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家宝总理在答记者关于物价上涨的问题时说:“我一边看网,一边脑子里想起一段话,就是‘民之所忧,我之所思;民之所思,我之所行’”。温总理所引诗句体现了百家争鸣时期的下列哪一思想( )
A.尚贤,主张节俭的墨家思想 |
B.“无为而治”的道家思想 |
C.以改革促发展的法家思想 |
D.关注民生、注重和谐的儒家思 |
近年在汉堡发现了一部在1691年出版的《论语》英译本。该书译自法译本,法译本译自拉丁译本。书的前言中说“这位哲学家的道德是无限辉煌的”。对此信息理解最准确的是
A.当时中国政府重视对外传播文化 |
B.儒家的思想主张在欧洲曾得到普遍的推崇 |
C.译本出现在“西学东渐”的初期 |
D.《论语》曾在欧洲以多种语言流传 |
“今之事君者皆曰:‘我能为君辟土地,充府库。’”孟子的这段话在无意中揭示了当时
A.诸侯以土地作为主要财富 |
B.井田制已经土崩瓦解 |
C.平民也能凭借本领效力诸侯 |
D.诸侯国以扩充土地作为战争的主要目的 |
《荀子·儒效》中说:“《诗》言是其志也;《书》言是其事也;《礼》言是其行也;《乐》言是其和也;《春秋》言是其微也。”荀子论证的是
A.儒家各经的核心内 |
B.儒家经典的内容分工 |
C.儒家经典独特的教育功能 |
D.儒家经典内容的丰富和完备 |
在伦理观上孟子主张“性本善”,苏格拉底也认为“善是人的内在灵魂”。为了扩充人的善性,他们认为最重要的方式分别是
A.仁政和道德教育 | B.王道和民主政治 |
C.加强专制和自我节制 | D.实行人治和法制 |
在某中学历史探究课上,学生从“如何遏制学生上课说话现象”的角度表达他们对诸子百家思想的理解。甲生说:“这是品德问题,应该以德教化。”乙生说:“这是违纪行为,应该严格惩罚。”丙生说:“这是无意识的,要让学生自我觉悟。”他们描述所对应的思想是:
A.甲——儒,乙——法,丙——道 |
B.甲——儒,乙——道,丙——墨 |
C.甲——墨,乙——法,丙——道 |
D.甲——道,乙——墨,丙——儒 |
有学者将春秋战国时期的几种思想流派分别描述为:“全面归服自然的隐士派”、“专制君主的参谋集团”、“拥有无限同情心与向上心的文化人的学派”。据此分析,其中“全面归服自然的隐士派”的思想主张是
A.“仁”和“仁政” | B.“无为而治”,小国寡民 |
C.以法治国 | D.“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 |
“文王行仁义而王天下,偃王行仁义而丧其国,是仁义用于古而不用于今也。故曰:‘世异则事异’。”这段话反映了( )
A.孟子的“仁政”学说 | B.墨子的“兼爱”思想 |
C.韩非子的变法革新主张 | D.庄子的“齐物”观点 |
从孔子提出“仁”到孟子主张“仁政”,再到荀子强调“仁义”,儒家思想的早期发展始终贯穿的一条主线是( )
A.从强调个人的道德修养入手描绘设计一个礼乐文明的社会 |
B.统治者要“仁者,爱人”,被统治者要“克己,顺服” |
C.依靠礼仪法治的教化规范,把小人变成君子,凡人变成圣人 |
D.从强调“三纲五常”入手构建一个大一统的社会 |
下表列举出中国古代某思想流派的一些特征,据此推断该流派是( )
A.儒家 | B.墨家 | C.道家 | D.法家 |
学界曾普遍认为汉武帝独尊儒术后,法律经历了儒家化的过程。杨振红在《从出土秦汉律看中国古代的“礼”“法”观念及其法律体现》一文中指出,秦汉律所蕴含的家族主义和等级观念从其建立伊始就已经存在,而非法律儒家化的结果。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杨振红利用了可信度比较高的史料 |
B.一般认为等级观念等于儒家思想 |
C.“独尊儒术”是未曾发生过的事 |
D.中国法律并未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 |
《淮南子》解释了某学派代表人物对孔门儒者不满的原因:“以为其礼烦扰而不悦,厚葬靡财而贫民,久服伤生而害事,故背周道而用夏政。”该学派代表人物是( )
A.老子 | B.韩非子 | C.邹衍 | D.墨子 |
春秋战国时期,各种思想流派纷呈。有的学者将各种流派分别描述为“全面归服自然的隐士派”、 “拥有无限同情心和向上心的文化人的学派”“专制君主的参谋集团”。这其中不包括( )
A.儒家 | B.道家 | C.墨家 | D.法家 |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