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初中化学试题 / 综合题
初中化学

为了除去铜粉中混有的铁粉,并用提纯的铜粉制取胆矾(CuSO4•5H2O).某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按如下流程进行实验.(反应中部分生成物已略去)

已知:Cu+2H2SO4(浓)CuSO4+SO2↑+2H2O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操作a的名称是  ;除去铜粉中的铁粉,最简便的实验方法是  

(2)FeCl2溶液中通入Cl2发生化合反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由Cu制CuSO4溶液的途径Ⅱ中,若不通入O2,反应将不会发生,原因是  .途径Ⅱ与途径Ⅰ相比较,其显著的优点是  (回答一点即可).

(4)FeCl3溶液可腐蚀铜以制作印刷线路板,反应只生成两种常见的盐,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来源:2016年四川省内江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同学在实验室中用盐酸与石灰石反应,将制得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发现石灰水始终不变浑浊,于是该同学对不变浑浊的原因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

【查阅资料】CO2既不与AgNO3溶液反应,也不与饱和NaHCO3溶液反应。

【提出猜想】①澄清石灰水已经变质。

②制得的气体中除CO2外还含有其他成分。

【实验探究】

活动一:为了验证猜想①,该同学做了一个对照实验:把稀硫酸滴入盛有碳酸钾溶液的试管中,并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则稀硫酸与碳酸钾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由该实验得出的结论是:猜想①  (填“成立”或“不成立”)。

活动二:将盐酸与石灰石反应制得的气体通入硝酸银溶液中,观察到有  产生,说明制得的气体中含有HCl气体。

【实验反思】制得的气体中混有HCl的原因是  ;澄清石灰水始终不变浑浊又是因为 __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拓展应用】若要除去CO2中混有的HCl和水蒸气,下列装置可以满足要求的是  

来源:2016年四川省内江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水是宝贵的自然资源,我国南海海域海洋资源极其丰富.

(1)2017年5月18日,南海可燃冰试采成功,可燃冰主要含有甲烷水合物.甲烷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  

(2)渔民常在这一带从事捕鱼作业,鱼肉中含量最多的基本营养素是  (填序号)

A.蛋白质    B.糖类    C.油脂    D.维生素

(3)科学研究证明,水在光照和TiO2作催化剂的条件下,能分解为氢气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4)河水和海水一样都是混合物.自来水厂利用河水生产饮用水的过程中常用活性炭的 

 性来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检验饮用水是软水还是硬水,可用  来检验.

来源:2017年四川省南充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遂宁市大英县境内郯江河畔的“中国死海”,是北纬30度上又一神奇的景观.

(1)“中国死海”中天然盐卤水的溶质以氯化钠为主,并富含钾、钙、碘、溴等40多种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对人体健康起到非常重要的改善和调节作用.碘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和原子结构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碘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6.9g                  

B.人体缺碘易导致骨质疏松

C.碘在化学反应中形成的阴离子符号为I

D.一个碘原子核内有53个中子

(2)“中国死海”的现代水上运动、休闲、度假、娱乐、保健等水文化旅游元素提升了人们的生活品质,但也容易对郪江造成污染.请提出一条保护水资源的建议  

(3)小西同学从郪江中取少量水样,观察到水样浑浊,有固体小颗粒.为除去这些不溶性杂质,她应该采取实验操作的名称是  

(4)浩瀚的海洋中蕴藏着丰富的资源,是巨大的天然宝库.从海水中提取溴,其中一种方案涉及到的化学反应为:2NaBr+Cl2=2NaCl+Br2,已知非金属单质也有类似金属单质与盐溶液之间的反应规律,由此可判断Cl2、Br2的活动性顺序是:Cl2  Br2(填“>”、“<”或“=”).

来源:2017年四川省遂宁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化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1)包饺子的食材有面粉、韭菜、瘦肉、植物油、食盐等。其中富含糖类的是   ,不含有有机物的是   

(2)老年人缺   会发生骨质疏松,容易骨折。

(3)塑料盆、铁锅,陶瓷茶杯等是生活常见用品,其中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4)活性炭能除去家庭装修中产生的有害气体,这是利用了活性炭的   性。

(5)加了洗涤剂的水能除去衣服上的油污,是利用了洗涤剂的   作用。

(6)下列关于水的说法错误的是   

A.煮沸可以将硬水转化为软水

B.工业废气直接排放会造成水污染

C.寻找合适的催化剂,利用光照使水分解是理想的制氢方法

D.大量使用农药、化肥能提高农作物产量,不会造成水污染

(7)过氧化钙( CaO 2) 能用于鱼类运输时的制氧剂,与水反应生成碱和一种气体,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8)某注射用药液的配制方法如下:

①把 1.0g 药品溶于水配制成 4.0mL 溶液 a;

②取 0.1mL 溶液 a,加水稀释至 1.0mL,得溶液 b;

③取 0.1mL 溶液 b,加水稀释至 1.0mL,得溶液 c;

④取 0.4mL 溶液 c,加水稀释至 1.0mL,得溶液 d。

由于在整个配制过程中药液很稀,其密度都可近似看做1g/cm 3,1g 该药品可配制溶液d 的体积是   mL。

来源:2017年四川省雅安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味精是常用的调味品,它的鲜味来自于其中的主要成分“谷氨酸钠”(化学式是C5H8NO4Na,易溶于水,与AgNO3不反应),另外还含有NaCl,其它成分不考虑。请回答下列问题:

(1)味精中至少含有  (填数字)种元素。

(2)称取5.0g味精配制成50g溶液,量取蒸馏水的量筒规格是  (填字母)。

A.5mL     B.10mL      C.50mL      D.100mL

(3)如图是配制过程,正确的操作顺序为  (填字母)。

A.①②③④B.②①④③C.②④①③

(4)为测定NaCl在味精中的质量分数,进行如下实验:

①向所配制的50g溶液中加入AgNO3溶液充分反应,检验沉淀是否完全的方法是:静置后,在上层清液中加入  (填化学式)溶液,观察是否有沉淀生成。

②在其它操作均正确的情况下,若在配制溶液过程中,仰视刻度量取蒸馏水,则所配制溶液中,谷氨酸钠的质量分数  (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所测定的味精中NaCl的质量分数  (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③精确测定AgCl沉淀质量为2.87g,则该味精中NaCl的质量分数为  。(计算结果精确到0.1%.有关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NaCl﹣58.5,AgCl﹣143.5 )

来源:2018年四川省雅安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A~H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其中A、E为氧化物且E为常见的液体,B、D为碱,H、G为单质,C为石灰石的主要成分,F为胃酸的主要成分;反应①为光合作用.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如图所示.其中“→”表示转化关系,“﹣”表示相互之间能发生反应(部分反应物、生成物以及反应条件省略).

请回答下列问题:

(1)C的化学式为  ;E的化学式为  

(2)B物质的一种用途为  ;反应③的基本反应类型为  

(3)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①  ;②  ;③  

来源:2017年江苏省泰州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盐城有漫长的海岸线,海洋蕴藏着丰富的资源。请按要求填空。

(1)海洋为我们提供了营养丰富的食材。鱼虾富含的  是机体生长及修补受损组织的主要原料,海带富含的  可以预防甲状腺肿大。

(2)今年5月我国在海域可燃冰开采技术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可燃冰主要含有甲烷水合物,还含少量CO2等气体,可燃冰属于  (选填“纯净物”或“混合物”)。若甲烷大量泄漏到大气中,会导致  ,使全球气候变暖;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3)镁在海水中主要以MgCl2的形式存在,MgCl2中Mg的化合价是  。观察图1,从元素含量角度分析,我国海域中镁位列第  位。

(4)海水淡化可缓解淡水资源匮乏问题。

①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中,发生变化的是  (填字母序号)。

A.分子个数       B.分子质量

C.分子间隔       D.分子种类

②利用如图2装置得到淡水的方法与实验室通过  (填操作名称)净化水的方法原理相同。

(5)海水碳储存,可以缓解空气中CO2过多的问题,但海水的pH也在逐渐变小,同时软体生物贝壳也在逐渐软化、变薄和缩小。

①根据海水pH变化趋势判断:2000年时海水呈  性。

②“海洋酸化”的原因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③软化生物贝壳软化、变薄的原因是  

来源:2017年江苏省盐城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碱式碳酸锌[Zn x(OH) y(CO 3z]是制备功能材料ZnO的原料,其化学反应表达式为:Zn x(OH) y(CO 3z ZnO+CO 2↑+H 2O(x、y、z为正整数)。小金设计了图甲所示装置对碱式碳酸锌的组成进行探究(装置气密性良好,药品足量,实验操作正确):

(1)图甲中装置B的作用是   

(2)查阅资料发现,在不同温度条件下充分加热等质量的碱式碳酸锌样品,剩余固体的质量与加热温度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实验中加热时,热分解装置的温度至少要达到   ℃(选填"200"、"300"或"400")。

(3)部分实验步骤为:"……加热前先通入N 2排尽装置内的空气,关闭通入N 2的活塞,……控制一定温度下加热……"。实验过程中可根据   现象判断碱式碳酸锌样品已反应完全。

(4)小金取54.7g碱式碳酸锌样品(不含杂质),放置于热分解装置内,完全反应后测得装置A增重5.4g,装置B增重8.8g。则x:y:z的最简整数比为   

来源:2018年浙江省杭州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是氢气和氧气发生反应的微观模拟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B图中将相关粒子图形补充完整;

(2)A图所示物质属于   (填物质分类),从微观角度说明理由是   

(3)画出比氧元素多一个周期少一个族的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来源:2017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A、B、C、D、E分别表示初中化学常见的五种物质,它们的部分反应和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表示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表示一种物质能转化成另一种物质,且省略部分反应物或生成物及条件),已知其中只有两种物质是氧化物,E是含有三种元素的物质。

(1)若D为水时,且A、B两物质能发生化合反应,请回答:

①写出A、E物质的化学式:A   、E   

②A与B发生反应的现象为   

(2)若D为二氧化碳时,请回答:

①写出A、C物质的化学式:A   、C   

②按照图示所标明的物质关系,写出能生成空气污染物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来源:2017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根据如图回答问题。

(1)A中集气瓶内水的作用是    

(2)B中集气瓶内水位最终约在刻度    处。

(3)C中制备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    

(4)D中若加入的固体是NH 4NO 3,实验现象是    

(5)E中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之一是    

来源:2016年广西玉林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图1是某兴趣小组在学习碱的性质时进行的探究活动,请要求回答问题。

(1)通过分析实验一可知,氢氧化钠会吸收空气中的  

(2)实验二中观察到3个塑料瓶变瘪的程度为A>B>C,可证明CO2能与NaOH、Ca(OH)2反应,其中C瓶在实验中起   作用。

(3)晓晓查阅资料了解到往Ba(OH)2溶液中滴加或通入下列图2中物质会产生如下现象:A中溶液显红色,B、C、D中均产生白色沉淀。

①写出D试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不同的碱溶液中都含有OH,所以,碱有一些相似的化学性质。上述关于Ba(OH)2性质的实验不能体现碱的相似性质的是   (填字母序号)

(4)冬冬发现工业上使用的氢氧化钠固体标签如图3所示,于是对其所含杂质进行了探究。

【提出问题】  

【提出猜想】

猜想I:查阅资料可知,工业用氢氧化钠可能含有NaCl。

猜想Ⅱ:工业用氢氧化钠可能含有Na2CO3,原因是   (用简洁的文字表述)。

【进行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解释或结论

①取适量固体样品于试管中,加水溶解

固体全部溶解

/

②向①所得溶液中滴加过量的  

一开始无明显变化,一会儿后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样品中含有Na2CO3

③向②所得溶液中滴加几滴硝酸银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样品中还含有NaCl.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来源:2016年广西玉林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根据表中信息,请回答下列问题。

测试类别

S化合价

氢化物

单质

+6

SO 3

H 2SO 4

Na 2SO 4CuSO 4FeSO 4(NH 42SO 4

SO 2

H 2SO 3

Na 2SO 3

0

S



﹣2

H 2S

H 2S

Na 2S

(1)填写表中内容:①   ;②   

(2)物质可以按照一定规律发生转化,请按要求各写出一个对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置换反应   ;②复分解反应   

(3)(NH 42SO 4是农业上常用的铵态氮肥,在实验室检验其为铵态氮肥的实验操作是______(写出一种即可)

(4)2H 2S+SO 2═2S+2H 2O,反应前后硫元素化合价发生的变化是   

(5)在实验室中,可用热的碱液除去试管内壁上附着的硫,请完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S+   NaOH═   Na 2SO 3+   +   H 2O。

来源:2016年辽宁省沈阳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化学变化中的一些现象有助于我们判断物质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

分析一:化学变化中的现象

实验内容

实验现象

实验分析

(1)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

发出白光,发出热量

燃烧是   的剧烈的化学反应

(2)

镁表面   铜无明显变化

镁与稀盐酸反应,铜不与稀盐酸反应

(3)

产生白色沉淀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

玻璃管内的固体由红棕色变为   

发生了化学变化

分析二:有助于判断草酸(H 2C 2O 4)溶液与酸性KMnO 4溶液发生化学变化的现象是什么?(单酸晶体溶于水形成无色溶液,酸性KMnO 4溶液是H 2SO 4与KMnO 4的混合溶液)结合已有知识,进行大胆猜想:

(1)现象及可能产生该现象的依据   

(2)现象及可能产生该现象的依据   

来源:2016年辽宁省沈阳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化学综合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