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改革加快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是俄国近代历史上的重大转折点。“这次改革”指的是( )
A.1861年改革 | B.明治维新 |
C.二月革命 | D.十月革命 |
某人出生于1821年,40岁时,他的农奴身份被国家取消,成为法律上的自由人,并出钱买了一块“份地”,使他身份发生改变的是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 B.美国独立战争 |
C.俄国1861年的改革 | D.中国的百日维新 |
日本明治维新与俄国1861年改革的不同点是( )
A.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 |
B.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 |
C.摆脱了严重的民族危机 |
D.改革不彻底,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 |
俄国农奴制改革与日本明治维新的不同之处( )
A.都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 |
B.都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
C.都使本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 |
D.改革前都面临外敌入侵 |
俄国农奴制改革文件规定:"在……法庭尚未成立以前,由地主监督自己领地上的秩序,他们有审判和执行判决之权。"该规定反映了这次改革( )
A. | 结束了沙皇统治 | B. | 保留了封建残余 |
C. | 缓和了地主与农民的矛盾 | D. | 保证了农民的民主权利 |
俄国1861年改革与日本明治维新相比,不同点是
A.改变了社会性质 | B.废除了农奴制度 |
C.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 | D.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 |
下列四国中,哪一个国家与其他三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途径不同( )
A.英国 | B.俄国 | C.美国 | D.法国 |
1885年,日本思想家福泽谕吉发表《脱亚论》一文,日本从此开始“脱亚(亚洲)入欧(欧洲)”的进程。以下措施中,与这一政策相符的是( )
A.实行“废藩置县” | B.允许土地买卖 |
C.提倡“文明开化” | D.对外侵略扩张 |
在鸦片战争打响的那一年,安德烈出生在俄国一个贫寒的农奴家庭。到他三十岁的时候,下列情况最不可能发生的是:( )
A.安德烈由于不听话,被地主毒打一顿之后,卖给了另一个地主 |
B.安德烈有自己的一块份地 |
C.安德烈到莫斯科的一家工厂里面做工 |
D.安德烈用自己的积蓄购买了一匹小毛驴 |
“邑无不学之户,家无不学之人”是日本政府于1872年向国民提出的口号。这说明明治政府非常重视 ( )
A.殖产兴业 | B.发展教育 | C.废藩置县 | D.革除旧习 |
有学者认为:“没有一个国家能像日本那样在西方经济和军事技术优势的挑战面前做出这样迅速和成功的反映。”19世纪中期,日本面对西方挑战作出的“反应”是( )
A.实行大化改新 | B.废除农奴制 |
C.实行明治维新 | D.颁布《权利法案》 |
据统计,日本在短短的15年的时间内,初步实现了资本主义工业化,并在不到半个世纪的时间内,走完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差不多用了200年左右时间才完成的资产阶级现代化的进程。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日本的侵略和掠夺 | B.日本的农奴制改革 |
C.美国对日本的扶持 | D.日本的明治维新 |
史学界普遍认为:1861年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重要转折点。得出这一认识的主要依据是( )。
A.改革使俄国摆脱了民族危机 | B.改革使农奴无偿获得了土地 |
C.改革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 | D.改革废除了沙皇统治 |
明治元勋大久保利通说:“国之强弱,决定于人民之贫富,人民之贫富则系于物之多寡, 而物之多寡又起于是否鼓励人民之工业。”下列措施中,最能体现这一指导思想的是
A.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 | B.承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
C.殖产兴业,发展近代工业 | D.推行“文明开化”政策 |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