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设计与探究:
(1)在下表1-3号试管中分别放入等量的馒头碎屑、馒头碎屑、馒头块。在此基础上请你设计一个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的实验。(完成表格)
瓶号 |
加入清水 |
加入唾液 |
振荡 均匀 |
处理温度 |
冷却后加碘液 |
1 |
0 |
2毫升 |
√ |
37℃ |
2滴 |
2 |
|
|
|
37℃ |
2滴 |
3 |
|
|
|
37℃ |
2滴 |
(2)实验装置为什么要放入37℃温水中处理?为什么?
。
(3)当体温升高时,对消化酶的作用有什么影响?
。
(4)不变蓝色的是 号试管,结论 。
(5)馒头变甜与 的分泌及 和 的作用都有关系。
下图模拟的是呼吸时膈肌的运动情况,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中气球模拟的是_____。
(2)图甲模拟的是_____过程,此时膈肌处于_____状态。
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器官主要是叶,而仙人掌的叶变成了刺。那仙人掌有机物的“加工厂”在哪儿呢?某小组展开探究。
实验准备 开花的仙人掌(如图)、盖玻片、载玻片、显微镜等。
实验原理 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茎是能进行光合作用的器官,
含有椭球状的叶绿体。
实验步骤 取图中 和 两器官,用切片刀将它们切成 ,分放在两个盛有清水的培养皿中备用;取两片 ,在中央滴一滴清水,用毛笔蘸取要观察的部位,放入中央清水滴中,盖上盖玻片,用 吸去多余的水分,制成两片临时装片,并帖上 。
实验结果 一个装片在显微镜下看到椭球状绿色颗粒,另一个看不到。
实验结论 是仙人掌有机物的“加工厂”。
某同学为了探究甲状腺激素的功能,设计了以下实验:
Ⅰ:取两个大烧杯,编号为A、B,分别加入等量的池塘水和自来水;
Ⅱ:将4条蝌蚪平均分成两份,分别放入A、B烧杯中;
Ⅲ:用含甲状腺激素的饲料饲喂A烧杯中的蝌蚪、用等量的普通饲料饲喂B烧杯中的蝌蚪;
Ⅳ:将两个烧杯置于相同环境中,一段时间后,观察实验现象。
(1)本实验有两处明显不足,请改正:① ,
② 。
(2)预测实验结果是: 内的蝌蚪提前发育成小青蛙。
(3)本实验的实验结论是: 。
(4)一些内陆高原地区的小溪流里,出现了大型蝌蚪,而未能发育成青蛙,那么,你推测本地区的幼儿容易患 症。
将20只生长发育状态相似的蝌蚪,平均分成A、B两组,A组饲喂少量甲状腺激素,蝌蚪的个体发育变化迅速,在比较短的时间内就变成了一群小型青蛙,而不饲喂甲状腺激素的B组蝌蚪则按常规发育。
(1)此实验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本实验中B组实验起到_________作用。
(2)留心观察,你会发现不同环境中的青蛙的体色是不同的,但都与其周围的环境基本一致。这说明生物与环境是____________的。
(3)在某偏僻山区的小溪里有许多大型的蝌蚪,但周围青蛙较少,同时发现当地居民大脖子病的发病率较高,由此可以推断出该地区的土壤和饮水中缺少_______,婴幼儿患_______症的可能性较大。
2013年1月中旬,美国近十年来最严重的流感疫情已蔓延到了47个州,流感疫苗告急……。某科学家为检验新研制的流感疫苗的效能,进行了下面的动物实验。请补充完整实验步骤,回答有关问题。
(1)实验步骤:
①分组:将品种相同、大小一样的健康小白鼠40只,平均分为A.B两组。
②处理:A组:不注射流感疫苗,20天后注射流感病毒;
B组: ,20天后注射流感病毒;
(2)结果预测:若B组比A组发病率低,则说明该流感疫苗具有免疫效能。
(3)回答问题:
①上述实验中,为了避免实验的偶然性,减少误差,该实验还要进行 实验。为了测定该疫苗的最有效浓度,对实验的改进可采用增加实验组数的方法,再观察接种_________疫苗小白鼠患病的情况。
②接种疫苗能引起生物体产生相应的抗体,这种免疫的类型属于 免疫;
③接种流感疫苗预防流感是预防传染病流行三个措施中的 。
小明在室外玩耍时,发现鼠妇经常躲在阴暗、潮湿的花盆底下或石块下,小明不禁感到奇怪:鼠妇为什么喜欢阴暗、潮湿的地方呢?后经过长期观察,小明推测:鼠妇怕光。并捉了10只鼠妇做了以下实验来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小明的实验:用硬纸板制成一个长方形的纸盒(上方没有盖),将纸盒分成长度相等的两部分,一部分用黑纸包好形成一个黑暗的环境,另一部分不做处理。将捉来的10只鼠妇放入纸盒中央,10分钟后观察鼠妇的动向:移到黑暗处的鼠妇多,还是移到亮处的鼠妇多?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小明看到了鼠妇的生活现象后提出了问题:光照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吗?
(2)当小明用实验法来解决这一问题时,首先提出的假设是: 。
(3)小明把纸盒一端用黑纸包好形成黑暗环境,另一端不做处理,这样形成了一组以______为变量的对照实验。
(4)10分钟后出现的情况是大多数鼠妇爬向了黑暗的一端,据此小明能得出的结论是____。
(5)上述实验中能不能只用1只鼠妇?____,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小明做实验时,小华也在旁边看,并向小明建议应在纸盒黑暗的一端洒点水,使它潮湿,而亮的一端保持干燥。但小明没有采纳小华的建议。你认为小明做得对吗?________,为什么? ___________。
如图为探究酸奶的制作条件的实验过程图,请据图回答:
(1)实验中设置实验乙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
(2)实验过程中需要清洗烧杯等实验器材,并进行加热处理。目的是__________。
(3)冷却后,加入酸奶并搅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某同学做实验时未冷却就加入酸奶,他能成功制成酸奶吗? 。
(4)该实验中,设置的变量是________。你推测甲、乙两组实验中的玻璃瓶放在30 ℃的条件下放置4~6小时后最有可能制成酸奶的是_________。
(5)该实验是为了探究酸奶的制作需要在________条件下进行。
请你完成以下两个实验探究:
I.将馒头碎屑放入1号试管中,注入2毫升唾液并进行充分搅拦。将等量的馒头碎屑放入2号试管中,注入2毫升清水并进行充分的搅伴,将这两支试管放入37℃的温水中10分钟后取出。
(1)向两支试管内加滴加碘液,不变蓝的是____________试管。
(2)两支试管为什么要放在此37℃的温水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该实验中,2号试管起_____________作用。把馒头切碎并搅拌这是模拟口腔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
II.某学校生物小组的同学们希望通过采集和测算空气中尘埃粒子,来了解周围的空气质量。他们同时分别在绿树下、道路边放置涂抹凡士林的10片载玻片,30分钟后取回显微镜下观察计数,得到实验数据:绿树下尘埃粒子数7800个,道路边19200个。
(4)根据实验过程,你认为他们要探究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他们分别在绿树下、道路边放置载玻片,其目的是形成对比对照。两种环境各放置10片载玻片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分析实验结果,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某中学生物科技活动兴趣小组,在探究“口腔对淀粉的消化作用”时,进行了以下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试管编号 |
1 |
2 |
3 |
馒头碎屑或块 |
碎屑适量 |
碎屑适量 |
馒头块适量 |
唾液有无 |
2ml唾液 |
A |
2ml唾液 |
是否搅拌 |
充分搅拌 |
充分搅拌 |
不搅拌 |
保温 |
37℃水浴保温10分钟 |
||
加入碘液 |
2滴 |
(1)为了证明“唾液对馒头有消化作用”,在2号试管的A处应加入 ,与1号试管起对照作用
(2)为了证明“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对馒头有消化作用,应选用 两只试管进行对照实验。
(3)实验结果是 号试管中的物质遇到碘液不变蓝,原因是 。
(4)有的同学提出“除了以上三个试管外,还要设置第四个试管,放入馒头块与清水不搅拌,其他处理均相同”。你认为第四个试管的设置 (填“有”或“无”)必要,为什么? 。
(5)通过以上实验可知,淀粉在口腔被消化成 。
茶叶作为一种健康饮料,具有生津止渴、消热解暑、利尿解毒、益思提神、坚齿防龋等二十多种功效,倍受专家推崇和现代人喜爱。茶农在发现优良品种时常采用扦插的方式对其进行繁殖,在短时间内扩大种植面积。扦插时对材料处理的方法不同,将影响扦插的成活率。在处理扦插的茎段。时,在茎段下方是切成水平切口?还是切成斜向切口?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探究哪种处理方法更容易使茎段成活。
⑴实验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作出的假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实验步骤:①准备20支生长良好的茶叶枝条,将它们剪成保留2个节的茎段,按要求处理茎段叶片和茎段上方切口。②将以上准备的茎段分成均等的两份,分别标上标签A与B。将A组的茎段下方切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将B组的茎段下方切成_________。③将两组的茎段按要求插入沙性土壤中,在相同且适宜的环境条件下培育。
(4)观察记录:每天定时观察A、B两组的茎段看哪组先长出新叶,作好记录。
⑸预测结果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选取生长正常的天竺葵叶片进行如下图甲所示的光合作用实验:
①将此装置经黑暗处理一昼夜后,移至光下数小时,再将这三片叶取下,分别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隔水加热,使叶绿素溶解到酒精中。
②用清水漂洗后放入培养皿中,分别向这三片叶子上滴加碘液,观察三片叶是否变蓝。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将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隔水加热的目的是 。
(2)本实验中设置了 组对照实验,通过上述的对照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3)图乙中式①和式②分别表示植物体内的两种生理活动。植物进行式②表示的生理活动的场所是 ,式②中的能量来源于式①中的 。
(4)分析乙图,可以看出光合作用强度受 的影响。
请根据下列示意图,回答相关问题。
(1)将图一所示的植物经黑暗处理后,放到阳光下照射几个小时,分别将装置甲和乙内的叶片取下,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进行__________加热,滴入碘液,叶片不会变蓝的是__________(填“甲”或“乙”)装置内的叶片。
(2)根据图一中甲、乙两组实验可得出结论:为了促进温室里植物的生长,应该适当增加温室里_____________(填气体名称)的含量。
(3)图二是某兴趣小组设计的模拟生物圈“温室效应”的实验装置。A和B是一组对照实验,其中起对照作用的是__________(填“A”或“B”)。实验一段时间后,如果B内的温度比A内的__________(填“高”或“低”),则可证明“温室效应”会导致气温上升。
听长辈说制作生伴菜不能添加黄瓜,难道黄瓜能使蔬菜中的营养素流失吗?
【查阅资料】:青椒等蔬菜中含有大量维生素C,且维生素C能使蓝色的淀粉碘溶液褪色。
【实验操作】:
步骤一:淀粉碘溶液配制:取1克淀粉,加入100毫升水,搅拌均匀,再加入1毫升碘酒溶液;
步骤二:分别榨取新鲜黄瓜汁与青椒汁。各取20毫升青椒汁分别倒入A、B两锥形瓶中,再分别加入黄瓜汁、蒸馏水各40毫升混匀,放置60分钟,中间每隔10分钟搅拌一次;
步骤三:取等量蓝色淀粉碘溶液分别装入两个烧杯,分别倒入A、B两溶液,搅拌均匀,静置观察。
【现象记录】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淀粉碘溶液+青椒和黄瓜混合汁 |
蓝色不消褪 |
淀粉碘溶液+青椒汁和蒸馏水 |
蓝色褪去 |
根据上述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科学实验需要控制变量.下列情况不会影响测定结果的是( )
A.混合液放置时间不同 B.被测混合液的体积不同 C.锥形瓶的大小不同
(2)在步骤二中每隔10分钟搅拌一次,其目的是 。
(3)能证实黄瓜汁把维生素C分解了的实验现象是 。
(4)请指出该实验存在的缺陷 。
蚕结茧时不吃也不动,一般会结出厚薄均匀的茧,但是有时也会结出厚薄不均匀的“薄头茧”,影响了蚕茧的出丝率。某研究性学习兴趣小组为了寻找“薄头茧”的原因,5月份进行了一次探究实验,9月份又进行了重复实验。实验分为三组,三组的光线处理不同,实验结果见下表:
“薄头茧”所占百分比的统计表
分组处理 实验记录 |
第一组 |
第二组 |
第三组 |
光线明亮而不均匀 |
光线明亮而均匀 |
光线暗而均匀 |
|
实验I(5月份) |
15.48% |
7.5% |
4.92% |
实验II(9月份) |
17.17% |
8.85% |
4.50% |
总平均发生率 |
16.33% |
8.18% |
4.71% |
请根据上述情况回答:
(1)蚕茧是蚕蛾发育过程的 阶段,具有这个阶段的昆虫的发育被称为变态发育。
(2)该小组假设是 。
(3)在这一实验中,除要控制蚕的年龄、大小、实验时间相同外,还要控制其他实验条件相同,请你举出其中的一个 。
(4)通过本实验可知,该如何降低“薄头茧”的发生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