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生物试题 / 群落的主要类型
高中生物

当一条鲤鱼被钓鱼人诱骗上钩后,能迅速分泌一种化学物质遗留在钓钩中,使钓鱼人长时间钓不到鲤鱼。鲤鱼的这种习性是一种  (  )

A.种内斗争 B.种内互助
C.竞争 D.互利共生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种间关系,两物种均受益的是(  )

A.豆科植物与根瘤菌 B.水葫芦与浮萍
C.T2噬菌体与大肠杆菌 D.螳螂与黄雀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是描述生命现象的模型(部分),以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若A代表人体记忆B淋巴细胞,a为抗原刺激,则b、c 可分别代表B细胞和记忆细胞的形成
B.若A代表人体下丘脑,a为性激素,则b、c可分别代表促性腺激素和生长激素
C.若A代表棉铃虫种群,a为诱捕雄虫,则b、c可分别代表性别比例失调和种群密度降低
D.若A代表草原,a为过度放牧,则bc可分别代表土地荒漠化和生物多样性提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为某地东亚飞蝗种群数量变化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为有效防止蝗灾,应在a点之前及时控制种群密度
B.a~b段,该种群的增长率与种群密度之间呈正相关
C.利用性引诱剂诱杀雄虫改变性别比例可防止c点出现
D.控制种群数量在d~e水平,有利于维持该地区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关于生态学知识在生产中的应用,属于种群水平的是( )

A.利用玉米螟天敌赤眼蜂防治虫害
B.“稻—藕—鱼”立体种养,充分利用了稻田的有限空间
C.依据年龄组成预测草原老鼠种群数量变化
D.建立人工防护林时注意适当增加植物种类多样性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将两种仓谷害虫——拟谷盗和锯谷盗混合在一个容器中,于不同环境中培养,结果如下图,下列对实验结果的分析,错误的是

①在面粉中饲养          ②在捣碎的麦粒中饲养

A.①中锯谷盗的种群增长速度逐步降低
B.拟谷盗和锯谷盗在不同环境中的竞争能力不同
C.同一环境下两种群数量变化不同与物种的遗传因素有关
D.②中当拟谷盗的数量约170时,种群的年龄组成为稳定型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自花传粉植物种群中,亲代中AA基因型个体占30%,aa基因型个体占20%,则亲代A的基因频率和F1中AA的基因型频率分别是 (  )

A.55%和32.5%
B.55%和42.5%
C.45%和42.5%
D.45%和32.5%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自然环境良好的情况下,群落演替过程中不可能发生的是

A.群落中物种组成不断变化
B.开始时的物种数目上升,然后趋于稳定
C.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趋于简化
D.生态系统有机物不断增多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小组进行“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实验时,同样实验条件下分别在4个试管中进行培养(见下表),均获得了“S”型增长曲线。根据实验结果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试管号
I



培养液体积(mL)
10
5
10
5
起始酵母菌数(103个)
10
5
5
10

A.4个试管内的种群在初始阶段都经历了类似“J”型的增长
B.试管Ⅲ比试管Ⅰ内的种群先到达K值
C.试管Ⅲ内种群的K值与试管Ⅱ不同
D.试管Ⅳ内的种群数量先于试管Ⅱ开始下降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关于出生率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若某种群年初时的个体数为100,年末时为110,其中新生个体数为20,死亡个体数为10,则该种群的年出生率为10%
B.若比较三种年龄结构类型的种群,则稳定型的出生率最高
C.若通过调控环境条件,使某动物的性成熟推迟,则出生率会更高
D.若某动物的婚配制为一雌一雄,生殖期个体的雌雄比越接近1∶1,则出生率越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为某种群的数量变化曲线,K1为长期处于相对稳定状态时该种群的环境容纳量,b点时由于某种因素的改变使环境容纳量由K1变为K2。下列导致K1变为K2的原因中,最不可能的是(   )

A.该种群的天敌大量迁出
B.该种群迁入了大量同种个体
C.气候条件发生了改变
D.该种群生物的营养级降低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是某种兔迁入新环境后种群增长速率随时间的变化曲线。第3年时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该兔种群的密度,第一次捕获60只,全部标志后释放,一个月后进行第二次捕捉,在第二次捕获中,未标志的80只、标志的30只。估算该兔种群在这一环境中的K值是(  )

A.110只 B.220只 C.330只 D.440只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关于群落演替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在正常情况下,群落演替的最终结果是生物多样性升高
B.人类活动往往会是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
C.在草地遭受火灾后第二年春天重新形成草地,属于次生演替
D.在演替过程中,群落中优势种群的基因频率不会发生变化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中学迁入新建校园14年,校园中白头鹎(鸟纲鹎科动物)在14年间的种群增长速率如下表所示。据表分析可知(  )

A.这14年中,白头鹎的种群数量呈“s”型增长
B.第12年时,白头鹎种群的年龄结构为衰退型
C.该学校中,白头鹎的K值约为第14年时其种群数量的两倍
D.用样方法调查白头鹎的种群密度并计算出增长速率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表示某肉牛迁入新环境后,种群增长速率随时间的变化关系。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捕杀肉牛的最佳时期为第20年
B.在第10年时经调查该种群数量为200只,估算该种群在此环境中的环境容纳量约为400只
C.在10~20年时间内,该种群种内斗争越来越激烈
D.在10~20年时间内,该肉牛的种群数量仍呈上升趋势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生物群落的主要类型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