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李鸿章认为:“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英如觅制器之器,……中国文武制度,事事出于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
摘自《筹办夷务始末》卷25
材料二 康有为第五次上书光绪帝,提出应付时局的三策:“第一曰‘采法俄、日以定国是,愿皇上以俄国大彼得之心为心法,以日本明治之政为政法’;第二策曰‘大集群贤以政变!’;第三策曰‘听任疆臣各自变法’。”
摘自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戊戊变法》
材料三 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于闹中原,劝奉教,乃霸天,不敬神佛忘祖先。……兵法易,助学拳,要摈鬼子不困难。挑铁路,把线砍,旋再毁坏大轮船。大法国,心胆寒,英吉、俄罗势萧然。
摘自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义和团》
回答:
①材料一与材料二的主张有何共同之处?
②材料二与材料三的不同点是什么?材料2的主张有何进步性?
③材料二和材料三有何相同的背景和目的?为此他们采取的手段是否一样?为什么?
从1840年到1901年的60年的思想历程,从林则徐时代的蒙蒙朦朦胧胧感觉到要学习别人,到洪秀全时代碰到什么拿什么来学,到李鸿章时代明确学习西方的技术和器物,再到康有为时代觉醒为不仅学习别人的技术和器物,更要学习别人先进的制度,全面学习,才能真正摆脱殖民地的命运
回答:
(1)促成林则徐要学习别人“开眼看世界”的原因是什么?
(2)用史实说明洪秀全时代“碰到什么拿什么来学”
(3)举例说明李鸿章学习西方的技术和器物的成果
(4)胡适曾说:“使戊戌政变不致推翻,行二十年新政,或已致中国于富强矣。”这一观点是否正确?为什么?
(5)从林则徐经李鸿章再到康有为,说明近代先进中国人学习西方的探索呈现什么趋势?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李鸿章指责清朝的一些官僚说:“中国士大夫沉浸于章句小楷之积习,武夫悍卒又多粗蠢而不加细心,以致所用非所学。无事则嗤外国利器为奇技淫巧,以为不必学;有事则惊外国利器为变怪神奇,以为不能学。不知洋人视火器为身心性命之学者已数百年。”
──《筹办夷务始末》
材料二:同治十三年,李鸿章奏:“东南边疆万余里,各国通商传教,来往自如,麋集京师及各省腹地,阳托和好知名,阴怀吞噬之计,一国生事,诸国构煽,实为数千年来未有之变局。轮船电报之速,瞬息千里;军器机事之精,功力百倍,炮弹所到,无坚不摧,水陆关隘,不足限制,又为数千年来未有之强敌。”
──《李文忠公奏稿》
材料三:(日本)该国近年改变旧制,……其变衣冠,易正朔,每为识者所讥。然如改习西洋兵法,仿造铁路火车,添置电报,开煤矿,自铸洋钱,与国计民生不无利益。并多派学生赴西国学习器艺,多借洋债,与英人暗结党援。其势日张,其志不小。故敢称雄东土,藐视中国,有窥犯台湾之举。
──1874年12月10日李鸿章奏折
请回答:
(1) 据材料一、二概括李鸿章是怎样批驳旧官僚的?根据洋务派对待近代技术的态度评价李鸿章的观点。
(2) 材料三反映出李鸿章对日本变革持怎样的认识?
(3)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日不同的变革对近代中日两国产生的影响。
中国古代科技长期领先于世界,我国先进的技术成就和在天文、数学、化学、医学等方面的科学知识,向东传播到朝鲜和日本,向南传播到印度,通过丝绸之路,向西传播到波斯、阿拉伯,并且扩展到欧洲,历史上称其为“东学西渐”。后来中国逐渐落后于西方,开始出现“西学东渐”,鸦片战争后,这种现象更为明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东学西渐”与“西学东渐”的相同点。
(2)比较“东学西渐”与“西学东渐”的不同点。
(3)通过上述比较,你能得到哪些启示?
清末大学士徐桐的家隔壁便是英国使馆,同僚问他有何感受,他气愤地说:“望洋兴叹,以鬼为邻。”由此可知,面对西学东渐的浪潮,他的政治态度会是
A.异端邪说,徒坏人心 | B.振工商,立宪法,改良政治 |
C.自由为体,民主为用 | D.设议院,开国会,实行君主立宪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犹若泄泄视之,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兴思及此,能无股栗。夫财者亿兆养命之原,自当为亿兆惜之,果皆散在内地,何妨损上益下,藏富于民;无如(如若)漏向外洋,岂宜籍寇资盗,不亟为计!
——林则徐奏稿
材料二 此次本大臣自京面承圣谕,法在必行,日既带此关防,得以便宜行事,非寻常查办他务可比。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中止之理。
——林则徐《谕各国人呈缴烟土稿》
材料三 曾国藩是一个不自愿的开风气之先者。……曾国藩是一个识时务者,但又背负着几千年历史的沉积。……在洋务派中,他是第一个师法西洋新文化的人,又是真诚地留恋中国旧文化的人。
——《曾国藩简论》
材料四 张之洞在中法战争后冷静地总结经验教训时说:“自法人启衅以来,历考多处战事,非将帅之不力,兵勇之不多,亦非中国之力不能制外洋,所以不免受制于敌,实因水师无人,枪弹之不具。……兹虽款局以定,而痛定思痛宜作卧薪尝胆之思,及今不困,更将待何?”
——《张之洞对近代企业的贡献》
回答:
依据上述材料,结合时代特点,以爱国主义为主线,评析林则徐、曾国藩、张之洞的思想,并归纳他们思想的共同点。(限180—200)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