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表是“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的探究实验步骤,加入等量的馒头,请根据此表回答问题。
试管编号 |
1 |
2 |
3 |
馒头碎屑或块 |
碎屑5g |
碎屑5g |
馒头块5g |
加入物质 |
2ml唾液 |
A |
2ml唾液 |
处理 |
充分搅拌 |
充分搅拌 |
B |
保温 |
37℃水浴保温10分钟 |
||
加入碘液 |
2滴 |
(1)为了证明唾液对馒头有消化作用,2号试管A处应加入 ,1与2比较探究的问题是
(2)1号试管的现象是 ,原因是 。
(3)为了证明“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对馒头有消化作用,应选用1与3两只试管进行对照实验,3号试管B处的处理应为 。
(4)唾液中含有的消化酶是 。
(5)若想探究温度对唾液分解淀粉的影响,在此实验基础上,应该如何设计实验?
在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时,进行了三组处理:
①将馒头碎屑与唾液放入1号试管中充分搅拌;
②将馒头碎屑与清水放入2号试管中充分搅拌
③将馒头块与唾液放入3号试管中不搅拌.试问:
(1)以“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为变量时,应选取 (填序号)两组作对照.
(2)以“唾液”为变量时,应选取 (填序号)两组作对照.
(3)若将3支试管都放入37℃左右温水中,5~10分钟后取出, 号试管中的物质遇碘后不变蓝.
小丽在探究“馒头在口腔内消化”的实验时,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试管编号 |
A |
B |
C |
馒头碎屑或块 |
适量碎屑 |
适量碎屑 |
适量馒头快 |
试管中加入物 |
2ml唾液 |
|
2ml唾液 |
是否搅拌 |
充分搅拌 |
充分搅拌 |
不搅拌 |
保温 |
37oC水浴保温10分钟 |
|
|
加入碘液 |
2滴 |
2滴 |
2滴 |
(1)为了证明“唾液对馒头有消化作用”,在B试管中应加入 ,
与A试管形成 。
(2)为了证明“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对馒头有消化作用,应选用 和
两支试管进行对照实验。实验结果是 试管中加入碘液后不变蓝,原因是 。
某中学生物科技活动兴趣小组,在探究“口腔对淀粉的消化作用”时,进行了以下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试管编号 |
1 |
2 |
3 |
馒头碎屑或块 |
碎屑适量 |
碎屑适量 |
馒头块适量 |
唾液有无 |
2ml唾液 |
2ml清水 |
2ml唾液 |
是否搅拌 |
充分搅拌 |
充分搅拌 |
不搅拌 |
保温 |
37℃水浴保温10分钟 |
||
加入碘液 |
2滴 |
(1)本实验共设计了 组对照实验。
(2)为了证明“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对馒头有消化作用,应选用 两只试管进行对照实验。
(3)实验结果是 号试管中的物质遇到碘液不变蓝,原因是 。
(4)37℃水浴保温10分钟的目的是
在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时,某小组同学展开了积极的讨论(如下图所示),请分析作答:
(1)在科学探究时要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当甲和丙提出问题后, 同学作出了假设。
(2)丁同学提出了实验的初步设想,经过讨论和交流,这个小组完善了实验方案(如下表),请你对实验结果进行预测:
实验步骤 试管编号 |
① 加入材料 |
② 滴加试剂 |
现象 |
③ 加入材料 |
④ 处理 |
现象 |
A |
米汤2ml |
碘液2滴 |
变蓝色 |
清水2ml |
37℃水浴中恒温 15分钟 |
⑤ |
B |
米汤2ml |
碘液2滴 |
变蓝色 |
唾液2ml |
⑥ |
现象⑤是 ;现象是 。(3)步骤②后两支试管都变蓝色,这证实了:米汤中含有 。
(4)经过对⑤、⑥现象的分析,该实验的结论是 。
(5)人体发烧时由于温度升高,体内各种消化酶的活性 ,影响了食物的消化,所以食欲降低。
某初中生物兴趣小组,在探究“口腔对淀粉的消化作用”课题时,设计的实验方案如下表。请完成下列问题:
试管编号 |
1 |
2 |
3 |
4 |
5 |
馒头碎屑或块 |
适量碎屑 |
适量碎屑 |
适量馒头块 |
适量碎屑 |
适量碎屑 |
唾液的有无 |
2毫升唾液 |
2毫升清水 |
2毫升唾液 |
2毫升唾液 |
2毫升唾液 |
是否搅拌 |
搅拌 |
搅拌 |
A |
搅拌 |
搅拌 |
温度 |
37℃ |
0℃ |
100℃ |
||
加入碘液 |
2滴 |
(1)如果该兴趣小组选用1.2号试管进行实验,其变量是 。
(2)要探究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对馒头的消化作用,应选用1、3号试管进行实验,那么A处的处理方法是 ;观察到3号试管的实验现象是 (变蓝/不变蓝)。
(3)如果1号试管的实验 未达到预期的效果,呈现浅蓝色,可能的原因是(写1种)
(4)如果选用1、4、5号试管进行实验,其探究的问题是:
在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时,进行了三种处理:A将馒头碎屑与清水放入1号试管中充分搅拌,B将馒头碎屑与唾液放入2号试管中充分搅拌,C将馒头块与唾液放入3号试管中不搅拌。试问:
(1)以“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为变量,其对照组为 种处理。(填序号)
(2)以“唾液”为变量时,其实验组为 种处理。(填序号)
(3)若将3支试管都放入37度的温水中,5—10分钟后取出, 号试管中的物质遇碘后不变蓝。本实验的试管为什么要放入37度温水中处理? 。
(4)此实验验证了: 。
某同学探究了“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其操作步骤、实验现象和实验结论如下:
实验现象:试管内的溶液不变蓝。
实验现象:试管内的溶液不变蓝。
实验结论:馒头变甜与牙齿咀嚼、舌的搅拌以及唾液分泌有关。
实验分析:
(1)实验在设计和操作上有几处错误,请你指出三处并纠正。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同学描述的第③步和第⑤步实验现象与所做实验的实际现象不相符,请重新描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同学的实验结论是否可靠?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表为小明探究“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的实验记录:
试管 |
加入的物质 |
温度 |
加入试剂(充分摇匀) |
实验现象 |
1号 |
馒头碎屑 +2毫升唾液 |
37℃ |
碘液 |
|
2号 |
馒头碎屑 +2毫升清水 |
37℃ |
碘液 |
|
(1)实验中1号试管的实验现象是 ;2号试管的实验现象是 。
(2)在该实验中,馒头中的淀粉在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转变成 。
(3)在本实验中,设计2号试管的作用是 。
在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时,进行了三种处理:A将馒头碎屑与清水放入1号试管中充分搅拌,B将馒头碎屑与唾液放入2号试管中充分搅拌,C将馒头块与唾液放入3号试管中不搅拌。试问:
(1)以“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为变量,其对照组为 种处理。(填序号)
(2)以“唾液”为变量时,其实验组为 种处理。(填序号)
(3)若将3支试管都放入37度的温水中,5—10分钟后取出, 号试管中的物质遇碘后不变蓝。本实验的试管为什么要放入37度温水中处理? 。
(4)此实验验证了: 。
向 A、B、C三支试管中各加入淀粉2毫升,再向A试管中加入2毫升清水,向B和C试管中各加入2毫升唾液,随后,在C试管中滴加一滴碘液。据此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三支试管中出现的现象分别是A___________,B___________,C___________。
(2)将三支试管充分振荡,放入盛有37 ℃的温水中,10分钟后,在A、B两试管中各加几滴碘液,出现的现象是A___________,B___________。上述实验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某中学生物科技活动兴趣小组,在探究“口腔对淀粉的消化作用”时,进行了以下实验:
试管编号 |
1 |
2 |
3 |
馒头碎屑或块 |
碎屑适量 |
碎屑适量 |
馒头块适量 |
唾液有无 |
2ml唾液 |
A |
2ml唾液 |
是否搅拌 |
充分搅拌 |
充分搅拌 |
不搅拌 |
保温 |
37℃水浴保温10分钟 |
||
加入碘液 |
2 |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证明“唾液对馒头有消化作用”,在2号试管的A处应加入 ,与1号试管起 作用。
(2)为了证明“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对馒头有消化作用,应选用 两只试管进行对照实验。
(3)实验结果是 号试管中的物质遇到碘液不变蓝,原因是 。
(4) 通过以上实验可知,口腔对淀粉既能进行 消化,又能进行 消化。
(5) 某校餐厅在学生考试期间设计了一份食谱:米饭、清炖排骨、麻辣豆腐。生物教师认为这一食谱营养不够均衡,你认为加上哪种食物后这份食谱就会变得更为合理_________ _。(答出一种即可)
某初中生物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在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课题时,准备了馒头(碎屑与小块等量)、唾液、清水、碘液、恒温箱等实验设备和材料。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试管编号 |
馒头形态 |
加入的物质 |
温度环境 |
实验现象 |
1 |
碎屑 |
2毫升唾液和2滴碘液 |
37℃ 10分钟 |
|
2 |
碎屑 |
2毫升清水和2滴碘液 |
37℃ 10分钟 |
|
3 |
小块 |
2毫升唾液和2滴碘液 |
37℃ 10分钟 |
|
4 |
碎屑 |
___________2滴碘液 |
0℃ 10分钟 |
|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1号试管和2号试管这一组实验,实验变量是 。预测实验现象,会变蓝的是 号试管。通过该组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
(2)分析1号~3号试管,能与3号试管形成对照实验的是 号试管。3号试管的实验现象是 。
(3)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在上述实验方案的基础上,想进一步探究“其它因素对唾液淀粉酶消化作用的影响”,补加了4号试管。请你根据所学的有关知识判断,加入到4号试管的物质还应该有 ,对照实验是 号试管,4号试管的实验现象是 ,实验结论是 。
某中学生物科技活动兴趣小组,在探究“口腔对淀粉的消化作用”时,进行了以下实验:
试管编号 |
1 |
2 |
3 |
馒头碎屑或块 |
碎屑适量 |
碎屑适量 |
馒头块适量 |
唾液有无 |
2ml唾液 |
A |
2ml唾液 |
是否搅拌 |
充分搅拌 |
充分搅拌 |
不搅拌 |
保温 |
37℃水浴保温10分钟 |
||
加入碘液 |
2滴 |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证明“唾液对馒头有消化作用”,在2号试管的A处应加入_______,与1号试管__________作用。
(2)为了证明“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对馒头有消化作用,应选用_________________两只试管进行对照实验。
(3)实验结果是__________号试管中的物质遇到碘液不变蓝,原因是________。
(4)有的同学提出“除了以上三个试管外,还要设置第四个试管,放入馒头块与清水不搅拌,其他处理均相同”。你认为第四个试管的设置_______(填“有”或“无”)必要。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