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初中数学试题 / 二次函数的应用 / 解答题
初中数学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次函数 y = 2 3 x + 4 的图象与 x 轴和 y 轴分别相交于 A B 两点.动点 P 从点 A 出发,在线段 AO 上以每秒3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点 O 作匀速运动,到达点 O 停止运动,点 A 关于点 P 的对称点为点 Q ,以线段 PQ 为边向上作正方形 PQMN .设运动时间为 t 秒.

(1)当 t = 1 3 秒时,点 Q 的坐标是  

(2)在运动过程中,设正方形 PQMN ΔAOB 重叠部分的面积为 S ,求 S t 的函数表达式;

(3)若正方形 PQMN 对角线的交点为 T ,请直接写出在运动过程中 OT + PT 的最小值.

来源:2018年江苏省淮安市中考数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1,直线 l : y = 3 4 x + b x 轴交于点 A ( 4 , 0 ) ,与 y 轴交于点 B ,点 C 是线段 OA 上一动点 ( 0 < AC < 16 5 ) .以点 A 为圆心, AC 长为半径作 A x 轴于另一点 D ,交线段 AB 于点 E ,连接 OE 并延长交 A 于点 F

(1)求直线 l 的函数表达式和 tan BAO 的值;

(2)如图2,连接 CE ,当 CE = EF 时,

①求证: ΔOCE ΔOEA

②求点 E 的坐标;

(3)当点 C 在线段 OA 上运动时,求 OE EF 的最大值.

来源:2018年浙江省宁波市中考数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 ΔOAB 是边长为 2 + 3 的等边三角形,其中 O 是坐标原点,顶点 B y 轴正方向上,将 ΔOAB 折叠,使点 A 落在边 OB 上,记为 A ' ,折痕为 EF

(1)当 A ' E / / x 轴时,求点 A ' E 的坐标;

(2)当 A ' E / / x 轴,且抛物线 y = 1 6 x 2 + bx + c 经过点 A ' E 时,求抛物线与 x 轴的交点的坐标;

(3)当点 A ' OB 上运动,但不与点 O B 重合时,能否使△ A ' EF 成为直角三角形?若能,请求出此时点 A ' 的坐标;若不能,请你说明理由.

来源:2018年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市中考数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四边形 OABC 各顶点的坐标分别为 O ( 0 , 0 ) A ( 3 3 3 ) B ( 9 5 3 ) C ( 14 , 0 ) ,动点 P Q 同时从 O 点出发,运动时间为 t 秒,点 P 沿 OC 方向以1单位长度 / 秒的速度向点 C 运动,点 Q 沿折线 OA - AB - BC 运动,在 OA AB BC 上运动的速度分别为3, 3 5 2 (单位长度 / 秒),当 P Q 中的一点到达 C 点时,两点同时停止运动.

(1)求 AB 所在直线的函数表达式;

(2)如图2,当点 Q AB 上运动时,求 ΔCPQ 的面积 S 关于 t 的函数表达式及 S 的最大值;

(3)在 P Q 的运动过程中,若线段 PQ 的垂直平分线经过四边形 OABC 的顶点,求相应的 t 值.

来源:2017年浙江省金华市中考数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某日的钱塘江观潮信息如图:

按上述信息,小红将“交叉潮”形成后潮头与乙地之间的距离 s (千米)与时间 t (分钟)的函数关系用图3表示,其中:“ 11 : 40 时甲地‘交叉潮’的潮头离乙地12千米”记为点 A ( 0 , 12 ) ,点 B 坐标为 ( m , 0 ) ,曲线 BC 可用二次函数 s = 1 125 t 2 + bt + c ( b c 是常数)刻画.

(1)求 m 的值,并求出潮头从甲地到乙地的速度;

(2) 11 : 59 时,小红骑单车从乙地出发,沿江边公路以0.48千米 / 分的速度往甲地方向去看潮,问她几分钟后与潮头相遇?

(3)相遇后,小红立即调转车头,沿江边公路按潮头速度与潮头并行,但潮头过乙地后均匀加速,而单车最高速度为0.48千米 / 分,小红逐渐落后.问小红与潮头相遇到落后潮头1.8千米共需多长时间?(潮水加速阶段速度 v = v 0 + 2 125 ( t 30 ) v 0 是加速前的速度).

来源:2017年浙江省嘉兴市(舟山市)中考数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小明的爸爸和妈妈分别驾车从家同时出发去上班,爸爸行驶到甲处时,看到前面路口时红灯,他立即刹车减速并在乙处停车等待,爸爸驾车从家到乙处的过程中,速度 v ( m / s ) 与时间 t ( s ) 的关系如图1中的实线所示,行驶路程 s ( m ) 与时间 t ( s ) 的关系如图2所示,在加速过程中, s t 满足表达式 s = a t 2

(1)根据图中的信息,写出小明家到乙处的路程,并求 a 的值;

(2)求图2中 A 点的纵坐标 h ,并说明它的实际意义;

(3)爸爸在乙处等待7秒后绿灯亮起继续前行,为了节约能源,减少刹车,妈妈驾车从家出发的行驶过程中,速度 v ( m / s ) 与时间 t ( s ) 的关系如图1中的折线 O B C 所示,加速过程中行驶路程 s ( m ) 与时间 t ( s ) 的关系也满足 s = a t 2 ,当她行驶到甲处时,前方的绿灯刚好亮起,求此时妈妈驾车的行驶速度.

来源:2016年浙江省嘉兴市(舟山市)中考数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菱形 ABCD 的边 AB x 轴上,点 B 坐标 ( 3 , 0 ) ,点 C y 轴正半轴上,且 sin CBO = 4 5 ,点 P 从原点 O 出发,以每秒一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 x 轴正方向移动,移动时间为 t ( 0 t 5 ) 秒,过点 P 作平行于 y 轴的直线 l ,直线 l 扫过四边形 OCDA 的面积为 S

(1)求点 D 坐标.

(2)求 S 关于 t 的函数关系式.

(3)在直线 l 移动过程中, l 上是否存在一点 Q ,使以 B C Q 为顶点的三角形是等腰直角三角形?若存在,直接写出 Q 点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来源:2018年黑龙江省七台河市中考数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菱形 ABCD 的边 AB x 轴上,点 B 坐标 ( 3 , 0 ) ,点 C y 轴正半轴上,且 sin CBO = 4 5 ,点 P 从原点 O 出发,以每秒一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 x 轴正方向移动,移动时间为 t ( 0 t 5 ) 秒,过点 P 作平行于 y 轴的直线 l ,直线 l 扫过四边形 OCDA 的面积为 S

(1)求点 D 坐标.

(2)求 S 关于 t 的函数关系式.

(3)在直线 l 移动过程中, l 上是否存在一点 Q ,使以 B C Q 为顶点的三角形是等腰直角三角形?若存在,直接写出 Q 点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来源:2018年黑龙江省七台河市中考数学试卷(农垦、森工用)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已知:如图,四边形 ABCD AB / / DC CB AB AB = 16 cm BC = 6 cm CD = 8 cm ,动点 P 从点 D 开始沿 DA 边匀速运动,动点 Q 从点 A 开始沿 AB 边匀速运动,它们的运动速度均为 2 cm / s .点 P 和点 Q 同时出发,以 QA QP 为边作平行四边形 AQPE ,设运动的时间为 t ( s ) 0 < t < 5

根据题意解答下列问题:

(1)用含 t 的代数式表示 AP

(2)设四边形 CPQB 的面积为 S ( c m 2 ) ,求 S t 的函数关系式;

(3)当 QP BD 时,求 t 的值;

(4)在运动过程中,是否存在某一时刻 t ,使点 E ABD 的平分线上?若存在,求出 t 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来源:2018年山东省青岛市中考数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已知: Rt Δ EFP 和矩形 ABCD 如图①摆放(点 P 与点 B 重合),点 F B ( P ) C 在同一直线上, AB = EF = 6 cm BC = FP = 8 cm EFP = 90 ° .如图②, ΔEFP 从图①的位置出发,沿 BC 方向匀速运动,速度为 1 cm / s EP AB 交于点 G ;同时,点 Q 从点 C 出发,沿 CD 方向匀速运动,速度为 1 cm / s .过点 Q QM BD ,垂足为 H ,交 AD 于点 M ,连接 AF PQ ,当点 Q 停止运动时, ΔEFP 也停止运动.设运动时间为 t ( s ) ( 0 < t < 6 ) ,解答下列问题:

(1)当 t 为何值时, PQ / / BD

(2)设五边形 AFPQM 的面积为 y ( c m 2 ) ,求 y t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3)在运动过程中,是否存在某一时刻 t ,使 S 五边形AFPQM : S 矩形ABCD = 9 : 8 ?若存在,求出 t 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4)在运动过程中,是否存在某一时刻 t ,使点 M 在线段 PG 的垂直平分线上?若存在,求出 t 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来源:2017年山东省青岛市中考数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在 ΔABC 中, A = 90 ° AB = 3 AC = 4 ,点 M Q 分别是边 AB BC 上的动点(点 M 不与 A B 重合),且 MQ BC ,过点 M BC 的平行线 MN ,交 AC 于点 N ,连接 NQ ,设 BQ x

(1)试说明不论 x 为何值时,总有 ΔQBM ΔABC

(2)是否存在一点 Q ,使得四边形 BMNQ 为平行四边形,试说明理由;

(3)当 x 为何值时,四边形 BMNQ 的面积最大,并求出最大值.

来源:2019年宁夏中考数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四边形 OABC 是边长为4的正方形,点 P OA 边上任意一点(与点 O A 不重合),连接 CP ,过点 P PM CP AB 于点 D ,且 PM = CP ,过点 M MN / / AO ,交 BO 于点 N ,连接 ND BM ,设 OP = t

(1)求点 M 的坐标(用含 t 的代数式表示);

(2)试判断线段 MN 的长度是否随点 P 的位置的变化而改变?并说明理由.

(3)当 t 为何值时,四边形 BNDM 的面积最小;

(4)在 x 轴正半轴上存在点 Q ,使得 ΔQMN 是等腰三角形,请直接写出不少于4个符合条件的点 Q 的坐标(用含 t 的式子表示).

来源:2016年贵州省黔南州中考数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市计划在十二年内通过公租房建设,解决低收入人群的住房问题.已知前7年,每年竣工投入使用的公租房面积 y(单位:百万平方米),与时间 x(第 x年)的关系构成一次函数,(1≤ x≤7且 x为整数),且第一和第三年竣工投入使的公租房面积分别为 23 6 7 2 百万平方米;后5年每年竣工投入使用的公租房面积 y(单位:百万平方米),与时间 x(第 x年)的关系是 y=﹣ 1 8 x+ 15 4 (7< x≤12且 x为整数).

(1)已知第6年竣工投入使用的公租房面积可解决20万人的住房问题,如果人均住房面积,最后一年要比第6年提高20%,那么最后一年竣工投入使用的公租房面积可解决多少万人的住房问题?

(2)受物价上涨等因素的影响,已知这12年中,每年竣工投入使用的公租房的租金各不相同,且第一年,一年38元/ m 2,第二年,一年40元/ m 2,第三年,一年42元/ m 2,第四年,一年44元/ m 2……以此类推,分析说明每平方米的年租金和时间能否构成函数,如果能,直接写出函数解析式;

(3)在(2)的条件下,假设每年的公租房当年全部出租完,写出这12年中每年竣工投入使用的公租房的年租金 W关于时间 x的函数解析式,并求出 W的最大值(单位:亿元).如果在 W取得最大值的这一年,老张租用了58 m 2的房子,计算老张这一年应交付的租金.

来源:2018年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中考数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已知某厂以 t 小时 / 千克的速度匀速生产某种产品(生产条件要求 0 . 1 < t 1 ) ,且每小时可获得利润 60 ( - 3 t + 5 t + 1 ) 元.

(1)某人将每小时获得的利润设为 y 元,发现 t = 1 时, y = 180 ,所以得出结论:每小时获得的利润,最少是180元,他是依据什么得出该结论的,用你所学数学知识帮他进行解析说明;

(2)若以生产该产品2小时获得利润1800元的速度进行生产,则1天(按8小时计算)可生产该产品多少千克;

(3)要使生产680千克该产品获得的利润最大,问:该厂应该选取何种生产速度?并求此最大利润.

来源:2020年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中考数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矩形 ABCD 中,点 P 为对角线 AC 所在直线上的一个动点,连接 PD ,过点 P PE PD ,交直线 AB 于点 E ,过点 P MN AB ,交直线 CD 于点 M ,交直线 AB 于点 N AB = 4 3 AD = 4

(1)如图1,①当点 P 在线段 AC 上时, PDM EPN 的数量关系为: PDM    EPN

DP PE 的值是   

(2)如图2,当点 P CA 延长线上时,(1)中的结论②是否成立?若成立,请证明;若不成立,说明理由;

(3)如图3,以线段 PD PE 为邻边作矩形 PEFD .设 PM 的长为 x ,矩形 PEFD 的面积为 y .请直接写出 y 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及 y 的最小值.

来源:2020年内蒙古赤峰市中考数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数学二次函数的应用解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