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甲、乙两段文言,完成问题。
【甲】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范仲淹《岳阳楼记》)
【乙】
洞庭为沅湘等九水之委 ①,岳阳楼峙于江湖交会之间,朝朝暮暮,以穷其吞吐之幻态,此其所以奇也。楼之前为君山,如一雀尾香炉,排拆水面,林木历历可数。故楼之观,得水而壮,得山而妍也。
游之日,风日清和,湖平如熨,时有小舫往来,如蝇头细字,着白溪练上 ②.取酒共酌,意致闲淡。亭午风渐劲,湖水汩汩有声。千帆结阵而来,亦甚雄快。日暮,炮车云生,猛风大起,湖浪奔腾,雪山汹涌,震撼城郭。予时四望惨淡,投箸而起,愀然以悲 ③,泫然不能自已也 ④。
昔滕子京左迁此地,郁郁不得志,增城楼为岳阳楼。既成,宾僚请大合乐落之,子京曰:"直须凭栏大哭一番乃快!"然其束发登朝 ⑤,入为名臣,出为名帅,已稍稍展布其才;而又有范公为知己,不久报政最矣 ⑥,有何可哭?
(袁中道《游岳阳楼记》,有删改)
【注】:①委:水流所聚,汇集。②练:白色丝绢。③愀然:形容神色严肃或不愉快。④泫然:水滴下的样子,多指流泪。⑤束发:年纪轻。⑥政最:政绩考核第一等。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①至若春和 明: 。
②而 长烟一空: 。
③林木 可数: 。
④泫然不能 : 。
⑤左 此地: 。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两个句子的意思。
①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②时有小舫往来,如蝇头细字,着白溪练上。
(3)乙文作者为什么认为滕子京不该靠着岳阳楼栏杆大哭?请用自己的话回答。
(4)下列对甲、乙两文的理解和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 甲文描写的是洞庭湖的昼夜之美景,乙文第二段描写的是洞庭湖一日之中的不同景象。
B. 甲文中"把酒临风"与乙文中"取酒共酌"两句,都是古代文人借酒释怀的真实写照。
C. 乙文描写岳阳楼耸立于江湖交汇的地方,楼前正对着君山,楼的景观因水而雄壮,因山而美丽。
D. 乙文作者游岳阳楼时心情是因为时间的推移而变化的,上午"闲淡",中午"雄快",傍晚"愀然以悲"。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下列各题。
优孟者,故楚之乐人也,多辩,常以谈笑讽谏。楚庄王之时,有所爱马,衣以文绣,置之华屋之下,席以露床,啖以枣脯。马病肥死,使群臣丧之,欲以棺椁大夫礼葬之。左右争之,以为不可。王下令曰:"有敢以马谏者,罪至死。"优孟闻之,入殿门,仰天大哭。 王惊而问其故。优孟曰:"马者王之所爱也,以楚国堂堂之大,何求不得,而以大夫礼葬之,薄, 请以人君礼葬之。"王曰:"何如?"对曰:"臣请以雕玉为棺,文梓为椁,楩枫豫章为题凑,发甲卒为穿圹,老弱负土,齐赵陪位于前,韩魏翼卫其后,庙食太牢,奉以万户之邑。诸侯闻之,皆知大王贱人而贵马也。"王曰:"寡人之过一至此乎!为之奈何?"优孟曰:"请为大王六畜葬之。"于是王乃使以马属太官,无令天下久闻也。
节选自《史记•滑稽列传》
(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① 以文绣 ②齐赵陪位 前
(2)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王惊而问其故。 ②请以人君礼葬之。
(3)请概述优孟劝谏楚庄王放弃厚葬爱马的过程。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下列各题。
邹忌讽齐王纳谏(节选)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 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 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①臣之妻 臣 ②时时而 进
(2)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皆以美于徐公。
②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3)用常情常理衡量,文中齐王纳谏令下达之后的叙述,有夸大事实之处,请找出两处。(用原文回答)。
① ;②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选段,成下列各题。
【甲】
鱼,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避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避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乙】
范文正公仲淹悴,依睢阳 ②朱氏家,常与一术者游。会术者③病笃 ④,使人呼文正而告曰:"吾善炼水银为自金,吾儿幼,不足以付,今以付子。"即以其方与所成白金一斤封志,内文正怀中。文正方辞避,而术者气已绝。后十余年,文正为谏官,术者之子长,呼而告之曰:"尔父有神术,昔之死也,以汝尚幼,故俾 ⑥我收之,今汝成立,当以还汝?"出其方并白佥授之,封识宛然 ⑦。
(选自《东轩笔录》)
【注】①悴:困苦。②睢(suī)阳:古地名,今河南境内。③术者:术士。古代大多指有一定技能的人。④病笃:病重。⑤通"纳",放入。⑥俾(bì):使。⑦宛然:依然如故。
(1)解释加点词的意思。
①所 有甚于死者 ② 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③ 术者病笃 ④今汝
(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②即以其方与所成白金一斤封志,内文正怀中。
(3)试用【甲】文的主要观点,结合【乙】文内容,简要评价范仲淹。
小石潭记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①水尤清
②其岸势犬 差互
③悄怆
④不可 居
(2)"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一句,突出小石潭周围环境的 ,与下文" "相呼应。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语句。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译文:
(4)《小石潭记》是描绘山水美景,借景抒情的名篇,抒发了作者什么感情?
古诗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甲】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日: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选自《虽有嘉肴》)
【乙】初,权谓吕蒙日:“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日:“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就学。及鲁肃过寻,与蒙论议,大惊日:“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日:“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选自《孙权劝学》)
(1)请选出下列各项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
A.不知其旨也 旨:旨意
B.然后能自强也 强:勉励
C.蒙辞以军中多务 辞:言辞
D.但当涉猎 但:但是
(2)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A.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B.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C.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D.蒙乃/始就学
(3)对选文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实践出真知,经常学习才能发现自己知识的缺乏。
B.教育指导他人,把时间和精力花在别人身上,不利于自己的发展。
C.孙权希望吕蒙专心学习,成为一个学识渊博的人。
D.吕蒙经常与鲁肃交流,增长了许多才能。
(4)用现代汉语说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①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译:
②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译:
(5)请在选文中分别找出一个成语。
【甲】文: 【乙】文: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选段,完成下列各题。
【甲】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欤!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乙】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1)对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居/庙堂之高 B.然则何时而/乐耶
C.树林/阴翳 D.人知/从太守游而乐
(2)下列加点词意义不同的一项是
A. 进亦忧,退亦忧 |
否,非若 也。(《唐且不辱使命》) |
B.不 物喜,不以己悲 |
河曲智叟亡 应(《愚公移山》) |
C.太守 而宾客从也 |
一屠晚 ,担中肉尽,止有剩骨(《狼》) |
D.游人 而禽鸟乐也 |
乃记之而 (《小石潭记》) |
(3)将下面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①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
②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表达方式来看,选文【甲】以议论为主;选文【乙】先叙后议,叙议结合。
B.从句式来看,选文【甲】骈句与散句结合,自由交错,朗朗上口;选文【乙】大量使用"也"字,一气呵成,如珍珠串联。
C.范仲淹写《岳阳楼记》与欧阳修写《醉翁亭记》时,均被贬官在外,但是两人都做到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因此,他们是古仁人的代表。
D.范仲淹的"先忧后乐"与欧阳修的"与民同乐"都具有民本思想,但是"先忧后乐"没有"与民同乐"那样博大的心襟与强烈的责任感。
阅读《出师表》,完成各题。
出师表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①先帝不以臣卑鄙
②以光先帝遗德
③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④悉以咨之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①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②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3)古之贤者善于以史为鉴,察治国家兴衰之理。作者深情地回顾先帝“叹息痛恨”的情形有什么意图?
(4)陆游在《感状》中说“凛然出师表,一字不可删。”足可见此文传唱千古的原因在于作者凛然正气中所蕴含的耿耿忠心。细读此文,指出作者“忠陛下”之“忠”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答出三点即可)
(5)作者“报先帝而忠陛下”的挚诚,缘于先帝的三顾之恩、托孤之重,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用毕生心血履行着自己神圣的职责。请结合原文中你感受最深的一点谈谈,在重视责任意识的今天,他的这种精神将会对你产生怎样的影响?
景公之时,雨雪三日而不霁。公被狐白之裘,坐堂侧陛。晏子入见,立有间。公曰:"怪哉!雨雪三日而天不寒。"晏子对曰:"天不寒乎?"公笑。晏子曰:"婴闻古之贤君,饱而知人之饥,温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劳。今君不知也。"公曰:"善。寡人闻命矣。"乃令出裘发粟以与饥寒者。
注释:雨(yù)雪:下雪。雨,落,降,用如动词。陛:宫殿的台阶。闻命:听到辞命。闻,听;命,辞命。
(1)①下列各组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雨雪三日而不霁 |
水落而石出者 |
B.婴闻古之贤君 |
辍耕之垄上 |
C.公被狐白之裘 |
同舍生皆被绮绣 |
D.乃令出裘发粟以与饥寒者 |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
②文中空缺的横线上应填入的三个字,依次是
A.饥 寒 劳
B.劳 寒 饥
C.寒 饥 劳
D.劳 饥 寒
(2)阅读短文后,你认为景公是个怎样的人?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1)解释加点词语在选文中的含义。
(2)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3)从选文看,面对秦王的“天子之怒”,唐雎的“士之怒”是怎样体现的?
【甲】
①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②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③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④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节选自诸葛亮《出师表》)
【乙】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杜甫《蜀相》)
(1)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先帝不以臣卑鄙:下流无耻 |
B.由是感激:因此 |
C.夙夜忧叹:早 |
D.躬耕于南阳:亲自 |
(2)下列句子中的“以”与例句中的“以”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先帝不以臣卑鄙
A.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
B.以告先帝之灵 |
C.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
D.咨臣以当世之事 |
(3)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A.至于/斟酌损益 |
B.陛下/亦宜自谋 |
C.锦官城/外柏森森 |
D.两朝开济/老臣心 |
(4)对诗文内容和情感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甲文中先帝临崩前将国家大事托付于诸葛亮的原因之一是他做事谨慎。
B.甲文第①②段,作者回顾了三顾茅庐、临危委重任、临崩寄大事三件事。
C.乙诗颔联描写祠内的美景,体现了作者愉快的心情。
D.乙诗颈联高度赞扬诸葛亮的丰功伟绩和鞠躬尽瘁的精神。
(5)对诗文写作手法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甲文第①段寓情于议。
B.甲文第②段寓情于叙。
C.乙诗首联运用设问的手法,点明了丞相祠堂的所在地。
D.乙诗的尾联抒情,寄寓了诗人忧国伤乱怀才不遇的感慨。
(6)将文中划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②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7)乙诗中有一联可看出甲文中诸葛亮“兴复汉室”的理想并未实现,请找出来。
曹刿论战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1)下列句子中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肉食者/谋之 |
B.惟长/堤一痕 |
C.是/非木柿 |
D.夫/大国难测也 |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大之狱(案件) |
B.卒逢暴雨(通“猝”突然) |
C.公将鼓之(代词、那件事 |
D.可以一战(介词,凭借) |
(3)下列对选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选文三个自然段,分别写了战前、战中、战后三个阶段的有关情况,其中略写战前鲁国的政治准备。
B.“忠之属也,可以现一战”这话告诉我们:在曹刿看来,忠诚尽责的人,才可以获得民心,获得民心,是取得战胜齐军的政治保证。
C.从写法上说,选文第一段主要记述了庄公和曹刿的对话,叙述议论都有,曹刿的“战则请从”起了结束上段,开启下文的作用。
D.选文第三段中,通过庄公问曹刿“不可”“可矣”的道理和曹刿的“盈竭之论”“大小之论”“真假之论”,揭示了曹刿的战略思想和军事见解。
(4)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文言文语句的大意
①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译文:
②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译文:
(5)请你说说选文中哪些内容体现了“肉食者鄙,未能远谋”?曹刿的远谋表现在哪些地方。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回答下列各题。
【甲】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日:“未可。”齐人三鼓。刿日:“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日:“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日:“可矣。”遂逐齐师。既克,公问其故。对日:“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节选自《曹刿论战》)
【乙】
故三军可夺气,将军可夺心。是故朝气锐昼①气惰暮②气归。故善 ③,以静待哗,此治心者也。以近待远,以逸待劳,以饱待饥,此治力者也④⑤之阵,此治变者也。
(节选自《孙予•军争篇》)
【注释】①昼:白天,一说指经过一段时间后。②暮:到了战斗快结束时。③以治待乱:以我军的严整有序对待敌军的混乱无序。④正正:严整。⑤堂堂:壮大的样子。
(1)请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
是 故 朝 气 锐 昼 气 惰 暮 气 归
(2)解释加点词语的意思。
①既克,公问其故 |
既 |
|
②彼竭我盈 |
盈 |
|
③故善用兵者 |
善 |
|
④将军可夺心 |
心 |
|
(3)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划线句子的意思。
①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以近待远,以逸待劳,以饱待饥,此治力者也。
(4)乙文的中心句是什么?(请用原文回答)两文在阐述用兵方面相同的观点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
文言文阅读
【甲】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乙】
上①谓侍臣曰:“治国如治病,病 虽愈,尤宜将护,傥②遽自放纵,病复作,则不可救矣。今中国幸安,四夷俱 服,诚自古所希,然朕日慎一日,唯惧不终,故欲数闻卿辈谏争也。”魏征曰:“内外治安,臣不以为喜,唯喜陛下居安思危耳。”
上谓侍臣曰:治《如治病,病导愈,犹宝将护。俛|遽自放纵,病复作,
【注】①上:指唐太宗。②傥:倘若。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①管夷吾举于士
②困于心衡于虑
③病虽愈
④四夷俱服
(2)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①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译文:
②故欲数闻卿辈谏争也。
译文:
(3)甲文开头连用六个排比的作用是什么?乙文开头运用比喻的作有又是什么?
(4)结合甲文的观点,说说魏征、“唯喜陛下居安思危”的原因。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河中石兽
纪昀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竞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秩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柿,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 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湖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
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①山门圮于河
②湮于沙上
③如是再啮
(2)指出下面句子中“之”所指代的内容。
①一老河兵闻之
②当求之于上流
(3)用“/”给下列句子划分节奏。(只画一处)
众服为确论。
(4)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白话文。
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
译文:
(5)联系原文,用自己的话说说“但知其一,不知其二”中“其一”“其二”的具体内容。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