不计前嫌,接受刘邦道歉,与之和解。 |
C.范增老谋深算,深知刘邦有称王的野心,所以多次暗示项羽除掉刘邦。 |
D.项伯为人仗义,主持公道,所以他在项庄舞剑时挺身而出,保护刘邦。 |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
(2)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3)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文中三个“□”是为考查而设),完成后面问题。
洧南居士传 归有光
洧南居士者,姓杜氏,名孟乾。其先自魏滑徙扶沟,邑居洧水南,故以为号。曾祖清,以明经任大同经历;祖璿,赠户部主事;父绍,进士,官户部主事。居士少为诸生,已有名,岁大比①,督学第其文为首,而户部乃次居四。时户部得举,人曰:“此子不欲先其父耳。”久之,竟不第。
贡②入太学,选调清苑主簿,庀马政。却礼币之赠,数言利病□太守。又欲开郎山煤,导九河。诸所条画,皆切于时,太守嗟异之。会创芦沟河桥,雷尚书檄入郡选其才,得清苑主簿而委任焉。然苑人爱其仁恕,及闻居士之孙化中举于乡,喜相谓曰:“固知吾杜母□有后也。” 升泸州经历,丁内艰,服阕,改巩昌。至则陈茶马利病,太守器其能,郡事多咨焉。竟卒于官,年五十。
居士为学精博,尤长于诗。所交皆知名士。平生尚气轻财,收恤姻党,字孤寡,不惮分产畀之。县中有事,皆来取决,伉直不容人之过,族人子弟,往往遭挞楚。然未尝宿留③于中,皆敬服,而怨讟者鲜矣。
初,洧水东折,岁久,冲淤转而北。居士力言于令,改浚以达于河,扶沟人赖其利。居士于家事不訾省,闻有善书,多方购之。建书楼,且戒子孙善保守,刻石以记。
君既没其从父弟孟诗状其行如此嘉靖四十四年化中登进士,明年,为邢州司理。隆庆三年,吴郡归有光,化中同年进士也,来为司马,因采孟诗语,着之其家传。
归子曰:大梁固多奇士,尤以诗名。吾读洧南诗,意其人必超然埃壒之表。及为小官,似非所屑,顾必欲有以自见。乃知古人之志行所存不可测也。视世之规规谫谫,无居士之高情逸兴,虽为官,□能辨治哉?化中盖深以予言为然云。
(选自《震川先生文集》,有删改)
【注】①大比,三年一次,在省城举行,中者称举人。②“贡”,封建时代给朝廷荐举人才。③宿留,谓存之于心。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却礼币之赠拒绝 |
B.而户部乃次居四次序 |
C.丁内艰,服阕服丧期满 |
D.居士于家事不訾省计算 |
填入下列句子“□”中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数言利病□太守
②固知吾杜母□有后也
③□能辨治哉?
A.① 于② 其③ 却 | B.① 于② 之③ 岂 |
C.① 以② 之③ 却 | D.① 以② 其 ③ 岂 |
下列文句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君既没其从父/弟孟诗状其行如此/嘉靖四十四年化中登进士 |
B.君既没/其从父弟孟诗状其行/如此/嘉靖四十四年化中登进士 |
C.君既没/其从父弟孟诗状其行如此/嘉靖四十四年/化中登进士 |
D.君既没其从父/弟孟状其行/如此/嘉靖四十四年/化中登进士, |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洧南居士年轻时候就有才名,文章写得好,户部曾想举荐他,但他却不愿意官位列在他父亲的前面;很长时间,居然考试不中。 |
B.清苑百姓听说居士的孙子杜化中乡试中举后,都替居士有这样优秀的后人而高兴,他的孙子到巩昌任职以后,深得太守器重。 |
C.洧南居士为人刚直,对族人子弟要求极严,常有人因过错而遭其鞭打,但族人子弟都很敬重信服他,即使受责罚也很少有人怨恨。 |
D.归有光与洧南居士的孙子杜化中是同科进士;归有光为邢州司马时,根据洧南居士堂弟孟诗的有关叙述,为洧南居士作家传。 |
根据具体要求分别完成下列各题。
(1)将下面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①诸所条画,皆切于时,太守嗟异之。
②至则陈茶马利病,太守器其能,郡事多咨焉。
(2)请根据最后一段中作者的议论,概括洧南居士的主要品质。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赵德胜,濠人。为元义兵长,善马槊,每战先登。隶王忙哥麾下,察其必败。太祖取滁阳,德胜母在军中,乃弃其妻子来从。太祖喜,赐之名,为帐前先锋。从取铁佛冈,攻三汊河,破张家寨,克全椒、后河诸寨。援六合,中流矢,几殆。击鸡笼山,捣乌江,下和州、含山。夜袭陈埜先营,拔板门、铁长官二寨,遂取仪真。授总管府先锋。从渡江,下太平,克芜湖、句容、溧水、溧阳,皆有功。从常遇春败蛮子海牙于采石,破陈兆先营于方山,下集庆,功最。从徐达取镇江,破苗军水寨。下丹阳、金坛,平宁国。转领军先锋。取广德,破张士诚水寨。复从遇春攻常州,解牛塘围,复广德、宁国。取江阴,攻常熟,擒张士德。从攻湖州。宜兴叛,还兵定之。擢中翼左副元帅。陈友谅犯龙江。龙江第一关曰虎口城,太祖以属德胜。友谅至,力战。伏兵起,友谅大败。遂复太平。下铜陵临山寨,略黄山桥及马驮沙,征高邮。有功,进后翼统军元帅。
从太祖西征,破安庆水寨,乘风溯小孤山。距九江五里,友谅始知,仓皇遁去。遂克九江,徇黄梅、广济,克瑞昌、临江、吉安,还下安庆。进克抚州,取新淦。讨南昌叛将,复其城,炮伤肩。授佥江南行枢密院事。与朱文正、邓愈共守南昌。平罗友贤于池州,破友谅将于西山。复临江、吉安、抚州。未獉几獉,友谅大举兵围南昌。德胜帅所部数千,背城逆战,射杀其将,敌大沮。明日复合环城数匝友谅亲督战昼夜攻城且坏德胜帅诸将死战且战且筑城坏复完。暮坐城门楼,指挥士卒。 弩中腰膂,镞入六寸,拔出之,叹曰:“吾自壮岁从军,伤矢石屡矣,无重此者。丈夫死不恨,恨不能 扫清中原耳。”言毕而绝,年三十九。追封梁国公,谥武桓,列祀功臣庙,配享太庙。
德胜刚直沉鸷,驭下严肃。未尝读书,临机应变,动合古法。平居笃孝友如修士。友谅围南昌八十五日,先后战死者凡十四人。
4.对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德胜母在军中,乃弃其妻子来从妻子:妻子儿女 |
B.援六合,中流矢,几殆几殆:差点死去 |
C.未几,友谅大举兵围南昌未几:没过不久 |
D.德胜刚直沉鸷沉鸷:深沉阴鸷 |
5.对文中划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明日复合/环城数匝/友谅亲督战昼夜/攻城且坏/德胜帅诸将死战/且战且筑/城坏复完/ |
B.明日复合/环城数匝/友谅亲督战/昼夜攻/城且坏/德胜帅诸将/死战且战/且筑城坏复完/ |
C.明日复合/环城数匝/友谅亲督战/昼夜攻/城且坏/德胜帅诸将死战/且战且筑/城坏复完/ |
D.明日复合/环城数匝/友谅亲督战昼夜/攻城且坏/德胜帅诸将/死战且战/且筑城坏复完/ |
6.下列对原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赵德胜作战勇猛,常常身先士卒,治军严整,屡建战功,官位也不断提升,死后被追封为梁 国公,附祭于太庙。 |
B.作为帐前先锋,赵德胜跟从太祖夺取铁佛冈,攻打三汊河,连战连捷,在攻克全椒寨战斗 中,中乱箭差点死去。 |
C.赵德胜在龙江第一关虎口城大战陈友谅,最终用伏兵打败了陈友谅,收复了太平。之后 还攻下了铜陵临山寨。 |
D.赵德胜在明朝的建立过程中,跟从朱元璋、常遇春、徐达等名将作战,最终在南昌保卫战 中中箭身亡。 |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吾自壮岁从军,伤矢石屡矣,无重此者。丈夫死不恨,恨不能扫清中原耳。
(2)未尝读书,临机应变,动合古法。平居笃孝友如修士。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徐之才,丹阳人也。之才幼而隽发,五岁诵《孝经》,八岁略通义旨。曾与从兄康造梁太子詹事汝南周舍宅听《老子》。舍为设食,乃戏之曰:“徐郎不用心思义,而但事食乎?”之才答曰:“盖闻圣人‘虚其心而实其腹’。”舍嗟赏之。启魏帝云:“之才大善医术,兼有机辩。”诏征之才。之才药石多效,又窥涉经史,发言辩捷,朝贤竞相要引,为之延誉。
之才少解天文。知午年必有革易,因高德政启之,文宣闻而大悦。时自娄太后及勋贵臣咸云关西既是劲敌,恐其有挟天子令诸侯之辞,不可先行禅代事。之才独云:“千人逐兔,一人得之,诸人咸息。须定大业,何容翻欲学人。”帝从之。之才非唯医术自进,亦为首唱禅代,又戏谑滑稽,言无不至,于是大被狎昵。皇建二年,除西兖州刺史。未之官,武明皇太后不豫,之才疗之,应手便愈,孝昭赐采帛千段、锦四百匹。
之才医术最高,偏被命召。武成酒色过度,恍惚不恒,曾病发。即处汤方,数剂汤,疾竟愈。帝每发动,辄遣骑追之,针药所加,应时必效,故频有端执之举。又有以骨为刀子靶者,五色班斓。之才曰:“此人瘤也。”问得处,云于古冢见骷髅额骨长数寸,试削视,有文理,故用之。其明悟多通如此。
之才聪辨强识,有兼人之敏,尤好剧谈谑语,公私言聚,多相嘲戏。尝与朝士出游遥望群犬竞走诸人试令目之之才即应声云为是宋鹊为是韩卢为逐李斯东走为负帝女南徂。历事诸帝,以戏狎得宠。武成生齻牙,问诸医。尚药典御邓宣文以实对,武成怒而挞之。后以问之才,拜贺曰:“此是智牙,生智牙者聪明长寿。”武成悦而赏之。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徐朗不用心思义 思义:思考义理 |
B.之才少解天文少解:稍稍懂得 |
C.知午年必有革易革易:改变更替 |
D.帝每发动发动:征发动员 |
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尝与朝士出游遥望/群犬竞走/诸人试令/目之/之才即应声云/为是宋鹊/为是韩卢为逐/李斯东走/为负帝女南徂 |
B.尝与朝士出游/遥望群犬竞走/诸人试令目之/之才即应声/云/为是宋鹊为是韩卢/为逐李斯东走/为负帝女南徂 |
C.尝与朝士出游遥望/群犬竞走/诸人试令目之/之才即应声/云/为是宋鹊/为是韩卢为逐/李斯东走/为负帝女南徂 |
D.尝与朝士出游/遥望群犬竞走/诸人试令目之/之才即应声云/为是宋鹊/为是韩卢/为逐李斯东走/为负帝女南徂 |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徐之才少年早慧,才学不凡。他五岁就能背诵《孝经》,八岁就略通其意旨;他曾机智地用书中的语句应对周舍的戏谑,赢得周舍的赞赏。
B.徐之才见多识广,明悟多通。有一个人曾经用色彩斑斓的人骨做刀靶,徐之才通过观察做出判断,认为死者生前一定患过骨瘤。
C.徐之才擅长医术,疗效明显。他曾经为武明皇太后治病,手到病除;他为武成帝治病,数剂药就使武成帝痊愈。所以他常留在他们身边侍奉医药。
D.徐之才聪明过人,擅长狎语。武成帝长了齻牙,邓宣文说实话而遭了打,徐之才却拜贺说那是智齿,长智齿的人聪明长寿,武成帝听后十分满意,赏赐了他。
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之才药石多效,又窥涉经史,发言辩捷,朝贤竞相要引,为之延誉。
(2)之才非唯医术自进,亦为首唱禅代,又戏谑滑稽,言无不至,于是大被狎昵。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