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能加快反应速度的物质就是催化剂 |
B.真金不怕火炼表明金在高温下也很难和氧气反应 |
C.发光放热现象的都是燃烧 |
D.由一种元素组成的混合物都是单质 |
下列是小可同学进行的实验操作及判断,其中正确的是( )
|
步骤 |
现象 |
结论 |
A |
取少量浓氨水滴入无色酚酞溶液中 |
无色酚酞溶液变红 |
分子在做永不停息无规则运动 |
B |
用灯帽盖燃着的酒精灯 |
火焰熄灭 |
降温可以灭火 |
C |
将浓盐酸与大理石混合后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
澄清石灰水未变浑浊 |
澄清石灰水变质 |
D |
取少量氢氧化钠溶液,滴加稀盐酸 |
产生气体 |
氢氧化钠溶液已经变质 |
根据如图所示的实验现象,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①②说明物质燃烧需要氧气 |
B.①说明白磷的着火点不高于80℃ |
C.烧杯中的热水只起提高温度的作用 |
D.①③说明两种可燃物的着火点不同 |
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
(1)家用食醋pH应 7,向食醋中滴加几滴酚酞试液后,再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至过量,观察到的现象是 。
(2)空气是由多种气体组成,它属于 (选填“混合物”或“纯净物”),植物的光合作用是空气中 的主要来源。
(3)锅里的油一旦着火,可用锅盖盖灭,其原理是 ;
(4)煤、 、天然气称为化石燃料,天然气的主要成分为甲烷。
甲烷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5)稀土元素铕是激光及原子能应用的重要材料。已知三氯化铕的化学式为EuCl3,则氧化铕的化学式为 。
(6)户外探险缺少饮用水,可将浑浊的河水用简易净水器进行净化,其中加入的活性炭是利用它的 性。
加热分解生成MgO和,MgO是高熔点的化合物。某些阻燃剂(阻碍燃烧的物质)的有效成分是.对能够阻燃的原因叙述错误的是
A.分解需要吸收大量的热,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
B.生成的MgO覆盖在可燃物表面,隔绝了空气 |
C.生成的水蒸气降低了可燃物周围氧气浓度 |
D.反应因吸热降低了环境温度,使可燃物不易达到着火点 |
如下图所示,实验室模拟粉尘爆炸试验。连接好装置,在小塑料瓶中放入下列干燥的粉末,点燃蜡烛,快速鼓入大量的空气,肯定观察不到爆炸现象的是
A.大理石粉 | B.面粉 | C.煤粉 | D.镁粉 |
如图是研究可燃物燃烧条件的对比实验,对有关实验现象和结论的判断错误的是
A.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或空气),且温度要达到着火点 |
B.甲中红磷未燃烧,说明红磷的着火点高于白磷 |
C.乙中白磷燃烧,说明乙中的热水温度高于甲中的热水温度 |
D.乙中如果停止通入氧气,燃着的白磷会熄灭 |
1784年,科学家卡文迪什演示了“人工空气”的燃烧,发现燃烧产物只有水。据此判断“人工空气”是( )
A.氮气B.氧气C.二氧化碳D.氢气
已知同温同压下,气体的分子个数之比等于气体体积之比。密闭容器中氢气在一定量的氧气中完全燃烧时,常温下测得氢气的体积与剩余气体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B点表示的意义是氢气和氧气恰好完全反应
B.氧气的起始体积为2mL
C.AB段表示剩余气体为氧气
D.C点表示剩余气体体积为(x﹣2)mL
解释“火上浇油”的说法合理的是
A.增加易燃物,使燃烧更旺 | B.增大氧气浓度,使燃烧更旺 |
C.提高可燃物的着火点,使燃烧更旺 | D.提高物质的接触面积,使燃烧更旺 |
通过下列图示实验得出的结论中正确的是
A.图1所示实验既说明甲烷具有可燃性,又说明甲烷中含有碳、氢两种元素 |
B.图2所示实验既说明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又说明二氧化碳不可燃也不支持燃烧 |
C.图3所示实验既说明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又说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
D.图4所示实验既可探究可燃物的燃烧条件,又说明红磷不是可燃物 |
掌握一些安全知识和紧急灭火措施,能减少或避免火灾,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 | 电器着火,迅速切断电源 |
B. | 沼气池清理作业前进行灯火试验 |
C. | 室内起火,迅速打开所有门窗通风 |
D. | 夜间发现液化气泄漏,开灯进行检查 |
成语中蕴含中丰富的化学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点石成金”说明石灰石能变黄金 |
B.“热胀冷缩”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隔 |
C.“水火不容”说明水可以扑灭所有火灾 |
D.“水滴石穿”说明石灰石能与水反应生成可溶性物质 |
古语道:“人要实,火要虚”。此话的意思是说:做人必须脚踏实地,事业才能有成;燃烧固体燃料需要架空,燃烧才能更旺。从燃烧的条件看,“火要虚”的实质是
A.增大可燃物的热值 | B.提高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
C.提高可燃物的着火点 | D.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
试题篮
()