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常见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根据图示回答:
(1)曲线上M点表示 ,t3℃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
(2)t1℃时,将10g A物质放入10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的溶液是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欲使t2℃时C物质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方法是 (任填一种方法)。
(3)现有30℃的不饱和KNO3溶液,与该溶液有关的量有:①水的质量 ②溶液中KNO3的质量 ③KNO3的质量分数 ④30℃时KNO3的溶解度 ⑤溶液的质量
Ⅰ.在该不饱和溶液中加硝酸钾至饱和,不变的量有 (填序号,下同)。
Ⅱ.将该不饱和溶液恒温蒸发至饱和,不变的量有 。
下图是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10℃时,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是A B。
(2)20℃时,将10g B物质加入50g水中充分溶解,所得溶液的质量是 g。
(3)若使A物质从它的饱和溶液中大量析出,最适宜的方法是 (填“冷却”或“蒸发”)。
(4)30℃时,A与B的溶解度相等。把60℃的A、B两种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30℃,两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A B。
下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试看图后回答:
① 在t3℃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从小到大的顺序是: ;
② 在 时,B与C的溶解度相等;
③ 物质C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 ;
④要从A、B、C的混合物中分离出C,最好用 法。
下图是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请回答:
(1) ℃时,A、B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2)50℃时,将A、B各15 g分别加到均盛有50 g水的两只小烧杯中,充分搅拌后, 物质有剩余(填“A”或“B”),另一物质至少还需加 克才能达到饱和状态。
(3)现有40℃时A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在不增加溶质的情况下,欲使其变成饱和溶液,下列措施能实现的是 (填序号)。
Ⅰ.降低温度 Ⅱ.升高温度 Ⅲ.蒸发溶剂 Ⅳ.增加溶剂
已知A物质的溶解度与温度的关系如下表所示:
向100 g水中不断加入固体A或改变温度,得到相应的溶液①~⑤。 回答下列问题。
(1)A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 (填“减小”“不变”或“增大”)。
(2)在溶液①~⑤中,属于饱和溶液的是 (填序号)。
(3)溶液⑤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4)A物质与下列物质混合(两者之间不发生化学反应),能用溶解、过滤、蒸发的方法分离的是 (填字母)。
A.碳酸钙 | B.食盐 | C.铁粉 | D.硝酸钾 |
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曲线上P点表示 。
(2)t2℃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 (填写序号)。
(3)若要采用改变温度的方法使接近饱和的c物质的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应采取的措施是 。
(4)现有等质量t2℃时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将其都降温至t1℃时,溶质质量分数最小的是 。
右图是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P点表示t1℃时,A的溶解度_____B的溶解度(填 >、<或=)。
(2)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若把t1℃时A、B的饱和
溶液分别升温至t2℃,此时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关系为A B(填“>”、“<”或“=”)。
(3)t2℃时,将30 g B物质加入50 g水中,所得溶液是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所得溶液的质量为 g。
20℃时,分别向盛有10g水的的两支试管中,加入等质量的甲、乙两种固体物质,使其充分溶解,可观察到如右图所示的现象。
(1)20℃时, (填“A”或“B”)试管中的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2)右图2中表示甲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的是
(填“a”或“b”),要使A试管中剩余的固体继续溶解可采用的方法是 。
20℃时,分别向盛有10g水的的两支试管中,加入等质量的甲、乙两种固体物质,使其充分溶解,可观察到如右图所示的现象。
(1)20℃时, (填“A”或“B”)试管中的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2)右图2中表示甲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的是
(填“a”或“b”),要使A试管中剩余的固体继续溶解可采用的方法是 。
下表是KNO3、NaCl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
温度/℃ |
0 |
10 |
20 |
30 |
40 |
50 |
60 |
70 |
80 |
90 |
100 |
|
溶解度 /g |
NaCl |
35.7 |
35.8 |
36 |
36.3 |
36.6 |
37 |
37.3 |
37.8 |
38.4[ |
39 |
39.8 |
KNO3 |
13.3 |
20.9 |
32 |
45.8 |
64 |
85.5 |
110 |
138 |
169 |
202 |
246 |
(1)上述两种物质溶解度的变化受温度影响较小的是________。
(2)30℃时,KNO3的溶解度是________。
(3)KNO3中含有少量NaCl时,可通过________的方法提纯。
(4)若要在某一温度下,配制溶质质量分数相等的KNO3和NaCl饱和溶液,则该温度所在的范围是 。
(5)右图试管中盛放的是室温下KNO3饱和溶液(底部有少量未溶的KNO3),若将下列物质分别放入烧杯内的水中,不断搅拌,能使试管中固体溶解的是 (填字母序号)。
A.氢氧化钠 B.氯化钠 C.硝酸铵 D.干冰
E.生石灰
我国北方有许多盐湖,湖水中溶有大量的Na2CO3和NaCl,那里的人们冬天捞碱(Na2CO3), 夏天晒盐(NaCl)。Na2CO3和NaCl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t1℃时,溶解度较大的物质是__ ①______。
(2)t1℃时把10g Na2CO3固体放入100g水中,充分溶解后,可制得__②___的碳酸钠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
(3)人们冬天捞碱的原因是___ ③____________。
(4)将3克 NaCl固体配成15%的NaCl溶液,需要加水 ④ mL(水的密度为1g/cm3)。在用量筒量取水的体积时,如采用右图所示的方法读取数据(其它操作均正确),则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⑤ 15%(选填“<”、“>”或“=”)。
向装有等量水的A、B、C烧杯中分别加入10g、25g、25gNaNO3固体,充分溶解后,现象如图一所示。
(1)烧杯中的溶液一定属于饱和溶液的是 (填序号);
(2)图二能表示NaNO3溶解度曲线的是 (填“甲”或“乙”);
(3)由图二可知从甲的饱和溶液中提取甲,应采用的方法是 。
(4)在室温时,将盛有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的试管各两支,分别放入盛有冰水或热水的烧杯中。根据图二判断,下图试管内所示现象正确的是 (填序号)。
(5)由图二分析,若分别将100g甲、乙的饱和溶液从t2℃降温到t1℃,对所得溶液的叙述正确的 (填序号)。
Ⅰ.甲、乙都是饱和溶液 Ⅱ.所含溶剂质量:甲<乙
Ⅲ.溶液质量:甲>乙 Ⅳ.溶质质量分数:甲>乙
)现有60℃的饱和NaCl溶液,与该溶液有关的量有:①水的质量;②溶液中溶质NaCl的质量;③NaCl的质量分数;④60℃时NaCl的溶解度:⑤溶液的质量。用序号填空:
(1)将该饱和溶液稀释,不变的量有: ;
(2)将该饱和溶液降温至20℃,一定变化的量有 。
a.根据氢氧化钙的溶解度曲线,完成下列问题。
(1)曲线上满足A点指标的溶液在升高温度后会产生的现象是: ,此时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将 (选填“变大”或“变小”或“不变”)
(2)若向曲线上满足A点指标的溶液中加入生石灰,则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奖 (选填“增加”或“减少”或“不变”)
b.根据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完成下列问题。
(1)A点所示溶液为某温度下氯化钠的 (选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2)将B点所示的溶液升高温度到40℃(忽略水的蒸发),此时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将 (选填“变大”或“变小”或“不变”)。
(3)B点代表20 ℃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0g,若将满足B点指标的溶液恒温蒸发10g水,会有 g氯化钠晶体折出。
硝酸钾和氯化钾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据图回答:
(1)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
(2)50℃时,在100克水中加入氯化钾固体到饱和,则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_______(保留小数到0.1%)。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