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1所示的甲、乙、丙三个渗透装置中,三个漏斗颈的内径相等,漏斗内盛有浓度相同的蔗糖溶液,且漏斗内液面高度相同,漏斗口均封以半透膜,置于同一个水槽的清水中。三个渗透装置半透膜的面积和所盛蔗糖溶液的体积不同,如下表所示。右图2中曲线1、2、3表示漏斗液面高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则曲线1、2、3与甲、乙、丙三个装置的对应关系应是
装置编号 |
甲 |
乙 |
丙 |
半透膜面积 |
S |
S/2 |
S |
蔗糖溶液体积 |
T |
T |
2T |
A.1—丙;2—甲;3—乙 B.1—乙;2—甲;3—丙
C.1—甲;2—乙;3—丙 D.1—丙;2—乙;3—甲
为了提高移栽幼苗的成活率,常常采用根部带土和去掉部分叶片的措施,目的是
A.保护根毛,减少蒸腾作用 |
B.防止根部营养损失,增强呼吸 |
C.促进根的发育,降低光合作用 |
D.保护幼根,提高植物体温度 |
某同学设计渗透装置如右图所示(开始时状态),烧杯中盛放有蒸馏水,图中猪膀胱膜允许单糖透过。倒置的长颈漏斗中先装入蔗糖溶液,一定时间后再加入蔗糖酶。该实验过程中最可能出现的是
A.漏斗中液面开始时先上升,加酶后即下降 |
B.漏斗中液面先上升,加酶后继续上升,然后下降 |
C.加酶前后,在烧杯中都可以检测出蔗糖 |
D.加酶后可以在烧杯中检测出葡萄糖、果糖和蔗糖酶 |
右图为渗透作用装置图,开始时如图一,A代表清水、B、C代表蔗糖溶液,过一段时间后结果如图二,漏斗管内液面不再变化,H1、H2表示漏斗管内液面与清水的液面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图一中B的浓度大于C的浓度
B.图二中B的浓度等于C的浓度
C.图一中A中水分子扩散到B中的速度大于A中水分子扩散到C的速度
D.图二中A中水分子扩散到B中的速度等于B中水分子扩散到A的速度
某同学探究“不同浓度蔗糖溶液对紫色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形态的影响”,得到如图所示结果。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实验的主要原理是活的植物细胞能够发生渗透作用 |
B.实验中需要使用显微镜、载玻片等仪器以及苏丹Ⅲ、重铬酸钾溶液等药品 |
C.紫色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浸润在蒸馏水中时,细胞会略微膨胀 |
D.结果表明大多数细胞的细胞液浓度介于0.25~0.3 mmol/L之间 |
把蚕豆植株放在湿润的空气中照光一段时间后,取蚕豆叶下表皮制作临时装片,先在清水中观察,然后用0.3g/mL,蔗糖溶液取代清水,继续观察,结果如下图所示。对此现象的推断最合理的是( )
A.清水中的保卫细胞因失水导致气孔开放 |
B.蔗糖进入保卫细胞后,细胞吸水导致气孔关闭 |
C.清水中的保卫细胞很快出现质壁分离自动复原 |
D.蔗糖溶液中的保卫细胞因失水导致气孔关闭 |
用打孔器从同一萝卜根上取5 cm长的直根条若干,并均分成4组。其中3组分别置于20 g/L、60g/L、80 g/L的溶液中,测量结果如下图1。预计在40 g/L溶液中的测量结果最可能的是图2中的( )
某研究所为了研究ABCD四个地区的土壤溶液浓度,分别制备了四个地区的土壤浸出液,并将某成熟的植物细胞置于ABCD的土壤浸出液中,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情况,并记录细胞刚发生质壁分离现象时所用的时间,得到了以下数据(“—”表示未发生质壁分离现象),分析表格数据,实验结果可以说明:( )
土壤浸出液 |
A |
B |
C |
D |
刚发生质壁分离所用的时间(min) |
— |
1.5 |
2.0 |
2.5 |
A:土壤浓度最高的是D地区
B:为了保证该植物能正常生长,土壤溶液的浓度应介于A与D之间
C:各地区土壤溶液的浓度大小依次是:B>C>D>A
D:B地区植物细胞因失水过多而死亡
关于下列四幅图中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甲图中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的部位是④ |
B.乙图是在缺镁培养液中长期培养的番茄叶片叶绿体中色素的层析结果 |
C.丙图中⑤处溶液浓度一定大于细胞液浓度 |
D.丁图中利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该中格内有酵母菌23个 |
如图表示多种植物成熟细胞在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内质壁分离的百分率,图中曲线表明这些植物细胞( )
A.细胞液浓度>蔗糖溶液浓度 |
B.细胞液浓度<蔗糖溶液浓度 |
C.有不同浓度的细胞液 |
D.细胞膜有不同的选择透过性 |
下图为某种植物幼苗(大小、长势相同)均分为甲、乙两组后,在两种不同浓度的KNO3溶液中培养时鲜重的变化情况(其它条件相同且不变).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3h时,两组幼苗均已出现萎蔫现象,直接原因是蒸腾作用和根细胞失水 |
B.6h时,甲组幼苗因根系开始吸收K+、NO3-,吸水能力增强,使鲜重逐渐提高 |
C.12h后,若继续培养,甲组幼苗的鲜重可能超过处理前,乙组幼苗将死亡 |
D.实验表明,植物幼苗不能吸收水分时不能吸收矿质元素 |
下图中的渗透装置,开始时的液面高度为a,停止上升时的高度为b,若每次停止上升后都将玻璃管中高出烧杯液面的部分吸出,则ab液面间的高度差与吸出蔗糖溶液的次数之间的关系是( )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