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事故处理的方法,正确的是( )
A.家里电器着火时,立即用水扑灭 |
B.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 |
C.高层住房着火时,立即打开所有门窗 |
D.发现煤气泄漏时,立即打开排气扇电源开关 |
2013年5月12日是我国第五个“防灾减灾日”。以下有关处理火灾现场方法错误的是
A.身上着火不可乱跑,要就地打滚使火熄灭 |
B.用水浇湿毛巾或衣物,捂住踢口鼻,低姿行走到安全通道 |
C.逃生路线被火封住,应退回室内,关闭门窗,向门窗浇水,发出求救信号 |
D.人员被火势围困在高层建筑时使用楼内电梯撤退 |
实验结束后,用灯帽熄灭酒精灯依据的主要原理是
A.清除酒精 | B.降低酒精的着火点 |
C.隔绝空气 | D.降低酒精灯的温度 |
在工作、生活中,为了防止事故,常采用一些安全措施,下列措施不安全的是
A.厨房煤气泄漏要关闭阀门、开窗通风 | B.霉变的大米,要煮熟后食用 |
C.燃放烟花爆竹时,远离人群和可燃物 | D.电器失火后首先要切断电源 |
下列实验操作、现象与结论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选项 |
实验操作 |
现象 |
结论 |
A |
向氢氧化钠固体中加入水 |
有热量放出 |
氢氧化钠与水发生了化学反应 |
B |
用导管分别对准浸没在热水和冷水中的白磷通氧气 |
热水中的白磷燃烧,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 |
燃烧条件之一是温度达到着火点 |
C |
向溶质的质量分数为5%的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少量氧化铜 |
有大量气泡产生 |
氧化铜起催化作用 |
D |
将两根打磨光亮的镁条分别伸入硫酸铜溶液和硝酸银溶液中 |
两根镁条上均有固体附着 |
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Mg>Cu>Ag |
森林失火时,灭火队员通常要砍伐一些树木,开辟“防火隔离带”,其主要目的是
A.隔离空气 | B.隔离可燃物 |
C.降低可燃物温度 | D.开辟运输水的道路 |
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A.家用电器着火,立即用水浇灭 |
B.天然气泄漏,立即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 |
C.不慎将燃着的酒精灯碰倒,立即用湿布盖灭 |
D.稀释浓硫酸时,将浓硫酸缓慢注入水中并搅拌 |
下列安全措施不正确的是
A.燃放烟花爆竹时,远离人群和可燃物 |
B.天然气泄漏,立即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 |
C.燃着的酒精灯不慎碰倒,立即用湿布盖灭 |
D.正在使用的家用电器着火,立即用水浇灭 |
下列有关燃烧与灭火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用灯帽盖灭酒精灯---隔绝氧气 |
B.森林灭火时,建立隔离带---隔离可燃物 |
C.水能灭火---水蒸发吸热能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
D.木柴架空了能够燃烧更旺---与氧气充分接触 |
如图所示的公共标识中,与消防安全有关的是
A.①③④ | B.②③④ | C.③④⑤ | D.①②③④⑤ |
下列解释不合理的是
A.热胀冷缩现象:微粒的间隙改变 | B.水用于灭火:水能降低着火点 |
C.酸有相似化学性质:酸溶液中都有H+ | D.蔗糖溶液不导电:蔗糖以分子形式分散 |
下图所示马头墙是“三坊七巷”的标志建筑,它的防火作用是
A.隔绝氧气 | B.隔离可燃物 |
C.降低燃烧温度 | D.降低可燃物着火点 |
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
实验目的 |
实验方案 |
A. |
证明某气体是一氧化碳 |
将该气体通入灼热的氧化铜粉末,黑色粉末变红 |
B. |
证明酸和碱恰好中和 |
向含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盐酸,溶液最终呈无色 |
C. |
证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可燃物与氧气接触 |
将白磷放入80℃热水中,不燃烧,通入氧气后白磷燃烧 |
D. |
证明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Fe> Cu >Ag |
将两根光亮铁丝分别伸入硝酸银和硫酸铜的溶液中,硝酸银溶液中的铁丝表面有银白色固体附着,另一铁丝表面有红色固体附着 |
野炊结束后,同学们及时用沙土盖灭火堆,其主要灭火原理是
A.将可燃物与氧气隔离 | B.撤离可燃物 |
C.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 D.降低可燃物的温度 |
实验室常用如下图所示装置探究可燃物的燃烧条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烧杯中的热水只起到加热作用 |
B.水中的白磷不能燃烧,是因为白磷没有与空气接触 |
C.对准烧杯中的白磷通入氧气,热水中的白磷能燃烧 |
D.铜片上的红磷不能燃烧,是因为温度没有达到红磷的着火点 |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