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读文段,按要求做题。
鱼成群结队地在珊瑚丛中穿来穿去。有的全身布满彩色的条纹;有的头上长着一簇红缨,好看极了;有的周身像插着好些扇子,游动的时候飘飘摇摇;有的眼睛圆溜溜的,身上长满刺儿,鼓起气来像皮球一样圆。各种各样的鱼多得数不清。正像人们说的那样,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
(1)细读文段,想想之后填空。
这个文段共有 句话,讲了 层意思。一是说 ;二是说
(2)你是怎样理解最后一句话的?
(3)文段中画横线的句子是打比方的句子,这句话用 比喻 。
我认真阅读《搭石》选段,我会按文后要求答题。
家乡有一句“紧走搭石慢过桥”的俗语。搭石,原来就是天然的石块,踩上去难免会活动,走得快才容易平衡。人们走搭石不能抢路,也不能突然止步。如果前面的人突然停住,后边的人没处落脚,就会掉进水里。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 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 踏踏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 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
经常到山里的人,大概都见过这样的情景 如果有两个人面对面同时走到溪边,总会在第一块搭石前止步,招手示意,让对方先走,等对方过了河,俩人再说上几句家常话,才相背而行。( )遇上老人来走搭石,年轻人( )要伏下身子背老人过去,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
(1)我明白要在“ ”标上正确的标点符号。
(2)我明白要在( )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
(3)我想知道“人影绰绰”的“绰”字的读音,我用部首查字法查 部,它的准确读音是(chuò zhuō)(划“ ”)。联系上下文,我知道了“紧走搭石慢过桥”中的“紧”的意思是
(4)我发现“清波漾漾”与“人影绰绰”都是含有 的四字词语,我还会写一个这样的四字词语: 。
(5)文中许多地方都使我们感受到“美”,有看得见的“美”,有听得见的“美”,也有看不见的心灵的“美”。
看得见的“美”指的是:
听得见的“美”指的是:
看不见的心灵的“美”指的是:
(6)作者从不起眼的事物中发现了美,对我很有启发。我也想写一写平凡事物中的“美”。
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后面的题目。14%(2+2+10)
观 日 出
看日出须早起。四点钟还不到,我就起身,沿着海边的大路,向着东山走去。我走得很快,不久,便爬上了山顶。
残(cán)云已经散尽了。几颗晨星在那晴朗的天空中,闪烁(shuò)着渐渐淡下去的光辉(huī)。东方的天空泛起了粉红色的霞(xiá)光。
天边的朝霞变浓变淡,粉红的颜色渐渐变为桔红,以后又变成鲜红了。而大海和天空也像起了火似的,通红一片。就在这时,在那水天融为一体的苍茫远方,一轮红日冉(rán)冉升起。开始时,它升得很慢,只露出一个弧(hú)形的金边儿。但是,这金边儿很快地扩大着,扩大着,涌了上来。到后来,就不是冉冉升起了,而是猛地一蹦就出了海面。于是那辽(liáo)阔的天空和大海,一下子就布满了耀(yào)眼的金光。
(1)全文有 个自然段,“天空泛起了粉红色的霞光”是在第 个自然段讲到的内容。
(2)请在文中找出下面各词的反义词,写在括号里。
浓——( ) 慢——( )
(3)阅读短文最后一个自然段,完成下面题目。
①联系上下文,给加点的字选择合适的解释(选上的在上面打√)
露(露水 看见 显现) 蹦(出 跳 照)
②本自然段共有 话。第二句的意思是讲 。第七句的意思是讲 。
③本自然段第三到第六句话合起来是在写 ,这几句话是按照
顺序来写。
阅读
如果把阅读比喻成细嚼慢咽的宴席,荧光屏前的观赏就是便捷的快餐,是可口的零食。一样是吃的享受,韵味却不相同。我们再也不必 囊萤映雪 爱不释卷 而能够在戏笑里 蹦跳里增长知识 不过,千万不忘记阅读书籍仍然是获得学问的主要方法,更是文学欣赏的最佳途径。但愿大家能确实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走进书里去,沉浸在“读书之乐,其乐融融”的境界里。
给加点的字注音。
韵味( ) 书籍( ) 囊萤( )
组词。
萤( ) 赏( ) 零( )
荧( ) 常( ) 雪( )
在文中空白处加上标点符号。
用“~~~~~”画出文中的比喻句。
把阅读比作:
把荧光屏前的观赏比作:
文中哪句话写出了作者的观点。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培培的脸又红了
教室里,墙上的钉子掉了,大家想把它钉上。培培想到传(chuán zhuàn)达室的赵爷爷那里有把锤子,就跑去借。
培培猛地推开传达室的大门,大声喊:“借把锤子!借把锤子!”赵爷爷看了他一眼,不作声。
培培的脸憋得通红。他慢慢地走回教室,低着(zhe zháo)头对同学们说:“没……没借着(zhe zháo),赵爷爷不理我。”
丰丰拉着培培的手说:“走,咱们一起去借吧。”
他俩(liǎ liǎn)走到传达室门口,丰丰先敲了敲门,得到赵爷爷的同意,才轻轻推开门走进去。他笑眯眯地说:“赵爷爷,把锤子借给我们用一用,行吗?”
赵爷爷点点头,打开工具箱,把锤子递给了丰丰。丰丰说:“谢谢你!”
这时,赵爷爷看了培培一眼,培培红着脸羞愧地低下了头。
后来,培培去还(hái huán)锤子,他学着丰丰的样子,说:“赵爷爷,锤子还给您(nín ní),谢谢您啦!”赵爷爷摸了摸他的头,笑着说:“培培也是个好孩子!”培培的脸又红了,红得像一朵花。
(1)用“——”给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2)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同意( ) 羞愧( )
(3)为什么赵爷爷把锤子借给丰丰,却不借给培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划出描写培培三次脸红的句子,回答培培每次脸红的原因。
第一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默读划“——”的句子,想象此时“赵爷爷”“培培”各在想什么。
“赵爷爷”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培培”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在正确答案后面的括号里打“√”。
①本文说明培培知错必改,是个好孩子。 ( )
②本文赞扬了丰丰对老人有礼貌的品质。 ( )
③本文说明赵爷爷教育孩子有方法。 ( )
(7)读了这篇文章,你受到什么启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外阅读
童年的馒头
如今的幸福时光使我欣慰,不过有时心底也会泛起一缕儿时的苦涩。那时候,我在上小学。六岁的妹妹在家烧火做饭,背着那个比她还高半截的竹篓打猪草。娘一人拉扯着我的妹妹起早摸黑挣工分,日子清贫得像一串干枯的灯笼花。
有年“六一”,学校说是庆祝儿童节,给每个学生发三个馒头。我对娘和妹妹说:“明天发馒头,妹妹一个,娘一个,我一个。”【兴奋 急切】妹妹笑了,娘也笑了。
那天,学校真的蒸了馒头。开完典礼,手里多了片荷叶,荷叶里是三个热腾腾的大馒头。
回家路上,看着手中的馒头,口水一咽再咽,肚子也发出咕咕的叫声。吃一个吧,我对自己说,于是先吃了自己那个。三两口下去,嘴里还没品出味儿,馒头已不见了。又走了一段,口水和肚子故伎(jì)重演,而且比刚才更厉害。干脆,把娘那个也吃了,给妹妹留一个就是。娘平时不是把麦粑(bā)让给我和妹妹,她只喝糊糊吗?娘说过,她不喜欢麦粑呀!……等我回到家,手中荷叶里空空的,连馒头屑也不见了。我不知道自己怎样进了门,怎样躲开妹妹的目光。娘笑笑,没吭声。【失望 羞愧】
呆立间,同院的二丫娘过来串门,老远就大声地嚷:“平娃娘,你家平娃带馒头回来了吗?你看我家二丫,发三个馒头,一个都舍不得吃,饿着肚皮给我带回家了!”
娘从灶间抬起头,“可不,我家平娃也把馒头全带回来了!你看嘛——”娘说着打开锅盖,锅里奇迹般地蒸着五个白中带黄的大馒头!“你看,人家老师说我家平娃学习好,还多奖励了两个呢!”
二丫娘看看我,我慌乱地点点头……
那天晌午,娘把馒头拾给我和妹妹,淡淡一笑:“吃吧,平娃,不就是几个馒头吗!”妹妹大口大口咬着馒头,我却哇的一声哭了。【悔恨 悲痛】
后来,我发现,就是在那一天,我的童年结束了。
(一)联系上下文,理解文中画线词语的意思。
(1)“厉害”在词典中的解释有:①凶猛,难以对付;②严厉,严格;③剧烈,严重。短文中的“厉害”应选第 种解释。
(2)“故伎重演”在词典中的解释是:老手法又重新施展。在这篇短文中指的是 。
(二)认真阅读短文,尤其是画“ ”的句子,从【 】中选择一个恰当的词语概括“我”当时的心情,用“√”标出。
(三)文中三次写到母亲的一个相同的神情,那就是 。从这个相同的神情,却能体会到母亲不同的情感:第一处表现了 ,第二处、第三处表现了 。
(四)短文最后一句话说“我的童年结束了”,你对这句话的理解是:
。
(五)第四自然段的省略号省略了怎样的内容?请展开想象写下来,注意写好人物的心理活动。
(六)读第一自然段画线的句子,这句话的作用是:
(七)读了短文,你想对文中的母亲说: 。
就在金鱼缸边,我认识了一位举止特别的青年。他高高的身材,长得很秀气,一对大眼睛明亮得就像玉泉的水。
说□认识□其实我并不了解他□只是碰到过几次罢了□说他□特别□因为他爱鱼到了忘我的境界□他老是一个人呆呆地站在金鱼缸边,静静地看着金鱼在水里游动,而且从来不说一句话。
一个星期天,我到玉泉比平时晚了一些。金鱼缸边早已挤满了人,多数是天真活泼的孩子。这些孩子穿着鲜艳的衣裳,好像和金鱼比美似的。
“哟,金鱼游到了他的纸上来啦!”一个女孩惊奇地叫起来。
我挤过去一看,原来是那位青年在静静地画画。他有时工笔细描,把金鱼的每个部位一丝不苟地画下来,像姑娘绣花那样细致;有时又挥笔速写,很快地画出金鱼的动态,仿佛金鱼在纸上游动。
围观的人越来越多,大家赞叹着,议论着,唯一没有任何反应的是他自己。他好像和游鱼已经融为一体了。
(1)给第二自然段的□里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2)在文中用横线画出能表现青年“爱鱼到了忘我的境界”的语句。
(3)“哟!金鱼游到了他的纸上来啦!”找到那些描写青年所画金鱼栩栩如生的语句了吗?请用“~~~~”线画出来。
(4)“围观的人越来越多,大家赞叹着,议论着……”他们在议论什么?又会怎样赞叹呢?请展开想象,把当时的情景写下来。
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
草地,迷蒙的草地,笼罩在一片阴沉沉的雨雾里。分不清哪儿是“路”,哪儿是泥潭,一支钢铁似的队伍,正在这一片神奇的土地上行进着。
断炊了,在他的干粮袋里,也只剩下几小块青稞饼。此刻,他迈着艰难的步履走着。那匹小马,也让因缺药而致腿伤化脓的战士骑了。忽然,他那消瘦的脸上,浮现出严峻的神态:不远处,又有两名战士正倒在“路”旁。
“好同志,不能倒下!”他奔过去,弯下身子拍一拍战士的肩胛。
“首长,走……走不动了。”战士喘着气,望着眼前这位魁梧的中年人,轻声说,“两天没吃了。”
他听着,眉梢颤抖了一下,默默从干粮袋掏出那几小块青稞饼,分塞给战士:“吃吧!不吃,就走不出草地了。”
“不知道。”另一位战士回答说:“反正是一位首长,不是师长,就是政委。”
进入草地第七天了。晚上,部队准备宿营了。红军首长喝了一大碗苦涩的野菜汤,借着马灯微黄的光,打开一张军事地图。警卫员走近他的身边,递给他一个纸包:“司令员,一个战士留下的,临终时说,一定要交给首长。”
他轻轻打开纸包:啊,是那几小块青稞饼。
(1)给这篇短文加个题目,写在开头的横线上。
(2)查字典。
“瘦”用部首查字法查____部____画;“剩”用音序查字法查____(音序)______(音节)。
(3)联系句子,写出近义词。
神奇( ) 魁梧( ) 消融( ) 严峻( )
(4)给文中画“~~~ ”的话选择一种最确切的理解,在( )里打“√”。
①战士感到饥饿、疲劳,死亡越来越严重地威胁着自己。( )
②在困境中得到首长的关心,战士激动了。 ( )
③在危难中红军首长把生的希望让给战士,把死的威胁留给自己,战士感动了。( )
(5)文章中的“他”是谁?当“他”打开纸包看到那几小块青稞饼时会怎么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分段,再写出段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短文一,回答问题。
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说它老实吧,它的(de dí)确有时候很乖。它会找个暖和(huo hé)的地方,成天睡大觉,无 (忧 优)无虑,什么事也不过问。可是,它决定要出去玩玩,就会出走一天一夜,任凭(pín píng)谁怎么呼(换 唤),它也不肯回来。说它(贪 资)玩吧,的确是呀,要不怎么会一天一夜不回家呢?可是,它听到老鼠的一点响动,又是多么尽职(zhǐ zhí)。它屏息凝视,一连就是几个钟头,非把老鼠等出来不可!
短文选自 的《 》,我们还学习了他的另一篇课文是《 》。
用横线划出文中括号里正确的读音或汉字。
找出一个描写猫注意力非常集中的词写在括号里。( )
用“ ”画出写猫很乖的句子。
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古怪( ) 暖和( )
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猫十分尽职?摘抄有关句子。
用波浪线画出本段的中心句。
短文从 、 、 三个方面写了猫的性格古怪。
阅读《“凤辣子”初见林黛玉》片段,回答下列问题。
一语未了(liǎo lē),只听后院中有人笑声,说:“我来迟了,不曾(zēnɡ cénɡ)迎接远客。” 黛玉纳罕道:“这些人个个皆( )敛声屏气,恭肃严整如此,这来者系(xì jì)谁,这样放诞无礼。心下想时,只见一群媳妇丫鬟围拥着一个人,从后房门近来。这个人打扮与众不同( ):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绾着朝( zhāo cháo)阳五凤挂珠钗;项下戴着赤金盘螭璎珞圈;裙边系着豆绿宫绦双鱼比目玫瑰佩;身上穿着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窄裉袄,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下罩翡翠撒花洋绉裙。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 ……
这熙凤携着黛玉的手,上下细细的打量了一回,便仍送至贾母身边,因笑道:“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只可怜我这妹妹这样命苦,怎么姑妈偏就去世了。”
(1)请在括号里用“√”给本文的多音字选择正确的读音。(2分)
(2)请为画横线的词语写一个近义词,将其填在旁边德望括号里。
(3)本片段的主要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用“_”画出描写王熙凤衣着的句子。
(5)《“凤辣子”初见林黛玉》这个片段是节选自我国古典文学名著_________,文段通过对人物________ 和_______两个方面的描写,向我们展示了一个________ 、________、_______的人物形象。
课外阅读
考核
南方一家幼儿园公开招聘园长,由于待遇极为优厚,一时间报名者云集,其中甚至包括专攻心理的女研究生和多名早已有了职业和收入稳定的女大学生,但经过考核,最终被录取的并不是她们,而是一位相貌平平、扎着小辫子的文静姑娘——雯雯。
最后一次考核安排在幼儿园的二楼。楼外阳光明媚,春风和煦,鸟儿在枝头欢唱。楼梯拐角处,却有一个脏兮兮的小男孩,流着鼻涕,泪汪汪的站在那儿等着什么。众多应聘者,大多面容姣好,打扮入时,举止得体。他们都从小男孩的面前走过,满怀信心地去参加面试;只有雯雯一个人停了下来。她不仅掏出手帕给男孩擦干净了鼻涕,还亲切的说了一句:“小弟弟,是不是找不着妈妈了?别着急,等我一会儿,姐姐去去就来,我带你去找妈妈。”
面试之后。众多的应聘者匆匆下楼,对拐角处的小男孩视若无睹,惟有雯雯吧脏兮兮的小男孩抱了起来,那么亲切地哄他,那么认真地给他唱歌,那么投入地给他讲故事----而这一切,被早已架设好的录像机全都录了下来!
天哪,考生们大吃一惊,谁也没有发现,这个小男孩儿,原来是幼儿园专门设计的“机关”!
在一楼的大厅里,聚满了等待宣布结果的应聘者。当考核小组宣布被录用者是雯雯时,大家目瞪口呆,一双双惊愕的目光一起投向了着装朴素、相貌平平的雯雯。雯雯也暗想:“我的文化成绩并不十分出色呀,为什么……”随后,考核小组播放了录像,众多的报考者,羞愧地低下了头----她们显然已恍然大悟,自己被淘汰乃是一种必然的结果,
(1)联系上下文,解释文中划横线的词语。
视若无睹:
目瞪口呆:
(2)根据文章概括人物对待小男孩的不同态度。
众多应聘者对小男孩的态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雯雯对小男孩的态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联系全文,说说小男孩在楼梯拐角处“等着什么”。
(4)文中的“考核”包括哪两方面的内容?
A.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
(5)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6)读了这篇文章,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剪贴报
1 我有一个爱剪贴报的习惯。
2 这是受了表姐的启发。去年寒假的一天,我到表姐家去玩。表姐让我欣赏了她的剪报本。我翻开了第一页,“哇,”我大叫起来,“太漂亮了,太棒了。”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了。封面上三个鲜艳的大字“剪报本”,上方几朵七色花,两角几张小金纸剪贴的小星星金光耀眼,使整个画面显得美观、生动。翻开内页,里面简直是知识的海洋,一篇篇全是从报纸上剪贴下来的。有小说,有名人名言,有优秀作文,有科学小知识……我看得入了迷,真是爱不释手。我从那时起便下了决心——我也剪报。
3 回到家,我找了个硬皮本,学着表姐的样子,精心地布置了封面。内页贴什么呢?我想了想,还是把跟我同龄的小学生写的优秀作文和作文指导从报上剪下来贴上吧!
4 这一剪不要紧,越剪越觉得有意思。日子一天天过去,我的剪报本一天天“厚”了起来。
5 我天天看我的剪报本,从中吸取那些好作文的优点,从中积累好词好句,我的剪贴报也就成了积累知识的仓库。
6 过了一段时间,我发现剪贴本子上有不少空白处,我就注意收集小插图,如小鸭子、米老鼠、花束这类,把它们剪下来贴在空白处补白。另外,我还学会了分类,每剪下一篇材料,我都要想一想,根据内容贴好。剪贴报不仅丰富了我的课余生活,而且丰富了我的知识,开阔了我的视野。我的作文水平得到了不断的提高,这都是得益于剪贴报。
(1)联系上下句解释“爱不释手”这个词语。
爱不释手—
(2)第2自然段中的省略号表示的意思是( )。
①表示声音被打断 ②表示声音断断续续
③表示文中的省略的部分
(3)这篇短文层次清楚,条理分明,先写____________,再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最后写_____________________。
(4)短文的主要内容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董存瑞看看四周,这座桥有一人多高,两边是光滑的斜坡。炸药包放在哪儿呢?他两次把炸药包放到桥沿上,两次都滑了下来。要是把炸药包放在河床上,又炸不毁暗堡。就在这时候,嘹亮的冲锋号吹响了,惊天动地的喊杀声由远而近。在这万分紧急的关头,董存瑞昂首挺胸,站在桥底中央,左手托起炸药包,顶住桥底,右手猛地一拉导火索。导火索哧哧地冒着白烟,闪着火花。火光照亮了他那钢铸一般的脸。一秒钟、两秒钟……他像巨人一样挺立着,两眼放射着坚毅的光芒。他抬头眺望远方,用尽力气高喊着:“同志们,为了新中国,冲啊!”
(1)“在这万分紧急的关头”,请你联系课文写出当时的情况怎样紧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这万分紧急的关头,董存瑞怎么做的?表现了他什么精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以下这篇文章一定很有意思,让我来读读做做。
如果麦子没有考验
上帝有一天心血来潮,来到他所创造的土地上散步,看到农田里的麦子果实累累,感到非常开心。一个在麦田里的农夫认出了他,向前向上帝请安,说:“仁慈的上帝呀,你终于来了。这五十年来,我没有一天停止祈祷企盼着你的降临,你终于来了。”
上帝说:“五十年来,你都在祈祷,到底在祈祷什么呢?”
“我总是在祈祷风调雨顺,祈祷今年不要有大风雨,不要下雪,不要地震,不要干旱,不要有虫害,可是,不论我怎么祈祷,总是不能如愿!”农夫说。
农夫跪下来 吻上帝的脚 全能的主啊 可不可以在明年允诺我的请求 只要一年的时间 不要风 不要雨 不要烈日 不要灾害 别人的田我不管 能不能给我一年的时间
上帝说:“好吧!明年如你所愿。”
第二年,农夫的田里果然长出许多麦穗,由于没有任何狂风暴雨、烈日与灾害,麦穗比平常多一倍,农夫 ,欢喜地等待收成的那一天。
到了收成的时刻,奇怪的事情发生了,农夫的麦穗里(果然 竟然)没有结出一粒麦子。
农夫找到了上帝,问道:“ ?”
上帝说:“我没有搞错任何事情,,一旦避开了所有的考验,麦子就变得无能了。对于一粒麦子,努力奋斗是不可避免的,风雨是必要的,烈日是必要的,蝗虫是必要的,它们可以唤醒麦子内在的灵魂;人的灵魂也和麦子的灵魂相同,如果没有任何考验,人也只有一个空壳罢了。”
(注释)祈祷:一种宗教仪式,信仰宗教的人向神默告自己的愿望。
(1)在文中第6自然段的横线上填上一个表示农夫高兴的成语。
(2)把第7自然段中不恰当的词划掉。
(3)下面这段话应加在第 自然段和第 自然段之间。
上帝回答:“我创造了世界,也创造了风雨,创造了干旱,也创造了蝗虫和鸟雀,我创造的是不能如所愿的世界。”
(4)给第4自然段加标点符号。
(5)联系上下文,在第8自然段的横线上填上一句合适的话。
(6)依照文中加粗的句子,我能把下面的话写具体。
对于一个人来说,努力奋斗是不可避免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们可以唤醒人内在的灵魂。
(7)读了这篇文章,我想说:
。
课内回顾。
德诺的妈妈泪如泉涌,“不,艾迪,你找到了,”她紧紧地搂着艾迪,“德诺一生最大的病其实是孤独,而你给了他快乐,给了他友情,他一直为有你这个朋友而满足……
结合课文理解下列词语。
泪如泉涌:
满足:
德诺的妈妈为什么泪如泉涌?
“生命的药方”是指什么?
艾迪听了德诺妈妈的话,会说什么呢?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