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初中化学试题 / 生石灰的性质与用途
初中化学

宏观世界是五彩缤纷的,微观世界更是充满了神奇色彩。微观思维是化学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知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甲和乙两种物质参加反应的分子个数比为1:1
B.化学反应前后原子个数没有改变
C.该反应属于氧化反应
D.丙物质中所含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3: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为分解反应
B.丙可能是单质
C.丁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D.该反应中乙和丙两种物质变化的质量比为3:17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一定条件下,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密闭容器中反应, 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分解反应
B.丁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该反应中乙、丙的质量比为7 : 17
D.该反应中甲、丙的质量比为14 :17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的反应中,甲、乙、丙三种分子的个数比为1︰3︰2,则从图示中获得的信息正确的是(

\

A. 生成物一定属于氧化物 B. 原子种类在化学反应中发生了变化
C. 该反应不可能是分解反应 D. 乙分子中 A B 的原子个数比为1∶2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安多夫是一种嫩肉粉,其主要成分碳酸氢钠(NaHCO3)和氯化钠。安多夫可破坏肉质纤维结构、促进肉类吸收水分,从而使肉质松软,达到鲜嫩爽滑的目的。小张发现将拌了安多夫粉的肉类放到锅中加入食醋等调料烧煮时会产生大量的气体,他对此颇感兴趣,决定对其进行探究。
【查阅资料】
1、碳酸氢钠俗称“小苏打”、“苏打粉”、“重曹”,白色细小晶体,加热到50℃以上开始逐渐分解生成碳酸钠、二氧化碳和水,440℃时完全分解。
2、白色无水硫酸铜遇到水会变成蓝色。
【实验探究一】对烧煮时产生的确大量气体的探究
1、小于对气体的成分进行了猜测:气体中除了醋酸气体之外,还可能含有水蒸气和CO2。他设法收集气体样品并除去醋酸气体后,用下图实验装置进行验证。装置导气口连接顺序:气体样品

2、小于对二氧化碳的来源作了两种猜测:
猜测①:二氧化碳可能是由               
猜测②:二氧化碳可能是由碳酸氢钠受热分解产生的。
针对以上猜测,小于设计了以下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1
 

 

实验2
取安多夫样品少许加入试管中,加热使之充分反应,并把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
试管口出现小水珠,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试管中残留白色固体粉末。

实验结论:猜想①、②都正确
【实验探究二】测定安多夫样品中碳酸氢钠的含量
实验2中,小于发现充分反应后,试管中仍留有一些白色固体粉末,通过查阅资料发现是碳酸钠和氯化钠。小于想用测定白色固体中碳酸钠的质量来推算安多夫样品中碳酸氢钠的含量,于是称取实验2中得到的白色固体粉末6.9克,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1)“操作1”的名称是     ,实验中加入过量CaCl2溶液的目的是             
(2)确定沉淀A是否洗涤干净的方法是                             
(3)该安多夫样品中NaHCO3的质量分数是多少?(写出解题过程)
(4)小明同学看到这个设计实验后,提出一个更简单的测定方法,设计思路如下:

①电子天平调零
②检查装置气密性
③装入M克安多夫样品,浓盐酸
④称药品和装置的总质量W1
⑤滴入浓盐酸
⑥无气泡产生后,再称整个装置的质量W2
⑦(W2- W1)减轻的质量就是二氧化碳的质量
通过化学方程式计算NaHCO3的质量,最终达到计算安多夫样品中NaHCO3的质量分数的目的。
【方案评价】两位同学经过多次的实验测定后发现,得到的最终结果总是比真实值偏大,请你帮他们分析结果偏大的原因可能是      
A.所加酸的量不足
B.实验中使用了浓盐酸
C.未考虑反应过程中水的蒸发
D.未考虑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残留在装置内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示意图,其中分别表示X、Y、R、Z四种不同元素的原子。如图分析,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B.表示的是化合物
C.R在该反应中的作用一定是加快反应速率
D.该反应可表示为Y2+2Z2XX2+2Z2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将一定量的苯(C6H6)和氧气置于一个完全密闭的容器中引燃,反应后生成二氧化碳、水和一种未知物X。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

物质

氧气
二氧化碳

X
反应前质量/g
3.9
9.6
0
0
0
反应后质量/g
0
0
6.6
2.7
m

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物质X由碳、氢元素组成        
B.物质X为氧化物
C.表中m的值为4.2               
D.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的分子个数比为1:1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由氯化钠、硫酸钠、硫酸铜、碳酸钠、碳酸钙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为确定其组成,进行如下实验:
①称取一定质量的该白色粉末加足量水溶解,得无色溶液A.
②在无色溶液A中加入过量氯化钡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分别得无色溶液B和白色沉淀C;将白色沉淀C洗涤,烘干后称得质量为20g.
③在20g白色沉淀C中加入足量的稀硝酸,沉淀部分消失,并有气泡冒出.
④在无色溶液B中滴加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产生白色沉淀.
由上述实验得出的下列判断中,不正确的是
A.白色粉末中一定含有氯化钠
B.无色溶液B中一定含有两种溶质
C.白色粉末中不含碳酸钙、硫酸钠、硫酸铜
D.步骤③生成的气体质量可能是4.4g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有一包固体粉末,可能是NaOH、Na2SO4、MgCl2、CuSO4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为了分析固体粉末的成分,取少量该固体粉末进行实验,实验方案设计如下:

(1)固体粉末中一定有          ,一定没有         
(2)若现象X为“沉淀不溶解”或“沉淀部分溶解”,结论是固体粉末中      ;若现象X为“沉淀全部溶解”,结论是固体粉末中                              
(3)实验步骤①和③都有相同的实验操作,该操作名称为                 
(4)写出实验步骤②的化学方程式                                     
(5)简单修改上述实验方案,可取消第④步实验,修改的方法是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甲、乙两物质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则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反应前后原子个数保持不变
B.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C.甲和乙的相对分子质量之和等于丙的相对分子质量
D.甲和丙中同种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水循环”、“氧循环”和“碳循环”是自然界存在的三大重要循环。结合你所学到的化学知识回答下面有关问题。
(1)从物质变化的角度看,三大循环中有一种变化与另外两种变化有本质的区别,这一循环是         ,这种循环主要是由         的运动引起的。
(2)从微观角度看,水分子是由             构成的;从宏观角度看,二氧化碳是由         组成的。
(3)下图表示水、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循环图。

①图中A是自然界中消耗二氧化碳的主要途径,其名称为                  
除此以外,自然界中消耗二氧化碳的另一主要途径为海水吸收,此过程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请各举一例实现图中所示的物质变化,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变化b化学方程式              
变化c化学方程式              
变化d化学方程式              
(4)在刚刚结束的“两会”上提出:今年二氧化碳排放强度要降低3.1%以上,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要分别减少3%左右和5%左右。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现行空气质量日报中,未计入空气污染指数项目的是:       (填序号)
A.二氧化碳 
B.二氧化硫   
C.氮氧化物   
D.可吸入颗粒物  
E.臭氧
②大气中的CO2含量不断上升引起的环境问题是              
大气中的CO2是不是越少越好?为什么?              
③人类降低空气中CO2含量的两个研究方向:一是增强对CO2的吸收,别一个是减少排放。“低碳经济”是一种以低能耗和高效能等为主要特征,以较少的二氧化碳排放获得较大产出的新经济发展模式。下列做法中不符合“低碳经济”理念的是      (填序号)
A.为了节约用纸,两面使用草稿纸
B.为了“QQ”能够升级,长期把“QQ”挂在线上
C.减少使用私加车次数,多乘公交车、骑自行车或步行
D.开发新能源,逐渐取缔直接利用化石燃料的历史
(5)研制和开发不含碳并可工业生产的清洁能源,一直是科学家不懈追求的目标,目前液氨被人们被为一种潜在的清洁燃料。
①氨气在空气中充分燃烧的产物是氮气和水,试写出氨气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液氨和液氢燃料相比有关数据见下表,据此判断正确的是      (填序号)

燃料
沸点(℃)
燃烧放热(kJ/g)
相对分子质量
爆炸极限
液态密度(g/cm3

-252.6
119.20
2.0
4.0%~75.6%
0.07

-33.50
18.65
17.0
16%~25%
0.61

A.以氨和氢为燃料时,可以减缓温室效应   
B.氨泄漏到空气中比氢气更易发生爆炸
C.等质量的氨和氢分别燃烧,氢放出的热量多  
D.氨的液化比氢容易得多。
③在实验室中为探究氨气的性质,常用碱石灰和硫酸铵两种固体混合加热的方法制取氨气。通常情况下,氨气是一种极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
请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室制取氨气时发生装置     (填字母序号,下同)在C、D、E 三种装置中,收集氨气应选择    若用装置F 收集氨 气,则应将     (填“c”或”d”)与发生装置相连接。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一定条件下,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密闭容器中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丁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B.参与反应的乙、丙质量比为3︰17
C.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分解反应
D.参与反应的甲、丙质量比为7︰10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密闭容器中有X、O2、CO2三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 质量如下表。根据表中信息,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物质
X
O2
CO2
H2O
反应前质量/g
16
70
1
0
反应后质量/g
0
待测
45
36

A.该反应为置换反应        B.X中一定只含有碳、氢两种元素
C.表中“待测”值为5       D.反应生成的CO2和H2O的质量比为45:36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潜水艇有两种供氧的装置,第一种是储备压缩氧气,第二种是在紧急的情况下才使用的过氧化钠(Na2O2)作供氧剂,小红同学对过氧化钠如何作供氧剂产生浓厚的兴趣,于是他在老师的指导下展开了以下的探究活动。
【查阅资料】
①过氧化钠是用在矿山、坑道、潜水或宇宙飞船等缺氧的场合中,将人们呼出的CO2转换成O2,以供呼吸之用。
②二氧化碳与过氧化钠反应的生成物只有两种,一种是氧气,另一种是化合物。
③人呼出的气体中含有的水分也能与过氧化钠反应生成氧气。
(1)小红利用下图的BCDE装置组合和有关药品制取并收集氧气。


若用大理石与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则B中装置可采用上图中的____;E中装置可采用上图中的____  __;B中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二氧化碳与过氧化钠反应除生成氧气外还生成什么物质?
【作出猜想】小红作出了以下三种猜想:
①生成碳酸;②生成氢氧化钠;③生成碳酸钠。
通过对反应物有关的元素组成的分析,乙同学认为猜想_______一定是错误的,理由是_________。
【进行实验】
小红通过以下实验验证了另一个猜想的正确性,请完成下述实验报告。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CO2与Na2O2反应后的固体少量于试管中,加入少量__________,把产生的气体通入足量的澄清石灰水中
①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
猜想____是正确的

【反思与交流】
①小红若用图A来代替B装置,证明二氧化碳与过氧化钠反应生成了氧气,你是否同意小红的做法?____(填“是”或“否”),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由此可知道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一个密闭容器中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测得数据见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物质质量




反应前
25g
x
5g
5g
反应后
8g
23g
5g
8g

A.x=9g       
B.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C.该反应中,丙物质一定做催化剂
D.在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丙、丁的化学计量数比为1:1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化学生石灰的性质与用途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