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其中成语不但蕴含着丰富的文字内容,还包含了大量的化学知识。下列成语中的有关化学原理解释不正确的是
A.火上浇油——隔绝空气 |
B.风助火威——为燃烧提供足够多的氧气 |
C.釜底抽薪——燃烧需要可燃物 |
D.钻木取火——使可燃物达到着火点 |
燃烧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化学反应之一,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在化学反应中只有燃烧才能放出热量 |
B.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都是燃烧 |
C.煤、石油、天然气燃烧都放出大量的热,都是重要的燃料 |
D.只要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可燃物就能燃烧 |
为了防止事故发生,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A.变霉的大米,要煮熟后食用 |
B.厨房煤气泄漏要先关闭阀门,再开窗通风 |
C.燃放烟花爆竹时,要远离人群和可燃物 |
D.电器失火后首先要切断电源 |
燃烧是生活中的一种现象,下列有关燃烧现象的说法错误的是
A.铁丝在氧气中可以燃烧,在空气中不能燃烧,是因为两者中氧气的含量不同 |
B.将燃着的木柴架空,则燃烧会更旺,是因为增大了木柴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
C.蜡烛一吹就灭,是因为空气的流动而带走了热量,使温度降至蜡烛的着火点以下 |
D.划火柴时火柴梗向上,则火焰会熄灭,这是因为它接触不到氧气 |
下列事故处理方法中正确的是
A.如遇到电线着火,应立即用水浇灭 |
B.发现屋里煤气泄漏时,应立即打开排气扇 |
C.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 |
D.高层住房着火,在等待救援时打开所有门窗 |
学好化学,就要学会归纳和总结,下列总结有正确的一组是
A |
安全常识 |
B |
生活知识 |
瓦斯爆炸──天然气引起 煤气中毒──二氧化碳引起 |
硬水──可溶性的钙镁化合物含量高 做成蜂窝煤易于燃烧──与空气接触更充分 |
||
C |
物质的性质与用途 |
D |
物质分类 |
H2作高能燃料──可燃性 CO炼铁──氧化性 |
空气── 物 水──氧化物 |
英国科技人员研制的自动灭火陶瓷砖中压入了一定量的氦气和二氧化碳。当这种砖砌成的房屋发生火灾时,砖释放出的氦气和二氧化碳就能抑制和扑灭火,其灭火原理是
A.清除可燃物 | B.使可燃物与空气隔绝 |
C.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 D.使可燃物的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 |
下图所示的一组实验可用于研究燃烧条件。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已知:白磷的着火点为40℃,红磷的着火点为240℃
A.此组实验烧杯中的热水只起提高温度的作用 |
B.图1白磷未燃烧是由于没有与氧气接触 |
C.图2白磷未燃烧是由于温度没有达到着火点 |
D.若将图3中白磷换成红磷,也能观察到燃烧现象 |
下列事故处理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A.电器着火,立即用水扑灭 |
B.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 |
C.厨房煤气管道漏气,立即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 |
D.图书馆内图书着火,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 |
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化学变化的过程常会伴随能量变化 |
B.合金是具有金属特性的混合物 |
C.测试溶液pH值时应先将试纸湿润 |
D.可燃性气体达到爆炸极限遇明火会发生爆炸 |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