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实验设计及操作,其现象足以说明结论的是( )
选项 |
操作 |
现象 |
结论 |
A |
向某无色溶液中滴加2滴酚酞试液 |
溶液变为红色 |
该溶液不一定是碱溶液 |
B |
在某硫酸铜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 |
有红色固体生成 |
铜全部被置换出来了 |
C |
向某无色溶液中加入氯化钡溶液。再加稀硝酸 |
先产生白色沉淀,后白色沉淀不溶解 |
该无色溶液中一定含有硫酸根离子 |
D |
把燃着的木条插入某瓶无色气体中 |
木条火焰熄灭 |
该气体一定是二氧化碳 |
A.AB.BC.CD.D
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所选试剂及操作方法不正确的是( )
A.氮气中混有的少量氧气一一将气体通过炽热的铜网
B.铜粉中混有的少量氧化铜一一加入过量的稀盐酸,过滤、洗涤、干燥
C.氯化钠固体中混有的少量泥沙一一溶解,加入硝酸银溶液,过滤
D.硫酸锌溶液中混有的少量硫酸铜一一加入足量的锌粉,过滤、蒸发结晶
为达到实验目的,下列实验方案设计合理的是( )
选项 |
实验目的 |
实验方案 |
A |
除去CO中的HCl气体 |
将气体通过NaOH溶液,再通过浓硫酸 |
B |
验证甲烷中含有碳、氢两种元素 |
点燃甲烷,在火焰上方罩一内壁附着石灰水的烧杯,观察现象 |
C |
探究燃烧的条件之一是温度达到物质的着火点 |
用棉花分别蘸酒精和水,放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片刻,观察现象 |
D |
鉴别稀盐酸、NaOH 溶液、K2CO3溶液、(NH4)2CO3溶液 |
取样,相互滴加,观察现象 |
A.AB.BC.CD.D
化学知识有利于我们更科学的生活。
(1)天然气是比较清洁的能源,其主要成分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
(2)煤是重要的化石燃料之一,煤燃烧产生的 进入大气可形成酸雨。
(3)要使天更蓝水更清,必须监测并防治大气污染。目前计入空气质量评价的主要污染物包括 (填字母)。
A.臭氧
B.可吸入颗粒物
C.水蒸气
(4)已知某品牌牙膏中摩擦剂的主要成分为碳酸钙,为了测定牙膏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利用气密性良好的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首先夹紧止水夹,然后将足量的稀盐酸注入锥形瓶中,待不再有气泡产生时,打开止水夹,通入一段时间N2.请回答下列问题。(假设牙膏样品中的其他成分不与稀盐酸反应,并忽略空气中各成分对实验的影响)。
①B装置中浓硫酸所起的作用是 。
②为了达到实验目的,除了要称量牙膏样品的质量外,还需称量 的质量,再通过计算求出结果。
下列实验设计及操作,其现象足以说明结论的是( )
选项 |
操作 |
现象 |
结论 |
A |
向某无色溶液中滴加2滴酚酞试液 |
溶液变为红色 |
该溶液不一定是碱溶液 |
B |
在某硫酸铜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 |
有红色固体生成 |
铜全部被置换出来了 |
C |
向某无色溶液中加入氯化钡溶液。再加稀硝酸 |
先产生白色沉淀,后白色沉淀不溶解 |
该无色溶液中一定含有硫酸根离子 |
D |
把燃着的木条插入某瓶无色气体中 |
木条火焰熄灭 |
该气体一定是二氧化碳 |
A.AB.BC.CD.D
下列实验方案设计不合理的是( )
选项 |
实验目的 |
实验设计 |
A |
除去FeCl 2溶液中少量的CuCl 2 |
加入过量的铁粉,过滤 |
B |
除去CuO中少量的碳粉 |
加水溶解,过滤 |
C |
鉴别NaOH固体和NH 4NO 3固体 |
分别取少量固体于试管中,加水溶解,触摸试管底部 |
D |
鉴别KOH溶液和CaCl 2溶液 |
分别取少量试样于试管中,向试管中滴加酚酞溶液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
一班的同学在探究金属镁的化学性质时发现,将镁条放到盛有冷水的试管中,没有明显的现象,然后将试管放在酒精灯上加热,发现试管中有气泡产生。
(1)小明认为,据此现象可断定加热时镁能和水反应,小强认为小明的结论不正确,理由是 。
(2)小明向加热的试管中滴入酚酞溶液,溶液显红色,证明镁在加热时 (填"能"或"不能")与水发生反应
(3)小明将加热后的试管放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同学们发现溶液中的红色消失了。
在确定酚酞溶液没有变质的情况下,请你根据初中所学化学知识,对溶液中红色消失的原因做出合理猜想。
猜想一:
猜想二:
请设计实验方案,对其中一种猜想进行验证 。(只需答出实验方案,不需要回答现象和结论)
下列实验能成功的是( )
A. |
用木炭代替红磷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 |
B. |
用食醋鉴别蔗糖和食盐 |
C. |
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检验氧气是否已经集满 |
D. |
用硝酸锌溶液验证锌、铁、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
下列各实验方案能达到其实验目的是( )
选项 |
实验目的 |
实验方案 |
A |
鉴别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 |
分别取样滴加紫色石蕊溶液 |
B |
除去NaOH溶液中混有的Na2CO3 |
加入足量稀盐酸 |
C |
除去CO2中混有少量的CO |
在足够的氧气中点燃 |
D |
鉴别氮气和二氧化碳 |
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气体中 |
A.AB.BC.CD.D
提纯是化学实验常用的方法。除去下列物质中所含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选用的实验方案不合理的是
( )
选项 |
物质 |
实验方案 |
A |
CO(CO2) |
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
B |
CaO(CaCO3) |
在高温下煅烧 |
C |
O2(H2O) |
通过盛有浓硫酸的洗气瓶 |
D |
MnO2(KCl) |
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
A.AB.BC.CD.D
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
实验目的 |
实验设计 |
A |
验证铜、银、铁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
用铜丝、AgNO3和FeSO4溶液进行实验 |
B |
鉴别H2SO4、Ba(OH)2、CuCl2三种溶液 |
不用其它试剂即可鉴别 |
C |
除去CO2中的CO杂质 |
通入足量的澄清石灰水 |
D |
配制50g质量分数为10%的NaCl溶液 |
称取5g NaCl加入45mL水中完全溶解(ρ水=1g/cm3) |
A.AB.BC.CD.D
设计简单实验证明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或空气)(写出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
|
|
下列实验方案设计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
实验目的 |
实验方案 |
A |
除去硫酸钾溶液中的氯化钾 |
加入适量硝酸银溶液,过滤 |
B |
证明铝的金属活动性强于铜 |
将打磨过的铝丝浸入硫酸铜溶液中 |
C |
鉴别稀盐酸和氢氧化钾溶液 |
分别滴加酚酞溶液 |
D |
鉴别氢氧化钠、氯化钠、硝酸铵固体 |
分别加入适量蒸馏水溶解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
到19世纪末,经几代科学家对光合作用的不断探索,得到结论:光合作用反应物是H2O和CO2,产物是O2和有机物。为了探究产物O2中的O元素来源,科学兴趣小组从元素守恒的角度进行了猜想。
猜想一:O2全部来源于CO2;
猜想二:O2全部来源于H2O;
猜想三:O2同时来源于两者。
为了求证,他们查阅资料如下:
资料1 19世纪末,科学家普遍认为气体之间更容易转化,认为CO2在光的作用下被分解成CO和O2,所以O2来自于同为气体的CO2。
资料2 1937年,英国化学家希尔通过实验发现:离体叶绿体在光照条件下使水分解,释放出O2,并还原电子受体。
资料3 1939年,已经发现了氧的同位素。美国科学家鲁宾、卡门利用 O标记的H2 O和C O2分别培养小球藻,光照相同时间后,检测甲、乙两试管中产生的氧气是否含 O,如图所示。
根据所学知识,结合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资料2的实验结论 (填“支持”或“不支持”)资料1的观点。
(2)根据资料3的实验结果,分析可得猜想 成立。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