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写写
人类的老祖宗盘古,用他的( )创造了美丽的宇宙。
●课文是怎么把这件事写清楚的?我们再读读课文,边读边想象,看看课文先写了什么,然后写了什么,最后呢……
把你的理解写下来吧!
细读课文深感悟。
(1)读下面的对话,用“____”画出能反映孔子和老子的品行的词语。
“老人家,您就是老聃先生吧?”
“你是——”
“学生孔丘,特地来拜见老师,请收下我这个学生。”
“你就是仲尼啊,听说你要来,我就在这儿迎候。研究学问你不比我差,为什么还要拜我为师呢?”
“多谢老师等候。学习是没有止境的。您的学问渊博,跟您学习,一定会大有长进的。”
(2)“学习是没有止境的。”这句话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根据自己的理解回答问题。
姐姐刚要拿,弟弟忽然一步冲上来推开姐姐,喊着:“我比你小,应该让我先来!”
弟弟为什么要这样做?从弟弟的举动中,你想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把与第一句话意思无关的句子划掉。
谢晶同学是热心帮助别人的好干部。小华病了,她陪小华去医院看病。叶苹忘了带水彩颜料,她把自己的借给叶苹用。她对人很有礼貌,见到每位老师都主动问好。一天下午,她走在路上,看见两位农民伯伯吃力地拉着一辆装满蔬菜的板车,就急忙跑上去帮着推。她还是全班学习成绩最好的学生呢!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上课
上课了,董老师捧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本,笑眯眯地走进教室。她将书放在讲台上,便用缓慢而清晰的声调开始讲课。一个假期没有见到老师了,同学们都用亲切的目光注视着她,好像在说:“董老师,我们多么惦念您啊!”不知为什么,我的眼前浮现出电视剧中一位受人尊敬的老师的形象,她是那么慈祥,像辛勤的园丁培养着小树苗。我们的董老师,多像一位循循善诱的引路人,带领我们去探索知识的海洋,去打开科学宝库的大门。同学们完全被董老师的讲课吸引住了,随着她脸上的表情,时而凝神深思,时而神采飞扬,时而频频点头,时而低首微笑……
1.根据意思填词语。
(1)形容善于有步骤地引导别人学习。 ( )
(2)形容精神饱满的样子。 ( )
2.选择正确的答案。
(1) “笑眯眯”是对老师( )的描写。
A、动作 B、语言 C、神态 D、心里
(2)文中作者把老师比做( ),把自己比做( )。
A、园丁 B、红烛 C、花朵 D、小树苗
(3)文章的最后一句话是( )
A、比喻句 B、拟人句 C、排比句
3.请把你喜欢的句子用“ ”在文中画出来。
4.请描述一下你的老师上课时的样子。
阅读品味
方志敏和鲁迅
方志敏同志是红军领导人。1935年1月,由于叛徒的出卖,他不幸被捕了。
在监狱里,他和敌人作了英勇不屈的斗争,用敌人要他写“自白书”的纸和墨写了《可爱的中国》等许多文章。方志敏想把写好的文章及时送给党中央。
可是,怎么把这些文章送到党中央去呢?这时,他想到了伟大的文学家鲁迅先生。他找了监狱里一个有爱心的医生,请他设法把文章带出监狱送给鲁迅先生。
这年严冬的一天,住在上海的鲁迅收到了一个纸包。打开一看,上面有一封用米汤写成的信。鲁迅先生小心翼翼地展开信纸,轻轻地放在滴过碘酒的水盆里,信上字迹逐渐显示出来了,下面写着“方志敏”三个字。信上说,请鲁迅先生把另外三张用米汤写成的信和一叠稿纸交给党中央。
鲁迅先生虽然不认识方志敏,但把稿纸一张张看完后,深深地感动了。信里写出了一个共产党员热爱伟大祖国的深情,写出了对党的无比忠诚,对中国革命胜利的坚定信心……鲁迅先生一边看,一边流着泪,心情不能平静下来。
后来,经过鲁迅先生的努力,克服了许多困难,终于把这些珍贵的文章转交给了党中央。
1.缩句。
这年严冬的一天,住在上海的鲁迅收到了一个纸包。
2. “可是,怎么把这些文章送到党中央去呢?”这个句子是( )
A.反问句 B.疑问句 C.设问句
3.在第四自然段中,用米汤写成的信是写的,信的大意是。
4.在第五自然段中,.用“——”画出写鲁迅被深深感动的原因的句子,用“”画出描写鲁迅读了文稿后深深感动的句子。
5.用“||”把文章分成两段,再把主要内容填写完整。
方志敏被捕后,奔监狱里写了《可爱的中国》,。这年严冬的一天,鲁迅先生收到了方志敏的信和稿纸,。
将下列句子补充完整。
(1) 昆明湖静得( ),绿得( )。
(2) 一棵棵榕树就像一顶顶( )。
(3) 妈妈握着把我送回家的阿姨的手,激动得( )。
(4) 天空中的星星( )。
读一读,回答下列问题。
“他们捆绑、毒打许母,逼问许世友的下落。许母咬紧牙关,一个字不说。许世友惦念母亲,连夜赶回家,未及问候,便先双膝下跪道:“娘,不孝的儿子让您受苦了。”
通过这一段话,你觉得这是一个怎样的母亲?
读句子,完成练习。
1933年冬天的一个下午,天上飘着雪花,刺骨的寒风在上海的街头盘旋,吹在脸上,像针扎似的。
(1)给画线部分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带点的词句使用了_________的修辞手法,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你仿写一个这样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人进出的门紧锁着,为狗爬出的洞敞开着”这句话确切的解释是( )。
①描写国民党反动派牢房的阴暗情景。
②说明被捕入狱的革命者不能获得人身自由。
③揭露国民党反动派对革命者的诱降和迫害。
比较下面的句子,意思相同的打“√”,不同的打“×”。
(1)我不知道他们给了我多少日子。
他们给了我多少日子,我不知道。 ( )
(2)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
时间的流滴在我的日子里。 ( )
(3)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
在叹息里,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闪过了。 ( )
句子练习。
(1)在她们的努力下,医院的面貌________________(改变了旧的面貌,出现了新的气象)。
根据意思,横线上填入的词语是____________。请你用这个词再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南丁格尔的心中萌发了去前线护理伤员的想法。
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根据课文内容选择。
(1)“听听,秋的声音”我认为应该这样读( )。
A.听~/听~,秋的声音
B.听听,秋的/声音
(2)“秋的声音,从远方匆匆地来,向远方匆匆地去。”这句话的意思是( )
A.秋的声音来去匆忙,非常短暂。
B.不知道秋的声音从哪来,上哪去。
C.我们要珍惜秋的声音,珍惜美好的大自然。
联系生活实际,理解句子。
(1)兄妹俩为去哪家餐馆吃饭出现分歧。爸爸讽刺哥哥说:“你是讲派不讲味。”以赞许的语气对妹妹说:“你是讲味不讲派。”
A.爸爸对哥哥说这句话的意思是:
B.爸爸对妹妹说这句话的意思是:
(2)某皮鞋店门口挂着一块广告牌,上面写着“质量可靠,绝对牛皮”,行人看了纷纷大笑。请写出店家和行人的不同理解。
A.店家的用意:
B.行人笑的原因:
新春佳节之际,妈妈买来了一幅画。我粗粗一看,这幅画并没有什么特别吸引人的地方。我心想:书店里有那么多色彩鲜艳的年画,妈妈为什么要买这幅呢?我一边琢磨,一边细细欣赏起来。
这是一幅国画,画的背景是巍峨挺拔的高山,被淡淡的烟云笼罩着,使群山若隐若现,令人格外神往。山坡下横插过来一株苍劲的松树,松树下是一对飞奔的骏马。奔在前头的是一匹枣红马,它浑身火红,仰天长嘶,红色的鬃毛高高飘起,全身的肌肉结实得像拳击场上的运动员,一块一块地凸出来,显得十分健美有力。枣红马腾空而起,柔软而漂亮的马尾巴甩得很起劲。紧挨着枣红马旁边是一匹白马,从头到尾一片洁白。连一根杂毛也没有,像一团白云轻轻飘来,显得那么洒脱矫健,分明是一匹千里马。
我越看越着迷,似乎听到了它们“得得”的马蹄声,看到了他们身后卷起的阵阵尘土,仿佛看见它们自由自在地飞驰在广阔的原野上。
这时,我猛然想起刚才的疑问,便跑去问妈妈。妈妈神秘地笑了,反问我:“你属什么呀?”我恍然大悟,抢着说:“知道了,知道了,我属马,这年画上的马象征着我。您希望我努力学习,不怕挫折,永远向前飞奔,对吗?”妈妈满意地点点头。
啊!马儿,你知道这是妈妈对我殷切的期望,我决心要让它变成现实。
1.填空。
(1)这幅国画画的是( )、( )、( )、( ),主要画的是( )。
(2)妈妈买这幅画的目的是( )。
2.用横线画出写“我”观画时联想的句子。
3.用‖把文章分成3段,用简洁的语句写出文章的叙述顺序。
4.写出文章的中心思想。
5.给短文加标题。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