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研究显示:每年排放的二氧化碳近一半存留在大气层,其它被陆地和海洋吸收。人类大量使用煤、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砍伐森林,导致过量的二氧化碳进入海洋,使海洋酸化,表层海水平均pH从8.1下降到7.9。人类给海洋的二氧化碳越多,海水pH越小,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就会相对减弱,这样的循环会导致海洋生物链发生变化。
垃圾焚烧发电是生活垃圾处理的有效方式之一,但垃圾焚烧会产生烟尘和有害气体,还会增加二氧化碳的排放,加剧海洋酸化;同时垃圾焚烧需要购买辅助燃料,成本较高。我国烟气处理协同P2G技术很好地解决了这些问题,其主要流程如图所示。
(1)过量的二氧化碳进入海洋,使海洋酸化,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下列有关海洋酸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选填字母序号)。
A. |
海洋酸化是指表层海水呈酸性 |
B. |
海洋酸化会导致气候变暖加剧 |
C. |
海洋酸化不会影响海洋生物及其生态系统 |
D. |
海洋酸化会改变海水中某些离子的浓度 |
(3)流程中“净化装置”的作用是 ,“其它气体”的主要成分有O2和 (填化学式)等气体。
(4)使用P2G技术的优点是 (写一条即可)。
(5)“甲烷化装置”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是 ,其中X是 (填化学式)。
(6)若用P2G技术处理550kg二氧化碳,使其完全反应。请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生成甲烷的质量(写出计算过程)。
我国古代科技璀璨夺目,金属的冶炼与使用在当时已处于世界先进水平。
(1)日常生活中,适合制作电缆的金属是______(填标号)。
A. |
金 |
B. |
铜 |
C. |
汞 |
D. |
钨 |
(2)明代《天工开物》描述了锡的冶炼方法,如图a。
①原料锡砂中的 和木炭反应得到锡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②炼锡时混入少许铅形成合金,产物更易熔化流出,原因是______。
(3)图b为古代炼锌工艺原理示意图。炉甘石成分是 ,高温易分解生成 。
①泥罐外煤饼的主要作用是燃烧提供热量,泥罐内煤粉的主要作用是______。
②已知锌的沸点为 。泥罐下部温度可达 ,上部约为 ,该工艺从反应混合物中收集液态锌的方法属于______(填标号)。
A. |
结晶 |
B. |
蒸发 |
C. |
蒸馏 |
D. |
升华 |
③必须冷却后才能取锌,是为了防止发生反应:______(写化学方程式)。
(4)湿法冶金利用置换反应。向 混合液中加入 粉,充分反应后过滤。若滤渣中有两种金属,则滤液中一定不含的金属阳离子是______。
根据表中信息,请回答下列问题。
测试类别 S化合价 |
氢化物 |
单质 |
① |
酸 |
盐 |
+6 |
﹣ |
﹣ |
SO 3 |
H 2SO 4 |
Na 2SO 4CuSO 4FeSO 4(NH 4) 2SO 4 |
② |
﹣ |
﹣ |
SO 2 |
H 2SO 3 |
Na 2SO 3 |
0 |
﹣ |
S |
﹣ |
|
|
﹣2 |
H 2S |
﹣ |
﹣ |
H 2S |
Na 2S |
(1)填写表中内容:① ;② 。
(2)物质可以按照一定规律发生转化,请按要求各写出一个对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置换反应 ;②复分解反应 。
(3)(NH 4) 2SO 4是农业上常用的铵态氮肥,在实验室检验其为铵态氮肥的实验操作是______(写出一种即可)
(4)2H 2S+SO 2═2S+2H 2O,反应前后硫元素化合价发生的变化是
(5)在实验室中,可用热的碱液除去试管内壁上附着的硫,请完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S+ NaOH═ Na 2SO 3+ + H 2O。
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请回答:
(1)t2℃时,A物质的溶解度是 g.
(2)p点的含义是 .
(3)将t2℃A、B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t1℃,成为不饱和溶液的是 (填A或B).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序号) .
①t2℃时,A、B溶液中的溶质的质量分数A>B;
②t2℃时,用等质量的A、B分别配制成饱和溶液,所得溶液质量A>B;
③通过恒温蒸发溶剂的方法可使A、B的饱和溶液同时析出晶体;
④t2℃时,将150gA的饱和溶液稀释成质量分数为20%的溶液需加水100g.
根据表中信息,请回答下列问题。
测试类别 S化合价 |
氢化物 |
单质 |
① |
酸 |
盐 |
+6 |
﹣ |
﹣ |
3 |
24 |
2444424 |
② |
﹣ |
﹣ |
2 |
23 |
23 |
0 |
﹣ |
S |
﹣ |
||
﹣2 |
2S |
﹣ |
﹣ |
2S |
2S |
(1)填写表中内容:① ;② 。
(2)物质可以按照一定规律发生转化,请按要求各写出一个对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置换反应 ;②复分解反应 。
424是农业上常用的铵态氮肥,在实验室检验其为铵态氮肥的实验操作是______(写出一种即可)
222O,反应前后硫元素化合价发生的变化是
(5)在实验室中,可用热的碱液除去试管内壁上附着的硫,请完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S+ NaOH═ 23+ + 2O。
如图一是某食品标签,小颖看到食品添加剂中有"碳酸氢铵",感觉很惊讶,"碳酸氢铵"是臭粉啊,怎么可以放进食品?于是开展了以下探究,请你帮助完成下列相关问题。
(1)分析食品成分:营养物质:配料中含有多种营养物质,其中富含糖类的有 ;
食品添加剂:主要是盐类,酸类等物质。
(2)查阅资料:①食用级碳酸氢铵比较纯净,可作膨松剂,一般用在油炸食品中,水蒸食品中不用;
②常温常压下,1体积水约能溶解600体积氨气,其水溶液呈弱碱性。
(3)产生疑惑:臭粉为何可以作膨松剂?为何一般适用于油炸食品而不适用于水蒸食品?
(4)实验设计:实验装置如图,图二是检验装置,图三是收集装置,取适量碳酸氢铵分别置于两试管中,按如图进行实验。
(5)现象与分析:①图二:反应过程中的现象是 ,C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当B中不再有气泡冒出时,A装置试管中固体消失、 。
②图三:装置E的作用是 ,F中收集到氨气,说明氨气具有 性质,取下F,塞上橡皮塞,用注射器向F中注入少量水,看到的现象是 ,拔出橡皮塞闻到氨味。
(6)解释与结论:①有臭味的碳酸氢铵添加到食品中,如果油炸,则含有的少量碳酸氢铵受热时完全分解,产生的气体使食品膨胀,且生成物可以迅速挥发而离开食品,没有残留物,其臭味会消失,碳酸氢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②添加碳酸氢铵的食品如果水蒸,则 。
通过上述探究小颖明白了:高纯度的碳酸氢铵可以作为食品添加剂,但同一食品添加剂并不适合所有食品,使用食品添加剂需严格控制用量。
科学探究是认识和解决化学问题的重要实践活动。
近年来,自热食品种类繁多。只需将撕去塑料膜的发热包放入凉水中,就能享用美食,很受年轻人的追捧。实验小组同学买来一份自热食品进行以下探究。
【资料】Ⅰ.发热包中物质的主要成分是生石灰、碳酸钠、铝粒。
Ⅱ.铝能和 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 )和氢气,偏铝酸钠溶于水。
探究一:发热包的发热原理。
(1)小组同学取出发热包,撕去塑料膜,放入适量凉水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固体迅速膨胀,同时还可观察到发热包内固体变硬结块,其可能的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在使用发热包过程中,禁止明火的理由是 。
探究二:反应后混合物中部分成分的探究。
根据以上操作和实验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3)操作Ⅰ的名称是 。
(4)根据现象①得出:滤液A中一定不含的物质是 。根据现象②③分析得出:固体B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 。综合分析得出:现象③中产生的气体,其成分的组成可能为 。
(5)通过以上探究,同学们进行反思总结,你认为其中正确的是 。
A. |
能与水混合放出热量的物质均可做发热包的发热材料 |
B. |
发热包应密封防潮保存 |
C. |
禁止用湿手接触发热包 |
D. |
使用过程中应保持通风 |
某化学小组将少量过氧化钠(Na2O2)粉末加入盛水的试管中,看到有大量气泡产生。
【提出问题】
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了什么物质?
【作出猜想】
甲同学:生成氢氧化钠
乙同学:生成碳酸钠
丙同学:生成氢气
丁同学:生成氧气
(1)大家一致认为乙同学的推测不正确,理由是 。
【实验探究】
实验方法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用试管收集生成的气体,堵住试管口,移近酒精灯火焰,点燃 |
无现象 |
(2) |
用试管收集生成的气体,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内 |
(3) |
有氧气生成 |
(4) |
溶液变红 |
溶液显碱性 |
【得出结论】
(5)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反思拓展】
(6)根据所学知识,请你预测将少量过氧化钠粉末加入硫酸铜溶液中的反应现象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2760﹣2011)规定葡萄酒中 最大使用量为0.25g/L。某综合实践活动小组测定葡萄酒中 的含量,取320mL某葡萄酒(加适量稀酸),加热使 全部逸出,并将 通入足量的 溶液中发生化合反应,待完全反应后,得到含溶质质量分数为0.098%的硫酸溶液100g。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从上述信息可知:当压强一定时,升高温度, 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通过计算判断该葡萄酒中 的含量是否符合国家标准?(写出计算过程)
某化学小组从理论上初步探究“已知质量比的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混合物中提纯硝酸钾”。
【分析提纯方法】
表一:常温下(20℃)溶解度和溶解性的关系
溶解度S |
S≥10g |
1g≤S<10g |
0.01g≤S<1g |
S<0.01g |
溶解性 |
易溶 |
可溶 |
微溶 |
难溶 |
表二:硝酸钾和氯化钠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温度/℃ |
0 |
20 |
40 |
60 |
80 |
100 |
|
溶解度/g |
3 |
13.3 |
31.6 |
63.9 |
110 |
169 |
246 |
NaCl |
35.7 |
36.0 |
36.6 |
37.3 |
38.4 |
39.8 |
3和NaCl的溶解性均为 。
3的溶解度曲线。
33在70℃时的溶解度约为 g。
【设计提纯步骤】
3和5gNaCl的混合物)
3﹣1)
(3)降温至20℃
(4)得到晶体
【设计提纯方案】
3,该小组同学结合已有知识,从理论上初步设计了以下方案;(不考虑不同溶质对溶解度的相互影响及实验过程中水和固体的损失等影响因素)
方案一 通过化学实验进行检验,取少量(4)中得到的晶体于试管中,加水配成溶液,滴加 ,观察实验现象。
3晶体的质量约为 g(精确到0.1g)与(4)中得到晶体的质量进行比较
方案三 与95%进行比较。
方案四 。
初中阶段:物质得氧和失氧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高中阶段:凡是有元素化合价升降的化学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元素化合价升高的为还原剂,发生氧化反应;元素化合价降低的为氧化剂,发生还原反应;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同时发生的,这样的反应称为氧化还原反应.请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化合价改变判断下列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一定不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选填序号)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
(2)下列化学反应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选填序号),该反应的还原剂是 (填化学式).
A. |
Na 2CO 3+CaCl 2═CaCO 3↓+2NaCl |
B. |
Fe+CuSO 4═Cu+FeSO 4 |
C. |
Ca(HCO 3) 2 CaCO 3↓+CO 2↑+H 2O |
D. |
CaO+H 2O═Ca(OH) 2 |
(3)下列反应中,氧化反应与还原反应在同一元素中进行的是 .(多选,选填字母序号)
A. |
Cl 2+2NaOH═NaCl+NaClO+H 2O |
B. |
4P+5O 2 2P 2O 5 |
C. |
Zn+CuCl 2═Cu+ZnCl 2 |
D. |
3NO 2+H 2O═2HNO 3+NO. |
根据如图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①从图中不能直接获取的信息是 。
A.硫属于非金属元素 B.硫的核外电子数为16
C.硫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2.06 D.硫元素形成的单质有还原性
②根据硫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推出硫元素的最低化合价为﹣2价,则硫元素的最高化合价为 价。
③元素周期表中同一主族的元素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例如硒(Se)和S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则图中m= 。
有一包白色固体可能含氯化钠、碳酸钙、硝酸铵、氯化钡和硫酸钠中的一种或几种,实验小组设计如下实验方案,检验白色固体的成分(假设实验中每一步均恰好完全反应)。
回答下列问题:
(1)a处的操作是 。
(2)气体A的化学式是 。
(3)硝酸铵在农业上常用作 肥。
(4)若固体C中加入稀硝酸,有一部分溶解则原粉末的成分中一定有 。
(5)若固体C中加入稀硝酸,固体不溶解,写出生成固体C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化学反应基本类型为 。
某同学以金泥(含有 等)为原料制备( )和 的流程如图所示:
琴琴同学查阅资料已知:
①预处理的主要目的是将含硫化合物转化为氧化物。
②热空气流充分加热的目的是将 转化为氧化物,并完全分离出 烟尘。
(1)“预处理”中会产生 ,若 直接排放会导致______。
(2)“过程Ⅱ”产生的固体 中,除 外一定还有的物质是______。
(3)“过程Ⅲ”分离 的操作是______,加入过量稀硫酸的目的是______。
(4)“系列进程”中有一步是向滤液中加入过量铁粉,这一步生成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该反应属于______反应(填写基本反应类型)。
(5) 烟尘可用 溶液吸收,该反应生成偏锌酸钠( )和 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科学探究离不开实验活动。
(1)仪器a的名称是 。
(2)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并用于进行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最好选用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是 。
(3)向装置A中加入少量氧化铜作催化剂,再向其中加入68g过氧化氢溶液,反应结束后,共产生1.6g氧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所用过氧化氢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
(4)实验小组同学用石灰石和6%的稀盐酸制取 时,发现固体仍有大量剩余,但不再产生气泡,请写出一种可能的原因 ,并设计实验进行验证 。
(5)以下反应均可生成 (极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
①
②
③
结合以上装置,适合作为实验室制取 的反应原理有 (填序号)。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