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语文试题 / 文言文阅读
高中语文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小题。
诸葛瑾字子瑜,琅邪阳都人也。汉末避乱江东。值孙策卒,孙权姊婿曲阿弘咨见而异之,荐之于权,与鲁肃等并见宾待,后为权长史,转中司马。建安二十年,权遣瑾使蜀通好刘备,与其弟亮俱公会相见,退无私面。
与权谈说谏喻,未尝切愕,微见风彩,粗陈指归①,如有未合,则舍而及他,徐复托事造端,以物类相求,于是权意往往而释。吴郡太守朱治,权举将也,权曾有以望②之,而素加敬,难自诘让,忿忿不解。瑾揣知其故,而不敢显陈,乃乞以意私自问,遂于权前为书,泛论物理,因以己心遥往忖度之。毕,以呈权,权喜,笑曰:“孤意解矣。颜氏之德,使人加亲,岂谓此邪?”权又怪校尉殷模,罪至不测。群下多为之言,权怒益甚,与相反复,惟瑾默然,权曰:“子瑜何独不言?”瑾避席曰:“瑾与殷模等遭本州倾覆,生类殄尽。弃坟墓,携老弱,披草莱,归圣化,在流隶之中,蒙生成之福,不能躬相督厉,陈答万一,至令模孤负恩惠,自陷罪戾。臣谢过不暇,诚不敢有言。”权闻之怆然,乃曰:“特为君赦之。”后从讨关羽,封宣城侯,以绥南将军代吕蒙领南郡太守,住公安。刘备东伐吴,吴王求和。时或言瑾别遣亲人与备相闻,权曰:“孤与子瑜有死生不易之誓,子瑜之不负孤,犹孤之不负子瑜也。”
瑾为人有容貌思度,于时服其弘雅。权亦重之,大事咨访。权称尊号,拜大将军,领豫州牧。及吕壹诛,权又有诏切磋瑾等。瑾辄因事以答,辞顺理正。赤乌四年,年六十八卒,遗命令素棺,敛以时服,事从省约。
(《三国志·吴书·诸葛瑾传》)
【注】①微见风彩,粗陈指归;稍微透露他的意思,粗略地陈述主旨。②望:怨恨。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孤意矣解:缓和
B.臣过不暇谢:感谢
C.孤与子瑜有死生不之誓易:改变
D.豫州牧领:兼任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荐之权冰,水为之,而寒
B.不敢显陈因人之力敝之
C.子瑜不负孤句读不知,惑之不解
D.遗命令素棺,敛时服余船次俱进

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直接表明诸葛瑾深谙君臣之道的一项是
①与其弟亮俱公会相见,退无私面   ②与权谈说谏喻,未尝切愕
③瑾揣知其故,而不敢显陈         ④权怒益甚,与相反复,惟瑾默然
⑤时或言瑾别遣亲人与备相闻        ⑥权亦重之,大事咨访

A.①③⑤ B.①②⑥ C.②③④ D.③④⑤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诸葛瑾到江东躲避战乱时,正赶上孙策去世,经孙权的姐夫弘咨的推荐,他受到孙权的任用。
B.诸葛瑾为人敦厚诚信,经常犯颜直谏,深得孙权的赏识和信任,他的建议往往能被孙权采纳。
C.刘备讨伐东吴时,有人说诸葛瑾私通刘备,要背叛孙权,而孙权对诸葛瑾的忠心丝毫也不怀疑。
D.诸葛瑾有才思器量,受到孙权器重,在孙权面前总能按照实情来应答,措词简练,道理严正公允。

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劝学》)
(2)验之以事,合契若神。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张衡传》)
(3)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烛之武退秦师》)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小题。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下列句中加粗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酾酒临江,横槊赋诗 槊:长矛。
B.方其破荆州,下江陵 下:下面。
C.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藏:宝藏。
D.山川相缪,郁乎苍苍 缪:通“缭”,缭绕。

下列句中加粗的词,是意动用法的一项是(        )3分

A.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B.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C.侣鱼虾而友麋鹿
D.哀吾生之须臾

下列对选文第一段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本段写出了客人感慨人生短促无常的悲观情绪。
B.本段借主客问答的方式,抚今追昔,畅述对天地人生的感触。
C.本段重在说理,借追述历史陈迹、感怀历史人物而显示人生与天地“变”与“不变”的哲理。
D.本段句式上整散结合,押韵自由灵活,极富声韵之美。

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 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3) 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共18分)
于公者,少任侠,喜拳勇,力能持高壶,作旋风舞。崇祯间,殿试在都,仆疫不起,患之。会市上有善卜者,能人生死,将代问之。既至,未言,卜者曰:“君莫欲问仆病乎?”公骇应之。曰:“病者无害,君可危。”公自卜。卜者起卦,愕然曰:“君三日当死!”公惊诧良久。卜者从容曰:“鄙人有小术,报我十金,当代禳之。”公自念,生死已定,术岂能解。不应而起,欲出。卜者曰:“惜此小费,勿悔勿悔!”爱公者皆为公惧,劝罄橐以哀之。公不听。
倏忽至三日,公端坐旅舍,静以觇之,终日无恙。至夜,阖户挑灯,倚剑坐。忽闻窗隙窣窣有声。急视之,一小人荷戈入,及地高如人。公捉剑起,急击之,飘忽未中。意欲遁去。公疾斫之,应手而倒。之,则纸人,已腰断矣。
公不敢卧,又坐待之。逾时,一物穿窗入,怪狞如鬼。才及地,急击之,断而两,皆蠕动。又连击之,剑剑皆中,其声不软。审视,土偶,片片已碎。
于是移坐窗下,目注隙中。久之,闻窗外如牛喘,有物推窗棂,房壁震摇,其势欲倾。公奔出。见一巨鬼,高与檐齐;上无衣,下无履,手弓而矢。公方骇,鬼则弯矣。公以剑拨矢,矢堕。欲击之。则又弯矣。公急跃避,矢贯于壁,战战有声。鬼怒甚,拔佩刀,挥如风,望公力劈。公出其股间,削鬼中踝,铿然有声。鬼益怒,吼如雷,转身复剁。公又伏身入,刀落,断公裙。公已及胁下,猛斫之,亦铿然有声,鬼仆而僵。烛之,则一木偶,高大如人。弓矢尚缠腰际,刻画狰狞;剑击处,皆有血出。公因秉烛待旦。方悟鬼物皆卜人遣之,欲致人于死,以神其术也。
次日,遍告交知,与共诣卜所。卜人遥见公,瞥不可见。或曰:“此翳形术也,犬血可破。”急以犬血沃立处,但见卜人头面,皆犬血模糊,目灼灼如鬼立。执付有司而杀之。
异史氏曰尝谓买卜为一痴世之讲此道而不爽于生死者几人卜之而爽犹不卜也且即明明告我以死期之至将复如何况有借人命以神其术者其可畏不尤甚耶。
(节选自《聊斋志异·妖术》,有删改)
【注】①禳:祈祷消灾祛邪的祭祀形式。②弯:拉弓。指开弓射箭。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能人生死决:判断 B.倚剑坐危:端正
C.之,则纸人烛:燃烧 D.手弓而矢腰:腰里插着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公自卜执付有司而杀之
B.公奔出手弓腰矢
C.审视,土偶及地高如人
D.断而两皆犬血模糊

下列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异史氏曰/尝谓买卜为一痴世之/讲此道而不爽于生死者/几人/卜之而爽犹不卜也/且即明明/告我以死期之至/将复如何/况有借人命以神其术者/其可畏不尤甚耶
B.异史氏曰/尝谓买卜为一痴/世之讲此道而不爽于生死者/几人卜之而爽/犹不卜也/且即明明告我以死期之至/将复如何/况有借人命以神其术者/其可畏/不尤甚耶
C.异史氏曰/尝谓买卜为一痴世之/讲此道而不爽于生死者/几人/卜之而爽犹不卜也/且即明明告我以死期之至/将复如何/况有借人命/以神其术者/其可畏不尤甚耶
D.异史氏曰/尝谓买卜为一痴/世之讲此道/而不爽于生死者/几人/卜之而爽/犹不卜也/且即明明告我以死期之至/将复如何/况有借人命以神其术者/其可畏不尤甚耶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于公年轻的时候非常侠义,喜好打拳,力气很大,能举起高大沉重的漏壶,舞动起来如同旋风。
B.于公不迷信,更不相信占卜,所以,当算卦的人以消灾为由向他勒索钱财的时候,他坚决拒绝了。
C.于公面对狡诈可怕的纸人、土偶、木偶的攻击,毫不畏惧,奋起搏斗,既表现出大勇又表现出大智。
D.卜人为了让人们信服他的巫术,丧尽天良地使用各种手段加害于公,但最终都被勇敢的于公破解了。

把原文中画曲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 爱公者皆为公惧,劝罄橐以哀之。
② 方悟鬼物皆卜人遣之,欲致人于死,以神其术也。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12分,每小题3分)
高俭字士廉,渤海人。少有器局,颇涉文史。大业中,为治礼郎。士廉妹先适隋右骁卫将军长孙晟,生子无忌及女。晟卒,士廉迎妹及甥于家,恩情甚重。隋军伐辽,时兵部尚书斛斯政亡奔高丽,士廉坐与交游,谪为朱鸢主簿。事父母以孝闻,岭南瘴疠,不可同行,留妻鲜于氏侍养。供给不足,又念妹无所庇,乃卖大宅,买小宅以处之,分其余资,轻装而去。寻属天下大乱,王命阻绝,士廉久在南方,不知母亲,北顾弥切。尝昼寝,梦其母与之言,宛如膝下,既觉而涕泗横集。明日果得母讯,议者以为孝感之应。
时钦州宁长真率众攻和,和欲出门迎之,士廉进说曰:“长真兵势虽多,悬军远至,内离外蹙,不能持久。且城中胜兵足以当之,奈何而欲受人所制?”和从之,因命士廉为行军司马,水陆俱进,逆击破之,长真仅以身免,余众尽降。
武德五年,士廉与和上表归国,累迁雍州治中。贞观元年,擢拜侍中,转益州大都督府长史。蜀土俗薄,畏鬼而恶疾,父母病有危殆者,多不亲扶侍,枚头挂食,遥以哺之。士廉随方训诱,风俗顿改。又因暇日汲引辞人,以为文会,廉命儒生讲论经史,勉励后进,蜀中学校粲然复兴。蜀人朱桃椎者,淡泊为事,隐居不仕,披裘带索,沉浮人间。窦轨之镇益州也,闻而召见,遣以衣服,逼为乡正。桃椎口竟无言,弃衣于地,逃入山中。士廉下车,以礼致之,及至,降阶与语,桃椎不答,直视而去,士廉每令存问。桃椎见使者,辄入林自匿。近代以来,多轻隐逸,士廉独加褒礼,蜀中以为美谈。
五年,入为吏部尚书。士廉既任遇益隆,多所表奏,成辄焚稿,人莫知之。十六年,表请致仕。二十年,遇疾,太宗幸第问之,因叙说平生,流涕嘘唏而诀。二十一年正月壬辰,薨于京师崇仁里私第,时年七十二。  (《旧唐书•高士廉传》)
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士廉妹先隋右骁卫将军长孙晟适:出嫁
B.属天下大乱 寻:不久
C.俭与交游坐:停留。
D.内离外蹙:窘迫。

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事父母孝闻将在外,主令有所不受,便国家
B.分其余资,轻装去项王按剑跽曰
C.又暇日汲引辞人肉袒负荆,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D.士廉下车,以礼致项伯乃夜驰沛公军

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能说明高士廉讲求伦理道德的一组是(   )
①晟卒,士廉迎妹及甥于家,恩情甚重。              ②岭南瘴疠,不可同行,留妻鲜于氏侍养。
③又念妹无所庇,乃卖大宅,买小宅以处之,分其余资。 ④士廉随方训诱,风俗顿改。  
⑤兼命儒生讲论经史,勉励后进。                    ⑥士廉既任遇益隆,多所表奏

A.①③⑤ B.②③④ C.②④⑥ D.①⑤⑥

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高士廉在隋朝时曾被贬官岭南,他精心安排好父母和因丈夫去世而依靠他的妹妹一家的生活才轻装前去。
B.钦州的宁长真率兵进攻交趾太守丘和,丘和要匆忙迎战,在高士廉的劝说下运用谋略战胜了宁长真。
C.高士廉归附唐朝后调任蜀地为官,他善于教化,改变当地不良民俗,促进文化教育,尊敬而礼待隐居不仕的朱桃椎。
D.高士廉入朝为高官,很受皇帝的信任,他能尽职责,上了很多奏章,但事成之后他就烧了奏章的稿,所以没有人知道这些事。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寻属天下大乱,王命阻绝。俭久在南方,不知母问,北顾弥切。
(2)又因暇日汲引辞人,以为文会,兼命儒生讲论经史,勉励后进。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
与荆南乐秀才书
(宋)欧阳修
修顿首白秀才足下。前者舟行往来,屡辱见过。又辱以所业一编,先之启事,及门而贽。田秀才西来,辱书;其后予家奴自府还县,比又辱书。仆有罪之人,人所共弃,而足下见礼如此,何以当之?当之未暇答,宜遂绝,而再辱书;再而未答,益宜绝,而又辱之。何其勤之甚也!如修者,天下穷贱之人尔,安能使足下之切切如是邪?盖足下力学好问,急于自为谋而然也。然蒙索仆所为文字者,此似有所过听也。
仆少从进士举于有司,学为诗赋,以备程试,凡三举而得第。与士君子相识者多,故往往能道仆名字,而又以游从相爱之私,或过称其文字。故使足下闻仆虚名,而欲见其所为者,由此也。
仆少孤贫,贪禄仕以养亲,不暇就师穷经,以学圣人之遗业。而涉猎书史,姑随世俗作所谓时文者,皆穿蠹经传,移此俪彼,以为浮薄。惟恐不悦于时人,非有卓然自立之言如古人者。然有司过采,屡以先多士。及得第已来,自以前所为不足以称有司之举而当长者之知,始大改其为,庶几有立。然言出而罪至,学成而身辱,为彼则获誉,为此则受祸,此明效也。
夫时文虽曰浮巧,然其为功,亦不易也。仆天姿不好而强为之,故比时人之为者尤不工,然已足以取禄仕而窃名誉者,顺时故也。先辈①少年志盛,方欲取荣誉于世,则莫若顺时。天圣中,天子下诏书,敕学者去浮华,其后风俗大变。今时之士大夫所为,彬彬有两汉之风矣。先辈往学之,非徒足以顺时取誉而已,如其至之,是直齐肩于两汉之士也。若仆者,其前所为既不足学,其后所为慎不可学,是以徘徊不敢出其所为者,为此也。
在《易》之《困》曰:“有言不信。”谓夫人方困时,其言不为人所信也。今可谓困矣,安足为足下所取信哉?辱书既多且切,不敢不答。幸察。
【注】①先辈:对乐秀才的尊称。
解释下面划线的字。
(1)及门而               贽:__________________
(2)而又之               辱:__________________
(3)是以徘徊不敢出其所为   徘徊:_________________       
(4)学者去浮华           敕:___________________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对当时的应举文字,颇有微词,但乐生意欲参加科举考试,所以只能建议他“顺时”而为。
B.作者因写时文而遭毁誉,认为自己不值得乐生学习、效仿,所以多次婉拒他索要文字的请求。
C.作者认为要作文,就应该学习古人,去除浅薄雕饰的文字与习气,才能达到两汉那样文质彬彬的境界。
D.本文语言朴实,感情真挚,表达委婉;通过现身说法,运用对比,巧妙地表明了作者对时文的不同看法。

结合全文,欧阳修认为自己的文章“不足学”“不可学”的原因有哪些?
把文中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然蒙索仆所为文字者,此似有所过听也。
(2)皆穿蠹经传,移此俪彼,以为浮薄。
(3)谓夫人方困时,其言不为人所信也。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文中三个“□”是为考查而设),完成后面的小题。
房彦谦,字孝冲,本清河人也。彦谦早孤,不识父。长兄彦询,以彦谦天性颖悟,亲教读书。年七岁,诵数万言,□宗党所异。十五,出继叔父子贞,事所继母,有逾本生。后丁所继母忧,勺饮不入口者五日。事伯父乐陵太守豹,竭尽心力,每四时珍果,口弗先尝。遇期功之戚,必蔬食终礼,宗从取则焉。其后受学于博士尹琳,手不释卷遂通涉五经解属文工草隶雅有词辩风概高人。年十八,适广宁王孝珩为齐州刺史,辟为主簿。时禁网疏阔①,州郡之职尤多纵弛。及彦谦在职,清简守法,州境肃然,莫不敬惮。   
开皇七年,擢授承奉郎,俄迁监察御史。以秩满,迁长葛令。仁寿中,上令持节使者巡行州县,察长吏能不,以彦谦为天下第一,超授鄀州司马。内史侍郎薛道衡,一代文宗,位望清显,所与交结,皆海内名贤。重彦谦为人,深加友敬。炀帝嗣位,道衡转牧番州,路经彦谦所,留连数日,屑涕□别。黄门侍郎张衡,亦与彦谦相善。于时帝营东都,穷极侈丽,天下失望。又汉王构逆,罹罪者多,彦谦见衡当途而不能匡救,以书谕之。衡得书叹息,而不敢奏闻。
彦谦知王纲不振,遂去官隐居不仕,将结构蒙山之下,□求其志。司隶别驾刘灹,陵上侮下,讦以为直,刺史惮之,皆为之拜。唯彦谦执志不挠,抗礼长揖,有识嘉之。灹亦不敢为恨。其后隋政渐乱,莫不变节。彦谦直道守常,介然孤立,颇为执政者之所嫉,出为泾阳令。未几,终于官,时年六十九。
家有旧业,资产素殷,又前后居官,所得俸禄,皆以周恤亲友,家无余财,车服器用,务存素俭。自少及长,一言一行,未尝涉私,虽致屡空,怡然自得。尝从容独笑,顾谓其子玄龄曰:“人皆因禄富,我独以官贫。所遗子孙,在于清白耳。”所有文笔,恢廓闲雅,有古人之深致。又善草隶,人有得其尺牍者,皆宝玩之。
(选自《隋书·房彦谦传》,有删节)
【注】①禁网疏阔:指官场纪律松弛。
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授承奉郎,俄迁监察御史擢:提拔 B.又汉王构逆,罪者多罹:死难
C.家有旧业,资产殷素:向来 D.谓其子玄龄曰顾:回头

填入下列句子“□”中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诵数万言,□宗党所异
②留连数日,屑涕□别
③将结构蒙山之下,□求其志

A.①而②以③因 B.①为②而③以
C.①为②乃③而 D.①因②而③乃

下列文句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手不释/卷遂通/涉五经/解属文/工草隶/雅有词/辩风概高人
B.手不释卷/遂通涉五经/解属文/工草隶/雅有词辩/风概高人
C.手不释卷/遂通涉五经/解属文工草隶/雅有词辩风概/高人
D.手不释/卷遂通/涉五经/解属文/工草隶/雅有词辩/风概高人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房彦谦年幼丧父,不知道父亲是谁。他的长兄房彦询,认为房彦谦天性聪颖有悟性,亲自教他读书。
B.房彦谦与黄门侍郎张衡也很友好,当他看到张衡当权却不能对朝政匡正挽救时,就写信劝告他,但张衡却不敢上奏皇帝。
C.司隶别驾刘灹,欺上压下,揭发那些自认为正直的人,刺史畏惧他,都对他下拜。
D.房彦谦担任官职期间,所得俸禄,都用来周济亲朋好友,日常生活保持勤俭朴素的作风,虽常常招致贫乏,但他始终怡然自得。

根据具体要求分别完成下列各题。
(1)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①出继叔父子贞,事所继母,有逾本生。
②又善草隶,人有得其尺牍者,皆宝玩之。
(2)在文中找出两个表现房彦谦“直道守常”的例子。(可自己概括,也可引用原文)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论语》《孟子》选段,完成后面的题目。
①子曰:“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论语•述而》)
②孟子曰:“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吾于《武成》①,取二三策而已矣。仁人无敌于天下,以至仁伐至不仁,而何其血之流杵也?”(《孟子•尽心下》)
[注]①《武成》:《尚书》篇名,所叙大概是周武王伐纣时的事。
(1)应该如何对待学习内容,孔子和孟子有何相同的主张?请简要概括。
(2)如何行动让学习有所收获,孔子和孟子有何不同的主张?请简要分析。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
胡玉吕传
[清]黄宗羲
距余居数里,有双瀑之胜。荒山穷谷,鲜游人之迹。余幼时见有《游双瀑诗》题于古庙者,其姓氏“胡廷试”,初不知为何许人也。长而习场屋之文①,累见先生《易义》,始知其为名士。丙午岁,陆冰修泛论里中人物,言张元岵有老友胡玉吕者,奇士也,殁时曾以其集授之元岵。因诵其集中一、二奇崛语。问其名,则先生也。丙辰,过海昌,元岵之孙张讱来见,余问先生之集,乱中失去。别出数卷,则自张天生传写之者。讱因请为其传。
先生名廷试,字玉吕,别号敬所。世家余姚,迁而之武林。父贞,字云龙,以《易》名家。先生传其学,为《易》大师。经其指授者,制义即有师法,往往登第去。而先生九入贡院,犹为诸生。一日,学使者第其文,置二等。故事:一等至二等,赏格有差。给赏及先生,先生掷之于地。使者大怒,郡之士大夫为解之,乃已。弇洲②闻其名,聘之为子师。弇洲宾客隐赈③,然每夕必手一卷,与先生对饮。已,又走京师,馆于其族龙山家。胡龙山者,天下之大贾也,入其门者莫不出为富人。先生自束修④以外,不取纤介。同邑许光祚,以字名,尝求先生书法,先生曰:“吾书甚拙,君焉用之?”光祚曰:“字以人重,工拙其次也。”先生曰:“吾之所重者,不欲以只字落人间耳。”光祚一笑而去。其倔强自好,大抵类此。临卒,令家人放炮,终夜不彻,始瞑。
阳刚之气为重阴所锢,郁结不解,则必决裂震动以出之,故为雷电,为怒涛,而炮其小小者也。先生挟其所有,不见知于世,其为郁结也多矣。苟非炮以泄之,则死必啸于梁、触于人,而为物怪。虽然,先生不过场屋之块磊⑤,亦其小小者尔。昔刘元城死时,风雷轰于正寝,又岂假外物以泄其怒哉!
(节选自《南雷集》)
[注]①场屋之文:指八股文,与后文“制义”意同。②弇洲:明代文人王世贞,号“弇洲山人”。③隐赈:众多。④束修:指任教的酬金。⑤块磊:比喻心中郁结不平。
对下列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见先生《易义》累:屡次。
B.而之武林迁:迁移。
C.拙其次也工:擅长。
D.又岂外物以泄其怒哉假:借助。

下列四组句子中,全都能表现胡玉吕“自好”的一组是
①先生传其学,为《易》大师
②给赏及先生,先生掷之于地
③又走京师,馆于其族龙山家
④先生自束修以外,不取纤介
⑤吾之所重者,不欲以只字落人间耳
⑥郁结不解,则必决裂震动以出之

A.①③⑥ B.①④⑥ C.②③⑤ D.②④⑤

下列对文章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见其诗,到读其文,再到问询他人,作者逐步了解了胡玉吕这位名士,后来应张讱之请写了这篇传。
B.经胡玉吕指点的人,八股文大都有了章法而应试得中,但胡玉吕九次科考的文章,最高只被评为二等。
C.作者认为胡玉吕临终时让家人彻夜燃放鞭炮,是他的一种情感宣泄,以表达自己对科场失意的不平。
D.本文善用侧面描写刻画胡玉吕形象,如借助陆冰修的评价和王世贞的举动分别突出他的“奇”和“名”。

请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吾书甚拙,君焉用之?
(2)先生挟其所有,不见知于世,其为郁结也多矣。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原创】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隽不疑字曼倩,渤海人也。治《春秋》,为郡文学,进退必礼,名闻州郡。
武帝末,郡国盗贼群起,暴胜之为直指使者,衣绣衣,持斧,逐捕盗贼,督课郡国。东至海,以军兴诛不从命者,威振州郡。胜之素闻不疑贤,至勃海,遣吏请与相见。不疑冠进贤冠,带櫑具剑,佩环玦,褒衣博带,盛服至门上。门下欲使解剑,不疑曰:“剑者,君子武备,所以卫身,不可解。请退。”吏白胜之。胜之开阁延请,望见不疑容貌尊严,衣冠甚伟,胜之徒履起迎。登堂坐定,不疑据地曰:“窃伏海濒,闻暴公子威名旧矣,今乃承颜接辞。凡为吏,太刚折,太柔则废,威行施之以恩,然后树功扬名,永终天禄。”胜之知不疑非庸人,敬纳其戒,深接以礼意,问当世所施行。门下诸从事皆州郡选吏,侧听不疑,莫不惊骇。至昏夜,罢去。胜之遂荐不疑,征诣公车,拜为青州刺史。
久之,武帝崩,昭帝即位,而齐孝王孙刘泽交结郡国豪杰谋反,欲先杀青州刺史。不疑发觉,收捕,皆伏其辜。擢为京兆尹,赐钱百万。京师吏民敬威信。每行县录囚徒还,其母辄问不疑;“有所平反,活几何人?”即不疑多有所平反,母喜笑,为饮食语言异于他时;或亡所出,母怒,为之不食。故不疑为吏,严而不残。
始元五年,有一男子乘黄犊车,建黄旐,衣黄襜褕,著黄冒,诣北阙,自谓卫太子。公车以闻,诏使公卿、将军中二千石杂识视。长安中吏民聚观者数万人。右将军勒兵阙下,以备非常。丞相御史中二千石至者立并莫敢发言。京兆尹不疑后到,叱从吏收缚。或曰:“是非未可知,且安之。”不疑曰:“诸君何患于卫太子!昔蒯聩违命出奔,辄距而不纳,《春秋》是之。卫太子得罪先帝,亡不即死,今来自诣,此罪人也。”连送诏狱。
天子与大将军霍光闻而之,曰:“公卿大臣当用经术明于大谊。”由是名声重于朝廷,在位者皆自以不及也。大将军光欲以女妻之,不疑固辞,不肯当。久之,以病免,终于家。
(选自《汉书·卷七十一》)
【注】旐(zhào):上面画着龟蛇的旗子。②襜褕(chānyú):古代一种较长的单衣。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盛服至门上谒:拜见
B.胜之遂荐不疑表:表面上
C.右将军勒兵阙下,以备非常非常:意外的变故
D.天子与大将军霍光闻而之嘉:嘉奖

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进退必礼斧斤时入山林
B.君子武备,所以卫身吾所以为此者
C.太刚折,太柔则废此岳阳楼之大观也
D.京师吏民敬威信皆出于此乎

以下句子分为四组,全都能体现隽不疑做事刚柔之道的一组是(   )
①治《春秋》,为郡文学              ②带櫑具剑,佩环玦,褒衣博带
③胜之徒履起迎                     ④不疑为吏,严而不残
⑤亡不即死,今来自诣,此罪人也     ⑥不疑固辞,不肯当

A.①③⑤ B.①④⑥ C.②④⑤ D.②③⑥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隽不疑是渤海郡人,在整个渤海郡闻名,暴胜之一向听说隽不疑贤能,就派遣差役邀请隽不疑和他相见。隽不疑盛服到暴胜之门上拜见。
B.隽不疑对暴胜之说,大凡做官的,应该用恩惠来推行威信,然后建立自己的功绩,远扬自己的威名。暴胜之恭敬地采纳了他的告诫。
C.汉昭帝登基,齐孝王的孙子刘泽勾结渤海郡有名望的人造反,想先杀了青州刺史。刚开始隽不疑就知道了,逮捕了他们,他们都低头供认自己的罪行。
D.天子和大将军霍光赞赏隽不疑“运用经术明晓大义”,隽不疑受到敬重,大将军霍光认为自己比不上他,想把自己女儿嫁给他,隽不疑不肯承受。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郡国盗贼群起,暴胜之为直指使者,衣绣衣,持斧,逐捕盗贼,督课郡国。
(2)即不疑多有所平反,母喜笑,为饮食语言异于他时;或亡所出,母怒,为之不食。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原创】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褚亮,字希明,杭州钱塘人。亮幼聪敏好学,善属文。博览无所不至;经目必记于心。喜游名贤,尤善谈论。年十八,诣陈仆射徐陵,陵与商榷文章,深异之。陈后主闻而召见,使赋诗,江总及诸辞人在坐,莫不推善。祯明初,为尚书殿中侍郎。陈亡,入隋为东宫学士。大业中,授太常博士。
时炀帝将改置宗庙,亮奏议曰:“今若依周制,理有未安,杂用汉仪,事难全采,谨详立别图附之。”议未行,寻坐与杨玄感有旧,左迁西海郡司户。时京兆郡博士潘徽亦以笔札为玄感所礼,降威定县簿。当时寇盗纵横,六亲不能相保。亮与同行,至陇山,徽遇病终,亮亲加棺敛,瘗之路侧,慨然伤怀,遂题诗于陇树,好事皆传写讽诵,信宿遍于京邑焉。薛举号陇西,以亮为黄门侍郎,之机务。及举灭,太宗闻亮名,深加礼接,从容自陈。太宗大悦,赐物二百段、马四匹。从还京师,授秦王文学。
时高祖以寇乱渐平,每冬畋狩。亮上疏谏曰:“臣闻尧鼓纳谏,舜木求箴,茂克昌之风,致升平之道。伏惟陛下应千祀之期,拯百王之弊,平壹天下,劬劳帝业,旰食思政,废寝忧人。用农隙之余,遵冬狩礼。获车之所游践,虞旗之涉历,网唯一面,禽止三驱,纵广成之猎士,观上林之手搏,斯固畋弋之常规,而皇王之壮观。至于亲逼猛兽,臣窃惑之。何者?筋力骁悍,爪牙轻捷。连弩一发,未必挫其凶心;长戟才捴,不能当其愤气。虽孟贲抗左,夏育居前,然惊轶,事生虑表。如或近起林丛,未填坑谷,属车之后乘,犯官骑之清尘。小臣怯懦,私怀战栗。”高祖甚纳之。
太宗每有征伐,亮常侍从,军中宴筵,必预欢赏,从容讽议,多所裨益。又与杜如晦等十八人为文学馆学士,十六年,进爵为侯,食邑七百户。后致仕归于家。卒时年八十八。太宗甚悼惜之,不视朝一日,赠太常卿,陪葬昭陵,谥曰康。
(《旧唐书》)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然惊轶卒:士兵
B.之机务委:委托
C.薛举号陇西僭:超越
D.属车之后乘骇:惊吓

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好事皆传写讽诵今项庄拔剑舞
B.用农隙之余,遵冬狩礼臣壮也,犹不如人
C.从容自陈不如善遇之
D.虞旗之涉历而人之罕至焉

下列句子分为四组,全都能体现褚亮“从容讽议”的一组是(    )
①江总及诸辞人在坐,莫不推善     ②今若依周制,理有未安
③慨然伤怀,遂题诗于陇树         ④至于亲逼猛兽,臣窃惑之
⑤连弩一发,未必挫其凶心         ⑥小臣怯懦,私怀战栗。

A.①③⑥ B.②④⑤ C.①②⑤ D.③④⑥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褚亮是杭州钱塘人,幼小时就聪敏好学,善于写文章,博览群书,过目不忘。陈灭亡后,归顺隋朝任东宫学土,大业年间,授任太常博土。
B.褚亮因和杨玄感有交情而获罪,降为西海郡司户,和潘徽同行,走到陇山,潘徽得病去世,褚亮亲自为他买棺收殓,埋葬在路边。
C.薛举在陇西称帝号,任用褚亮为黄门侍郎。等到薛举灭亡,太宗听到褚亮的名声,对他深加礼遇,褚亮跟随太宗回到京师,被任命为秦王文学。
D.太宗很认真地听取并采纳褚亮关于冬天狩猎的建议,封褚亮与杜如晦等十八人为文学馆学士。褚亮终年八十八岁,太宗非常悲痛惋惜,一天没有上朝。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1)喜游名贤,尤善谈论。年十八,诣陈仆射徐陵,陵与商榷文章,深异之。
(2)太宗每有征伐,亮常侍从,军中宴筵,必预欢赏,从容讽议,多所裨益。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原创】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张全义,字国维,濮州临濮人。祖琏,父诚,世为田农。全义少为县署役夫,尝令所辱。黄巢起冤句。全义亡入巢军。巢入长安,以全义为吏部尚书,充水运使。巢败,依诸葛爽于河阳,屡有战功,爽表为泽州刺史。爽卒,事其子仲方,仲方为留后,表全义为河南尹。梁祖建号,以全义兼河阳节度使,封魏王。性勤俭,善抚军民,虽贼寇充斥,而劝耕务农,由是仓储殷积。全义初至洛,井邑穷民,不满百户。于麾下百人中,选可使者一十八人,命之曰屯将。每人给旗一口,榜一道,令招农户耕种,民之来者抚之,无重刑,无租税,流民之归浙众。王命农隙,选丁夫授以弓矢枪剑,为坐作进退之法。行之一二年,每屯增户。大者六七千, 次者四千,下之二三千,共得丁夫闲弓矢、枪剑者二万余人。有贼盗即时擒捕之,刑宽事简, 远近归之如市。耕且战,岁垦辟,招复流散,待如子。五年之内,号为富庶。每农祥劝耕之始,全义必自立畎亩,以酒食。数年之间,京畿无闲田,编户五六万。乃筑垒于故市,防外寇。全义每喜民力耕织者,某家今年蚕麦善,去都城一舍之内,必马足及之,悉召其家老幼,亲慰劳之,赐以酒食茶彩,丈夫之布裤,妇人裙衫。每观秋稼,见田中无草者,必下马命宾客观之,召田主慰劳之,赐之衣物。若见禾中有草,地耕不熟,立召田主集众诘之。民诉以牛疲或阙人耕锄,则田边下马,立召其邻责之曰:“此少人牛,何不众助之?”邻皆伏罪,即赦之。自是洛阳之民无远近,民之少牛者相率助之,少人者亦然。
田夫田妇,相劝以耕桑为务,是以家有蓄积,水旱无饥民。天成初,薨于洛阳私第,年七十五,谥忠肃。
(节选自《旧五代史·张全义传》)
【注】①冤句:今山东菏泽。   ②梁祖建号:梁太祖朱温建立后梁。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民之来者抚之绥:安抚
B.且耕且战,岁垦辟滋:增加
C.全义必自立畎亩,以酒食饷:犒劳
D.丈夫之布裤,妇人裙衫遗:遗失

下列句中加点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尝令所辱若属皆且所虏
B.招复流散,待如子愿得将军首以献秦王
C.耕且战臣死不避,卮酒安足辞
D.乃筑垒于故市,防外寇诸侯公子贤,多客

下列句子分为四组,全都能体现张全义勤于政事的一项是(   )
①祖琏,父诚,世为田农               ②每人给旗一口,榜一道,令招农户耕种
③巢入长安,以全义为吏部尚书         ④有贼盗即时擒捕之,刑宽事简
⑤每农祥劝耕之始,全义必自立畎亩     ⑥选丁夫授以弓矢枪剑,为坐作进退之法

A.①③⑥ B.②③⑤ C.②④⑤ D.①④⑥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张全义是濮州临濮人,黄巢攻入长安,任命张全义为吏部尚书,兼任水运使。后来又到河阳依附诸葛爽,诸葛爽上表推荐张全义为河南尹。
B.梁太祖建国,任命张全义兼任河阳节度使,封魏王,在张全义的治理下,每屯都增加了户数。五年之内,他所治理之地便被称为富庶之地。
C.张全义总是喜欢努力耕织的百姓,某家今年养蚕种麦很好,如果在距离京城三十里之内,他都一定要骑马赶去,把这家人全家老幼一起召来,亲自慰劳他们。
D.百姓若拿耕牛疲乏或缺乏人丁耕锄来申诉,他就立刻召集那人的邻居并责备他们。从此洛阳的百姓无论远近,对缺少耕牛和人力的人家都竭力帮助。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性勤俭,善抚军民,虽贼寇充斥,而劝耕务农,由是仓储殷积。
(2)田夫田妇,相劝以耕桑为务,是以家有蓄积,水旱无饥民。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原创】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颍滨遗老姓苏氏,名辙,字子由。年十九举进士,释褐。二十三举直言,仁宗亲策之廷。时上春秋高,始倦于勤。辙因所问,极言得失。策入,辙自谓必黜。然考官司马君实第以三等,范景仁之。蔡君谟曰:“吾三司使也。司会之言,吾愧之而不敢怨。”惟胡武平以为不逊,力谓黜之。上不许,曰:“以直言召人,而以直弃之,天下谓我何?”宰相不得已,置之下第,除商州军事推官
是时先君被命修《礼书》,而兄子瞻出签书凤翔判官,傍无侍子。辙奏乞养亲。三年,子瞻解还,辙始求为大名推官。逾年,先君捐馆舍。及除丧,神宗嗣位既三年矣,求治甚急。辙以书言事,即日召对延和殿。时王介甫新得幸,以执政领三司条例。上以辙为之属,不敢辞。
六年春,诏除尚书右丞,辙上言:“臣幼与兄轼同受业先臣,薄佑早孤。凡臣之宦学,皆兄所成就。今臣蒙恩与闻国政,而兄亦召还,本除吏部尚书,复以臣故, 改翰林承旨。臣私意,尤不遑安,况兄轼文学政事,皆出臣上。臣不敢远慕古人举不避亲,只乞寝臣新命,得与兄同备从官,竭力图报,亦未必无补也。”不听。
逾年迁门下侍郎。时吕微仲与刘莘老为左右相。微仲直而暗,莘老曲意事之,事皆决于微仲。惟进退士大夫,莘老阴窃其柄,微仲不悟也。辙居其间,迹危甚。莘老昔为中司,台中旧僚,多之用,前后非意见攻。宣仁后觉之,莘老以罪去。
门复理旧学,于是《诗》《春秋传》《老子解》《古史》四书皆成。尝抚卷而叹,自谓得圣贤之遗意。缮书而藏之,顾谓诸子:“今世已矣,后有达者,必有取焉耳。”家本眉山,贫不能归,先君之葬在眉山之东,昔尝约祔于其廋,虽远不忍负也,是累诸子矣。予居颍州六年,岁在丙戌,秋九月,阅箧中旧书,得平生所为,惜其久而忘之也,乃作《颍滨遗老传》,凡万余言。已而自笑曰:“此世间得失耳,何足以语达人哉!”
(节选自苏辙《颍滨遗老传》)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辙自谓必黜           见:看见
B.范景仁之             难:感到为难
C.而兄亦召还           适:恰好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

A.辙奏乞养亲尔其无忘父之志
B.臣私意,尤不遑安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
C.台中旧僚,多之用不足外人道也
D.是累诸子矣赵王岂一璧之故欺秦邪

下列句子分为四组,全都能体现苏辙“孝悌”品德的一项是(  )
①司会之言,吾愧之而不敢怨           ②子瞻解还,辙始求为大名推官
③时王介甫新得幸,以执政领三司条例   ④凡臣之宦学,皆兄所成就
⑤兄轼文学政事,皆出臣上             ⑥昔尝约祔于其廋,虽远不忍负也

A.①②⑤ B.②③⑥ C.④⑤⑥ D.①③④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颍滨遗老姓苏辙二十三岁时被推举参加“直言”考试,宋仁宗当时仁宗年纪大了,对政事的辛劳感到疲倦。苏辙趁着皇帝的询问,尽力去论说政事的得失。
B.神宗即位三年,急于使天下平安,苏辙上书谈论政事,当天就在延和殿被召见并回答了皇上的相关询问。皇上让苏辙做王安石的下属,王安石不同意。
C.元祐六年,皇帝下诏任命苏辙担任尚书右丞,苏辙上奏说想和哥哥一同任侍从官,竭尽能力知恩图报,但皇上没有听从。
D.苏辙闭门在家完成了《诗》《春秋传》《老子解》《古史》四部书。曾经抚摸着书卷感叹不已,认为后代有这方面专长的人,一定会从书里获取他需要的东西。
D.门复理旧学           杜:关闭
把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以直言召人,而以直弃之,天下谓我何?”宰相不得已,置之下第,除商州军事推官。
(2)微仲直而暗,莘老曲意事之,事皆决于微仲。惟进退士大夫,莘老阴窃其柄,微仲不悟也。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原创】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曹锡宝,字鸿书,一字剑亭,江南上海人。乾隆初,以举人考授内阁中书,充军机处章京。资深当侍读,锡宝辞。二十二年,成进士,改庶吉士。母忧归,病疡,数年愈。三十一年,散馆,改刑部主事。再迁郎中。授山东粮道。上巡山东,召见,命来京以部属用。以大学士阿桂奏令,入四库全书馆。自效书成以国子监司业升用。
居三年,上以锡宝补司业无期,特授陕西道监察御史。时协办大学士和珅执政,其奴刘全恃势营私,衣服、车马、居室皆逾制。锡宝将论劾,侍郎南汇吴省钦与锡宝同乡里,闻其事,和坤方从上热河行在,驰以告和珅,令全毁室,衣服、车马有逾制,皆无迹。锡宝疏至,上诘和珅。和珅言平时戒约严,或扈从日久渐生事,乞严察重惩。乃命留京办事王大臣召锡宝问状,又令步军统领遣官锡宝至全家察视,无迹,锡宝自承冒昧。上召锡宝诣行在面诘,锡宝奏全倚势营私,未有实迹,第为和坤“杜渐防微”。复谕军机大臣,大学士梁国治等覆询,锡宝又承“杜渐防微”语失当,请治罪。下部议,当左迁。上手诏略言:“平时用人行政,不肯存逆诈亿不信之见。若委用臣工不能推诚布公,猜疑防范,据一时无根之谈,遽入人以罪,使天下重足而立、侧目而视,断无此政体。锡宝未察虚实,以书生拘迂之见,託为正言陈奏,姑宽其罚,改革职留任。”五十七年,卒。
仁宗亲政,诛和坤,并籍全家,乃追思锡宝直言,谕曰:“故御史曹锡宝,尝劾和坤奴刘全倚势营私,家赀丰厚。彼时和珅声势薰灼,举朝无一人敢于纠劾,而锡宝独能抗辞执奏,不愧诤臣。今和珅治罪后,并籍全家,赀产至二十馀万。是锡宝所劾不虚,宜加优奖,以直言。锡宝赠副都御史,其子江视赠官予荫。”锡宝,一士从子,再世居台省,敢言名。家有瓮,焚谏草,江尝乞诸能文者为诗歌,传一时云。
(《清史稿》)
注:①散馆:明清时期庶吉士学习期满称“散馆”。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资深当侍读擢:提拔
B.皆无迹匿:隐藏
C.令步军统领遣官锡宝至全家从:随从
D.宜加优奖,以直言旌:表扬、表彰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母忧归愿得将军之首献秦王
B.数年愈今其智反不能及
C.令全毁远而无所至极邪
D.猜疑防范绝江河

下列句子分为四组,全部能体现曹锡宝得到皇帝器重的一项是(    )
①乾隆初,以举人考授内阁中书       ②命来京以部属用
③是锡宝所劾不虚,宜加优奖         ④或扈从日久渐生事,乞严察重惩
⑤自效书成以国子监司业升用         ⑥锡宝赠副都御史,其子江视赠官予荫。

A.①③⑥ B.②③⑤ C.①④⑤ D.②④⑥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曹锡宝在乾隆初年,凭借举人身份考取功名。乾隆三十一年,曹锡宝在庶常馆学习期满,改任刑部主事,再次升官担任郎中。被授予山东粮道一职。
B.协办大学士和珅的奴仆刘全依仗权势谋求私利,衣服、车马、居室都超出了规格,曹锡宝打算论告弹劾,和珅同乡吴省钦把这件事告诉了和珅。
C.皇上让军机大臣、大学士梁国治等人审察询问,曹锡宝请求给自己治罪。皇帝亲手写了诏书,说“姑且宽恕他的罪行”。
D.仁宗诛杀了和珅后,回想起曹锡宝的直言进谏,下诏说“整个朝廷没有一个人敢于举发弹劾,而惟独曹锡宝能够严辞上奏皇上,不愧是一个谏诤之臣”。

将文言文中画线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①上召锡宝诣行在面诘,锡宝奏全倚势营私,未有实迹,第为和坤“杜渐防微”。
②据一时无根之谈,遽入人以罪,使天下重足而立、侧目而视,断无此政体。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原创】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崔瑗字子玉,早孤,锐志好学,尽能传其父业。年十八游学京师,遂天官、历数、《京房易传》。主儒宗之。与扶风马融、南阳张衡特相友好。
年四十余,始为郡吏。以事东郡发干狱。狱掾善为《礼》,瑗间考讯时,辄问以《礼》说。专心好学,虽颠沛必于是。后事释归家。
后辟车骑将军阎显府。时阎太后称制,显入参政事。先是,安帝废太子济阴王,而以北乡侯为嗣。瑗以侯立不以正,知显将败。欲说令废立,而显日沉醉,不能得见。乃谓长史陈禅曰:“中常侍江京、陈达等,得以嬖宠惑蛊先帝,遂使废黜正统,扶立疏孽。少帝即位,发病庙中。今欲与长史君共求见,说将军白太后,收京等,废少帝,引立济阴王,必上当天心,下合人望。若拒违天意,久旷神器,则将以无罪并辜元恶。此所谓祸福之会,分功之时。”禅犹豫未敢从。北乡侯薨,孙程立济阴王,是为顺帝。阎显兄弟悉伏诛,瑗坐被斥。门生苏祗具知瑗谋,欲上书言状,瑗闻而遽止之。时陈禅为司隶校尉,召瑗谓曰:“听祗上书,禅请为之证。”瑗曰:“此譬犹儿妾屏语耳,愿使君勿复出口。”遂辞归,不复应州郡命。
,大将军梁商初开幕府,复首辟瑗。疾固辞。岁中举茂才,迁汲令。在事数言便宜,为人开稻田数百顷。视事七年,百姓歌之。
汉安初,大司农胡广、少府窦章共荐瑗宿德大儒,从政有迹,不宜久在下位。由此迁济北相。时李固为太山太守,美瑗文雅,奉书礼至殷勤。岁余,光禄大夫杜乔为八使,徇行郡国,以臧罪奏瑗,征诣廷尉。瑗上书自讼,得理出。会病卒,年六十六。临终,顾命子寔曰:“夫人禀天地之气以生,及其终也,归精于天,还骨于地。何地不可臧形骸,勿归故里,其赗赠之物,羊豕之奠,一不得受。”寔奉遗令,遂留葬洛阳。
瑗高于文辞,尤善为书、记、箴、铭,所著凡五十七篇,诸能为文者皆自以弗及。瑗爱士,好宾客,盛修肴膳,不问余产。居常蔬食菜羹而已。家无担石储,当世清之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遂天官、历数、《京房易传》明:通晓
B.以事东郡发干狱系:关系
C.北乡侯薨会:恰逢
D.听祗上书第:只管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专心好学,虽颠沛必于是尔无忘乃父之志
B.安帝废太子济阴王重乡党所笑
C.疾固辞赵王岂一璧之故欺秦邪
D.久,大将军梁商初开幕府久,能以足音辨人

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表现崔瑗有才干的一项是(      )
①锐志好学,尽能传其父业        ②若拒违天意,久旷神器,则将以无罪并辜元恶
③瑗以侯立不以正,知显将败      ④瑗间考讯时,辄问以《礼》说
⑤羊豕之奠,一不得受            ⑥在事数言便宜,为人开稻田数百顷

A.①②④ B.②③⑥ C.③④⑤ D.①⑤⑥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崔瑗幼年时父亲去世,他十八岁时来到京师洛阳交游问学,受到学者们的推崇。他和扶风人马融、南阳人张衡友谊很深。
B.崔瑗被车骑将军阎显征召,在阎府中任职。他对长史陈禅说:“如果违背了天意,君主的宝座久空,你即使没犯罪也逃不了首恶的罪责。”
C.光禄大夫杜乔充任巡察使者时,检举崔瑗贪污,崔瑗被送司法机关审理,崔瑗上书为自己辩护,辨明无罪后被释放。崔瑗六十六岁时因病逝世。
D.崔瑗是写文章的高手,尤其擅长写书札、记文、箴文、铭文,所著共五十七篇,那些擅长写文章的人都自认为赶不上他。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阎显兄弟悉伏诛,瑗坐被斥。门生苏祗具知瑗谋,欲上书言状,瑗闻而遽止之
(2)瑗爱士,好宾客,盛修肴膳,不问余产。居常蔬食菜羹而已。家无担石储,当世清之。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原创】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郑译,字正义,荥阳开封人也。译颇有学识,兼知钟律,善骑射,周武帝时,译时丧妻,帝命译尚梁安固公主。及帝亲总万机,以为御正下大夫,俄转太子宫尹。时太子多失德,内史中大夫鸟丸轨每劝帝废太子而立秦王,由是太子恒不自安。其后诏太子西征吐谷浑,太子乃谓译曰:“秦王,上爱子也,鸟丸轨上信臣也。今吾此行,得无扶苏之事乎?”译曰:“愿殿下勉著仁孝,无失子道而已。勿为他虑。”太子之。既破贼,译以功最,赐爵开国子,邑三百户。后坐亵狎皇太子,帝大怒,除名为民,太子复召之,译戏狎如初。因言于太子曰:“殿下何时可得据天下?”太子悦而益昵之。及帝崩,太子嗣位,是为宣帝。译颇专权,时帝幸东京,译擅取官材,自营私第,坐是复除名为民。刘昉言于帝,帝复召之,顾待如初。
初,高祖①与译有同学之旧,译又素知高祖相表有奇,倾心相结。及高祖为大冢宰,百揆,以译兼领天官都府司会,总六府事。出入卧内,言无不从,赏赐玉帛不可胜计,每出入,以甲士从,俄而进位上柱国,恕以十死。
译性轻险不亲职务而赃货狼籍高祖阴疏之然以其有定策功不忍废丛。阴敕官属不得白事于译。译犹坐厅事,无所关预。译惧,顿首求解职,高祖宽之,接以恩礼。及上受禅,以上柱国公归第,赏赐丰厚。译自以被疏,阴呼道士章醮②以祈福助,其婢奏译厌蛊左道。译与母别居,为宪司所劾,由是除名。
开皇十一年,以疾卒官,时年五十二。
【注】①高祖:指睛文帝。②章醮:道教的一种祈祷形式。
(选自《隋书·列传第三》,有删节)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太子乃谓译曰           阴:暗中
B刘昉言于帝             数:多次
C及高祖为大冢宰,百揆   总:总数
D高祖宽之               谕:训示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译性轻险不亲/职务而赃货狼籍/高祖阴疏之然/以其有定策功/不忍废丛
B译性轻险不亲/职务而赃货/狼籍高祖阴疏之然/以其有定策/功不忍废丛
C译性轻险/不亲职务而赃货/狼籍高祖阴疏之/然以其有定策/功不忍废丛
D译性轻险/不亲职务/而赃货狼籍/高祖阴疏之/然以其有定策功/不忍废丛
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郑译很有学问,并懂得音乐,善长骑马射箭。郑译妻子去世,皇帝命令他娶梁安固公主。等到帝亲自掌权,任命他做御正下大夫,不久改为太子宫尹。
B.太子西征吐谷浑,打败敌人之后,郑译因为功劳很大,受赐爵位,后来因为和皇太子开玩笑,皇帝很生气,除去官名,贬为平民。
C.高祖杨坚与郑译有同学的交情,郑译又全心结交。等到高祖登基,任命郑译总管六府的事务。进出卧室,他的计策全都采纳,赏赐的玉帛不计其数。
D.郑译在上柱国公的位子上退休回家,因为自己被疏远,暗中招道士来祈福,他的奴婢控告他从事妖术。郑译又和母亲分居,被宪司弹劾,因此除去官名。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秦王,上爱子也,鸟丸轨上信臣也。今吾此行,得无扶苏之事乎?
②译颇专权,时帝幸东京,译擅取官材,自营私第,坐是复除名为民。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语文文言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