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候。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②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第①段中有一个著名的历史典故,这个典故的主要人物是 。
解释下面句子中划线的词。
(1)先帝不以臣卑鄙 (2)恐托付不效 (3)以伤先帝之明
下面句子中划线的“之”与“败军之际”的“之”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咨臣以当世之事 | B.吾欲之南海 |
C.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 D.永之人争奔走焉 |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
(2)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你从这两段文字中可以看出诸葛亮是一位怎样的贤臣?
《与顾章书》(吴均)
仆(1)去月谢病,还觅薜萝(2)。梅溪之西,有石门山者,森壁争霞(3),孤峰限(4)日,幽岫(5)含云,深溪蓄翠,蝉鸣鹤唳,水响猿啼,英英相杂,绵绵成韵。既素重(6)幽居,遂葺(7)宇其上,幸富菊花,偏饶竹实(8)。山谷所资(9),于斯(10)已办,仁智之乐,岂徒语哉!(11)
注释:(1)作者谦称。(2)〔还觅薜萝〕意思是正准备隐居。(3)〔森壁争霞〕阴森陡峭的峭壁与天上的云霞争高。(4)(限)遮断。(5)〔幽岫〕幽深的山穴。(6)〔重〕这里是向往的意思。(7)〔葺〕修建。(8)又名竹米,隐士所食之物。(9)〔资〕出产。(10)这里。(11)〔仁智之乐,岂徒语哉!〕意思是佳山秀水为仁人智士所喜爱,非虚妄之语。
文中作者描写了石门山怎样的美景?(用文中语句回答)
作者选择石门山为归隐之所的真正原因是什么?用自己的话进行概括。
你对作者的归隐之举持何态度?请简述观点及理由。
亮答曰:“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上,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
(1)自董卓已来 ( ) (2)名微而众寡 ( )
(3)挟天子而令诸侯( ) (4)利尽南海 ( )
下面划线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此殆天所以资将军
B则名微而众寡/国险而民附
翻译下面文言语句。
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
问题探究:诸葛亮认为“霸业可成,汉室可兴”应该采取哪些策略?(结合文意用自己的话概括)
请用原文的语句填写以下空白(4个)
①诸葛亮认为与曹操“不可与争锋”的原因是“ ”。
②诸葛亮认为刘备在内政和外交方面应遵循的方针是“ ”。
诸葛亮在对前景的分析中,反复强调什么的重要性?试从文中找出相应词语作答。
你还知道有关诸葛亮的其它故事吗?请列举一两例来。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尉果笞广。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胜佐之,并杀两尉。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借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袒右,称大楚。为坛而盟,祭以尉首。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 攻大泽乡,收而攻蕲。蕲下,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攻铚、酂、苦、柘、谯,皆下之。行收兵。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攻陈,陈守令皆不在,独守丞与战谯门中。弗胜,守丞死,乃入据陈。数日,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三老、豪杰皆曰:“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复立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陈涉乃立为王,号为张楚。// 当此时,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
用“‖”将这段文字划分为三层并归纳层意。
这段文字记叙的重点人物是谁?选出说法正确的一项,将字母填入括号中。
A. 陈胜 B. 吴广 C. 戍卒
戍卒多愿听吴广的差遣,原因是什么?
吴广是如何“怒众”的?
文中照应“宜多应者”的句子是哪一句?
文中画线句子的作用是什么?选出理解正确的一项,将字母填入括号中。
A.指出王侯将相所占的地位。 |
B.指出王侯将相是天生的,该世代相传。 |
C.指出戍卒不怕王侯将相,决定夺取他们的领导地位。 |
D.道出了千古志士之胸臆。 |
阅读下列文字,回答文后问题。
魏武尝过曹娥碑下,杨修于碑背见题作“黄绢幼妇,外孙彘臼”八字。魏武谓修曰:“解不?”答曰:“解。”魏武曰:“卿未可言,待我思之。”行三十里,魏武乃曰:“吾已得。”令修记所知。修曰:“黄绢,色丝也,于字为‘绝’;幼妇,少女也,于字为‘妙’;外孙,女子也,于字为‘好’;彘臼,受辛也,于字为‘辞’。所谓‘绝妙好辞’也。魏武亦记之,与修同,乃叹曰:“我才不及卿,乃觉三十里。”
这是《世说新语》中关于杨修的一则故事,文中表现了杨修的什么特点?
文中表现了“魏武”什么品格?
根据你的认识,谈谈应如何对待人才。
阅读下列文字,回答文后问题。
操屯兵日久,欲要进兵,又被马超拒守;欲收兵回,又恐被蜀兵耻笑:心中犹豫不决。适庖官进鸡汤。操见碗中有鸡肋,因而有感于怀。正沉吟间,夏侯惇入帐,禀请夜间口号。操随口曰:“鸡肋!鸡肋!”惇传令众官,都称“鸡肋”。
行军主簿杨修,见传“鸡肋”二字,便教随行军士,各收拾行装,准备归程。有人报知夏侯惇。惇大惊,遂请杨修至帐中问曰:“公何收拾行装?”修曰:“以今夜号令,便知魏王不日将退兵归也。鸡肋者,食之无肉,弃之有味。今进不能胜,退恐人笑,在此无益,不如早归:来日魏王必班师矣。故先收拾行装,免得临行慌乱。”夏侯惇曰:“公真知魏王肺腑也!”遂亦收拾行装。于是寨中诸将,无不准备归计。
当夜曹操心乱,不能稳睡,遂手提钢斧,绕寨私行。只见夏侯惇寨内军士,各准备行装。操大惊,急回帐召惇问其故。惇曰:“主簿杨德祖先知大王欲归之意。”操唤杨修问之,修以鸡肋之意对。操大怒曰:“汝怎敢造言,乱我军心!”喝刀斧手推出斩之,将首级号令于辕门外。
原来杨修为人恃才放旷,数犯曹操之忌。操尝造花园一所;造成,操往观之,不置褒贬,只取笔于门上书一“活”字而去。人皆不晓其意。修曰:‘门’内添‘活’字,乃‘阔’字也。丞相嫌园门阔耳。”于是再筑墙围。改造停当,又请操观之。操大喜,问曰:“谁知吾意?”左右曰:“杨修也。”操虽称美,心甚忌之。
又一日,塞北送酥一盒至。操自写“一合酥”三字于盒上,置之案头。修入见之,竟取匙与众分食讫。操问其故。修答曰:“盒上明书‘一人一口酥’,岂敢违丞相之命乎?”操虽喜笑,而心恶之。
操恐人暗中谋害己身,常分付左右:“吾梦中好杀人;凡吾睡着,汝等切勿近前。”一日昼寝帐中,落被于地。一近侍慌取复盖。操跃起拔剑斩之,复上床睡。半晌而起,佯惊问:“何人杀吾近侍?”众以实对。操痛哭,命厚葬之。人皆以为操果梦中杀人。惟修知其意,临葬时指而叹曰:“丞相非在梦中,君乃在梦中耳!”操闻而愈恶之。
操第三子曹植,爱修之才,常邀修谈论,终夜不息。操与众商议,欲立植为世子。曹丕知之,密请朝歌长吴质入内府商议;因恐有人知觉,乃用大簏藏吴质于中,只说是绢匹在内,载入府中。修知其事,径来告操。操令人于丕府门伺察之。丕慌告吴质。质曰:“无忧也。明日用大簏装绢,再入以惑之。”丕如其言,以大簏载绢入。使者搜看簏中,果绢也,回报曹操。操因疑修谮害曹丕,愈恶之。
操欲试曹丕、曹植之才干。一日,令各出邺城门;却密使人分付门吏,令勿放出。曹丕先至,门吏阻之,丕只得退回。植闻之,问于修。修曰:“君奉王命而出,如有阻当者,竟斩之可也。”植然其言。及至门,门吏阻住。植叱曰:“吾奉王命,谁敢阻当!”立斩之。于是曹操以植为能。后有人告操曰:“此乃杨修之所教也。”操大怒,因此亦不喜植。
修又尝为曹植作答教十余条。但操有问,植即依条答之。操每以军国之事问植,植对答如流。操心中甚疑。后曹丕暗买植左右,偷答教来告操。操见了大怒曰:“匹夫安敢欺我耶!”此时已有杀修之心。今乃借惑乱军心之罪杀之。修死年三十四岁。
曹操既杀杨修,佯怒夏侯惇,亦欲斩之。众官告免。操乃叱退夏侯惇,下令来日进兵。
次日,兵出斜谷界口,前面一军相迎,为首大将乃魏延也。操招魏延归降,延大骂。操令庞德出战。二将正斗间,操寨内火起。人报马超劫了中后二寨。操拔剑在手曰:“诸将退后者斩!”众将努力向前。魏延诈败而走,操方麾军回战马超,自立马于高阜处,看两军争战。忽一彪军撞至前面,大叫:“魏延在此!”拈弓搭箭,射中曹操,操翻身落马。延弃弓绰刀,骤马上山坡来杀曹操。斜刺里闪出一将,大叫:“休伤吾主!”视之,乃庞德也。德奋力向前,战退魏延,保操前行。
马超已退。操带伤归寨:原来被魏延射中人中,折却门牙两个,急令医士调治。方忆杨修之言,随将修尸收回厚葬,就令班师。
请你用简练概括的语言总结一下本文一共写了哪几件事?
根据你的理解,谈谈你对杨修和曹操两个主要人物性格的认识。
你认为本文中曹操的形象和你在历史上学的曹操一致吗?你是如何理解的?
从课文中反映的作者认识来看,杨修之死的原因是什么?
你认为本文在写法上有哪些方面是值得你去学习的?
阅读文言文《唐雎不辱使命》,完成文后题目。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解释下面句子中划线词的意思。
(1)虽千里不敢易( )(2)请广于君 ( )
(3)长跪而谢之曰( )(4)寡人谕矣( )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文言句子。
①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唐雎维护领土立场坚定其“不易地”的理由是: 。文段中唐雎与秦王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秦王以“天子之怒”威胁,唐雎以“布衣之怒”来应对;秦王说:“伏尸百万,血流千里”,唐雎则言:“ ”矛盾冲突富有戏剧效果。
列举我国历史上两个“不辱使命”的外交人才,分别用一句话概括他们的主要事迹。
(1)
(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
桑怿①传(节选)
欧阳修
桑怿,开封雍丘人。举进士,再不中,去游汝颍间,得龙城废田数顷,退而力耕。岁凶,汝旁诸县多盗。怿白令:“愿往来里中察奸民。”因召里中少年,戒曰:“盗不可为也!吾在此,不汝容也!”少年皆诺。里老父子死未敛,盗夜脱其衣。里老父怯,无他子,不敢告县,裸其尸,不能葬。怿闻而悲之,然疑少年王生者。夜入其家,探其箧,不使之知觉。明日遇之,问曰:“尔诺我不为盗矣,今又盗里父子尸者,非尔邪?”少年色动,即推仆地缚之。授郏城尉。(怿)又闻襄城②有盗十许人,独提一剑以往,杀数人,缚其余。汝旁县为之无盗,京西转运使③奏其事。怿虽举进士,而不甚知书,然其所为皆合道理,多此类。孤居雍丘,遭大水,有粟二廪④,将以舟载之。见民走避溺者,遂弃其粟,以舟载民。见民荒岁,聚其里人⑤饲之。粟尽乃止。怿善剑及铁简⑥,力过数人而有谋略。
【注释】①桑怿(yì):人名。②襄城:地名。下文的“汝旁县”“郏城”“雍丘”均指地名。③京西转运使:官职名。下文的“尉”也是官职名。④廪:粮仓。⑤里人:同乡人。⑥铁简:狭长的铁片。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即推仆地缚之(绑,捆绑) | B.见民走避溺者(跑,逃跑) |
C.怿善剑及铁简(善于,擅长) | D.聚其里人饲之(喂养) |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意思相同的两项是
A.盗不可为也皆次当行,为屯长 |
B.不使之知觉辍耕之垄上 |
C.将以舟载之祭以尉首 |
D.粟尽乃止当之者乃公子扶苏 |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①而不甚知书,然其所为皆合道理,多此类。
②力过数人而有谋略。
结合选文,请你对桑怿这个人物作简要评价。
阅读下文,完成题目。
秋水(《庄子》)
秋水时至,① 。泾流之大,两涘渚涯之间,不辩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 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② ,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补充上文空白处2分① ②
本文节选自《庄子·秋水》,庄子(约前369-前286年),名 ,是战国时期的哲学家,道家代表人物,后人把他与老子并称“老庄”。
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意思。
(1)泾流之大,两涘渚涯之间,不辩牛马。 辩:
(2)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 面目:
(3)东面而视,不见水端 端:
(4)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 少:
下面所列各句中划线的“见”字与“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一句中“见”字意思完全不同的一项是 ( )
A.儿童相见不相识 | B.于是入朝见威王 |
C.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 | D.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1)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2)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写出从文中脱化出来的两个成语:___________、_
从庄子“道”的观点看,事物无大小、是非之分,一切都是相对的,但作为寓言故事,我们可以从中受到怎样的启示?
文言文阅读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蚊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字。
(1)项为之强 ( ) (2)徐喷以烟( )
(3)盖一癞虾蟆( ) (4)鞭数十,驱之别院。( )
翻译下列句子。
(1)故时有物外之趣。
(2)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作者叙写了哪些“物外之趣”?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一位哲人说:“童年的趣,是梦中的真。”请结合本文说说,看似平凡的事物在
沈复眼里变得趣味盎然。从文章看来,怎样才能常常收获“物外之趣”?
阅读《陈涉世家》选段,完成小题。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解释下列划线的词语。
(1)乃丹书帛曰 ( ) (2) 会天大雨,道不通。( )
(3)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 (4)大楚兴,陈胜王。 ( )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2)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结合全文,试分析这次起义的直接原因与根本原因。(用原文中的语句回答)
陈胜能够从一个佣耕之人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第一次农民起义的领袖,他具备有哪些才能?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解释下列划线词语的意义。
①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 ② 率妻子( )邑人来此绝境
③ 见渔人,乃( ) ④ 未果,寻( )病终
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②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谁叹惋?为什么叹惋?
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回答小题。(共17分)
【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韩愈《马说》)
【乙】臣有二马,故常奇之。日啖刍豆数斗,饮泉一斛,然非精洁则宁饿死不受。介①而驰,其初若不甚疾,比行百余里,始振鬣(liè)长鸣,奋迅示骏,自午至酉,犹可二百里。褫②鞍甲而不息、不汗,若无事然。此其为马,受大而不苟取,力裕而不求逞。致远之材也。 (节选自岳飞《论马》)
注:①介:披上战甲。②鬣(liè):颈上的长毛. ③褫(chǐ):解除。
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
(1)只辱于奴隶人之手( ) (2)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
(3)其真不知马也( ) (4)故常奇之( )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2)然非精洁则宁饿死不受
用“/”标出下面句子朗读的语意停顿,只标一处。
安 求 其 能 千 里 也
美往往存在于平凡的事物当中,有时我们为了刻意的追求完美,往往忽略了身边的美,使其遭受不应有的遭遇,使我们为之遗憾痛心,这种遭遇与《马说》中千里马的遭遇相似,相应的句子是: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这两段文字表面谈马,实际都是在议论如何对待人才的。这两段文字表达了怎样的人才观?
“伯乐”和“千里马”在推动社会发展方面谁更重要?请畅谈你的看法。试举历史或现实生活中的例子证明自己的观点。
11孟母戒子
孟子少时,诵,其母方织。孟子辍然①中止,乃复进。其母知其言宣②也,呼而问之:“何为中止?”对曰:“有所失,复得。”其母引刀裂③其织以此戒之自是之后孟子不复言宣矣。
[注释] ①辍(chuò)然:突然终止的样子。②言宣(xuān):遗忘。 ③裂:割断。
解释划线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文中划线句子没有标点符号,请在需要加标点的地方用“|”标出来。
其母引刀裂其织以此戒之自是之后孟子不复言宣矣。
结合文段,说说孟母是一个怎样的人?
你认为孟母对孟子的成才有什么影响?
阅读《岳阳楼记》文段,回答小题。
①若夫霪雨霏霏,……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②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③嗟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
A.尝求古仁人之心\尝与人佣耕 | B.或异二者之为\不足为外人道也 |
C.不以物喜\何以哉 | D.吾谁与归\云归而岩穴暝 |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本文以作“记”为名,借题发挥,表达了作者的 旷达胸襟和 的政治抱负。
作者用哪些话概括说明了“迁客骚人”的“悲”与“喜”?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