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治国主张中,体现“民本”思想的有( )
①“政在得民” ②“民贵君轻” ③“为政之要,惟在得人” ④“以人为镜,可知得失”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 | D.①④ |
在党的十七大上,胡锦涛总书记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在当代中国,教育公平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之一。孔子的下列观点中,最能体现这一思想的是
A.因材施教 | B.有教无类 |
C.温故知新 | D.当仁不让于师 |
“强调万物存在意义上的齐一性,而不排斥实在意义上的个别差异。”提出这一思想的先哲是
A.老子 | B.庄子 | C.孔子 | D.墨子 |
孟子曾批判某家学说:“是无父也,无父无君,是禽兽也。”司马迁也说它:“使天下法若此,则尊卑无别也。”他们批判的是
A.老子的“小国寡民”思想 | B.荀子的“性恶论”思想 |
C.法家的“刑不避大夫”思想 | D.墨家的“兼爱”思想 |
“仁眇天下,故天下莫不亲也;义眇天下,故天下莫不贵也;威眇天下,故天下莫敢敌也。以不敌之威,辅服人之道,故不战而胜,不攻而得,甲兵不劳而天下服,是知王道者也。”这段言论应出自于战国时期的
A.孟子 | B.孔子 | C.荀子 | D.韩非子 |
人类文明发展的终极目标就是要达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先秦思想家中能分别体现这两种和谐的是( )
A.庄子、韩非子 | B.庄子、孔子 |
C.老子、孔子 | D.孟子、荀子 |
提倡大丈夫气节,提出“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品格和“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精神的是( )
A.道家 | B.儒家 | C.法家 | D.兵家 |
战国时期有人提出:“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无先王之语,以吏为师。”这句话反映的是( )
A.儒家思想 | B.道家思想 |
C.墨家思想 | D.法家思想 |
从战国“百家争鸣”到西汉“独尊儒术”的转变体现了:
①中央集权的强化; ②思想控制的加强; ③大一统局面的形成; ④儒家以外各学派的消亡
A.②④ | B.①②④ | C.①③ | D.①②③ |
西方学者认为,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Axle Age),“人类意识”首次觉醒,理性思维所创造的精神文化决定着其后诸民族的文化走向。在当时的中国,最具典型意义的现象是
A.诸子并立、百家争鸣 | B.以法为教、焚书坑儒 |
C.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 D.崇儒尚佛,兼收并蓄 |
电视剧《传奇皇帝朱元璋》中有这样一个镜头:朱元璋对孟子异常仇视,命人将孟子的塑像拆掉,撤出圣人庙,并亲自将《孟子》一书删减大半。你认为被删减掉的部分最可能是
A.民贵君轻说 | B.人性本善说 |
C.先义后利说 | D.浩然之气说 |
下列对图中人物的介绍,不正确的是
A.他是春秋时期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
B.他要求恢复西周时的等级名分制度,其思想具有保守性 |
C.他主张“因材施教”,他兴办私学,只招收贵族子弟 |
D.他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允许学生坚持不同于老师的意见 |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