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历史试题 / 宋明理学 / 选择题
高中历史

所谓“朱陆同异”是我国学术史上的一个老问题。解放后的一些哲学史著作一般把陆学看做主观唯心主义,把朱学看做客观唯心主义。但学者华山认为朱陆两家对哲学的看法基本站在同一立场,都属于客观唯心主义。以下陆九渊的言论中能为学者华山的观点提供佐证的是(    )

A.“人皆有是心,心皆具是理,心即理也。”
B.“中庸言博学、审问、慎思、明辨,是格物之方。”
C.“此理在宇宙间固不以人之明不明,行不行而加损。”
D.“万物森然于方寸之间,满心而发,充塞宇宙,无非此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现代文明的起源与演进》一书中这样评价理学:“它的丰富性与普遍性使中国统治者与士大夫相信儒家学说已穷尽世界一切真理。中国既是天下中心,并有着辉煌的、无与伦比的历史与成就,那么中国之外的‘夷务’就不在中国人关心的范围之内。”由此可见理学(    )

A.排斥儒学以外的一切思想
B.博大精深但有一定封闭性
C.概括了世间所有自然规律
D.内容丰富、探索世界本源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皇帝向皇太后下跪,曰以孝治国;皇后向皇帝下跪,曰夫为妻纲”。这一现象表明](    )

A.宗法制维系政治等级 B.礼乐制度的崩溃
C.儒家思想的影响深远 D.君主专制的削弱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高校老师撰写了一篇《论明清小说对宋明理学的超越》的历史论文。下列材料不作为论据的是(    )

A.《红楼梦》:“我见了女儿便清爽,见了男子便觉浊臭逼人。”
B.《西游记》:“皇帝轮流做,……只教他搬出去,将天宫让与我,便罢了。
C.《三国演义》:“臣安敢不竭股肱之力,尽忠贞之节,继之以死乎!”
D.《三言二拍》:“以商贾为第一等生业,科第反在次着!”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西汉董仲舒与南宋朱熹都是中国古代儒家思想史上的重要人物,他们的思想相比,相同之处是
①都促使儒家思想发展
②都属于唯心主义观点
③都为封建统治者提供了思想武器
④都是儒家思想的重要人物

A.①②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有人问程颢,寡妇贫苦无依,能不能再嫁,他断然回答,绝对不能,有人怕冻死饿死,才用饥饿做借口,饿死事小,失节事大,这种蔑视他人幸福的观念类似理学提倡的

A.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 B.道不行,百世无善治
C.存天理,灭人欲 D.致良知,愚夫愚妇与圣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关于王阳明,表述不正确的是

A.提出了心性论的主张
B.把儒学发展成为心学
C.提出致良知,复善性的思想
D.主张内心是世界万物的本原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王阳明创立心学的根本目的是

A.对抗程朱理学 B.加强内心修养
C.维护封建统治 D.上升为统治思想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其中天理主要指

A.天体运行法则 B.社会发展规律
C.封建道德规范和等级秩序 D.天人感应理论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朱熹是宋代杰出的儒学宗师,下列有关他的叙述,正确的是

A.他最早把儒家思想发展为理学
B.其思想特点是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吸收了法家道家思想
C.他提出理气论,认为天理是世界万物的本原
D.他发展了孟子的性善论,提出人欲与天理的统一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自宋以降,仗义死节之士远轶(超过)前古,论者以为程朱讲学之效。”材料表明程朱理学对宋代以后中国社会的突出影响表现在(      )

A.重建了人们的价值信仰
B.成为维护封建统治的工具
C.压抑了人的个性发展
D.促进文化教育普及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朱熹在《漳州劝农文》中说:“请诸父老,常为解说,使后生弟子,知所遵守,去恶从善,取是舍非,爱惜体肤,保守家业……又今出榜散行晓谕外,更请父老各以此意劝率乡闾,教戒子弟,务令通晓,毋致违犯。”此则“乡约”有利于(    )

A.规劝乡民“存天理,灭人欲” B.重农抑商政策的推行
C.推动儒学的普及化、通俗化 D.强化政府对百姓管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与此对立的哲学观点是(    )

A.心即理也 B.意之所在便是物
C.吾心之能作者为所 D.尽器则道在其中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真知与常知异。尝见一田夫,曾被虎伤,有人说虎伤人,众莫不惊,独田夫色动异于众。若虎能伤人,虽三尺童子莫不知之,然未尝真知。真知须如田夫乃是,故人知不善而犹为不善,是亦未尝真知。”材料体现的思想是(    )

A.格物致知 B.心即理也
C.发明本心 D.致良知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宋淳熙二年(1175年)六月,“鹅湖讲道,诚当今盛事。伯恭盖虑朱、陆议论犹有异同,欲会归于一,而定所适从。……论及教人,元晦之意,欲令人泛观博览而后归之约,二陆之意欲先发明人之本心,而后使之博览。”(《陆九渊集》卷三六《年谱》)所谓“教人”之法,也就是认识论。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鹅湖之会”。“鹅湖之会”争论的核心问题是(    )

A.达到“理”的本源和实现的途径之争
B.客观唯心和主观唯心主义的决定性地位
C.明清官方哲学的主导地位之争
D.“格物致知”和“发明本心”的联系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历史宋明理学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