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每小题2分,共4分)
张仪者,魏人也。始尝与苏秦俱事鬼谷先生,学术,苏秦自以不及张仪。
张仪已学游说诸侯。尝从楚相饮,已而楚相亡璧,门下意张仪,曰:“仪贫无行,必此盗相君之璧。”共执张仪,掠笞数百,不服,醳之。其妻曰:“嘻!子毋读书游说,安得此辱乎?”张仪谓其妻曰:“视吾舌尚在不?”其妻笑曰:“舌在也。”仪曰:“足矣。”
苏秦已说赵王而得相约从亲,然恐秦之攻诸侯,败约后负,念莫可使用於秦者,乃使人微感张仪曰:“子始与苏秦善,今秦已当路,子何不往游,以求通子之原?”张仪於是之赵,上谒求见苏秦。苏秦乃诫门下人不为通,又使不得去者数日。已而见之,坐之堂下,赐仆妾之食。因而数让之曰:“以子之材能,乃自令困辱至此。吾宁不能言而富贵子,子不足收也。”谢去之。张仪之来也,自以为故人,求益,反见辱,怒,念诸侯莫可事,独秦能苦赵,乃遂入秦。
苏秦已而告其舍人曰:“张仪,天下贤士,吾殆弗如也。今吾幸先用,而能用秦柄者,独张仪可耳。然贫,无因以进。吾恐其乐小利而不遂,故召辱之,以激其意。子为我阴奉之。”乃言赵王,发金币车马,使人微随张仪,与同宿舍,稍稍近就之,奉以车马金钱,所欲用,为取给,而弗告。张仪遂得以见秦惠王。惠王以为客卿,与谋伐诸侯。
苏秦之舍人乃辞去。张仪曰:“赖子得显,方且报德,何故去也?”舍人曰:“臣非知君,知君乃苏君。苏君忧秦伐赵败从约,以为非君莫能得秦柄,故感怒君,使臣阴奉给君资,尽苏君之计谋。今君已用,请归报。”张仪曰:“嗟乎,此在吾术中而不悟,吾不及苏君明矣!吾又新用,安能谋赵乎?为吾谢苏君,苏君之时,仪何敢言。且苏君在,仪宁渠能乎!”张仪既相秦,为文檄告楚相曰:“始吾从若饮,我不盗而璧,若笞我。若善守汝国,我顾且盗而城!”
节选自《张仪列传》
下列加点实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而能用秦柄者柄:把柄 | B.已而楚相亡璧。亡:丢失 |
C.共执张仪,掠笞数百执:拘捕 | D.吾殆弗如也。殆:大概 |
下列加点虚词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张仪於是之赵蚓无爪牙之利 | B.乃自令困辱至此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
C.我顾且盗而城弃甲曳兵而走 | D.奉以车马金钱斧斤以时入山林 |
阅读下面的《论语》和《孟子》选段,完成后面的题。
①子路宿于石门。晨门曰:“奚自?”子路曰:“自孔氏。”曰:“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论语·宪问》)
②孟子曰:“无惑乎王之不智也。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吾见亦罕矣,吾退而寒之者至矣,吾如有萌焉何哉?” (《孟子·告子上》)
(1)孔子和孟子观点中的相同之处是什么?
(2)从这两段文字中,我们可以看出孔子和孟子各自有着怎样的思想倾向?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问题。
上孝宗皇帝第一书
陈亮
臣窃惟中国天地之正气也,天命之所钟也,人心之所会也,衣冠礼乐之所萃也,百代帝王之所以相承也。虽挈中国衣冠礼乐而寓之偏方①,天命人心犹有所系,岂以是为可久安而无事也!天地之正气,郁遏而久不得骋,必将有所发泄,而天命人心,固非偏方之所可久系也。
恭惟我国家二百年太平之基,三代之所无也;二圣北狩之痛,汉、唐之所未有也。方南渡之初,君臣上下,痛心疾首,誓不与敌俱生,卒能以奔败之余,而胜百战之敌。及秦桧倡邪议以沮之,忠臣义士斥死南方,而天下之气惰矣!三十年之余,虽西北流寓,皆抱孙长息于东南,而君父之大仇,一切不复关念,自非海陵②送死淮南,亦不知兵戈之为何事也。况望其愤故国之耻,而相率以发一矢哉!
陛下以江、淮之师为金人侵轶之备,而精择一人之沈鸷有谋、开豁无他者,委以荆、襄之任,宽其文法,听其废置,抚摩振厉于三数年之间,则国家之势成矣。
石晋失卢龙一道,以成开运之祸,盖丙午、丁未岁也。明年,艺祖皇帝始从郭太祖征伐,卒以平定天下。其后契丹以甲辰败于澶渊,而丁未、戊申之间,真宗皇帝东封西祀,以告太平,盖本朝极盛之时也。又六十年,而神宗皇帝实以丁未岁即位,国家之事于是一变矣。又六十年而丙午、丁未,遂为靖康之祸。天独启陛下于是年,而又启陛下以北向复仇之志。今者去丙午、丁未,近在十年间尔。天道六十年一变,陛下岂可不有以应其变乎?此诚今日大有为之机,不可苟安以玩岁月也。今乃驱委庸人,笼络小儒,以迁延大有为之岁月。臣不胜愤悱,是以忘其贱而献其愚。
(选自《钦定四库全书·龙川集卷一》,有删节)
[注]①偏方:这里指南宋管辖的江南地区。②海陵:指金废帝完颜亮,亦称海陵王。
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臣窃惟中国天地之正气也惟:想,认为 |
B.而精择一人之沈鸷有谋沈:通“沉”,沉着 |
C.听其废置听:使……听从 |
D.而又启陛下以北向复仇之志启:开导 |
下列选项中加点的虚词解释不当的一项是( )
A.郁遏而久不得骋(因而) | B.卒能以奔败之余(凭借) |
C.其后契丹以甲辰败于澶渊(从) | D.今乃驱委庸人(却、竟然) |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及秦桧倡邪议以沮之,忠臣义士斥死南方,而天下之气惰矣!
(2)又六十年,而神宗皇帝实以丁未岁即位,国家之事于是一变矣。
(3)此诚今日大有为之机,不可苟安以玩岁月也。
请简要概括最后两段中陈亮给宋孝宗的治国建议。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候问题。
上书言世务
严 安
臣闻邹子曰:“政教文质者,所以云救也。当时则用,过则舍之,有易则易之,故守一而不变者,未睹治之至也。”今天下人民用财侈靡,车马衣裘宫室皆竞修饰。调五声使有节族,杂五色使有文章,重五味方丈①于前,以观欲天下。彼民之情,见美则愿之,是教民以侈也。侈而无节,则不可赡,民离本而徽末矣。是以天下人民逐利无已,犯法者众。臣愿为民制度以防其淫,使贫富不相耀以和其心。
臣闻秦王蚕食天下,并吞战国,称号皇帝,一海内之政,坏诸侯之域。销其兵,铸以为钟虡②,示不复用。元元黎民得免于战国,逢明天子,人人自以为更生。乡使秦缓刑罚,簿赋敛,责仁义,贱权利,化于海内,则世世必安矣。秦不行是风,循其故俗,为知巧权利者进,笃厚忠正者退,法严令苛,谄谀者众,日闻其美,意广心逸。欲威海外,使蒙恬将兵以北攻强胡,辟地进境.戍于北河,飞刍挽粟以随其后,又使尉屠唯将楼船之士攻越,使监禄凿渠运粮,深入越地,旷日持久。当是时,秦祸北构于胡,南挂于越,宿兵于无用之地,进而不得退。行十余年,丁男被甲,丁女转输,苦不聊生,自经于道树,死者相望。及秦皇帝崩,天下大叛.豪士并起,不可胜载也。秦贵为天子,富有天下,灭世绝祀,穷兵之祸也。故周失之弱,秦失之强,不变之惠也。
今徇南夷,朝夜郎,降羌僰,深入匈奴,燔其龙城,议者美之。此人臣之利,非天下之长策也。今中国外累于远方之备,靡敝国家,非所以子民也。行无穷之欲,甘心快意,结怨于匈奴,非所以安边也。祸挐③而不解,兵休而复起,近者愁苦,远者惊取,非所以持久也。今天下锻甲摩剑,矫箭控弦,转输军粮,未见休时,此天下所共忧也。夫兵久而变起,事烦而虑生。上观齐晋所以亡。公室卑削,六卿大盛也。今郡守之权非特六卿之重也,地几千里非特闾巷之资也,甲兵器械非特棘矜之用也,以逢万世之变,则不可胜讳也。
(节选自《汉书·严宣传》,有删改)
【注】①方丈:指方丈之食,极言肴馔之丰盛。②虡:jù,占代悬挂钟或磐的架子两旁的柱子。③挐:rù,纷乱。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侈而无节,则不可赡 赡:充裕,足够。
B飞刍挽粟以随其后 挽:拉,牵引。
C.秦祸北构于胡,南挂于越 构:结,结怨。
D.今徇南夷,朝夜郎 徇:顺从。曲从。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是教民以侈也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
B.自经于道树,死者相望州司临门,急于星 火 |
C.夫兵久而变起,事烦而虑生余扃牖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
D.今郡守之权非特六卿之重也每览昔人兴感之由 |
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能体现严安深有远虑的一项是( )
①故守一而不变者,未睹治之至也
②侈而无节,则不可赡,民离本而徼末矣
③臣愿为民制度以防其淫,使贫富不相耀以和其心
④元元黎民得免于战国,逢明天子,人人自以为更生
⑤此人臣之利,非天下之长策也
⑥近者愁苦,远者惊骇,非所以持久也
A.①③④ | B.②⑤⑥ | C.②④⑥ | D.①③⑤ |
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严安开篇引用邹子的话阐明政令教化应当顺应时代发展,继而批评了当下奢侈无度的不良风气,表达了自己匡正时弊的政治抱负。 |
B.严安认为强大的秦国不知变通,穷兵黩武,在北方讨伐匈奴,在南方攻打百越,战争旷日持久,生灵涂炭,最终导致了秦王朝的灭亡。 |
C.严安认为朝廷频繁对外用兵,虽然得到赞誉,却只是满足了当政者的欲望,让臣子获得了名利,不会使边防安定,不会使国家长治久安。 |
D.严安认为汉朝的郡守位高势大,权倾一方,一旦天下发生变乱,就会出现无法控制的局面,因此提出削弱郡守权力的建议,以加强中央集权。 |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臣愿为民制度以防其淫,使贫富不相耀以和其心。
(2)乡使秦缓刑罚,簿赋敛,贵仁义,贱权利,化于海内,则世世必安矣。
(3)今中国外累于远方之备,靡敞国家,非所以子民也。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每个3分,共12分)
慈圣光献曹皇后,真定人,枢密使周武惠王彬之孙也。明道二年,郭后废,诏聘入宫。景祐元年九月,册为皇后。性慈俭,重稼穑,常于禁苑种谷、亲蚕。
庆历八年闰正月,帝将以望夕再张灯,后谏止。后三日,卫卒数人作乱,夜越屋叩寝殿。后方侍帝,闻变遽起。帝欲出,后闭閤拥持,趣呼都知王守中使引兵入。贼伤宫嫔殿下,声彻帝所,宦者以乳妪殴小女子绐奏,后叱之曰:“贼在近杀人,敢妄言耶!”后度贼必纵火,阴遣人挈水踵其后,果举炬焚帘,水随灭之。是夕,所遣宦侍,后皆亲剪其发,谕之曰:“明日行赏,用是为验。”故争尽死力,贼即擒灭。阁内妾与卒乱当诛,祈哀幸姬,姬言之帝,贷其死。后具衣冠见,请论如法,曰:“不如是,无以肃清禁掖。”帝命坐,后不可,立请,移数刻,卒诛之。
初,王安石当国,变乱旧章,后乘间语神宗,谓祖宗法度不宜轻改。熙宁宗祀前数日,帝至后所,后曰:“吾昔闻民间疾苦,必以告祖宗,因赦行之,今亦当尔。”帝曰:“今无他事。”后曰:“吾闻民间甚苦青苗、助役,宜罢之。安石诚有才学,然怨之者甚众,帝欲爱惜保全之,不若暂出之于外。”帝悚听,垂欲止,复为安石所持,遂不果。苏轼以诗得罪,下御史狱,人以为必死。后闻之,谓帝曰:“尝闻仁宗以制科得轼兄弟,喜曰: ‘吾为子孙得两宰相。’今闻轼以作诗系狱,得非仇人中伤之乎?捃(jùn,拾取)至于诗,其过微矣。吾疾势已笃,不可以冤滥致伤中和,宜熟察之。”帝涕泣,轼由此得免。
晚得水疾,侍医莫能治。元丰二年冬,疾甚,帝视疾寝门,衣不解带。旬日崩,年六十四。及崩,帝哀慕毁瘠,殆不胜丧。有司上谥,葬于永昭陵。
(节选自《宋史•慈圣光献曹皇后列传》,有删改)
对下列句子中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阴遣人挈水踵其后阴:暗地里 |
B.姬言之帝,贷其死贷:推卸 |
C.帝哀慕毁瘠,殆不胜丧殆:几乎 |
D.帝悚听,垂欲止垂:接近,将近 |
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常于禁苑种谷、亲蚕至激于义理者不然 |
B.复为安石所持,遂不果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
C.不若暂出之于外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
D.必以告祖宗,因赦行之相如因持璧却立 |
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曹皇后性格仁慈的一组是( )
① 常于禁苑种谷、亲蚕 ② 后皆亲剪其发,谕之曰:“明日行赏,用是为验。”
③ 吾闻民间甚苦青苗、助役,宜罢之 ④ 捃(jùn,拾取)至于诗,其过微矣
⑤ 谓祖宗法度不宜轻改 ⑥ 不可以冤滥致伤中和
A.①②⑤ | B.②③⑥ | C.③④⑥ | D.①④⑤ |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曹彬的孙女因为仁慈、节俭,重视并经常亲自参与劳动而在郭后被废后应诏入宫,后被册封为皇后。 |
B.在面对作乱的贼子时,曹皇后充分展示了自己的胆识和智慧,但在处理参与作乱的宫女时,也表现了她的阴险与毒辣。 |
C.王安石变法因触犯的皇后的利益而被阻挠,但因为王安石的坚持而使皇后的计谋未能得逞。 |
D.曹皇后在病中仍然关心苏轼一案,充分体现了她的仁慈。苏轼最终绝处逢生于自己的才识也有关系。 |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陛下小天下耶?南征北伐,今其时也。
(2)陛下念臣及此,所谓生死肉骨也。
(3)刑以惩罪,赏以酬功,古今之通道也。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
有乡人货梨于市,颇甘芳,价腾贵。有道士破巾絮衣,丐于车前。乡人咄之,亦不去;乡人怒,加以叱骂。道士曰:“一车数百颗,老衲止丐其一,于居士亦无大损,何怒为?”观者劝置劣者一枚令去,乡人执不肯。肆中佣保者,见喋聒不堪,遂出钱市一枚,付道士。道士拜谢,谓众曰:“出家人不解吝惜。我有佳梨,请出供客。”或曰:“既有之,何不自食?”曰:“吾特需此核作种。”于是掬梨大啖。且尽,把核于手,解肩上镵,坎地深数寸,纳之而覆以土。向市人索汤沃灌。好事者于临路店索得沸瀋,道士接浸坎处。万目攒视,见有勾萌出,渐大;俄成树,枝叶扶疏;倏而花,倏而实,硕大芳馥,累累满树。道人乃即树头摘赐观者,顷刻向尽。已,乃以镵伐树,丁丁良久,乃断;带叶荷肩头,从容徐步而去。
初,道士作法时,乡人亦杂众中,引领注目,竟忘其业。道士既去,始顾车中,则梨已空矣。方悟适所俵散,皆己物也。又细视车上一靶亡,是新凿断者。心大愤恨。急迹之,转过墙隅,则断靶弃垣下,始知所伐梨本,即是物也。道士不知所在。一市粲然。
异史氏曰:“乡人愦愦,憨状可掬,其见笑于市人,有以哉。每见乡中称素封者,良朋乞米则怫然,且计曰:‘是数日之资也。’或劝济一危难,饭一茕独,则又忿然计曰:‘此十人、五人之食也。’甚而父子兄弟,较尽锱铢。及至淫博迷心,则倾囊不吝;刀锯临颈,则赎命不遑。诸如此类,正不胜道,蠢尔乡人,又何足怪。”
(选自《聊斋志异·种梨》)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顷刻向尽向:接近,临近 | B.方悟适所俵散适:恰好 |
C.急迹之迹:寻其踪迹 | D.憨状可掬掬:用手捧取 |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其见笑于市人 且尽,把核于手 |
B.既有之,何不自食? 此十人五人之食也 |
C.纳之而覆以土从容徐步而去 |
D.乃以镵伐树道人乃即树头摘赐观者 |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观者劝置劣者一枚令去,乡人执不肯。
(2)乡人亦杂立众中,引领注目,竟忘其业。
这篇短文蕴含了哪些做人道理?请简要概括。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共6分,每小题2分)
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而宋荣子犹然笑之。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虽然,犹有未树也。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下列句子中“其”字的意义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
A.其翼若垂天之云 | B.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
C.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 | D.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 |
与例句句式特点不同的一项是( )
例句:彼且恶乎待哉
A.之二虫又何知 | B.而莫之夭阏者 | C.去以六月息者也 | D.奚以知其然也 |
对本段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善行能联合一乡之人,宋荣子嗤笑他们,而没有向他们学习,这是不对的。 |
B.世人都称赞宋荣子,他并不因此奋勉,这表明他成功后的懈怠。 |
C.宋荣子对世俗的荣誉并没有汲汲去追求,他超然脱俗,树立至德。 |
D.只有无所待的人才能达到至人境界。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
曹景宗,字子震,新野人也。父欣之,为宋将,位至征虏将军、徐州刺史。景宗幼善骑射,好畋猎。常与少年数十人泽中逐麞鹿,每众骑赴鹿,鹿马相乱,景宗于众中射之,人皆惧中马足,鹿应弦辄毙,以此为乐。未弱冠,欣之于新野遣出州,以匹马将数人,于中路卒逢蛮贼数百围之。景宗带百余箭,乃驰骑四射,每箭杀一蛮,蛮遂散走,因是以胆勇知名。颇爱史书,每读《穰苴》、《乐毅传》,辄放卷叹息曰:“丈夫当如是!”
建武四年,太尉陈显达督众军北围马圈,景宗从之,以甲士二千设伏,破魏援拓跋英四万人。及克马圈,显达论功,以景宗为后,景宗退无怨言。魏主率众大至,显达宵奔,景宗导入山道,故显达父子获全。
五年,魏拓跋英寇钟离,围徐州刺史昌义之。高祖诏景宗督众军援义之,豫州刺史韦睿亦预焉,而受景宗节度。先是,高祖诏景宗等逆装高舰,使与魏桥等,为火攻计。令景宗与睿各攻一桥,睿攻其南,景宗攻其北。六年三月,春水生,淮水暴长六七尺。睿遣所督将冯道根、李文钊、裴邃、韦寂等乘舰登岸,击魏洲上军尽殪。景宗因使众军皆鼓噪乱登诸城,呼声震天地。杨大眼于西岸烧营,英自东岸弃城走。诸垒相次土崩,悉弃其器甲,争投水死,淮水为之不流。景宗令军主马广,蹑大眼至濊水上,四十余里,伏尸相枕。义之出逐英至洛口,英以匹马入梁城。缘淮百余里,尸骸枕藉,生擒五万余人,收其军粮器械,积如山岳,牛马驴骡,不可胜计。景宗乃搜军所得生口万余人,马千匹,遣献捷。
景宗为人自恃尚胜,每作书,字有不解,不以问人,皆以意造焉。虽公卿无所推,惟韦睿年长,且州里胜流,特相敬重。同宴御筵,亦曲躬谦逊,高祖以此嘉之。高祖数宴见功臣,共道故旧,景宗醉后谬忘,或误称下官,高祖故纵之,以为笑乐。
注:高祖:梁武帝萧衍,庙号高祖。
下列划线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于中路卒逢蛮贼数百围之卒:最终 |
B.及克马圈,显达论功,以景宗为后克:攻占 |
C.先是,高祖诏景宗等逆装高舰,使与魏桥等逆:预先 |
D.景宗令军主马广,蹑大眼至濊水上蹑:追击 |
下列句子划线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令景宗与睿各攻一桥失其所与,不知 |
B.景宗导入山道,故显达父子获全时恐急,剑坚,故不可立拔 |
C.高祖以此嘉之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 |
D.因是以胆勇知名因击沛公于坐 |
下面五句话中全部表现曹景宗技能很多、才干卓异超群的一组是
①鹿马相乱,景宗于众中射之 ②每箭杀一蛮,蛮遂散走
③每读《穰苴》、《乐毅传》,辄放卷叹息曰:“丈夫当如是!” ④击魏洲上军尽殪。
⑤不以问人,皆以意造焉 ⑥以甲士二千设伏,破魏援拓跋英四万人。
A.①②⑤ | B.③④⑤ |
C.①④⑥ | D.①②⑥ |
下列对文意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景宗年少时不仅擅长骑马射箭,而且颇爱读书。有远大的志向,认为男子汉大丈夫就应该象穰苴、乐毅那样为国家建功立业。 |
B.在马圈之战中,景宗用两千奇兵击破北魏援军拓跋英的四万人马,战后论功却被陈显达排到了后面,景宗毫无怨言,仍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使显达父子得以保全性命。 |
C.在增援徐州刺史昌义之的战役中,景宗采用火攻烧毁魏军营垒。俘虏五万多人,收缴的军粮武器装备堆积如山,牛马驴骡不可胜数。 |
D.武帝经常设宴接见功臣,共叙故旧。景宗酒后胡言乱语,有时讲错下属官吏的名字。武帝故意任他讲下去,以此取笑娱乐。 |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景宗)每箭杀一蛮,蛮遂散走,因是以胆勇知名。
②景宗因使众军皆鼓噪乱登诸城,呼声震天地。
③虽公卿无所推揖,惟韦睿年长,且州里胜流,特相敬重。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一)铁笛道人自传
杨维祯
铁笛道人者,会稽人,祖关西出也,初号梅花道人。会稽有铁崖山,其高百丈,上有萼绿梅花数百植。层楼出梅花,积书数万卷,是道人所居也。
泰定间,以《春秋》经学擢进士第,仕赤城令,转钱清、海盐,皆不信其素志,辄弃官。将妻子游天目山,放于宛陵、毗陵间。害中、云间山水最清远,又自九龙山涉太湖,南沂大小雷泽,访缥缈七十二峰。东抵海,登小金山,脱乌巾,冠铁叶冠,服褐毛宽博,手持铁笛一枝,自称铁笛道人。
铁笛得洞庭湖中,冶人缑氏子尝掘地,得古莫邪,无所用,镕为铁叶,筒之,长一尺有九寸,窍其九,进于道人。道人吹之,窍皆应律,奇声绝人世。江上老渔狎道人,时时唱《清江》《欸乃》,道人为作《回波引》和之。乃自歌曰:“小江秋,大江秋,美人不来生远愁,吹笛海西流。”又歌曰:“东飞乌,西飞乌,美人手弄双明珠,几见乌生雏。”城中贵富人闻道人名,多栽酒道人所,幸闻笛。道人为一弄毕,便卧遣客,即客不去,卧吹笛自如也。尝对客云:“笛有《君山古弄》,海可养,蛟龙可呼,非钧天大人不发也。”
晚年,同年友有以遗才白于上,用玄纁①物色道人于五湖之上,道人终不起。道人性疏豁,与人交无疑二。虽病凶危坐,不披文则弄札翰,或理音乐。素不善弈、画,谓弈损闲心,画为人役,见即摒去。……其文有惊世者,有《三史统论》五千言,《太平纲目》二十策,《历代史钺》二百卷,诗有《琼台曲》《洞庭杂吟》五十卷。藏于铁崖山云。
(二)杨廉夫②维祯墓志铭
宋濂
天台多黠吏,凭陵气势,执官中短长。先以饵钩其欲,然后扼吭,使不得吐一语,世号为八雕。君廉其奸,中以法。民方称快,其党颇蚓结蛇蟠,不可解,君卒用是免官。久之,改钱清场盐司令。时盐赋病民,君为食不下咽,屡白其事江浙行中书,弗听;君乃顿首涕泣于庭,复不听;至欲投印去,讫获减引额三千。俄相继丁外内艰,……自是不调诠曹者十年。会有诏,修辽金宋三史,君作《正统辨》千言,大司徒欧阳文公玄读之,叹曰:“百年后,公论定于此矣。”将荐之,又有沮之者。
注:①玄纁:黑色赤色的币帛,是天子聘征所用的东西。②廉夫:杨维祯字廉夫。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皆不信其素志信:通“伸”,伸展 |
B.放于宛陵、毗陵间放:纵情 |
C.幸闻笛幸:侥幸 |
D.时盐赋病民病:损害 |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①以《春秋》经学擢进士第②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
B.①道人为作《回波引》和之 ②臣乃市井鼓刀屠者,而公子亲数存之 |
C.①先以饵钩其欲②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 |
D.①君乃顿首涕泣于庭②因击沛公于坐 |
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能表现杨维祯有才学的一组是
①以《春秋》经学擢进士第 ②东抵海,登小金山
③得古莫邪,无所用,镕为铁叶 ④用玄纁物色道人于五湖之上
⑤时盐赋病民,君为食不下咽 ⑥君作《正统辨》千言
A.①②⑤ | B.①④⑥ | C.②③⑥ | D.③④⑤ |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杨维祯把铁笛说成是古铁所铸,吹奏起来可引动蛟龙和神仙,给文章抹上一层传奇色彩。 |
B.杨维祯本抱有用世之志,却一直仕途失意,只得沉醉在怡然自得的悠闲生活之中。 |
C.杨维祯在任上尽职尽责,为民请愿,甚至不惜得罪权贵,因此他的仕途异常坎坷。 |
D.在自传中,杨维祯详叙自己的身世,突出自己旷达的个性和在学术上取得的巨大成就。 |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道人吹之,窍皆应律,奇声绝人世。
②道人为一弄毕,便卧遣客,即客不去,卧吹笛自如也。
③君廉其奸,中以法。民方称快,其党颇蚓结蛇蟠,不可解,君卒用是免官。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为兄轼下狱上书
苏辙
①臣闻困急而呼天,疾痛而呼父母者,人之至情也。臣虽草芥之微,而有危迫之恳,惟天地父母哀而怜之!
②臣早失怙恃,惟兄轼一人,相须为命。今者窃闻其得罪逮捕赴狱,举家惊号,忧在不测。臣窃思念,轼居家在官,无大过恶。惟是赋性愚直,好谈古今得失,前后上章论事,其言不一。陛下圣德广大,不加谴责。轼狂狷寡虑,窃恃天地包含之恩,不自抑畏。顷年,通判杭州及知密州日,每遇物托兴,作为歌诗,语或轻发。向者曾经臣寮缴进,陛下置而不问。轼感荷恩贷,自此深自悔咎,不敢复有所为。但其旧诗已自传播。臣诚哀轼愚于自信,不知文字轻易,迹涉不逊,虽改过自新,而已陷于刑辟,不可救止。
③轼之将就逮也,使谓臣曰:“轼早衰多病,必死于牢狱。死固分也,然所恨者,少抱有为之志,而遇不世出之主,虽龃龉于当年,终欲效尺寸于晚节。今遇此祸,虽欲改过自新,洗心以事明主,其道无由。况立朝最孤,左右亲近,必无为言者。惟兄弟之亲,试求哀于陛下而已。”臣窃哀其志,不胜手足之情,故为冒死一言。
④昔汉淳于公得罪,其女子缇萦,请没为官婢,以赎其父。汉文因之,遂罢肉刑。今臣蝼蚁之诚,虽万万不及缇萦,而陛下聪明仁圣,过于汉文远甚。臣欲乞纳在身官,以赎兄轼,非敢望末减其罪,但得免下狱死为幸。兄轼所犯,若显有文字,必不敢拒抗不承,以重得罪。若蒙陛下哀怜,赦其万死,使得出于牢狱,则死而复生,宜何以报!臣愿与兄轼洗心改过,粉骨报效。惟陛下所使,死而后已。
⑤臣不胜孤危迫切、无所告诉,归诚陛下;惟宽其狂妄,特许所乞,臣无任祈天请命激切陨越之至。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惟天地父母哀而怜之怜:同情 |
B.今者窃闻其得罪逮捕赴狱狱:监狱 |
C.轼感荷恩贷贷:宽恕 |
D.臣欲乞纳在身官纳:缴纳 |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
A.臣虽草芥之微,而有危迫之恳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 |
B.故为冒死一言斩木为兵,揭竿为旗 |
C.臣窃哀其志吾其还也 |
D.臣无任祈天请命激切陨越之至不知东方之既白 |
把第Ⅰ卷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臣闻困急而呼天,疾痛而呼父母者,人之至情也。
(2)死固分也,然所恨者,少抱有为之志,而遇不世出之主。
苏辙的书启,善于根据不同的对象,依据对方的身份和心理,灵活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巧妙地把自己的意图表达出来,使对方易于理解和接受,以达到上书的目的。试结合第Ⅰ卷文言文第②段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文中三个“□”是为考查而设),完成小题。
黄琬列传
黄琬,字子琰。东汉黄琼孙也。少失父。早而辩慧。祖父琼,初为魏郡太守,建和元年正月日食,京师不见而琼以状闻。太后诏问所食多少,琼思其对而未知所况。琬年七岁,在傍,曰:“□不言日食之余,如月之初?”琼大惊,即以其言应诏,而深奇爱之。后琼为司徒,琬以公孙拜童子郎,辞病不就,知名京师。时司空盛允有疾,琼遣琬候问,会江夏上蛮贼事副府,允发书视毕,微戏琬曰:“江夏大邦,□蛮多士少。”琬奉手对曰:“蛮夷猾夏,责在司空。”因拂衣辞去,允甚奇之。
稍迁五官中郎将。时陈蕃为光禄勋,深相敬待,数与议事。旧制,光禄举三署郎,以高功久次才德尤异者为茂才四行。时权富子弟多以人事得举,而贫约守志者以穷退见遗,京师为之谣曰:“欲得不能,光禄茂才。”于是琬、蕃同心,显用志士,平原刘醇、河东朱山、蜀郡殷参等并以才行蒙举。蕃、琬遂为权富郎所见中伤,事下御史中丞王畅、侍御史刁韪。韪、畅素重蕃、琬,不举其事,而左右复陷□朋党,畅坐左转议郎而免蕃官,琬、韪俱禁锢。
琬被废弃几二十年。至光和末,大尉杨赐上书荐琬有拨乱之才,由是征拜议郎,擢为青州刺史,迁侍中。中平初,出为右扶风,征拜将作大芹、少府、太仆。又为豫州牧。时寇贼陆梁州境雕残琬讨击平之威声大震政绩为天下表封关内侯。
及董卓秉政,以琬名臣,征为司徒,迁太仆,更封阳泉乡侯。卓议迁都长安,琬与司徒杨彪同谏不从。琬退而驳议之曰:“昔周公营洛邑以宁姬,光武卜东郡以隆汉,天之所启,神之所安。大业既定,岂宜妄有迁动,以亏四海之望?”时人惧卓暴怒,琬必及害,固谏之。琬对曰:“昔白公①作乱于楚,屈庐冒刃而前;崔杼②弑君于齐,晏婴不惧其盟。吾虽不德,诚慕古人之节。”琬竟坐免。卓犹敬其名德旧族,不敢害。后与杨彪同拜光禄大夫,及徙西都,转司隶校尉,与司徒王允同谋诛卓。及卓将李榷、郭汜攻破长安,遂收琬下狱死,时年五十二。
节选自《后汉书》
注释:
①白公,名胜,号白公,楚平王之孙,太子建之子。其父太子建因遭权臣陷害,死于郑国。公元前487年,白公胜从吴国召回楚国,封为巢邑大夫。公元前479年,白公胜发动叛乱,囚禁楚惠王,自立为楚王。兵败自缢。
②崔杼,又称崔子、崔武子,春秋时齐国大夫,后为齐国执政。前548年,因庄公与其妻棠姜私通,联合棠无咎杀庄公,立庄公弟杵臼(景公)为君,自己为右相。两年后,其子崔成等互相争权,家族发生内讧,左相庆封乘机攻灭崔氏,他上吊自杀,尸体为景公戮曝。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会江夏上蛮贼事副府会:正好,恰逢 |
B.而贫约守志者以穷退见遗遗:遗弃 |
C.以亏四海之望亏:亏失、亏损 |
D.琬必及害,固谏之。固:本来 |
填入下列句子“□”中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不言日食之余
②江夏大邦,□蛮多士少
③左右复陷□朋党
A.①何②而③以 | B.①乃②且③因 |
C.①何②且③以 | D.①乃 ②而③因 |
下列文句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时/寇贼陆梁/州境雕残/琬讨击平之/威声大震/政绩为天下/表封关内侯 |
B.时/寇贼陆梁/州境雕残/琬讨击/平之威声大震/政绩为天下表/封关内侯 |
C.时寇贼陆梁/州境雕残/琬讨击平之/威声大震/政绩为天下表/封关内侯 |
D.时寇贼陆梁/州境雕残琬讨击/平之威声大震/政绩为天下表/封关内侯 |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太后下诏询问太阳所食有多少时,在一旁的黄琬回答太后说,日食后太阳剩下的东西,就像新月一样。 |
B.针对权贵子弟大多因人情而被举荐为郎,贫困守节的人却被遗弃这一现象,黄琬和陈蕃同心协力,共同选举贤才。 |
C.黄琬遭到禁锢近二十年,直到灵帝光和末年,太尉杨赐举荐黄琬有治乱之才,朝廷才征召其为议郎,出任青州刺史,迁任侍中。 |
D.董卓商议迁都长安,黄琬力谏,当时人害怕董卓暴怒之下黄琬会遇害,黄琬却仰慕屈庐、晏婴气节,不惧其害。 |
根据具体要求分别完成下列各题。
(1)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①琬奉手对曰:“蛮夷猾夏,责在司空。”因拂衣辞去,允甚奇之。
②昔白公作乱于楚,屈庐冒刃而前;崔杼弑君于齐,晏婴不惧其盟。吾虽不德,诚慕古人之节。
(2)通过该文了解,黄琬是个怎样的人?(用自己的话回答)
阅读下面选段,完成后面的题目。
“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论语·学而》)
请概括儒家对待物欲的态度。
你如何看待儒家对待物欲的态度?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
朱云,字游,鲁人也,徙平陵。少时通轻侠,借客报仇。长八尺余,容貌甚壮,以勇力闻。年四十,乃变节,从博士白子友受《易》,又事前将军萧望之受《论语》,皆能传其业。好倜傥大节,当世以是高之。
是时,少府五鹿充宗贵幸,为《梁丘易》。自宣帝时善梁丘氏说,元帝好之,欲考其异同,令充宗与诸易家论。充宗乘贵辩口,诸儒莫能与抗,皆称疾不敢会。有荐云者,召入。摄衣登堂,抗首而请,音动左右。既论难,连拄五鹿君,故诸儒为之语曰:“五鹿岳岳,朱云折其角。”由是为博士,迁杜陵令。
至成帝时,丞相故安昌侯张禹以帝师位特进,甚尊重。云上书求见,公卿在前。云曰:“今朝廷大臣,上不能匡主,下亡以益民,皆尸位素餐。臣愿赐尚方斩马剑,断佞臣一人,以厉其余。”上问:“谁也?”对曰:“安昌侯张禹。”上大怒,曰:“小臣居下讪上,廷辱师傅,罪死不赦!”御史将云下。云攀殿槛,槛折。云呼曰:“臣得下从龙逢、比干游于地下,足矣!未知圣朝何如耳?”御史遂将云去。于是左将军辛庆忌免冠解印绶,叩头殿下,曰:“此臣素著狂直于世,使其言是,不可诛;其言非,固当容之。臣敢以死争。”庆忌叩头流血。上意解,然后得已。及后当治槛,上曰:“勿易!因而辑之,以旌直臣。”
云自是之后不复仕,常居鄠田,时出乘牛车从诸生,所过皆敬事焉。薛宣为丞相,云往见之。宣备宾主礼,因留云宿,从容谓云曰:“在田野亡事,且留我东阁,可以观四方奇士。”云曰:“小生乃欲相吏邪?”宣不敢复言。
云年七十余,终于家。病不呼医饮药。遗言以身服敛,棺周于身,土周于椁,为丈五坟,葬平陵东郭外。
(选自《汉书·杨胡朱梅云传》,有删节)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摄衣登堂,抗首而请摄:整理 |
B.断佞臣一人,以厉其余厉:勉励 |
C.因而辑之,以旌直臣旌:表扬 |
D.时出乘牛车从诸生从:跟随 |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年四十,乃变节小生乃欲相吏邪 |
B.令充宗与诸易家论诸儒莫能与抗 |
C.因而辑之,以旌直臣遗言以身服敛 |
D.故诸儒为之语曰薛宣为丞相 |
请用自己的话概括文中表现朱云“狂直”的事例。
将下列文言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此臣素著狂直于世,使其言是,不可诛;其言非,固当容之。
(2)比去,以手阖门,自语曰:“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
(3)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苦斋记
刘基
匡山在处①之龙泉县西南二百里,剑溪之水出焉。山四面峭壁拔起,岩崿皆苍石,岸外而臼中。其下唯白云,其上多北风。风从北来者,大率不能甘而善苦,故植物中之,其味皆苦,而物性之苦者亦乐生焉。
于是鲜支、黄蘖、苦楝、侧柏之木,黄连、苦杕、亭历、苦参、鉤夭之草,地黄、游冬、葴、芑之菜,槠、栎、草斗之实,楛竹之笋,莫不族布而罗生焉。野蜂巢其间,采花髓作蜜,味亦苦,山中方言谓之黄杜,初食颇苦难,久则弥觉其甘,能已积热,除烦渴之疾。其槚荼亦苦于常荼。其洩水皆啮石出,其源沸沸汩汩,瀄滵曲折,注入大谷。其中多斑文小鱼,状如吹沙,味苦而微辛,食之可以清酒。
山去人稍远,惟先生乐游,而从者多艰其昏晨之往来,故遂择其窊②而室焉。携童儿数人,启陨箨以蓺③粟菽,茹啖其草木之荑实。间则蹑屐登崖,倚修木而啸,或降而临清泠。樵歌出林,则拊石而和之,人莫知其乐也。
先生之言曰:“乐与苦,相为倚伏者也。人知乐之为乐,而不知苦之为乐,人知乐其乐,而不知苦生于乐,则乐与苦,相去能几何哉!今夫膏粱之子,燕坐于华堂之上,口不尝荼蓼之味,身不历农亩之劳,寝必重褥,食必珍美,出入必舆隶,是人之所谓乐也,一旦运穷福艾,颠沛生于不测,而不知醉醇饫肥之肠,不可以实疏粝,籍柔覆温之躯,不可以御蓬藋,虽欲效野夫贱隶,跼跳窜伏,偷性命于榛莽而不可得,庸非昔日之乐,为今日之苦也耶?故孟子曰:‘天之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赵子曰:‘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彼之苦,吾之乐,而彼之乐吾之苦也。吾闻井以甘竭,李以苦存,夫差以酣酒亡,而勾践以尝胆兴,无亦犹是也夫?” (有删改)
【注释】①处:指处州府,治所在浙江丽水县。②窊(wā):低洼地。③陨箨(tuò):落下的笋壳。蓺(yì):种植。
下列加点字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岸外而臼中岸:水边的陆地。 |
B.野蜂巢其间巢:巢穴 |
C.能已积热已:止,治,消 |
D.寝必重褥,食必珍美寝:卧室 |
下列四组句子中,加点的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故植物中之人知乐之为乐 |
B.剑溪之水出焉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
C.人知乐之为乐,而不知苦之为乐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
D.李以苦存乃欲以生劫之 |
下面是对这篇文章的具体分析理解,其中有误的一项是
A.文章记叙了苦斋主人的生活情况与乐趣、言读,从而说明了苦斋命名的由来及意义。 |
B.文章介绍了匡山的地理位置、环境气候,在这无所不“苦”的环境下,主人却乐在其中。 |
C.文章结尾议论意在明确:人们的“苦乐观”与孟子、赵子的大致相同,更深一层说明了命名“苦斋”的深意。 |
D.作者运用朴素的辩证法思想,化景为趣,化趣为理,启发人们正确看待艰苦的环境,直面坎坷的人生。 |
将下列三句文言文译成现代汉语。(12分,每小题4分)
(1)而从者多艰其昏晨之往来,故遂择其窊而室焉。
(2)间则蹑屐登崖,倚修木而啸,或降而临清泠。
(3)夫差以酣酒亡,而勾践以尝胆兴,无亦犹是也夫?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富郑公神道碑
(宋)苏 轼
公讳弼,字彦国,幼笃学,有大度。范仲淹见而识之,曰:“此王佐才也。”怀其文以示晏殊,殊即以女妻之。天圣八年,以茂材异等中第。
会郭后废,范仲淹争之,贬知睦州。公上言:“朝廷一举而获二过,纵不能复后,宜还仲淹,以来忠言。”
赵元昊反,公上疏陈八事,且上言:“元昊遣使求割地,邀金帛,而词甚倨,此必元昊腹心谋臣自请行者。宜出其不意,斩之都市。”议者以为有宰相气。擢知谏院。
元昊寇鄜延,中贵人黄德和引兵先走,刘平战死。而德和诬奏平降贼,诏以兵围守其家。公言:“平引兵来援,以奸臣不救,故败,竟骂贼不食而死,宜恤其家。德和中官,怙势诬人,冀以自免,宜竟其狱。”枢密院奏方用兵,狱不可遂。公言:“大臣附下罔上,狱不可不竟。”德和竟坐腰斩。
改知制诰,纠察在京刑狱。时有用伪牒为僧者,事觉,乃堂吏为之。开封按余人而不及吏。公白执政,请以吏付狱。执政指其坐曰:“公即居此,无为近名。”公正色不受其言,曰:“必得吏乃止。”
执政滋不悦,故荐公使契丹,欲因事罪之。欧阳修上书留公,不报。始受命,闻一女卒,再受命,闻一男生,皆不顾而行。得家书,不发而焚之,曰:“徒乱人意。”
庆历三年,晏殊为相,范仲淹为参知政事,杜衍为枢密使,韩琦与公副之,欧阳修为谏官,皆天下之望。鲁人石介作《庆历圣德诗》,历颂群臣,曰:“维仲淹、弼,一夔一契。”天下不以为过。
公恭俭好礼,与人言,虽幼贱必尽敬。然以单车入不测之虏廷,诘其君臣,折其口而服其心,无一语少屈,所谓大勇者乎!其为文章,辩而不华,质而不俚。平生所荐甚众,尤知名者十余人,世以为知人。
(选自苏轼《富郑公神道碑》,有删节)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而词甚倨倨:怠慢 |
B.开封按余人而不及吏按:审查 |
C.欧阳修上书留公,不报报:答复 |
D.韩琦与公副之副:辅佐 |
下列句子中,全都直接表现富弼是“王佐才”的一组是
①范仲淹曰:“此王佐才也。” ②赵元昊反,公上疏陈八事
③议者以为有宰相气 ④大臣附下罔上,狱不可不竟
⑤与人言,虽幼贱必尽敬 ⑥平生所荐甚众,尤知名者十余人
A.①③⑤ | B.①④⑤ | C.②④⑥ | D.②③⑥ |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富弼少时刻苦学习,志向远大,受到范仲淹的赏识。范仲淹怀揣他的文章向晏殊推荐,并且把女儿嫁给了富弼。 |
B.元昊反叛,派遣使者向宋要求割地和金帛,富弼指出当立斩其使者,体现了他政治上的远见卓识。 |
C.富弼因得罪执政,被推荐出使契丹,但他不计较个人得失,在契丹朝廷折服对方,表现出大勇气概。 |
D.庆历三年,群贤主持政事,深得天下人敬仰。石介写诗称颂范仲淹和富弼可比尧舜时贤能的大臣夔和契。 |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纵不能复后,宜还仲淹,以来忠言。
(2)怙势诬人,冀以自免,宜竟其狱。
(3)得家书,不发而焚之,曰:“徒乱人意。”
用斜线(/)给下面加横线部分的文言文断句。(斜线不得超过6处)
太史公曰:知死必勇非死者难也处死者难方蔺相如持璧睨柱及叱秦王左右势不过诛然士或怯懦而不敢发。相如一奋其气,威信敌国,退而让颇,名重泰山,其处智勇,可谓兼之矣!(《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