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如图所示的实验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下列操作会使测定结果偏大的是( )
A. | 装置漏气 |
B. | 药匙中放入的红磷量不足 |
C. | 点燃红磷伸入瓶中时,没有立即塞紧瓶塞 |
D. | 红磷燃烧结束后,没等装置冷却就打开弹簧夹 |
(10宜昌13).不需加任何试剂就能鉴别出来的一组物质是
A.氯化钠、硝酸铵、氯化铁三种固体 |
B.氢气、甲烷、一氧化碳三种气体 |
C.氯化铵、氢氧化钾、硝酸钠三种溶液 |
D.酒精、汽油、蒸馏水三种液体 |
小明同学往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研究中和反应时,忘记了滴加酸碱指示剂。为了确认滴加的盐酸是否已经过量,从烧杯中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用某种试剂进行检
验。下表是小明同学设计的实验方案,其中不正确的是
实验方案 |
使用的试剂 |
判断的方法 |
A |
铁粉 |
如果有气泡产生,表明盐酸已经过量 |
B |
pH试纸 |
如果pH<7,表明盐酸已经过量 |
C |
硝酸银溶液 |
如果有白色沉淀产生,表明盐酸已经过量 |
D |
紫色石蕊试剂 |
如果溶液变成红色,表明盐酸已经过量 |
(10贵港14)某同学对下列4个实验都设计了两种方案,其中两种方案都合理的是 ( )
选项 |
A |
B |
C |
D |
实验 目的 |
除去CuSO4溶液中少量的H2SO4 |
除去NaOH溶液中少量的Na2CO3 |
鉴别O2和CO2气体 |
除去CO中少量的CO2 |
方案1 |
加入足量的Fe粉,过滤 |
滴入适量的石灰水,过滤 |
用带火星的木条 |
点燃 |
方案2 |
加入足量的CuO,过滤 |
滴入适量的CaCl2溶液,过滤 |
用紫色石蕊溶液 |
通入足量的NaOH溶液 |
【10桂林15】下列实验能达到目的的是
A.①分离溶液中的FeCl2和CuCl2
B.②检验蜡烛燃烧生成的水
C.③检验CO32- 的存在
D.④用水吸收CO
某些金属工艺品的外观有银白色的金属光泽,同学们认为它可能和铁一样,有磁性。在讨论时,有的同学提出“我们可以拿磁铁来吸引一下”。“拿磁铁来吸引一下”这“言论,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A.假设 | B.设计实验 | C.观察 | D.得出结论 |
汪涵同学观察了硫酸铜晶体的实验后,进行如下的归纳描述,其中不符合事实的是
A.硫酸铜晶体能溶于水,水溶液呈蓝色 |
B.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会产生蓝色絮状沉淀 |
C.加热硫酸铜晶体时,颜色会从蓝色变为白色 |
D.在硫酸铜粉末中逐滴加入水,颜色仍为白色 . |
一角硬币的外观有银白色的金属光泽,同学们认为它可能是由铁制成的。在讨论时,有同学提出“我们可以先拿磁铁来吸一下”。就“拿磁铁来吸一下”这一过程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A.假设 | B.实验 | C.观察 | D.做出结论 |
如右图所示,将胶头滴管内的液体滴入试管中与固体充分接触。可以使U型管内的水面左高右低的液、固组合是()
A. | 双氧水和二氧化锰 |
B. | 水和硝酸铵 |
C. | 水和氢氧化钠 |
D. | 水和生石灰 |
下列实验现象描述错误的是( )
A.电解水时正极产生的氧气比负极产生的氢气多。 |
B.白磷自燃产生大量的白烟 |
C.铝丝伸入硫酸铜溶液中铝丝表面有红色物质生成 |
D.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产生黑色固体。 |
某些金属工艺品的外观有银白色的金属光泽,同学们认为它可能和铁一样,有磁性。在讨论时,有同学提出 “我们可以先拿磁铁来吸一下”。就“拿磁铁来吸一下”这一过程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A.假设 | B.实验 | C.观察 | D.做出结论 |
某些金属工艺品的外观有银白色的金属光泽,同学们认为它可能和铁一样,有磁性。在讨论时,有同学提出“我们可以先拿磁铁来吸一下”。就“拿磁铁来吸一下”这一过程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A.假设 | B.实验 | C.观察 | D.做出结论 |
根据反应事实可以推出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下列推理中不合理的是
选项 |
化学反应事实 |
影响因素 |
A. |
蜡烛在纯氧中燃烧的火焰比在空气中燃烧的火焰更明亮 |
反应物浓度 |
B. |
煤粉比煤块燃烧的更加剧烈、更加充分 |
反应物种类 |
C. |
碳在常温下不与氧气反应,点燃时能与氧气反应 |
反应温度 |
D. |
双氧水在通常情况下难分解,加入二氧化锰后迅速分解 |
催化剂 |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