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历史试题 / 选考一 历史上的重大改革 / 选择题
高中历史

在某中学历史探究课上,学生从“如何遏制学生上课说话现象”的角度表达他们对诸子百家思想的理解。甲生说:“这是品德问题,应该以德教化。”乙生说:“这是违纪行为,应该严格惩罚。”丙生说:“这是无意识的,要让学生自我觉悟。”他们的描述所对应的思想是(     )

A.甲—儒,乙—法,丙—道
B.甲一墨,乙一法,丙—道
C.甲—儒,乙—道,丙—墨
D.甲—道,乙一墨,丙—儒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儒家经典的儿童读物《三字经》第一句就是:“人之初,性本善。”但是,有的儒学家却持与之相反的观点。两种观点的代表人物分别是(     )

A.孔子、老子 B.墨子、荀子 C.孟子、荀子 D.孟子、韩非子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明礼仪以化之,起法正以治之,重刑法以禁之,使天下皆出于治,合于善也。”上述材料说明荀子(    )

A.主张礼法并施 B.重视礼仪教化
C.强调严刑峻法 D.提倡为政以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先秦时期的诸子百家对后世文化学术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其中为中国传统文化奠定道德准则和哲学基础的思想流派是(    )

A.道家、墨家 B.儒家、道家
C.儒家、法家 D.墨家、道家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今人之性恶,必将待法然后正,得礼义然后治,今人无师法,则偏险而不正;无礼义,则悖乱而不治,古者圣王……制法度,以矫饰人之情性而正之。”持这一主张的思想家是(  )

A.孟子 B.荀子 C.韩非子 D.庄子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历史发展进程中,人类社会逐步告别“小国寡民”时代,世界从分散走向整体。下列项中,与“小国寡民”相关的是(    )
①老子向往的理想社会 ②屈原追求的“美政”理想 ③罗马法的基础  ④雅典民主制的重要条件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④ D.③④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学者指出:“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两者反天主教会腐败、特权的主要目标虽基本一致,但内涵与影响有别。两者互有促进,有先后之序。”下列关于二者相似之处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使人们摆脱了基督教神学思想的束缚
B.为西欧资本主义的发展初步解除了精神枷锁
C.集中于社会上层领域
D.没收了天主教会的财产,打击了封建势力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思想家曾说:“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说:“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这主要反映了先秦时期(   )

A.孔子“仁”和“礼”的学说 B.庄子“齐物”的自由精神
C.老子 “小国寡民”的思想 D.墨子“节用”、“兼爱”主张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战国时期赵国人慎到说:“治水者茨(茨,指积土填满)防决塞,虽在夷貊(mò,古代称东北方的少数民族),相似如一。学之于水,不学之于禹也。”他的这一论述实际上是(   )

A.总结了战国的水利成就
B.主张依时治世,反对因循守旧
C.揭示了民族融合的事实
D.主张施行仁政,反对任人唯亲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苏格拉底的人文主义思想和春秋战国时期的儒家思想都是人类优秀文化遗产。二者的共同之处是(     )

A.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判断社会道德的标准
B.不符合礼的事,就不看、不听、不说、不做
C.用礼乐来规范人的行为,使人向善
D.通过教育手段回复和扩充人的善性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公元前5世纪前后,在中国、古希腊都曾有过思想文化的繁荣。对下边表格中思想家的观点或名言,理解正确的是(    )

国 别
人 物
观点或名言
古希腊
普罗塔戈拉
人是万物的尺度
苏格拉底
认识你自己
中国
孔子
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孟子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A.普:肯定人的价值,第一次系统论证人生而平等理论
B.苏:对理性的追求,是18世纪启蒙思想的源头
C.孔:强调民本思想,体现新兴地主阶级的要求
D.孟:主张民贵于君,对王权专制的明确否定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各种思想流派纷呈。有的学者对各种思想主流进行整理将它们分别描述为:“全面归服自然的隐士派”,“专制君主的参谋集团”,“劳苦大众的行动帮会”,“拥有无限同情心与向上心的文化人的学派”。按顺序它们分别应代表(      )

A.法、儒、道、墨 B.墨、儒、法、道
C.道、法、墨、儒 D.儒、道、墨、法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家中的老人时常教育后代说:“为人处世不可有贪心,衣能遮体,食能果腹,足矣”,“遇事要冷静,做到以静制动”,“物极必反”。显然,老人继承了传统文化中的 (     )

A.儒家思想 B.法家思想
C.道家思想 D.墨家思想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英国政府1701年9月29日宣布,对来自印度、中国、波斯的丝织品、混纺品,“除白底棉布以外的所有染过色的白细布、薄毛织品,均封存仓库”。上述“违禁品”一经发现,均予没收。对其所有者和贩卖者课以二百英镑的罚金”。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

A.英国拥有广阔的海外殖民地
B.英国保护自身棉纺织业的发展
C.斯图亚特王朝试图“闭关锁国”
D.英国为工业革命开拓国内市场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672年和1692年英国政府又先后颁布《航海条例》,到1849年废除大部分《航海条例》。1854年,外国的商船被准许从事英国沿海的贸易,至此,《航海条例》所规定的限制完全取消。英国完全取消《航海条例》(    )

A.表明英国已无力主导世界市场
B.说明自由主义已成为英国的经济政策
C.是因为以英国为中心的世界市场已经形成
D.反映出美国已成为英国在世界贸易中的强劲对手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历史选考一 历史上的重大改革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