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依据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的是 。
(2)20℃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的关系是 (用>、<或=表示)。
(3)50℃时,A物质饱和溶液中,溶质、溶剂、溶液的质量之比为 。
(4)将A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是 (填两种方法)。
(5)50℃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各100g,分别降温到20℃时,所得溶液质量的关系是 (用>、<或=表示).
(6)配置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B物质溶液,以下操作中会导致所配置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低的是 。(填序号)
①将量筒中的水倒入烧杯时,有水溅出
②称量时砝码端忘垫质量相同的纸片
③用量筒量取水时,仰视读数
④装瓶时,有少量溶液洒出
某同学在四个烧杯中分别做氯化铵(NH4Cl)溶解实验。依据表格中的数据回答
问题。
烧杯序号 |
温度/℃ |
水的质量/g |
氯化铵质量/g |
溶液质量/g |
① |
20 |
100 |
20 |
a |
② |
20 |
100 |
40 |
137.2 |
③ |
40 |
100 |
40 |
140 |
④ |
60 |
100 |
50 |
150 |
(1)a为 。
(2)20℃时,氯化铵的溶解度是 g,
(3)将烧杯①所得溶液稀释成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的溶液,需要加水 g。
(4)上述烧杯中的溶液不能确定是否达到饱和状态的是 (填烧杯序号)。
(5)若使烧杯②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可继续 (填字母序号)。
A加水;B加入少量氯化铵;C恒温蒸发部分溶剂;D升温到40℃;E.加入100g60℃时氯化铵的饱和溶液,再恢复至20℃
如图是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1)P点的意义是 .
(2)将接近饱和的A物质的水溶液,变成饱和溶液的方法有 (答出一种即可).
(3)t2℃时,将30g A物质放入50g水中,充分搅拌,所得溶液的质量是 g.
如图所示是氢氧化钠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1)t℃时氢氧化钠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 .
(2)室温为20℃时,某同学向100g20℃的水中加入150g氢氧化钠,发现氢氧化钠全部溶解,过一段时间后又有部分氢氧化钠晶体析出,请你解释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在一定温度下,向100g水中一次加入一定质量的KCl固体,充分溶解,加入KCl的质量与得到相应溶液质量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1)该温度下KCl的溶解度是 g.
(2)上述过程中属于不饱和溶液的是 (填字母).
(3)D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 .
KNO3和KCl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如下表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温度/℃ |
0 |
10 |
20 |
30 |
40 |
50 |
60 |
70 |
|
溶解度/g |
KNO3 |
13.3 |
20.9 |
31.6 |
45.8 |
63.9 |
85.5 |
110 |
138 |
KCl |
27.6 |
31.0 |
34.6 |
37 |
40.0 |
42.6 |
45.5 |
48.3 |
(1)依据上表数据,已经绘出KNO3和KCl的溶解度曲线如图,图中能表示KNO3溶解度曲线的是 .(填“m”或“n”)
(2)10℃时,将5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KCl溶液配制为质量分数为5%的溶液,加水质量为 g.
(3)根据溶解度曲线可以知道,若从m的饱和溶液中析出晶体,应该采用 结晶的方法.
如图是 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请回答:
(1)从该图中你能获得的一条信息是 ;
(2)要使接近饱和的C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方法是 (只填一种);
(3)在t2℃时,B物质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C物质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选填“大于”、“小于”或“相等”)
如图为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根据图回答:
(1)t1℃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2)t2℃时,将30g乙物质放入50g水中,充分搅拌,所得溶液的质量是 g。
(3)当甲物质中混有少量乙物质时,提纯甲的方法是 。
(4)若要将a点的甲溶液转化为b点的甲溶液,采用的方法有 或 。
(5)若将t2℃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1℃时,则三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6)t2℃时,将含有100克水的甲和乙的饱和溶液,分别加入m克甲和m克乙,升温至t3℃,甲完全溶解,乙仍有剩余,则m的质量范围是 。
20℃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分别加入到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1,加热到50℃时现象如图2,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3,请结合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一定为饱和溶液的是 。
(2)图2中甲、乙两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为 。
(3)根据图3可知:当M中混有少量N时,可用 方法提纯M,P点表示的含义是 。
如图是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图回答:
(1)P点表示的意义是 .
(2)把t2℃时等质量A、B各自的饱和溶液或降低到t1℃,析出晶体较多的是 .
(3)t2℃时,将100g A物质投入到100g水中,充分溶解后得到A物质的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将该溶液温度降低到t1℃,所得溶液的质量是 g.
(4)若如图溶解度曲线分别是硝酸钾和氯化钙的溶解度曲线,则B为 .
(5)通常情况下,在实验室用固体B配置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B溶液,需用到的仪器有托盘天平(带砝码盒),烧杯和 (填下列仪器的序号)
A酒精灯;B药匙;C玻璃棒;D漏斗;E铁架台;F量筒;G胶头滴管.
下列数据是硝酸钾固体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温度/℃ |
0 |
20 |
40 |
60 |
80 |
溶解度/g |
13.3 |
31.6 |
63.9 |
110 |
169 |
(1)20℃时,向50g水中加入30g硝酸钾,充分溶解后得到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2)观察上述表格,可以总结出的规律是 .
(3)如图所示,小烧杯中盛放的是饱和硝酸钾溶液.若将适量的下列物质分别小心地加入到大烧杯的水中,不断搅拌,能够使小烧杯中有固体析出的是 .
A.冰 B.氧化钙 C.硝酸铵 D.氢氧化钠
(4)下列关于60℃时硝酸钾饱和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溶质质量最多为110g
B.溶质质量一定比溶剂多
C.一定比40℃硝酸钾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大.
水是非常良好的溶剂,是生活、生产中最重要的物质,请回答下列问题:
(1)KNO3溶于水后得到的溶液,具有稳定性和 性。根据如图所示的KNO3和NaCl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2)50℃时,KNO3的溶解度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NaCl的溶解度;
(3)10℃时,KNO3的溶解度约为 ;
(4)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将NaCl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可采用恒温蒸发水和 的方法。
(5)在40℃时,将质量分数相等的KNO3和NaCl溶液,冷却到20℃,此时有关它们质量分数的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选填编号)
A.可能KNO3溶液质量分数大
B.可能NaCl溶液质量分数大
C.两者可能仍旧相等
向装有等量水的A、B、C烧杯中分别加入10g、25g、25gNaNO3固体,充分溶解后,现象如图一所示.
(1)烧杯中的溶液一定属于饱和溶液的是 (填序号);
(2)图二能表示NaNO3溶解度曲线的是 (填“甲”或“乙”);
(3)由图二分析,若分别将100g甲、乙的饱和溶液从t2℃降温到t1℃,对所得溶液的叙述正确的 (填序号).
A.甲、乙都是饱和溶液 B.所含溶剂质量:甲<乙
C.溶液质量:甲>乙 D.溶质质量分数:甲>乙.
下面的表格中列出了氯化铵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
温度/℃ |
0 |
10 |
20 |
30 |
40 |
50 |
60 |
70 |
80 |
溶解度/g |
29.4 |
33.3 |
37.2 |
41.4 |
45.8 |
50.4 |
55.2 |
60.2 |
65.6 |
(1)从表中可得到的一条信息是 .
(2)在20℃时,向100g水中加入50g氯化铵,形成氯化铵的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将其温度升高至60℃时,溶液的质量为 g,该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 .
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a与c的溶解度曲线相交于P点.据图回答:
(1)P点的含义是 .
(2)t2℃时30g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不断搅拌,能形成80g溶液吗? (填写“能”或“不能”).
(3)t2℃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按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是 (填写物质序号).
(4)将t1℃时a、b、c三种物质饱和溶液的温度升高到t2℃时,三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 (填写选项序号).
A.c>a=b | B.a=b>c | C.a>b>c | D.b>a>c. |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