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图是硝酸钾溶解度曲线.
(1)硝酸钾溶液中的溶质是 .
(2)从右图曲线可以得到的信息是 _(写一条即可).
(3)小明在20℃时进行了如下实验,得到相应的溶液①~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④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最大 | B.②、⑤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
C.①、③、④中没有固体存在 | D.②、④、⑤的溶液为饱和溶液 |
根据下面的溶解度表与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温度℃ 溶解度/g 物质 |
0 |
20 |
40 |
60 |
80 |
KNO3 |
13.3 |
31.6 |
63.9 |
110 |
169 |
NaCl |
35.7 |
36.0 |
36.6 |
37.3 |
38.4 |
Ca(OH)2 |
0.173 |
0.165 |
0.121 |
0.116 |
0.094 |
(1)B是 的溶解度曲线。
(2)4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硝酸钾的溶解度。
(3)硝酸钾中混有少量的氯化钠,想要得到纯净的硝酸钾的方法是
。
(4)欲使硝酸钾的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可以采取的方法是 (任写一种)。
(5)如右图所示,烧杯a中是饱和的氢氧化钙溶液,向烧杯b中加入生石灰后,烧杯a中变浑浊,可能的原因是( )
A、反应消耗水,氢氧化钙析出
B、反应放热,温度升高,氢氧化钙溶解度降低
C、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的氢氧化钙不再溶解
KNO3和KCl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如下表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温度/℃ |
0 |
10 |
20 |
30 |
40 |
50 |
60 |
70 |
|
溶解度/g |
KNO3 |
13.3 |
20.9 |
31.6 |
45.8 |
63.9 |
85.5 |
110 |
138 |
KCl |
27.6 |
31.0 |
34.0 |
37.0 |
40.0 |
42.6 |
45.5 |
48.3 |
(1)依据上表数据,绘制KNO3和KCl的溶解度曲线,右图中能表示KNO3溶解度曲线的是 。(填m或n)
(2)由表中数据分析可知, KNO3和KCl在某一温度时具有相同的溶解度x,则x的取值范围是 。
(3)10℃时,131g 饱和KCl溶液,蒸发10g水后,再降温到10℃,可析出KCl晶体的质量为 。
(4)如右图所示,20℃时,将盛有饱和KNO3溶液的小试管放入盛水的烧杯中,向水中加入某物质后,试管中有晶体析出。加入的物质可能是下列中的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氢氧化钠固体 B.生石灰固体
C.冰块 D.硝酸铵固体
E.浓硫酸
读图是一种重要的能力。右图为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结合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 40℃时,甲的溶解度 乙的溶解度(填“>”、“=”或“<”)。
(2)80℃时,甲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
(3)当温度为 ℃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并能形成溶质质量分数 的饱和溶液(填“相等”或“不相等”)。
根据溶解度受温度影响的信息和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已知硝酸钾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比较大,食盐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熟石灰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少。
(1)A是______的溶解度曲线。
(2)5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______(大于、小于或等于)氯化钠的溶解度。
(3)硝酸钾中混有少量的氯化钠,想要得到纯净的硝酸钾的方法是 。
(4)欲使硝酸钾的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可以采取的方法之一是 。
(5)如右图所示,烧杯A中是饱和的氢氧化钙溶液,向烧杯B中加入生石灰后,烧杯A中变浑浊,可能的原因是______(填序号)。
A.反应放热,温度升高,氢氧化钙溶解度降低 B.反应消耗水,氢氧化钙析出
C.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的氢氧化钙不再溶解
(3分) 右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图回答题:
(1)10℃时,甲的溶解度为 。
(2)30℃时,甲的溶解度 乙的溶解度。(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3)要从乙的饱和溶液中析出乙固体,最好采用的方法是: 。(填“冷却结晶”或“蒸发结晶”)
右图为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图回答:
⑴ t2℃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顺序是 。
⑵将t2℃时三种物质等质量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0℃时,析出溶质最多的是 ,无溶质析出的是 。
⑶ 20℃时,将30g A物质放入50g水中,充分搅拌,所得溶液的质量是 g。
⑷若将t1℃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升温到t2℃时,则三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根据下面的溶解度表与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B是______的溶解度曲线。
(2)4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硝酸钾的溶解度。
(3)欲使硝酸钾的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可以采取的方法之一是 。
(4)如右图所示,烧杯A中是饱和的氢氧化钙溶液,向烧杯B中加入生石灰后,烧杯A中变浑浊,可能的原因是______(填序号)。
A.反应消耗水,氢氧化钙析出
B.反应放热,温度升高,氢氧化钙溶解度降低
C.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的氢氧化钙不再溶解
向装有等量水的A、B、C三个烧杯中分别加入10g、25g、25gNaNO3固体,充分溶解后,现象如图一所示。
(1)烧杯中的溶液一定属于饱和溶液的是 (填序号);
(2)图二中能表示NaNO3溶解度曲线的是 (填“甲”或“乙”);
(3)要使B烧杯中剩余的固体继续溶解,可采用的方法是 ;
(4)图二中A点的含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t2℃时,将30g甲溶于50g水中,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
(6)由图二分析,若分别将100g甲、乙的饱和溶液从t2℃降温到t1℃,对所得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填序号)。
A.甲、乙都是饱和溶液 B.所含溶剂质量:甲<乙
C.溶液质量:甲>乙 D.溶质质量分数:甲>乙
右图是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从A和少量B的混合物中将A分离出来可采用的结晶方法是 ;
(2)t2℃时,用100克水配制成A的饱和溶液,需要A g。
如图,A、B、C为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根据图示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
时,A、B、C三种物质中溶解度最大的是 ;
(2)交点P表示
时A、C两种物质的溶解度 (填"相等"或"不相等"),这说明
时25
A物质(或C物质)溶解在g水中能恰好形成饱和溶液.
(3)
时,30
B物质投入100
水中,充分溶解,所得溶液为 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
(4)
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
时,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正(填序号).
①
②
③
.
右图是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试回答下列问题:
(1)t1℃时,A的溶解度 B的溶解度(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当A、B两种物质的溶液接近饱和时,采用增加溶质或降低温度都可达到饱和的是
物质的溶液。
(3)t2℃时,A的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 B的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右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①判断甲溶液在A点时处于 (15) 状态。
②t2℃时,溶解6g甲物质,至少需要 (16) g水。
③t2℃时,在烧杯中分别盛有等质量的甲、乙两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从t2℃降温到t1℃时,对烧杯中剩余溶液描述正确的是 (17) 。
Ⅰ.溶质的质量分数:甲>乙
Ⅱ.析出固体的质量:甲>乙
Ⅲ.甲是饱和溶液,乙是不饱和溶液
Ⅳ.溶剂的质量:甲=乙
在初中化学里,我们学习了溶液的有关知识.下列图甲为
、
、
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乙中,小烧杯的b是水,广口瓶中的溶液是
、
、
溶液的一种.
(1)30℃时,将20g的
放入50g的水中充分溶解,所得溶液的质量是
.
(2)在不改变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的前提下,把
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的方法是 .
(3)把70℃的
、
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40℃,此时
溶液的质量分数 (填">"、"<"或"=")
溶液的质量分数.
(4)图乙中,若a是生石灰,试验时发现溶液中有固体析出,则广口瓶中溶液的溶质是 (填"
"、"
"或"
")
KNO3和KCl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如下表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温度/℃ |
0 |
10 |
20 |
30 |
40 |
50 |
60 |
70 |
|
溶解度/g |
KNO3 |
13.3 |
20.9 |
31.6 |
45.8 |
63.9 |
85.5 |
110 |
138 |
KCl |
27.6 |
31.0 |
34.0 |
37.0 |
40.0 |
42.6 |
45.5 |
48.3 |
(1)依据上表数据,绘制KNO3和KCl的溶解度曲线,右图中能表示KNO3溶解度曲线的是 。(填m或n)
(2)由表中数据分析可知, KNO3和KCl在某一温度时具有相同的溶解度x,则x的取值范围是 。
(3)10℃时,131g 饱和KCl溶液,蒸发10g水后,再降温到10℃,可析出KCl晶体的质量为 。
(4)如右图所示,20℃时,将盛有饱和KNO3溶液的小试管放入盛水的烧杯中,向水中加入某物质后,试管中有晶体析出。加入的物质可能是下列中的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氢氧化钠固体 B.生石灰固体
C.冰块 D.硝酸铵固体
E.浓硫酸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