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历史试题 / 新思想的萌发
高中历史

横向的交流与融合使人类各文明创造的成果能够在短期内为人类所共享,从而使文明前进的步伐大大加快。
材料一     佛教自汉代传入中国后逐渐流行。公元819年,韩愈向唐宪宗上《论佛骨表》,指出:“佛本夷狄之人,与中国言语不通,衣服殊制,口不言先王之言,身不服先王之法服,不知君臣之义、父子之情。”“乞以此骨(佛舍利)付之有司,投诸水火,永绝根本,断天下之疑,绝后代之惑。”
(1)概括材料一中韩愈的观点;结合史实,说明这种态度在宋代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近代以来,从欧洲发端的工业文明迅速席卷世界,对东方的古老文明构成了猛烈的冲击。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日本、土耳其、印度三国是如何应对工业文明挑战的?
材料二     面对现代化潮流,中国近代思想界逐渐形成自己的现代化理论。19世纪40至90年代,中国先后出现了“师夷长技以制夷”、“中体西用”等观点。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出现了康有为的“托古改制”论和严复引进的社会进化理论,共同构成政治变革的理论基础。在新文化运动中,以陈独秀为代表的学者公开提出“西化”的目标,宣布要“建设西洋式之新国家,组织西洋式之新社会”。随后,“现代化”一词逐渐代替了“西化”。20世纪40年代,有学者认为,从前我们常说要西洋化,现在常说我们要现代化;西洋文化之所以优越,并不是因为它是“西洋的”,而是因为它是“现代的”;中国之所以到处吃亏,并不是因为我们的文化是“中国的”,而是因为我们的文化是“中古的”。因此主张对中国文化实行符合现代化标准的改造。
(3)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从中、西文化主体地位变化的角度,评述中国现代化思潮的演变过程。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    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之所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官者,为天下,非为君也,为万民,非为一姓也。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而公其非是于学校(公共机关)。……向使无君,人各得自私也,人各得自利也。……夫工固圣王之所欲,而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
——摘编自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材料二    新民本思想形成于君主专制制度走向衰落并带来国破家亡的明清之交,它是中国旧知识分子探讨中国君主政治制度改良所达到的最高水平。同时,中国大地已经萌生一些新的社会经济因素,与此适应,黄宗羲提出的与当时社会经济中出现的封建异动因素相适应的政治观点,是令人瞩目的时代精神的一种反映,客观上反映了市民阶层的要求与生活愿望。
——摘编自谢贵安《<明夷待访录>“新民本”思想的历史影响》
(1)根据材料一指出黄宗羲“新民本”思想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黄宗羲“新民本”思想出现的时代特征。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19世纪中后期中国社会的主要变化,并概括说明变化的特点。
材料二 尽管19世纪后半叶中国的确发生了变化,但它的变化速度远远落后于对西方做出反应的其他国家。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2)中国的变化“落后于对西方做出反应的其他国家”是由诸多因素造成的。以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史实说明这些因素制约中国社会发展的表现。
材料三 国庆六十周年之际,在一部《六十年与六十部》的专著中,胡风的《时间开始了》位列第一。有人把这部诗歌称为“开国之绝唱”。
(3)薪中国成立后,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变。请结合建国初期的史实加以说明。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阶段和主题
史料
史论
 
①1861-接轨
奕䜣:“窃维制造轮船,实中国自强要著。臣于闽浙总督任内请易购雇为制造,实以西洋各国恃其船炮,横行海上,每以其所有傲我所无,不得不师其长以制之。”
“自强”和“求富”是洋务运动的宗旨
 
②1898-变局
梁启超:“ 变而变者,变之权操诸己,可以保国,可以保种,可以保教。”
谭嗣同:“革去故,鼎取新”
严复:“以自由为体,以民主为用”
维新思想汇聚成一股进步的社会思潮
 
③1945-复兴
台儿庄一役,中央部队和原来是地方部队的桂军、冯军和川军等部队,协力作战,以四比一的伤亡,歼灭了日本一个半师团。
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全民族的抗战

 
(1)表格中的三则史料和史论,哪个史论可以由所给史料直接推导出?对于不能直接推导出的另两个,请补充材料或修改结论,使材料与结论相符。
(2)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促成近代中国“1861~接轨”的主要因素。
材料二 

成吉思汗陵自古就安放在鄂尔多斯草原。抗日战争爆发后,日本侵略者一度企图破坏成吉思汗陵。蒋介石遂从蒙古沙王所请,交最高国防会议复议通过,于1939年办理移陵事宜。灵车曾抵米脂县城,中共中央代表前来祭奠,发表热情洋溢的祭文,号召五族一家,外抗强敌。这是一次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大检阅,也是反对日寇的大示威。
(3)结合所学知识,阐释材料二所揭示的历史现象。(应包括历史背景、主要史实、历史意义)
(4)综合上述材料,拟定一个历史研究性学习主题,并介绍主要研究方法。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原创】高宗鲁译注的《中国留美幼童书信集》中,有一封留美幼童黄开甲写给美国巴特拉夫人的信。写信日期是1882年1月28日,地点在上海。信中这样写道:“上岸前,我们幻想有热烈的欢迎在等待我们,也会有熟悉的人潮,还有祖国伸出温暖的手臂来拥抱我们。可是天啊!全成泡影。倒是人潮汹涌,但却不见一个亲友。没有微笑来迎接我们这失望的一群。”由此我们能够了解到

A.近代中国留学事业起源于19世纪80年代
B.近代中国留学事业不受到重视
C.腐朽落后的封建思想使当时中国人对留学持有否定态度
D.清政府已经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性,鼓励出国留学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改编】由于历史传统以及社会现实等诸多具体国情的不同,在总体上,近代中国近代化的进程与西欧国家的近代化进程相比,呈现出“截然不同”。以下关于题干“截然不同”的理解和认识,解读不准确的是(   )

A.中国从经济领域开启,到制度,再到思想文化领域
B.西欧国家从思想文化领域开启,到制度,再到经济
C.西欧国家的近代化早于中国的近代化,而且较全面
D.“截然不同”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程度的不同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原创】近代中国是一部屈辱史,更是一部先进仁人志士们向西方学习以救国救民的抗争史。“不同阶级、阶层的国人们进行的艰苦探索和实践,均从不同角度推动着中国的近代化进程,理所应当值得肯定”。以下关于近代中国学习西方的相关认识和理解,与题干材料观点不相吻合的是(   )

A.洋务运动开启了近代民族工业的创建,是近代化的开端
B.从“技术器物”到“制度”,再到“思想文化”逐层推进
C.新文化运动掀起民主与科学两大旗帜,大大解放了思想
D.戊戌变法促进了民族、民主意识增长,推进政治近代化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随着时代的发展,国际交往日益密切。
鸦片战争以前,华夷观念是中国人描述世界局势的固定思维方式。中国人习惯将中国称为“天朝”“天朝上国”,而将中国以外的国家称为“夷狄”“蛮夷”等。在华夏族的眼里“夷”是不知礼仪的野蛮人。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随着中国人对世界了解逐步增多,他们描述世界的词汇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虽然称西方为“夷”者仍然存在,但是“泰西”(即遥远的西方之意)和“西洋各国”的使用逐渐增多。郑观应指出,“夫地球圆体,既无东西,何有中边,同居覆载之中,奚必强分夷夏。”
甲午战争之后,“夷”在整个中国人的世界词汇中已经微乎其微了。与此同时,“泰西”“西洋各国”“西洋”等词汇居于主导地位,以“强国”“列强”指英、法、美、德、日等资本主义国家的现象也开始增多……“瓜分”一词也是这一时期的主流话语。
——摘编自任云仙《近代中国国际政治词汇演变论析》
词汇使用的变化可以反映出思想观念的变化。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述晚清时期中国国际观念变化的历程,并分析说明其影响。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欧洲人在技术(包括军事技术在内)、经济和行政上的成就远优于亚非地区的人民。籍着这些成就,欧洲人能够让亚非地区的人民在世界市场上享有他们的成品,大量工业生产的利益,改进了生产力,较佳的保健教育、内政上的安全、以及改善了的行政。欧洲商人、工业家、拓殖者、工程师、教育家、行政者往往包含传教士的精力、技巧和耐心克服着亚非静态社会对进步缺乏兴趣,并且把亚非地区导向一个技术与理智为基础的世界社群。
材料二  欧洲人籍着滥用他们军事上的优势,并且受他们工业家渴求廉价原料所推动,以及为他们的大量生产找市场,欧洲国邦的政府把亚非地区独立的人民拉到他们的轴心里去,在经济上剥削他们,挫折其本土经济的成长和民族的生活,否认他们自决的天然权利,攻击他们的文化,并且把他们暴露在所谓西方文明的罪恶之下。
---以上选自《殷海光文集》
依据中国近代前期的有关史实论证上述观点。(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观点展开论证;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各国在交往中,往往会发生“误读”的现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7~18世纪,在西方的宫廷与贵族家中,中国龙纹形象随处可见,那时候的中国龙是伟大、高贵的象征。进入19世纪,西方人逐渐把“龙”翻译为“dragon”,在基督教文化中,“dragon”代表着暴力、邪恶。近年来,西方媒体借助龙形象来讽喻中国的方式越来越多,例如《经济学家》杂志中,提到中国的漫画中几乎都少不了“龙”——威胁我们的龙。
——据董玉洁《中国龙vs西方龙:文化的误读》整理
(1)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材料一中各时期西方人眼中“中国龙”形象形成的原因。
材料二     “欧美的文明,只在物质的一方面,不在其它的政治各方面。” 
——孙中山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在19世纪后半期中国持有与材料二中孙中山相似看法的派别。概括说明他们误读西方文化的原因。孙中山是如何弥补西方政治制度不足之处的?(4分)
材料三 

材料四     我们要共同建设互信、包容、合作、共赢的亚太伙伴关系,志同道合是伙伴,求同存异也是伙伴。朋友多了路才好走,我们应该通过坦诚深入沟通、增信释疑,应该秉持和而不同理念、尊重彼此对发展道路的选择,应该坚持互利合作、充分发挥各自优势促进共同发展,应该变赢者通吃为各方共赢,共同做大亚洲发展的蛋糕,共同促进亚太大繁荣。
——摘自习近平出席2014年亚太经合组织(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主旨演讲
(3)根据材料三、四和所学知识,概括说明20世纪50年代中国是如何以包容的姿态融入世界,以防止外交“误读”的?在全球化深入发展的今天,你认为如何才能避免或减少国际交流中的“误读”?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原创】早在19世纪中后期中国某学校开设有英语、法语、基础数学、解析几何、微积分、物理、地理、机械学、船体制造、机器制造、驾驶、轮机、测绘等门目繁多的课程,请问下列的四个言论与该校的育人理念基本一致的是(    )

A.“近代欧洲之所以优越他族者,科学之兴,其功不在人权说下,若舟车之有两轮也”
B.“欲自强,必须裕饷,欲裕饷莫如振兴商务”
C.“吾国固有之文明,正足以救西洋文明之弊,济西洋文明之穷者”
D.“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以制器为先”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从晚清到民国初年,“诗界革命”、“文界革命”、“文学革命”、“思想革命”、“家庭革命”、“婚姻革命”、“教育革命”、“社会革命”、“佛教革命”、“祖宗革命”、“产业革命”、“科学革命”、“国民革命”等术语、口号相继出现,这些现象反映的实质是

A.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之中
B.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日益高涨
C.民主共和观念日益深入人心
D.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日益发展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这“三千年未遇之大变局”促发了民族的猛醒和震荡,“士”的心灵受到了空前的冲击,少数先知先觉者开始新的探索,中国人的现代“启蒙”于此开始,到清末民初渐成气候,新潮不可阻挡。近代中国的这些变化

A.是辛亥革命推动的结果 B.是民族危机加深的表现
C.说明宗法观念渐趋淡薄 D.是外国侵略影响的结果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孙家鼐作为晚清的教育家,认为“务使学堂所成就者,皆明礼达用,以抑付我国家振兴人才之至意”。 这时的孙家鼐逐渐由教育富国的笼统口号转而为实施他的教育思想作准备。他在官书局上任后不久,即向光绪帝上《官书局奏定章程疏》七条:一设藏书院;二设刊书处;三设游艺院;四设学堂;五筹办经费;六分职掌;七刊印信,其中前四条为主要内容。
藏书院专为收藏我国的经史子集等书籍,以“备留心时事讲求学问者,入院借观,恢广学识”。刊书处则专门刊刻各国西学书籍,举凡律例、公法、商务、农务、制造、测算之学及武备工程诸书,“凡有益于国计民生与交涉事件者,皆译成中国文字,广为流布”。
设游艺院,通过广购化学、电学、光学诸新机、矿质、动物、植物各异产,分别部居,逐门陈列,以便“学者心摩手试,考验研求,了然于目,晓然于心”。这样“将来如制造船只枪炮等事,可以别材质之良窳,物价之低昂,用法之利钝,不致受人蒙蔽”。即设学堂一所,聘请精通中西学的人为教习,以培养入馆肄习者。 ——国家档案局明清档案馆. 戊戌变法档案史料[M]. 北京:中华书局,1959
材料二:孙家鼐作为晚清的教育家,他在中国教育史上的地位和作用主要体现在他创办京师大学堂的过程中形成的一套完备的办学主张和办学理论。在他办学思想的指导下创办的京师大学堂及隶属于京师大学堂的医学堂和武备学堂,在中国教育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地位和作用。                        
——钱耕森、孙家鼐与京师大学堂《安徽大学学报》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 概括孙家鼐在奏章中体现了什么样教学原则和办学思想。
(2)根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孙家鼐“在中国教育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地位和作用”的原因。

来源: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学者杨师群在完成专著《中国历史的教训》后说,到中国近代社会转型开始时,人们在努力转换传统的制度建构与思想文化之际依然很难摆脱沉重包袱。其根本原因是

A.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 B.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
C.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缓慢 D.封建思想的束缚
来源: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历史新思想的萌发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