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小英准备制作一个表面积为6cm2的正方体纸盒,现选用一些废弃的纸片进行如下设计:
说明:
方案一:图形中的圆过点A.B.C;
方案二: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与展开图左下角的正方形边重合,斜边经过两个正方形的顶点.
纸片利用率=×100%
发现:(1)小英发现方案一中的点A.B恰好为该圆一直径的两个端点.你认为小英的这个发现是否正确,请说明理由.
(2)小英通过计算,发现方案一中纸片的利用率仅约为38.2%.请帮忙计算方案二的利用率,并写出求解过程.(结果精确到0.1%)
探究:(3)小英感觉上面两个方案的利用率均偏低,又进行了新的设计(方案三),请直接写出方案三的利用率.(结果精确到0.1%)
说明:方案三中的每条边均过其中两个正方形的顶点.
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BPC是等边三角形,BP、CP的延长线分别交AD于点E、F,连结BD、DP,BD与CF相交于点H.给出下列结论:
①△ABE≌△DCF;②;③
;④
.
其中正确的是 .(写出所有正确结论的序号)
如图①所示,已知A、B为直线a上两点,点C为直线a上方一动点,连接AC、BC,分别以AC、BC为边向△ABC外作正方形CADF和正方形CBEG,过点D作D⊥a于点
,过点E作E
⊥a于点
。
(1)如图②,当点E恰好在直线a上时,(此时E1和E重合)。试说明D=AB;
(2)如图①中,当D、E两点都在直线a的上方时,试探求三条线段D、E
、AB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3)如图③,当点E在直线a的下方时,请直接写出三条线段D、E
、AB之间的数量关系。(不需要证明)
如图,在锐角三角形 中, 是 边上的高,以 为直径的 交 于点 ,交 于点 ,过点 作 ,垂足为 ,交 于点 ,交 于点 ,连接 , , .
(1)求证: ;
(2)若 , , ,求 的长.
(本小题满分9分)如图,在矩形ABCD中,E是CD边上一动点,设DE=x,作AF⊥AE交CB的延长线于点F.
(1)当点E不与点C,D重合时,求证:△ADE∽△ABF;
(2)连接EF,M为EF的中点,AB=4,AD=2, 当点E从D运动到C的过程中
①点M经过的路径是( )
A.直线 | B.线段 | C.射线 | D.圆弧 |
②求点M经过的路径的长;
③连接BM,直接写出BM的长度的最小值.
如图,已知菱形ABCD的对角线AC=2,∠BAD=60°,BD边上有2013个不同的点p1,p2,…,p2013,过pi(i=1,2,…,2013)作PiEi⊥AB于Ei,PiFi⊥AD于Fi,则P1E1+P1F1+P2E2+P2F2+…P2013E2013+P2013F2013的值为 .
正方形ABCD中,E、F是AD上的两个点,AE=DF,连CF交BD于点M,连AM交BE于点N,连结DN.如果正方形的边长为2.
(1)求证:BE⊥AM;
(2)求DN的最小值.
(1)探究:如图1和2,四边形ABCD中,已知AB=AD,∠BAD=90°,点E、F分别在BC、CD上,∠EAF=45°.
①如图1,若∠B、∠ADC都是直角,把△ABE绕点A逆时针旋转90°至△ADG,使AB与AD重合,则能证得EF=BE+DF,请写出推理过程;
②如图2,若∠B、∠D都不是直角,则当∠B与∠D满足数量关系 时,仍有EF=BE+DF;
(2)拓展:如图3,在△ABC中,∠BAC=90°,AB=AC=2,点D、E均在边BC上,且∠DAE=45°.若BD=1,求DE的长.
在 中, ,分别过点 , 作 平分线的垂线,垂足分别为点 , , 的中点是 ,连接 , , .则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A. |
|
B. |
|
C. |
|
D. |
|
如图,在锐角三角形 中, 是 边上的高,以 为直径的 交 于点 ,交 于点 ,过点 作 ,垂足为 ,交 于点 ,交 于点 ,连接 , , .
(1)求证: ;
(2)若 , , ,求 的长.
如图.在边长为6的正方形 中,点 , 分别在 , 上, 且 , ,垂足为 , 是对角线 的中点,连接 、则 的长为 .
如图所示,已知△ABC中,AC=BC=6,∠C=90°.O是AB的中点,⊙O与AC相切于点D、与BC相切于点E.设⊙O交OB于F,连DF并延长交CB的延长线于G.
(1)∠BFG与∠BGF是否相等?为什么?
(2)求由DG、GE和所围成的图形的面积(阴影部分).
如图,周长为16的菱形ABCD中,点E,F分别在AB,AD边上,AE=1,AF=3,P为BD上一动点,则线段EP+FP的长最短为( )
A.3 | B.4 | C.5 | D.6 |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