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乙、丙三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
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20℃时,溶解度:甲>乙>丙 |
B.50℃时,在100g水中放入33.3g乙,充分搅拌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33.3% |
C.若要从甲溶液(含有少量乙)中提取甲,最好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 |
D.50℃时甲、乙、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甲>乙>丙 |
如图表示M、N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有关图示信息的描述正确的是
A.30℃时M的溶解度小于N的溶解度 |
B.M、N都属于微溶物质 |
C.P点表示t℃时M、N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
D.阴影部分属于两种物质的不饱和区域 |
右图为硝酸钾和氯化钠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随温度变化的曲线,
、
分别是50℃时硝酸钾和氯化钠质量分数随温度变化曲线上的点。分析曲线得到的以下结论中,正确的是
A. | 50℃时, 、 之间任一点表示的溶液一定是硝酸钾和氯化钠的饱和溶液 |
B. | 50℃时,其他条件不变,升温至60℃, 点向右平移,硝酸钾的溶解度增大 |
C. | 50℃时,其他条件不变,降温至40℃, 点向右平移,氯化钠的溶解度减小 |
D. | 50℃时,向两饱和溶液添加溶质, 点不动,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溶解度增大 |
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时,向100克水中加入20克甲,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是饱和溶液 |
B. | 甲饱和溶液从 ℃降温至 ℃,溶液的质量不变 |
C. | 乙饱和溶液温度降低,有晶体析出,是化学变化 |
D. | 当甲中含有少量乙时,可用降低甲饱和溶液温度的方法提纯甲 |
下图是甲、乙两种固体(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
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的溶解度小于乙的溶解度 |
B.t1℃时,50 g水中最多溶解15 g甲 |
C.t2℃时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变为不饱和溶液 |
D.将t1℃时甲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 |
探究物质的溶解性,不需要考虑的因素是
A.溶质的种类 | B.溶剂的质量 | C.溶剂的温度 | D.溶剂的种类 |
如图为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t2℃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
B.温度大于t2℃时,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溶解度的大小关系是甲>乙>丙 |
C.当甲中混入少量乙时,可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得到较纯净的甲 |
D.t2℃时甲、丙两物质的饱和液降温到t1℃时,两者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的分数一定相等 |
右图为甲、乙两种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t2℃时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 |
B.甲中含有少量的乙,可以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甲 |
C.t1℃时,甲、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都是30% |
D.t2℃时,将等质量的甲、乙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t1℃,所得甲溶液质量比乙溶液质量小 |
下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t2℃时,甲、乙两种物质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 |
B.t3℃时,将甲、乙的饱和溶液都蒸发掉10g水,析出甲的晶体质量比析出乙的晶体质量大 |
C.t1℃时,把甲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溶剂质量不一定变 |
D.若甲中混有少量乙,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 |
下列关于海水晒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结晶池中氯化钠质量分数大于海水中氯化钠质量分数 |
B.由于水分蒸发,蒸发池中氯化钠质量分数逐渐增大到一定数值 |
C.母液是NaCl的饱和溶液,也是所含杂质MgCl2、CaCl2的饱和溶液 |
D.气温高、湿度低、风力大、雨量少、阳光充足有利于海水“晒盐” |
图甲为蔗糖的溶解度曲线。现将剩有蔗糖固体的饱和溶液降温,则烧杯底部的蔗糖固体质量将( )
A.变大 | B.不变 |
C.变小 | D.先变小后变大 |
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0℃时,甲溶液中溶质质量一定小于乙溶液 |
B.20℃时,可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30%的乙溶液 |
C.20℃时,100 g水中加入20 g甲可得到饱和溶液 |
D.50℃时,100 g水中加入20 g乙并降温至20℃, |
溶液由不饱和变饱和
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溶液一定是无色液体 |
B. | 溶液一定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
C. | 将 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变大 |
D. | 20 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31.6g,说明该温度下100g硝酸钾溶液中含有硝酸钾31.6g |
比较食盐和蔗糖在水中的溶解性,必须控制的条件是
A.温度相同 | B.水的质量相等 |
C.食盐和蔗糖质量相等 | D.食盐和蔗糖颗粒大小相同 |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