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探究甲和乙两种物质熔化规律时,小琴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请根据表中的实验数据解答下列问题:
时间/min |
0 |
2 |
4 |
6 |
8 |
10 |
12 |
14 |
16 |
18 |
20 |
甲的温度/℃ |
70 |
72 |
74 |
76 |
78 |
78 |
78 |
78 |
81 |
84 |
87 |
乙的温度/℃ |
70 |
71 |
73 |
74 |
76 |
77 |
79 |
82 |
84 |
86 |
89 |
(1)在甲和乙这两种物质中,属于晶体的是______(填“甲”或“乙”),理由是 。
(2)该晶体的熔点为__________℃,它在本实验的熔化过程历时 min。
(3)该晶体在76℃时,它处于______________态(选填“固”、“液”或“固液共存”)。
(4)固体在熔化过程中需要_________热量(选填“放出”或“吸收”)。
在探究“固体熔化过程的规律”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组装如图甲的实验装置,操作时将实验研究的固体放入大试管中,并用“水浴法”加热.用“水浴法”并配备搅拌棒的目的是 .有同学提出,不用“水浴”法加热,直接用酒精灯加热.你认为这一方法 (选填“可行”或“不可行”),原因是 .
(2)小强小组实验时发现固体熔化时间短,不便于观察熔化时的实验现象和记录实验数据,在不改变原来实验装置的情况下,请你告诉他延长固体熔化时间的方法(2种):
① ;
② .
(3)晓彤小组根据实验数据作出冰加热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丙所示.分析图乙和丙图象可得到两种固体的相同点: ;
不同点: .
(4)小雪小组在实验过程,把一整块冰放入试管中,把温度计放入试管中,再把试管插入90℃的热水中加热,同组的小南同学认为小雪的操作过程有问题,请指出操作过程中存在的2个问题是:
① .
② .
下表为妮妮在探究某种物质的熔化规律时记录的实验数据.请根据表中实验数据解答下列问题.
时间/min |
0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温度/℃ |
﹣4 |
﹣3 |
﹣2 |
﹣1 |
0 |
0 |
0 |
0 |
0 |
1 |
2 |
3 |
4 |
(1)该物质的熔点是 ℃.
(2)该物质是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3)温度为2℃时,该物质处于 .(选填"固"或"液").
小明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石蜡和冰熔化时的规律,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探究的是 的熔化规律,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 (会/不会)出现粘稠状,该实验中的热源是 。
(2)将装有另一种物质的试管放入水中加热,而不是用酒精灯直接对试管加热,这样做不但能使试管受热均匀,而且物质的温度上升速度较 (选填“快”或“慢”),便于及时记录各个时刻的温度.
(3)除图中所示实验器材外,还需要的实验器材有火柴和 (测量工具)。
(4)实验结束后,根据所记录的数据绘得“冰”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丙),分析图象可知冰熔化所用时间为 秒。
周末,小明在家里帮妈妈烧菜时,发现妈妈从市场上买来的大豆油味道不太对,小明怀疑可能是地沟油.于是,他找来小宇同学,想和他一起用物理方法来鉴别该大豆油是否是地沟油.经过一番讨论,小宇提出的方案A:可以用测定这种油的沸点来鉴别;小明提出的方案B:可以用测定这种油的凝固点来鉴别.恰好,小明家中有一支温度计(量程:―10℃~100℃),他们又一起上网查找到了相关资料见右表,然后他们一起利用家中的其他器材进行探究.
(1)若让你来鉴别,选择的是方案_________(A/B).你否定另一个方案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
(2)请你利用上述温度计和家中的其他器材,设计一个简单实验,来鉴别大豆油是否是地沟油,简述你的实验设计方案.
简要做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何判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物质 |
沸点 |
凝固点 |
大豆油 |
230 |
―18℃ |
地沟油 |
200 |
―6~8℃ |
某固态物质加热后成了液态,随后停止加热,并记录温度与时间的变化关系如下表,请你分析实验数据并回答:
时间/min |
0 |
2 |
4 |
6 |
8 |
10 |
12 |
14 |
16 |
18 |
20 |
22 |
24 |
温度/℃ |
98 |
91 |
85 |
82 |
79 |
79 |
79 |
79 |
75 |
71 |
67 |
64 |
61 |
(1)该物质 晶体(选填“是”或“不是”),其理由是 .
(2)在第10min该物质的状态是 (选填“固态”、“液态”、“固液共存态”).
(3)在8min﹣14min是 热过程(选填“吸”或“放”),内能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如图所示是-10℃的冰块在受热熔化的过程中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图像.分析图像可知:冰块熔化过程持续__________min,此过程温度__________(选填“升高”、“不变”或“降低”).
用稳定的热源(即单位时间内放出的热量相等)给一种物质均匀加热,且加热过程中,物质的质量不变,得到它的熔化图象如图所示。则:
(1)这种物质是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它熔化过程用了 min。
(2)该物质第5min末的内能 第6min末的内能(选填“小于”、“等于”或“大于”)。
(3)该物质在固态时的比热容与液态时的比热容之比是 。
小明利用如图甲所示装置探究冰的熔化特点,他每隔相同时间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并观察物质的状态.
(1)应选用颗粒 (选填“较大”或“较小”)的冰块做实验.
(2)图乙是他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的“温度一时间”图像.由图像可知:冰属于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这样判断的依据是 .
(3)图乙中第3min时,物质处于 态.
(4)图乙中,物体在A点时冰的温度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在B点时冰的温度.
如图所示,为锡熔化或凝固的图象,根据图象可知
(1)锡的熔点是 ℃.
(2)BC段表示的是 过程,这段过程中 保持不变,但必须从外界 .EF段表示的是 ,锡必须向外
(3)锡熔化过程经过 分钟,在3﹣6分钟的时间内锡所处的状态为 ,9﹣12分钟内锡处于 过程.
小名同学对冰加热,冰化成水直至沸腾,他利用获得的数据绘制了如图所示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由图象可知:
(1)冰的熔化过程 段,水沸腾过程的特点是 。
(2)水升温比冰 (选填“快”或“慢”),这是因为 。
2014年北京第一场大雪,给人民群众的生活、生产带来一些困难.小亮看到抢险队员在冰雪覆盖的道路上洒大量的盐,他产生了这样的疑问:含盐的冰熔化时跟纯净的冰熔化特点有何不同?含盐浓度不同的冰,熔化特点有无区别?为此,他进行了下列探究过程:
[设计实验]
他用同样多的适量纯水、淡盐水、浓盐水制得纯冰、淡盐冰、浓盐冰,然后将这些冰弄碎放入试管中,在碎冰中插入温度计,记下此时温度计的示数.每隔0.5分钟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同时观察试管中冰块状态的变化.在选择冰块吸热方式时他遇到了一个难题,现有如图所示的三种方法,请你为他选择一种最佳的方法.你选择的方法是 (选填“A”、“B”或“C”).(当时的室温大约是15℃),这样选择的理由是 、 .
[测量数据] 在相同条件下测量三者的温度变化,得到三条温度变化曲线(纯冰对应曲线①、淡盐冰对应曲线②、浓盐冰对应曲线③) 。
[分析数据]根据曲线图可知:利用不同浓度的盐水制成的冰熔点不同,其中浓盐冰的熔点是______℃。
[得出结论]根据分析可以得到:在冰雪覆盖的道路上洒盐,可以 (选填“提高”或“降低”)冰的熔点,并且含盐浓度越高的冰,能在更 (选填“高”或“低”)的温度下熔化。
[拓展思维]如果将一个装有冰水混合物的试管放入正在熔化的盐冰水混合物中(如图所示),试管中的冰水混合物中的冰会___________。(选填“变多”、“变少”或“不变”)
按要求填空:
(1)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应选择较 (选填“厚”或“薄”)的玻璃板做实验。如图甲,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并移动玻璃板后的蜡烛B,使它与蜡烛A在玻璃板里的像完全重合,实验时人应该在蜡烛 (选填“A”或“B”)侧观察。
(2)如图乙是某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根据图象可以判断该物质是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该物质在第6min时处于 (选填“固”“液”或“固液共存“)态。
用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烧杯内的某种物质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实验过程中,电热棒的功率保持恒定。
(1)根据实验数据描绘出加热过程中烧杯内物质的温度随时间变化图象如图乙所示,该物质的熔点是 ℃,这种物质的固体属于__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2)t2时刻该物质处于 态。(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
(3)比较t2与t3时刻的内能, 时刻杯内物质的内能较大。
(4)已知0~t1与t5~t6的加热时间相等,由图乙可知两段时间内,物质的温度升高不同,由此可得出:这种物质固态时的比热容比液态时的比热容 。
(5)通过对图象的分析,冰熔化时的特点是: 。
(6)如果将冰块换成石蜡碎块做同样的实验,石蜡熔化过程中所得到的温度—时间图象是否与冰的相同? 。
在探究甲和乙两种物质熔化规律时,小琴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请根据表格中的实验数据解答下列问题:
(1)在甲和乙这两种物质中,属于晶体的是 (填“甲”或“乙”)
(2)该晶体的熔点为 ℃,熔化用了 分钟。
(3)该晶体在76℃时,它处于 态(选填“固”、“液”或固液共存)
(4)固体在熔化过程中需要 热量(选填“放出”或“吸收”)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