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小车的平均速度。
(1)测平均速度需要的测量工具是________和________,该实验依据的原理是________。
(2)如图所示,斜面长2米,测得小车从斜面顶端运动到底端所用的时间是5秒。如果在斜面的中点装上金属片,测得小车从斜面顶端运动到金属片的时间为3秒。请将测量数据填入表中,并计算出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v1和通过上半段的平均速度v2。(保留一位小数)
(3)小车从斜面顶端运动到底端过程中,小车做的是________________直线运动(填“匀速”或“变速”)(表格要填空)
路程(米) |
运动时间(秒) |
平均速度(米/秒) |
S1=2 |
T1=5 |
V1= |
S2=1 |
T2=3 |
V2= |
如图所示是同一木块先后两次在同一水平面上运动时在相等时间内连续拍摄的“频闪”照片.第二次木块从A点运动到B点的距离是 cm; 由图可知,两次实验中木块的速度 ,木块所受拉力的大小 ( 均选填“相等”或“不相等”).
聪聪看见弟弟在玩小火车钻山洞的玩具,他想结合速度的知识测算小火车穿过山洞的平均速度.图是严格按1:20的比例缩小画成的玩具模型图.
(1)请通过测量和换算得出:小火车的实际长度约为 cm,山洞的实际长度约为 cm.
(2)若聪聪测得小火车从穿入山洞到穿过山洞的总时间为5s,则小火车的平均速度是多少米/秒?
(3)已知小火车的质量为0.2kg,它与轨道的总接触面积为1.0×10﹣4m2,则小火车对轨道的压强是多少帕?(g取10N/kg)
图甲是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图乙是某同学对该实验的改进实验:将一小块含铁小重物(涂黑部分)密封在灌满水的长直玻璃管内。当长直玻璃管竖直后,迅速移去玻璃管顶端的小磁铁,小重物开始下落,分别测得小重物到达15cm、30cm、45cm处所用的时间分别是1s,1.92s,2.82s。
(1)分析数据(不考虑实验误差),从最高处下落到玻璃管底部的过程中小重物 (填“是”或“不是”)做匀速直线运动;
(2)为求小重物在第一次实验时整个下落过程的平均速度,某同学采用了下列两种计算方法:
方法1:
方法2:
以上两次计算方法正确的是 。
(3)在甲实验中,要使铅笔在桌面上滚动的平均速度变大,可采取的方法有:
(写出一点即可);
(4)与甲实验相比,乙实验具有能保证物体做直线运动、便于观察实验过程等优点,但还有继续改进之处,你的改进建议是
(写出一点即可)。
如图是某实验小组做”测平均速度”的情形.
(1)测平均速度的原理是 ;
(2)小车从位置A开始沿直线运动到位置B为止,通过的距离是 cm;
(3)小车从位置A出发开始计时,到位置B时,用时间如数字钟所示,小车从A到B所用时间是 s;
(4)小车的平均速度是 m/s。
如图所示,是实验小组的同学们用斜面和滑块做“测量物体的平均速度”的实验情形。当滑块自顶端A出发开始计时,分别滑至B和斜面底端C时依次停止计时,显示时间的数字钟的时间格式是“时:分:秒”。
(1)除了数字钟,实验中用到的测量工具还有 。
(2)滑块由A滑至C的过程中平均速度是 m/s。
(3)滑块在AB段的平均速度vAB和在BC段的平均速度vBC的大小关系是 。
如图所示,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每隔一定时间在纸带上打下一个点)与一木块左端相连,木块在弹簧测力计作用下沿水平桌面(纸面)向右运动时,就能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的点。图中①和②是打点计时器先后打出的两条纸带,与其对应的测力计的示数分别为F1、F2,木块运动的速度分别为v1、v2,那么
A.F1<F2,v1<v2 |
B.F1=F2,v1<v2 |
C.F1=F2,v1>v2 |
D.F1>F2,v1>v2 |
如图甲所示,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每隔一定时间在纸带上打下一个点)与一木块左端相连,木块在弹簧测力计作用下沿水平桌面(纸面)向右运动时,就能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的点.图乙中①和②是打点计时器先后打出的两条纸带,与其对应的测力计的示数分别为F1、F2,木块运动的速度分别为v1、v2,那么( )
A.F1<F2,v1<v2 | B.F1=F2,v1<v2 | C. F1=F2,v1>v2 | D.F1>F2,v1>v2 |
图甲是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装置,图乙是某教师的改进实验:将一小块含铁小重物(涂黑部分)密封在灌满水的长直玻璃管内。当长直玻璃管竖直后,迅速移去玻璃管顶端的小磁铁,小重物开始下落,分别测得小重物下降15厘米、30厘米、45厘米处所用的时间,实验数据如下表:
距离/厘米 时间/秒 实验次数 |
15 |
30 |
45 |
1 |
1.00 |
1.92 |
2.82 |
2 |
0.99 |
1.94 |
2.80 |
3 |
0.96 |
1.90 |
2.78 |
(1)分析表中数据(不考虑实验误差),从最高处下落到玻璃管底部的过程中小重物 (填“是”或“不是”)做匀速直线运动;
(2)为求小重物在第一次实验时整个下落过程的平均速度,某同学采用了下列两种计算方法:
方法1:
方法2:
以上两次计算方法正确的是 。(填“方法1”/ “方法2”/都正确)
(3)在甲实验中,要使铅笔在桌面上滚动的平均速度变大,可采取的方法有 (写出一点即可);
(4)与甲实验相比,乙实验具有能保证物体做直线运动、便于观察实验过程等优点,但还有继续改进之处,你的改进建议是 (写出一点即可);
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分度值为1 mm)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的圆圈是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数字分别表示“小时:分:秒”)
(1)该实验是根据公式__ __进行速度计算的。
(2)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 (填“大”或“小”)。
(3)请根据图中信息回答SAB=__ __cm tBC= s;
VAB=_ m/s; VBC=___ _ m/s。
(4)由实验看出,小车在下滑过程速度越来越 ,是在做__ __运动。
(5)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后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AC段的平均速度VAC(偏 (选填“大”或“小”)。
如图所示为A、B两小车向右运动过程的频闪照片.它表示两个小车在相等的时间间隔所在的位置,则对A、B两小车的运动情况判断正确的是( ).
A.小车A做变速运动,小车B做匀速运动
B.小车A做匀速运动,小车B做变速运动
C.小车A、B都做匀速运动
D.小车A、B都做变速运动
用斜面和滑块做“测物体的平均速度”实验,当滑块自顶端出发时开始计时,滑至斜面底端时停止计时,如图所示。在此过程中,滑块的平均速度是( )
A.10cm/s | B.9cm/s | C.8cm/s | D.7cm/s |
某物理兴趣小组利用带有刻度尺的斜面、小车和数值钟“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如图所示,图中显示的是他们测量过程中小车在甲、乙、丙三个位置及其对应时间的情形,显示时间的格式是“时:分:秒”
(1)请你根据图示完成下表
|
小车由甲至乙 |
小车由乙至丙 |
小车由甲至丙 |
路程 |
26 |
|
|
时间 |
|
4 |
|
平均速度 |
|
|
15 |
(2)分析表中的数据,小车全程是做匀速运动吗?为什么?
“频闪摄影”是研究物体运动时常用的一种实验方法,下面四个图是小严同学利用频闪照相机拍摄的不同物体运动时的频闪照片(黑点表示物体的像),其中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如图所示实验装置,测得斜面长0.9m,用来计时的秒表每格表示5s。小车沿斜面从顶端滑到底端,秒表指针如图(指针转动未超过一周)。则:小车从斜面顶端到达底端所用时间是____________s,小车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___cm/s。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