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历史试题 / 选考一 历史上的重大改革 / 选择题
高中历史

东西方先哲的思想,有的倾向哲理思辨,有的倾向实际功利。其中贯穿着讲求实际功利精神的是
①墨家学派的诉求                  ②王阳明心学的主旨
③智者学派的主张                  ④百科全书派的共同追求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价值取向。下列体现人与自然和谐思想的语句是(    )
①已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论语》)
②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庄子》)
③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 (《中庸》)
④德不忧者不能怀远,才不大者不能博见。 (《论衡》)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②③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学者信力建说:“这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战乱频仍、兵荒马乱的时代,……是中国历史上最为自由、最为开放和最不可思议的一个时代……是一个黄金的时代……诞生了中国历史上影响最为深远的思想和学术派别。”材料反映的是(  )

A.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B.儒家思想开始处于独尊地位
C.我国传统主流文化重新焕发了生机 D.促使“三教合一”现象出现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传统儒家观念认为,孔子是个复古而保守的人,而以康有为为代表的近代思想家竭力证明孔子的思想有较多创新,相比西周的主流观念有了很大突破。下列各项可以用来论证孔子思想创新的是

A.非礼勿视 B.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C.有教无类 D.敬鬼神而远之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欧洲文化旅游团在一所中学图书馆参观时问学生,“The river can carry a boat ,yet,it can turn the boat over as well ”,这句话最早见于中国古代哪位思想家的著作?这位学生正确的回答应是

A.Li Er B.Xun Kuang C.Zhuang Zhou D.Meng Ke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孟子曾批判某家学说:“是无父也,无父无君,是禽兽也。”司马迁也说它:“使天下法若此,则尊卑无别也。”他们批判的是下面哪种主张(   )

A.“人之性恶明矣,其善者伪也” B.“谓行仁自孝悌始”
C.“刑不避大夫” D.“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先秦诸子百家既相互辩难,也相互影响。儒家与法家主张的共通之处是(    )

A.重农抑商 B.强调制度与秩序
C.厚古薄今 D.重视道德与人伦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亚里士多德曾说过:“勇敢是怯懦和卤莽的中道,一个人过度好胜就变成了鲁莽,过度恐惧而畏缩不前就变成了怯懦。”下列句子有类似思想是(    )

A.名不正,则言不顺; 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
B.“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泰山为小”
C.因材施教;有教无类
D.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先秦诸子站在不同立场,提出了多种形态的国家起源论。有先秦学者认为原初民始生之时,人各持己义,“天下之乱也,至如禽兽然,无君臣上下长幼之节,父子兄弟之礼,是以天下乱焉。……是故选择天下贤良、圣知、辩慧之人,立以为天子,使从事乎一同天下之义。”上述材料体现的是

A.老子的“自然生成”说 B.荀子的“止争息乱”说
C.墨子的“除乱尚同”说 D.孟子的“与民教化”说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荀子·儒效》中说:“《诗》言是其志也;《书》言是其事也;《礼》言是其行也;《乐》言是其和也;《春秋》言是其微也。”荀子论证的是(    )

A.儒家各经的核心内容
B.儒家经典的内容分工
C.儒家经典独特的教育功能
D.儒家经典内容的丰富和完备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学者认为“皇帝居于社会的权力宝塔尖上,没有制度能够制约他,也没有人能制约他。没有制约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这是中国古代难以解决的政治问题。□□□的说法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这个问题,这使两千年的中国社会得以建立相对有序的环境。” □□□中的字可能是( )

A.韩非子 B.董仲舒 C.陆九渊 D.黄宗羲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瑞士牧师慈运理(Ulrich Zwingli)(1484~1531)将希伯来文、希腊文或是拉丁文版本的圣经翻译成苏黎世当地语言;后来,苏黎世市议会决定了《圣经》改革方案,成为官方政策。1525年苏黎世市议会废止弥撒,改由慈运理的圣餐版本替代。据此推论合理的是

A.慈运理是民族英雄 B.人文主义逐渐深入人心
C.宗教改革取得初步成果 D.启蒙运动冲击传统教权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5世纪有西欧学者提出:“这个世界和它的所有美好事物看来是由全能的上帝为了让人使用而首先创造与构建起来的……人有知识和能力去统治它、管理它”,“我(上帝)既没有使你进入天国,降入凡尘,也没有让你死亡或永生。归根到底,……你是你自己的自由的创造者和塑造者”。对上述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

A.批判了中世纪的神学蒙昧 B.动摇了民众的宗教信仰
C.借助神威阐扬人本观 D.冲击了教会的思想禁锢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荀子说:“凡可知,人之性也,可以知,物之理也。以可知人之性,求可以知物之理,而无所疑止之,则没世穷年不能遍也。”朱熹指出:“如今为此学而不穷天理、明人伦、讲圣言、通世故,乃兀然存心于一草一木、一器用之间,此是何学问?”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A.都主张通过探求自然发展规律从而为研究人性服务
B.都认为只要明道德之善便可穷万物之真
C.与西方人本主义的主张在本质上是相同的
D.是造成中国古代科技逐渐落后的重要原因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春秋时期士人曹刿有”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之说;战国时期的策士冯谖寄食于贵族孟尝君门下,为发泄心中的不满弹铗而歌“长铗归来乎,食无鱼”;孟子则把“七十者可以食肉”视为惠民德政。这表明当时(    )

A.儒家学派规劝贵族实践仁政思想
B.分封制强化的等级观念依然存在
C.士阶层不被各诸侯国统治者重用
D.经济落后滞缓了分封制度的瓦解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历史选考一 历史上的重大改革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