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汉时期,西域各族与中原的交往和联系加强了,西域归属中央政权开始于( )
A.窦固、窦宪大败北匈奴 | B.张骞出使西域 |
C.设置西域都护 | D.班超开始经营西域 |
北宋时期,由中央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同时设通判负责监督;地方赋税收入除少量自用外,其余全部由中央掌控。1804年美国国会通过宪法修正案,规定“宪法既未授予联邦,亦未禁止各州享有的权利,该归各州各自保留”,也就是说宪法单独列举中央的权力而未经列举的权利一概归各州。古代中国和近代美国的这些措施实际上都是为了 ( )
A.加强中央政府的权力 | B.协调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矛盾 |
C.给予地方一定自治权 | D.防止出现地方割据势力 |
《宋史包拯传》记载:“(包拯)迁谏议大夫、权御史中丞。张方平为三司使,坐买豪民产,拯劾奏罢之……后拯以枢密直学士权三司使。后拜枢密副使。”包拯在御史中丞、三司使、枢密副使时分别职掌 ( )
A.监督百官、管理财政、管理军政 | B.管理财政、监督百官、管理军政 |
C.管理财政、管理军政、监督百官 | D.监督百官、管理军政、管理财政 |
《蔡忠惠公文集》载:“中书不知与兵,增兵多少不知也;枢密院要兵则添,财用有无不知也;管军将帅少兵则请增,不计较今日兵籍倍多,何故用之不足也;三司但知支办衣粮,日日增添,不敢论列,谓兵非职事也。”材料所述现象发生在
A.秦朝 | B.唐朝 | C.宋朝 | D.明朝 |
1870年,史皮尔在《最古老与最年轻的国家:中国与美国》一书中说:“中国人民的竞争使得整个政府管理的政治原则公开化。听吧!西方国家,它没有世袭等级,或许没有个人荣耀,它没有财富的权力,它不主张任人唯亲,它也不去迎合世俗的偏见和利益。”史皮尔评析的是( )
A.察举制 | B.科举制 | C.共和制 | D.联邦制 |
《汉书·贾山传》记载:“秦为驰道于天下,东穷燕齐,南极吴楚,江湖之上,滨海之观毕至。”下列措施中最有利于维持驰道畅通的是 ( )
A.实行郡县制 | B.统一货币 | C.统一度量衡 | D.实行三公九卿制 |
《宋代职官大辞典》之《地方行政管理机构》称:“乾德三年(965)三月,朝廷遣官立转运使,总一道之财赋,此为道一级之设官。”这一举措在政治方面产生的重要影响是
A.实现中央集权 | B.剥夺了节度使的权力 |
C.结束了藩镇割据局面 | D.消除了地方割据势力的物质基础 |
中国古代,中原地区的先进文化对国内民族具有巨大的吸引力。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①松赞干布仿照唐朝官制,设置吐蕃各级官府
②辽军曾用火药武器打退蒙古军的进攻,取得局部胜利
③元昊命人仿照汉文楷书字体,创制了西夏文字
④西迁伏尔加河下游的漠西蒙古准噶尔部在渥巴锡的率领下回归祖国
A.①③ | B.①④ | C.②③ | D.②④ |
钱穆在《中国历史政治得失》中指出:“汉宰相是采用领袖制的,而唐代宰相则采用委员制。”唐代宰相的委员制指
A.宰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 B.相权分立制衡 |
C.削弱了相权 | D.行政权实现了真正的三权分立 |
元朝赵天麟说:“今立行省于外,维持错综,众建其官,有诸侯之镇而无诸侯之权,可谓于审力之形矣。”材料表明元代设置行省制是为了
A.拓宽选官渠道,扩大统治区域 | B.分割官员权力,牵制地方重臣 |
C.管辖边疆地区,提高行政效率 | D.削弱地方割据,减少财政开支 |
一位年轻人准备参加明经科的科举考试,他的理想是仿效魏征作一个谏议皇上匡扶天下的良相。这位年轻人最早可能生活的朝代和他理想中的任职部门应该是
A隋朝 尚书省 B唐朝 门下省 C宋朝 枢密院 D元朝 中书省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